最近Netflix上架韓劇「醫生耀漢」,它稱不上新片,是2019年的舊劇了,在此我不是要推這部劇,只是對於此劇圍繞著「疼痛」這個主題的探討很有共鳴。
拜此劇之賜,我發現醫院竟然有「疼痛科」這種門診,是我過去所不知的。
我稍微查了一下,發現要當疼痛科的醫生並不簡單,得要橫跨多領域的醫學專業背景,才能有效協助病患找出痛因,對症下藥。(我並非專業人員,若是資訊有錯誤,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啊!)
男主角是疼痛醫學的權威醫生,偏偏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他罹患罕見的「先生性痛覺不敏感症」,不只感受不到痛覺,也完全接收不到溫度的刺激,意即不知道何謂疼痛和冷熱。
一個從小到大都不知何謂疼痛之人,竟然試圖了解疼痛,並努力為病患找出原因,聽起來是不是一種極為衝突的設定?
先不論男主角究竟能否對病患感同身受,但他對於疼痛的詮釋深得我心,他如此定義:「疼痛是身體對我們所說的話。」
意思是,身體有危險或異常的時候,會透過疼痛來告訴我們。
疼痛不過是個警訊,提醒我們身體已然失衡,需要做出調整,因此疼痛本身並不非壞事,而是確保存活的自然機制。
反觀與男主角一樣的疾病患者,大腦無法接受到疼痛的訊號,身體也就無法對周遭的環境做出適當的回應,通常都要危急性命的明顯症狀出現,才會得知身體出問題,因此這類患者的壽命大多很短暫。
由此可知,疼痛反而是值得感謝的一種禮物,讓我們知道太燙的東西不能碰、冷要加衣服避免失溫、痠痛需要休息、刺痛有可能是發炎要注意。
劇中男主角在接受訪問時說了這樣一句話:「只有不明原因的疼痛,沒有無原因的疼痛。」
往往會去到疼痛醫學門診的,都是較為特殊案例的病患,已經去過其他科別門診,做過許多檢查都找不出肇因。
劇中的醫生們面對這樣的患者,並非給個止痛藥,單純解決疼痛的感受就好,畢竟如此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疼痛依然有可能反覆發作。
他們得要試著抽絲剝繭,一步步排除單一因素,運用整體全面的角度,追根究柢去找出造成影響的是哪個身體系統病變,亦或是何種外在入侵的病毒。
這樣的過程,不禁讓我對聯想到「情緒」。
「疼痛」與「情緒」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皆為一種展現在外的表徵,差別在於,一個是身體層面,一個是心理層面,目的是讓我們有機會意識到自身的狀況。
當疼痛出現,基於想擺脫不舒服的感覺,便會促使我們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找出應對及調整的方法,以至於有機會正視過往習慣的身體使用模式,是否不符合目前身體所需。
因此疼痛絕非是來折磨我們,反倒是來協助我們傾聽身體的聲音,提供更深入了解自己身體的機會。
畢竟人體是一個極度複雜且龐大的組織,縱使現代科技如此進步,仍有許多未能全盤解密的部分,即便同樣身而為人,也會由於基因、環境、飲食等因素而產生各自的差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身體運作機制。
比起無法時時刻刻觀察我們的專業醫生,也許我們才是自己最好的治療師。
唯有當我們有意識地覺察並與身體連結,才會明白什麼是適合自己身體的解藥。
情緒亦然如此,常常我們都希望那些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情緒趕快消失,就像我們祝福的話語總喜歡加上「快樂」兩個字,生日快樂、新年快樂、聖誕快樂、天天開心等,好似開心快樂才應該是常態,不屬於正向的情緒只會造成不良影響,最好通通離開。
當我們感到憤怒、失望、恐懼、傷心、焦慮、內疚等情緒時,絕非情緒本身是個錯誤,需要被擺平或消滅。
反而要恭喜自己,藉由情緒的發生,有了停下來檢視自己的機會,意識到必定是自己內在有某個議題存在,情緒才會被觸發。
進而向內探索,追本溯源找到困住自己的枷鎖究竟為何。
有可能是舊時未被處理的創傷,也有可能是已不再能支持到自己的某個信念在作祟。
覺知就是一道療愈的光,埋在底層的根源才有可能被照亮,帶來自我轉變的契機。
當我們有意識地一次又一次超越慣性反應,同樣的人、事、物便不再會產生左右自己行為的情緒了。
既然聊起疼痛,就必須來推一下自己的Podcast單集,在「EP22. 疾病不是身體的枷鎖,反而提供釋放自我的線索」,透過節目搭檔馬妮陪伴媽媽治療癌症的過程,以及我們各自從身體上的症狀所察覺到的內在議題,一起來探討看看我們是如何讓自己「病由心生」的。
不論是疼痛還是疾病,也許都是靈魂想說的話,透過有形的身體展現出來,為我們帶來生命蛻變的可能。
你是否也曾經對於健康感覺到焦慮?
