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們,好還要更好!
在疫情蔓延導致孩子在家上課,加上暑假,已經有近九十天了!
孩子們都非常想念學校的時光,家長們也希望孩子們能趕快回到健康安全的學校!
一般來說,學校將在九月一日開學,
然而沒有暑假的非公幼幼兒學,通常是在八月一日開學,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而延後到八月十六日明天開學。這群幼兒學小小朋友們即將開學之前,淵翔事先到中正區兩所新設立的非營利幼兒園關心與協助,為了這群第一次到校的孩子們(新設幼兒園沒有舊生),我們要關心這兩個學前教育現場!基隆市今年共計有六所新設立的非營利幼兒園,五所屬於市政府教育處所設立,另一所是由國立海科館設置。在中正區的有位於正濱國中校園內,由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的18位幼教團隊承辦的基隆市成長幼兒園,迄今已經招生約110位小朋友,另一所是由社團法人金字塔幼兒教育研究學會的11位幼教團隊承辦的海科館大翅鯨非營利幼兒園,目前招生約60位小朋友,藉此,先幫忙兩所新設的幼兒園做個小廣告,兩所非營利性幼兒園都還有名額,歡迎大家的寶貝一起來就讀喔!
淵翔在參觀並與兩位所長交流後,提出下列幾點提供給大家參考,必須協助的地方也會給予幫忙:
一、專業團隊 經驗豐富
首先是兩所非營利性幼兒園的幼教團隊從園長以降,都非常具有專業與熱忱,海科館大翅鯨幼兒園的陳瑢菂所長,親切態度中展現幹練的幼教專業,本身有不下十所的創設園長的經驗,大翅鯨幼兒園的臉書上說:「國內第一所博物館幼兒園,由社團法人金字塔幼兒園會領航,即將帶領75位3至6歲的小小孩,揮動好奇的大翅,舞動探索學習之尾翼,有如大翅鯨隨著洋流遨遊智慧的海洋。」而位於正濱國中的成長幼兒園的鄭世儀所長,友善地待人接物,小朋友都叫他鍬形蟲,熟稔自然生態環境是我從他身上發現的專長。鄭園長説:基隆市成長非營利幼兒園的教學理念是人本、開放、大自然,教學的目標是快樂、自信、做自己。讓孩子做一個快樂而有自信的自己,教學方法將會採用:
1.學習區教學:讓孩子自由探索與學習自理 能力、基本發展能力,透過操作、模仿,創作,建立經驗知識。
2.主題教學:老師引導討論,擴展、加深、統整孩子的經驗知識。
3.大户外教學:帶孩子實地踏察社區的自然環境與文化建築,參與在地文化活動,讓經驗知識融入在地文化。
4.兒童戲劇活動:結合繪本閱讀,並演出繪本故事的角色,內容,非但學到繪本的文學性,藝術性內涵,並滿足孩子愛扮演的天性,更讓孩子透過角色扮演,跳脫自我中心的思考,了解故事情境中的人我,物我、的關係,終而成長成(懂事)的孩子。
二、政府興設 補助開辦
海科館大翅鯨幼兒園是由教育部海科館撥出原圖書館空間改建而成,至於開辦費用我尚未能取得,不過經過現場參觀後,除了教室以外,還增設了廚房與戶外的空間(附照片),館方與園方也有共識,希望幼兒園的教玉現場可以擴及到博物館所轄的室內外空間,而位於正濱國中成長幼兒園,依照教育處提供給議會的預算來看,除了利用兩年時間興建整棟幼兒園的預算以外,今年有中央與本市的預算:去年編列的補助營運30萬(非營利幼兒園1年所需公付營運成本為300萬元,中央補助270萬元,本府配合款30萬元,108年度共辦理7園,百福非營利幼兒園、信義非營利幼兒園、暖西國小非營利幼兒園、正濱國中非營利幼兒園、中山國小非營利幼兒園、武崙國小非營利幼兒園、南榮國中非營利幼兒園,所需經費210萬元。)及今年追加新設暖西國小、中山國小、正濱國中、武崙國小非營利幼兒園等四園辦理「建築物裝修及購置教學設備經費」第2、3、4期經費共計3,423萬6,900元,從預算上看來投資不少經費在非營利幼兒園的計畫上。
三、議員建議 收聽民意
這次參訪與交流中,我具體提出幾點建議給園方,首先是環境上,請園方妥善為幼童們規劃到校後的「通學路線」,尤其注意基隆「冬天多雨的狀況模擬」(兩個承辦的法人皆來自外縣市)及與附設組織的「動線要注重安全」,海科館的遊客出入複雜,正濱國中的孩童也有別一般的國小附幼,尤其是操場與球場的使用要特別注意。另外,「班班有冷氣」,及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後的「防疫設備」與「網路教學設備」也要具備,我也建議要與「社區環境與人文結合」,除了民政系統的區公所與里辦公處以外,警政消防也是園方可以合作的對象,我願意擔任橋樑給予協助。除了我個人淺見外,我更期待各位網友們,若您有孩子或是朋友的孩子就讀這兩所或其他幼兒園,或是您對基隆市的教育有任何建議,請不要吝嗇給予我建言喔!讓我們一起為了孩子們,好還要更好!