撇除現代人更容易發生的那些心理疾病,各種過敏、皮膚發炎、頭痛、關節炎、胃痛、腰背疼痛等等大家也都不陌生的吧!
在醫學越來越發達的現代社會,因為各式疾病資訊的頻繁流通,反而使得大多數人對於健康都有著隱隱的焦慮。
相信從小到大,每個人都經歷過各種不同的疼痛或是疾病,可能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會想著趕快消滅病原或是解決問題,而忽略了背後更大的秘密。
若是更有意識地去覺察,也許會看見病痛真正想要傳達給自己的訊息。
而那些小病小痛也夾帶著身體寫給我們的情書,讓我們有機會從另一個面向好好愛自己。
如果看到這裡你也對這集的主題有興趣,那就趕快打開Podcast聽一下吧!
收聽連結放在留言處喔!
#瑜珈是很好與身體連結的方式
#因此選了這張照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原始點YuanShiDi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原始點資訊請至張釗漢原始點醫療基金會官方網站: http://cch-foundation.org 也有一個頭部 不明原因長了瘤 那我就從耳後這一點 加上枕骨下沿幫他推一推 當場立即就消下去 可見看得到的 你還是要找出原始痛點 而不能在這個腫的地方去按壓 按壓了它一定會更嚴重 那這個屬於看得到...
不明疼痛看哪科 在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舊傷-第一篇】
「醫師說我這是舊傷引起的,真的嗎?」
時常檢查出疼痛患者卡住的地方是舊傷,譬如:
六年前的跌倒造成尺骨脫臼,與今年的膏肓疼痛有關;或是十年前的腳踝嚴重扭傷,雖然後來慢慢改善,但卻被我告知與今日的下背疼痛有關。
但我相信許多人若非一頭霧水,也是將信將疑,我想分享一下對「舊傷」這個名詞的看法。
重點先行,我個人認為疼痛與以下三個面向有關:
一、結構穩定度。
二、肌肉量與強度。
三、氣血(能量)的量與流暢度。
下文依序說明。
舊傷,一直是模糊且容易被濫用的概念,而且有許多爭議,比如:
爭議一:為何A處的舊傷,會導致距離這麼遠的B疼痛?
爭議二:如果A與B真的有關聯,為何要在A受傷後,隔了一段時間B才發生疼痛?
關於爭議一,疼痛界有個觀念叫 #代償。
代償的意思是「互相cover」,類似辦公室裡同事之間說的「我外出找一下客戶,你幫我cover一下。」身體像一個企業,各器官組織類似部門或員工,整體目的是讓公司繼續運作。
如同一個企業不會因為某個員工請假而停擺,身體在A受傷生病的當下,就會決定好代償的部位B;接下來B的工作負擔變大,並且會開始「scheulde / 安排」扭曲狀態的發生,因為這原本不是B份內的工作所以若A沒有順利歸隊,B的疼痛產生,也是指日可待。
以上就是爭議一講的 #代償。身體比我們想像的還強韌,如果哪天某個部分受傷了,為了整體的運作,身體會指派其他部分「cover」。A找B代償,B也會找C等…甚至會從肌骨筋膜跨度到內臟;所以越久的傷,治療難度越大。
關於爭議二,為何要經過一段時間,才發生B疼痛?延伸上面的範例:
若A順利歸隊當然沒問題;但如果沒有歸隊,那B肯定會累壞,成為下一個發病的地方,而B要被操壞通常也要一段時間。
綜合我醫病的經驗與知識,總結出上述提到的三個與疼痛的發生有關的面向:
一、結構穩定度。
二、肌肉量與強度。
三、氣血(能量)的量與流暢度。
這三個面向,可以想像出各自量化的分數;如果這三者產生的總分,下降到低於及格的數值,或某一項的絕對分數太低,疼痛就會發生。
而每一面向通常都不是獨立的,常常互相影響;比如肌肉練強了,結構穩定度也可能因此改善;氣血充足,肌肉的強度才能恢復。
譬如腳踝扭傷,結構穩定度的分數就會下降太多,產生疼痛;肌少症的人也容易產生不明確原因的疼痛,且受傷不容易改善。
中醫範疇上,氣血虛弱或有邪氣干擾的人容易疼痛,且做運動或物理治療不容易改善,也容易肌少或結構不穩定。
<舊傷第二篇>會更詳細和大家分享,我對於結構穩定度、肌肉量與強度、氣血(能量)的量與流暢度的觀點。
--------
●YouTube快速訂閱:
https://reurl.cc/r8g9Nb
●IG快速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min_shih
●生氣茶看這裡:
https://www.champbio-tw.com/
#中醫 #外科 #養身 #養生活
#結構治療 #臉鍼醫美 #美顏針
#中西醫師黃獻銘
#黃獻銘 #阿銘師鍼還傳
不明疼痛看哪科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端正式開打 常見疑問一次看清楚!】
高端疫苗今天正式開打,近期有許多一再出現的問題,我們特別整理較常出現的十則,從臨床證據和世界狀況,來回答大家更多有關高端疫苗的疑惑。
■1.#高端疫苗只有第二期臨床試驗資料不該發EUA?
在武漢肺炎流行期間,為加快疫苗研發速度,各國、各藥廠對於研發時程做了許多調整,例如過去各期依序進行的試驗,不計成本的透過合併或重疊進行等方式加快。例如一般二期臨床試驗通常僅有數十人,用來探索療效與安全性,並預估三期人數。但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往往有所謂一二期合併,或二三期合併的臨床試驗加快疫苗研發。
第一波疫苗問世,且大量施打後,一來有些國家感染獲控制難以驗出疫苗效力,再者以安慰劑作為對照組的試驗已經不可能,因此政府與藥廠均嘗試尋找能有效反應療效的「替代性指標」,其中最多人研究的就是以「中和抗體」進行免疫橋接,這也是流感、肺炎鏈球菌等諸多疫苗行之有年的模式。雖然過去採用免疫橋接的,大多是「改良版」疫苗而非全新疫苗,但在各種平台的疫苗都已經研發出的狀況之下,就有越來越多的資料,可以支持免疫橋接。因此,台灣在本土疫情不嚴重,根本做不出疫苗有效性研究的狀況下,就採用擴大二期,免疫橋接的模式,作為EUA標準。
■2.#怎麼不整本照抄美國FDA的EUA標準?