網路資訊:
海科館大翅鯨幼兒園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kidsplace367/
基隆市成長幼兒園臉書 https://reurl.cc/gWq2eV
幼兒園(教保服務機構)因應 COVID-19 官方防疫管理指引 https://askg.kl.edu.tw/news/file/144/376570000A_1100128918A00_ATTCH1.pdf
上濱冷氣操作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1)加州野火
大盆地紅木州立公園(Big Basin Redwoods State Park)在加州已有118年歷史,裡面一些古老的高聳針葉樹成火災的受害者。州長Gavin Newsom表示,已把所有資源投入救火,但還不足以消滅560場大火。依照紐約時報的數據,目前大火已導致77萬1000英畝地被摧毀,11萬9000人撤離。州長表示,全加州部署了近1萬2000名消防員,但仍未能控制大火,加州已向包括東海岸在內的各個州,甚至從澳洲尋求幫助。
2)閃電引燃野火
加州的"閃電包圍"與氣候變遷有關。加州8月16日遭逢「歷史性的雷擊」包圍,在72個小時內,有1萬1000個閃電打在加州四周,點燃了367次野火。火在灣區四面八方燃燒,大量濃煙籠罩整個金山灣,分不清濃煙來自哪個火場。野火冒出的濃煙將空氣污染到不健康的程度,幾百英里外的天空中瀰漫著濃煙,並一直擴散到內布拉斯加州。
3)加州熱浪與停電
因為熱浪襲擊,灣區和北加州出現高溫,導致數以百萬計的冷氣機全力開動。結果是加州脆弱的供電系統承受不了,以致負責監控加州供應情況的加州獨立系統操作者(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 簡稱ISO)在上周末實施分區輪流停電。這是19年來加州第一次分區停電。加州是全球第5大經濟體,最先進發達的地區,而且擁有全球最敏感和最重要的矽谷科技公司,為什麼竟然要像第三世界國家那樣實施停電?往年的狀況是,加州會向鄰州,像是亞歷桑那州或是華盛頓州借電,但是現在這些州也全都受到熱浪侵襲,以致於他們沒有多餘的電可以借加州。從林火,乾雷暴,到熱浪帶來的停電,誇張的災難狀態不僅將加州的消防能量逼入極限,更明確地向世人展現一年比一年加倍嚴峻的極端氣候威脅。
{內文}
(新聞旁白)
美國西部的熱浪在周末寫下新紀錄,加州死亡谷8月16日以130℉(54.4℃),刷新可能是史上地表最高溫紀錄,此前地球上最高溫也是出自死亡谷,於1913年所創,不過眾多氣象專家質疑,當時測的134℉(56.6℃)可能是誤讀
這不是什麼值得開心的紀錄,死亡谷的熔爐溪(Furnace Creek),一連數天都出現華氏130度高溫。不止在美國。
(新聞旁白)
8月17日午後,日本濱松觀測到41.1℃,這是觀測史上出現在日本國內的最高溫,8月17日這天,東京都有136人因中暑送醫,其中6人狀況危急有生命危險
(BBC記者/ David Shukman)
英國氣象局一直在紀錄「熱帶夜(Tropical Night)」,指的是夜晚溫度維持在20℃以上,自1961-1990這30年間,英國紀錄到了44個熱帶夜,1991-2020這30年
英國增加到了84個熱帶夜,到了今年8月,半個月已經出現了3次熱帶夜
(美國氣象學家/CBS記者 Jeff Berardelli)
氣候變遷意味著極端氣候,更極端的熱浪,更極端的颶風,更極端的野火季
在加州 野火在州的兩頭燒,在不斷飆高的氣溫與強勁風勢助長下生成了這個怪物,巨大的火龍捲,8月16日降臨在加州與內華達州邊界。
(美國氣象局高級氣象學家/Dawn Johnson)
這是極為危險的現象,因為你要知道野火是多麼兇猛
而火龍捲會以每小時60-80英里,甚至100英里的速度"火力十足"的前進。當天下午就發布火龍捲警報,政府下令當地居民找掩護,幸好最後沒有傳出人員傷亡。
(加州居民/ Victoria Gregorch)
火燒過來 第一棟著火了,接著我鄰居家也燒起來了
氣象專家推測,新一波加州野火是由閃電引燃的,舊金山灣區16日被籠罩在氣象科學家所稱的wild night(瘋狂夜)。總計72小時內,閃電近1萬1千次,造成至少367起野火。火在灣區四面八方燃燒,大量濃煙籠罩整個金山灣,分不清濃煙來自哪個火場。
(Capital Weather Gang兼華郵記者/Andrew Freedman)
其實加州野火並不只單一火場,北加州和加州中部都有火場,甚至南加州也傳出野火
Freedman說,加州近來這一連串野火,熱浪與乾雷暴,其實是相關聯的。
(Capital Weather Gang兼華郵記者/ Andrew Freedman)
現在加州發生的異常天氣,其實是極端熱浪導致的後果,這波熱浪已經在加州長達一個多星期了,因而近來加州氣候十分乾燥,現在本來就是加州的乾季,而熱浪又使得空氣更加乾燥,過去幾天風勢又轉強(助長火勢),此時又有另一個現象出現,是在北加州和加州中部不常見的現象,就是密集的大閃電,舊金山附近閃電如雨下
看起來挺壯觀的,不過當地人都有些怕怕的,結果是舊金山灣區被野火包圍了
皮魯湖野火燃燒一整夜傳出有兩名消防人員受到輕傷,另外在納帕郡的另一個火場,則因為火勢無法控制,已發出大規模撤離的警告。
(Capital Weather Gang兼華郵記者/Andrew Freedman)
不幸的是野火發生的時刻遇上新冠疫情,加州又正好是疫情重災區,尤其是過去幾個月實在滿嚴重的,這些都加大了消防員野火撲滅行動困難度,因為確實有潛在危險
有些其他州的消防員來加州支援,他們必須肩併著肩的對抗大火,雖然火場在戶外
降低了一點傳染的風險,不過風險還是在,至於堅持到最後一刻才撤離的居民,如果他們要去暫時避難中心,一定會是在室內,那就必須要維持社交距離才行
把發生在加州的極端氣候惡性循環放大到全世界來看,也就不難理解了。
(賓州大學地球科學中心主任/Michael Mann)
今年的亞馬遜雨林大火,釋放出更多二氧化碳到大氣中,更多的二氧化碳,就會讓地球暖化更嚴重,而且我們知道,不只亞馬遜的雨林在燃燒。還有澳洲也有野火,而且澳洲野火釋放出的二氧化碳,是澳洲一整年汽車排放二氧化碳量的兩倍,所以我們現在應該要專注在減碳上,但到頭來這就是一個惡報,會發生那麼多森林野火的原因,其實就是人類導致地球暖化,害得森林越來越乾燥,才會創造出林火的最佳條件,然後又加劇地球暖化
科學家說,隨著地球暖化,使得熱浪出現越來越頻繁,而地球上正發生的熱浪尚未結束。加州的熱浪造成電力供應大吃緊
(加州州長/紐森)
我就直說了,我們沒能事先預估到電力會缺到這個狀況
州長在17日的記者會中坦承,加州未能事先預防這樣的缺電狀況,加州獨立電力系統運營商California ISO,下令發電廠在必要時設法節電。如果供電吃緊的狀況沒能在短時間內好轉,電力需求恐怕會超過供給量。
(加州民眾)
我們那裡停了一小時電,實在很痛苦