什麼叫做EUA?就是「緊急使用授權」,和一般的藥物使用授權不一樣,有很多條件的限制,正式的說,是在疾病管制署已認定我國疫情及疫苗確有緊急公共衛生情事需求,在疫苗之整體利益明顯大於風險下,在核准的期間內獲准使用。
而當緊急事態解除,或是發現疫苗風險太大,利益不足等狀況下,EUA隨時可以被終止。換句話說就是一種臨時性的「戰時政策」(和病毒作戰)。
因此各國的EUA其實也有點不同,各家藥廠在不同國家進行的三期資料,也多少有差異。各個有研發疫苗能力的國家EUA,都是自己說了算,例如英國優先核准,世界使用量最多的AZ美國就沒准;俄羅斯提早啟用史普尼克疫苗,這都是各國自己的判斷。
在這個情境下,國內狀況「是否緊急」就要自己決定,什麼是國人的「整體利益」是由台灣評估,疫苗有任何不良反應也是由台灣政府負責,都國難當頭了,你還要問美國人什麼叫國難,怎麼評估國難嗎?
科學證據必須結合社會狀況,必須符合公共利益,必須承受國民監督,台灣的EUA標準,重點在於台灣內部的利益是否大於風險,這點當然可以討論,但沒有全球一致的標準。
■3.#免疫橋接是全球首創沒人這麼做?
自從前幾隻疫苗上市後,免疫生成性和疫苗有效性的關係就越累積越多,WHO幾乎每個月都開會討論免疫橋接,到了5月的時候,歐洲、韓國方面都已表達高度意願,果然不等WHO談出一致結果,各國都已經開始制定自己標準。目前國際上除了高端、聯亞以外,已經至少有三個國家為了發展疫苗,主管機關核可以免疫橋接設計進行臨床試驗,如果達到預期的結果,則將核發緊急使用許可。這三國分別是:英國核可法國Valneva VLA2001(滅活疫苗,對比AZ)臨床試驗, 日本核可日本第一三共Ds5670(mRNA疫苗,對比mRNA疫苗)臨床試驗,韓國核可韓國SK生技GBP510(重組蛋白疫苗,對比AZ)臨床試驗。這三家進行的都是第三期臨床試驗,但收案人數均遠小於傳統三期,以SK為例,GBP510僅進行樣本很小的一/二期混合試驗,三期則是實驗組3000人,對照組990人,收案人數和高端二期相近。
■4.#中和抗體無法反映保護力?
在各個保護力相關性(COP, corelation of protection)的指標中,累積最多證據的就是中和抗體效價,認為中和抗體完全沒意義的,可能沒有仔細關心近期的研究。除了極少數病原體(如肺結核桿菌外),中和抗體效價均與保護力有正相關性,在武漢肺炎病毒上目前看起來也是如此。目前中和抗體的COP研究方向大致來自兩個,一是透過康復者血清作為標準品,來校正各家實驗室算出的中和抗體濃度,最常被引述的研究就是今年Khoury在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以及Earle在疫苗期刊(Vaccine)的論文。二是透過各家藥廠三期試驗的大規模資料,去了解中和抗體效價與保護力的關係,這部分藥廠釋出的速度較慢,不久前才有AZ和Moderna的資料。前者顯示,中和抗體效價與康復者血清比值,最高的是Moderna、Novavax、BNT,中等的是Spunik-5、AZ、J&J,最差的是科興,此比值和保護力相關,但非線性關係。後者顯示,同樣是施打AZ或Moderna的受試者,測到中和抗體與結合抗體濃度越高,疫苗保護力越好,突破性感染率也較低。 當然不同模型之間估算起來會有誤差,但由於高端的中和抗體可達康復者血清之1.7~2.3倍,在世界各家疫苗裡面,算是前段的(僅明顯遜於可達4倍的Moderna、Novavax),估算起來保護力均應超過8成,根據現有的資料,當然有很強的信心可表示疫苗有效。
以台灣的染疫人數而言,再做一個3萬人的傳統三期試驗,甚至收到10萬人,因為兩組都不會有太多人感染,因此根本分不出高下。唯一的方式,就是在國外進行臨床保護力(Efficacy)或EUA施打後真實世界保護力(Effectiveness)試驗,我們希望的是,高端目前能詳盡說明在中南美州,如巴拉圭試驗與施打計畫的計畫,因爲這是高端要最快驗證保護力的方式。
■5.#高端沒有做三期臨床試驗所以不安全?