一般而言,加州可以向鄰州像是亞歷桑那州或是華盛頓州借電,但是現在鄰州也都受到熱浪侵襲,以致於他們沒有多餘的電可以借加州。
(CBS主播)
加州的電力公司警告,未來加州300萬居民有可能面臨限電
這真是一場超完美風暴,重創加州一直以來的電力結構,不過有些人不接受熱浪,是導致加州面臨停電之苦的理由。
(消費者聯盟團體公用事業改革網執行董事/Mark Toney)
你們知道嗎?加州每年都有熱浪,根本就不是個意外好嗎?這就是為什麼你們要做事前規劃,要去預想最糟的劇本
川普總統或許不相信氣候變遷,不過氣候變遷可不會因此放過美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haNSEmxPDo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8.22《文茜世界周報-亞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CvYbp_s58&t=75s
上濱冷氣操作 在 郭葉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家人裹足不前時」
我的小藍27歲了,我開了它快18年,很喜歡它,也沒有覺得它老,在我幻想中,它應該可以開到我離世的一天。
前一陣子,弟弟說一年半後要給我一台Toyota camry 油電車,我沒放心上,反正還久,變數還很多。
上週他忽然說,車子下週就要到我家了,我這才意識到事情已經到我眼前了。
兒子看我鎖著眉頭默默上網看試駕影片,跟我說:「妳最怕熱了,它的椅墊有冷氣喔,還有天窗耶。而且還可以設定好椅子高低,一鍵符合妳的身高。」
看我沒有太興奮的樣子,兒子繼續說:「它還可以自動跟車和設速限,這樣就不會被拍照了。」
我點點頭說很棒,說:「那就保原來小藍保的那個車險吧。」
兒子好像領悟到了什麼,對我說:「它雖然很長,可是沒有休旅車那麼長。我們住加拿大時你就是開七人座的車子啊。」
兒子喚起我曾經換過車的成功經驗,我這才覺察我對換車這件事莫名憂心忡忡是怎麼回事。
我是運動白癡,對需要操作的東西適應一向不好,對於換新車,我只感到擔憂,並不是很具體知道自己在煩惱什麼。
直到兒子從我一開口就說要保險,猜想到我是擔心自己開不好,把策略從吸引我喜歡這台車改到解除我的擔心。而我想起我曾經成功換車的經驗,心裡瞬間也就沒那麼擔心了。
兒子繼續說:「那我們去好市多的時候,我開,妳先適應。回程的時候,妳開。我在旁邊妳就不用擔心了。」
這個短短的對話發生在瞬間,卻讓我想起家庭中好多的事件:幼兒恐懼第一次上學,老人拒絕到日托中心,多年婚姻面對分手或換工作的害怕。
因為太怕了,怕到看不清楚,也不知道在怕什麼,就只是一團亂亂的感覺塞在腦袋裡。
此時,親近的人可以詢問害怕的原因。如果對方沒有能力說出來,家人或朋友可以透過過去相處的經驗,猜想他可能害怕什麼,在確認以後,提出曾經看過他成功的類似經驗,喚起對方潛藏的記憶與信心。
如果不曾有過成功的經驗,可以透過可承受的小挑戰來練習與取得經驗。譬如,我兒子可以載我到河濱公園讓我練車,這就解除了我怕撞到人的恐懼,藉著小挑戰得到成功經驗。
通常碰到類似的事件,我們傾向於給誘因來吸引對方跨越障礙,然而最大的障礙是內心的恐懼與自我限制,我們不需要說「有什麼好怕的」,而是陪伴他看看怎麼可以比較不害怕,喚起或創造他成功的記憶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