高端可謂我們手頭上最安全的疫苗,在符合FDA針對EUA的安全性試驗人數(3000人以上)標準下,其各項常見副作用,大多比市面上各種mRNA、腺病毒疫苗為低,例如發燒發生率約0.7%,更是AZ(7.9%)的1/10,Moderna(15.5%)的1/20,頭痛、倦怠、肌痛也都比其他疫苗來得低,唯一較高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疼痛(71.2%),而臨床試驗中無明顯超過背景值的重大不良反應。
加以蛋白次單位疫苗使用經驗多,且高端的佐劑也已經在實際核可上市的B肝疫苗運用過,安全性相對已被掌握。說高端不安全,可以說是對疫苗特性,以及各疫苗臨床試驗資料的極度無知。
然而,高端畢竟含有一種新的蛋白質抗原,開始施打後,仍須密切監測大規模施打下有無罕見副作用。例如AZ的TTS,或mRNA疫苗的心肌炎副作用,發生率都在百萬分之5~10左右,也就是取得EUA大規模施打後才發現。這種類型的副作用,做三期也都不會發現。這代表臨床使用安全性監測(相當於第四期臨床試驗),以及隨時調整EUA的重要性。
■6.#國家在高端還沒通過EUA就先簽約採購?#高端提前量產有問題?
美國在曲速計畫(Operation Warp Speed)期間,和Moderna、Novavax、JJ、AZ、Sanofi/GSK、Merck等藥廠都是先期投入每家10億美元以上經費並預先採購,Pfizer儘管沒有直接從曲速計劃取得資金(他們希望保持策略彈性),也得到了預先採購訂單。而各藥廠在獲准EUA以前,也都開始進行量產,否則等到核准才量產,根本來不及提供疫苗。
而其餘未上市的疫苗也是一樣,英國今年向Valneva訂購6千萬劑還在免疫橋接試驗中的疫苗後,在2月1日又多訂了另外4千萬劑。據《路透社》報導,英國已又再追加額外了9千萬劑。若疫苗獲得批准,今年到明年間,英國將獲得1億劑疫苗,2023年至2025年將再獲得追加的9千萬劑,總計共1.9億劑。
■7.#高端良率不到兩成?
蛋白質疫苗雖然技術成熟,但關鍵在於製程須控制條件多,產能相對受限。使用昆蟲細胞平台分泌蛋白質的Novavax,因產能及品管問題,也影響其申請EUA使用的速度。
高端供應臨床試驗小量生產的反應槽僅2L,當要大量生產時,轉換到50L製程,最早做出的兩批糖蛋白修飾化程度有明顯上升,因此不符合標準,在調整各種條件後,後續50L製程生產的產品已證明與2L製程特性分析具一致性。這是疫苗進行批量放大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調整過程。有不明有心人士,拿新產線上線後試製的首幾批貨狀況,就說「82%產品被退貨」、良率僅2成,這是擷取疫苗產能轉換過程中一環來故意操作。
事實上,食藥署對高端疫苗的檢驗封緘比其他疫苗更嚴格,耗時更久,均需經過食藥署檢驗外觀、pH值、鑑別、無菌試驗、細菌內毒素、總蛋白含量、異常毒性試驗、抗原含量,甚至還有其他疫苗沒有進行的抗體效價測定等項目,確保品質及安全無虞,始可放行,耗時會將近一個月。因此民眾打到的疫苗,每一批都是完成檢驗的疫苗,自然沒有良率低的問題。
■8.#高端沒有WHO認證就不好?
疫苗之核准使用並非透過「國際認證標準」,而是由各國自行認證,屬於主權國家之權限。然而部分媒體或政治人物所稱把國際認證,和WHO認證疫苗,也就是WHO EUL(緊急使用清單)內的疫苗等同起來,實際是一種混淆。WHO EUL內的疫苗包含AZ、JJ、BNT-Pfizer、Moderna、國藥、科興,由於WHO列入清單內並無法影響個別國家核準與否,此清單最大意義其實是作為COVAX疫苗的採購選項,國藥、科興中選的原因之一是便宜並能供貨給COVAX。然而,歐美國家並不承認中國的科興、國藥疫苗,而不論三期臨床試驗,或實際施打的效果也顯示,中國疫苗的有效性明顯低於前幾隻歐美疫苗,科興疫苗的抗體生成,更只有高端的1/10。令人納悶,是否有人意圖透過WHO EUL「夾帶中國疫苗」。
疫苗要得到「國際認證」,正確的意義其實只有兩個:1.認證可施打:通過個別國家FDA核可取得EUA或藥證。 2. 認證可通行:通過個別國家承認為有效接種的疫苗。這都要和個別國家一一去談,前者如高端在巴拉圭進行臨床試驗並爭取EUA。後者如高端送交資料給歐盟EMA,或是台美洽談疫苗認證,都需要個別的談判。
■9.#為什麼國際上已經有疫苗了不大量採購就好?
由於武漢肺炎疫情看不見終止的一天,且無法估計未來變種病毒造成的突破性感染(打疫苗仍然感染),甚至免疫逃脫(疫苗對變種病毒無效),因此生技產業較發達的國家,都仍積極準備研發新疫苗,作為未來次世代疫苗、加強針(booster)、甚至應付週期性施打所需。例如,韓國雖然希望以BNT與Moderna為主力,完成大部分民眾接種,但韓國政府還是把疫苗和半導體與電池並列為「國家三大戰略技術領域」,將投入2.2兆韓元(約533億台幣)注資疫苗研發,並提供降稅優惠,希望達到技術與生產自主,將韓國打造為「全球疫苗中心」。前述SK生物的蛋白質疫苗之所以要透過免疫橋接力拼快速上市,根據韓聯社報導,就是「考量韓國國內尚無許可重組疫苗潛力」,希望手頭上能至少取得一種蛋白質疫苗,讓防疫選擇更多元。同樣的,日本目前也有鹽野義與第一三共準備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還有KM Biologics與AnGes投入開發,日本政府也預定投資15億美元(約419億台幣)加速臨床試驗。 由於海外三期臨床試驗成本相當高,例如高端在巴拉圭三期試驗經費就要超過千萬美元,要在疫苗競賽中勝出,更需要國家一定的支持。
■10.#打高端疫苗無法出國?
實際上,目前唯一認證「疫苗完整接種」才能入境免隔離的國家,僅有沙烏地阿拉伯。其餘有開放入境的國家多在「疫苗」、「檢驗」、「感染康復」等不同證明中,提供其一就可。例如歐盟的「武漢肺炎數位證明」(EU Digital COVID Certificate)包含「曾經接種疫苗」或「檢驗陰性」或「感染後康復」三種驗證,可以用不同同方式出具證明,不一定是透過疫苗接種。 至於許可疫苗的種類包含哪些,也都是各國自行決定,或與其他國家談判,並無世界一致標準。 因此,除非近期一定要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否則不用擔心打了高端就無法取得疫苗認證的問題。
不明疼痛看哪科 在 原始點YuanShiDi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原始點資訊請至張釗漢原始點醫療基金會官方網站:
http://cch-foundation.org
也有一個頭部 不明原因長了瘤
那我就從耳後這一點
加上枕骨下沿幫他推一推
當場立即就消下去
可見看得到的
你還是要找出原始痛點
而不能在這個腫的地方去按壓
按壓了它一定會更嚴重
那這個屬於看得到的 在是外表
現在因為儀器科學進步
很多我們內臟看不到的地方
現在因為機器的進步也可以看得到
譬如像我們照X光片 我們就知道
我們的骨頭有沒有跑掉移位
那核磁共振 甚至可以照得更精細
甚至連體內的癌細胞都可以看得到
問題是這些照出來的
是不是就是我們要治療的地方呢
我舉一個例子 當你X光片照出來
你的脊椎移位滑脫 甚至你長骨刺
那代表你是不是你生病了
不盡然
我想在座的各位
如果你們現在去照X光片
你們的骨頭
也有很多人都已經長骨刺了
也可能都歪掉了
但是你們不痛啊
你們不痛會不會想處理呢
那當然不會啊
那哪一天
你剛好在你脊椎移位的地方
剛好痛起來的時候
醫生又因為 你照出來有問題
那拿片子給你 叫你開刀
你會不會開刀
你可能會猶豫 而且甚至會聽從醫師
因為證據都很明顯
但是就如同我們剛剛講的
你感覺痛的都不是真實
那照出來的 當然也不是啊
很多人骨頭本來就有問題
所以不能因為片子的問題
就拿來當治療的依據
它只能當參考
那片子它只是照出一個結果而已
那為什麼會造成
你的脊椎移位跟滑脫呢
最大的原因
都是因為你的肌肉肌腱
甚至一些高低都 肌肉都高低不平了
才讓那個骨頭移位
而不能恢復到正常位置
那如果這樣處理 只是處理骨頭
你不處理筋(體傷)
你的痛是不會消失的
所以可見照出來的 是一個果
而不能照出因
那再進一步再來談癌症
癌症是不是也是這樣
癌症他用很好的儀器幫你照出來
也確定你有癌細胞了
那這個癌細胞代表了什麼意思呢
其實它也是一個果
也就是它不能照出因
我所謂的果就是像我們一棵樹
長出一個果實
你只能看到這個果實
但你知道這個果實 是從何而來嗎
它常常是要陽光還有水份
甚至土壤的肥沃
然後從樹根這樣吸進養分
這個果實才會慢慢長出來
那我們現在的儀器
只能照到這個果實
它照不到陽光 照不到水份
土壤的肥沃 還有樹根
所以你只要在這個果實上一直做工夫
它絕不會好
你要影響這個果實 讓它長得怎麼樣
一定要剛剛講的 那個因一定要你先處理
所以我們處理癌症 也是這樣
你一定要先把因處理掉
而不是去處理你看得到的
看得到的它是一個果而已
不是你真正要處理的
這個在臨床上 我也遇到很多實例
就像口腔癌 口腔癌你如果這裡腫
你去擠壓它
它不但不會消 而且會越來越腫
那你唯一的方法
也只有從耳後 還有枕骨下沿這裡推
推開了 一般患者馬上會有立即的感覺鬆
還有改善的感覺
那我再舉一個舌癌 也是一樣
有一個舌癌3年
他舌頭下面 有一個癌細胞
讓他舌頭不靈活 也不能分泌唾液
所以講起話來 常常不清楚
那第一次遇到 是在台中
我們一些學員 幫他按完之後
他舌頭馬上轉 變成很靈活的在轉動
而且可以分泌唾液
當下他就感覺很舒服 講話也很清楚
那我們有沒有從舌頭下手
看得到的
我們有沒有處理 我們沒有
我們反而是在他相對應的點
把它處理掉 也就是原始點
那他馬上立即改善
可見治療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你感覺得到的
也不能從你的感覺痛處下手
那同樣看得到的 還有儀器照出來
讓你看得到的
這些也是果 也是一個假相
也是一個影子而已
也是一個訊號而已
你就是不能從訊號下手
你還是要從它的原因去處理掉
那你才可以得到根本的治療
那麼我們剛剛講的
青春痘不能擠壓
劍鞘囊腫不能擠壓
口腔的腫瘤不能擠壓
那看到的不能擠壓
這已經是一個定案
那如果我們的醫學
還是在處理這個 體內的影子
不管你是用各種方法
那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這樣破壞 對病人是不是會有幫助
大家要慎思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