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到底是惡靈惡靈😈?還是愛你愛妳❤️?
「夢一場,卻很真實!💔」
鋼鐵媽媽已經離開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了,Andrew對於「新生活」的適應似乎還沒有太糟,或許是去年一月(2019)從菲律賓搬回台灣之後,媽媽就進進出出醫院了五次,所以Andrew可能某方面程度上習慣跟山姆相依為命過生活。當然,媽媽這一次住院就再也沒有回家了...😢
當Andrew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總還是會murmur地說「I miss mommy...」。
其實,這個2020年到底是好是壞,也不太好去做個比較。對山姆、Andrew、家人以及我們的朋友們,絕對是糟透了的一年,因為我們失去了至親至愛,鋼鐵媽媽。
不過在這2020年裡,也還是有幾件不錯的事情。第一,我們一家三口👨👩👦去了一趟美國南加州Family Road Trip兩個禮拜,期間去了Big Bear看雪❄️,去了San Diego的Lego Land,去了Universal Studio大玩特玩一路慢活,還體驗了LA Downtown的悠閒生活。
從美國回來後,鋼鐵媽媽就因為嚴重膿胸進了醫院,美國也隨之疫情大爆發,well,至少膿胸沒在美國旅行的時候發生,疫情大爆發的時候我們也按原訂時間回台灣了,這些也都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好事吧!🙏🏻
然後,我們又帶著Andrew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項體能極限挑戰,福隆海岸騎腳踏車20公里,這當然也算好事一樁啊!
我們也去了宜蘭夜宿,又帶Andrew體驗了人生第一露(帳篷露營),在八月底還一起陪著Andrew上小學一年級,這些也通通是好事吧!
當然就在Andrew開學的第一週後,鋼鐵媽媽就因為呼吸喘不過來,於9/8再度進了醫院急診,當時沒戴氧氣導管的血氧濃度最低降到85%(正常人的血氧濃度應該在97%-100%),平均心跳約在110-120之間(正常人約在60-90),呼吸次數約在25-28(正常人約在12-20)。
幸運的鋼鐵媽媽在急診室待了一個晚上之後就轉到腫瘤內科病房了(跟今年3月那次膿胸急診一樣),當然是幸運也是不幸的開始,隔天腫瘤內科主任馬上找山姆約談,並告知鋼鐵媽媽的病況其實很不樂觀,原本只存在胸椎19年的軟骨肉瘤已經轉移到肺部了。當下的山姆並沒有想太多,反正都被嚇了19年了,這次應該還是「關關難過關關過」,頂多就是住院進廠保養個一個月就可以回家了。但是,卻怎麼也沒料到這也是鋼鐵媽媽她生命倒數最後兩週的時間了。⏱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在鋼鐵媽媽最後的兩週生命裡,說是沒受太久的苦,卻也受盡了折磨,尤其在身心靈上的三重打擊,每況愈下的呼吸衰竭情形讓鋼鐵媽媽再也支撐不住了。在第二個禮拜,病況整個急轉直下,在已經是100%純氧的供給,並且氧氣供給調至max的情況下,血氧、心跳及呼吸次數的狀況絲毫沒有任何改善。最後,在鋼鐵媽媽的同意,以及當初與山姆達成的共識之下(DNR,在最壞情況下不插管不急救不做任何侵入性的治療),在專業醫護的照護下開始施予嗎啡及鎮定劑,並慢慢將劑量提高,以緩和鋼鐵媽媽因腫瘤轉移肺部無法正常呼吸的不適。但其實是很痛苦的,就如同正常人腦袋清醒卻因溺水窒息的情況。
9/23的早上,鋼鐵媽媽仍想吃點蘋果,喝點最愛的紅茶,但就在中午過後,鋼鐵媽媽的呼吸從急促到微弱,在山姆以及至親好友的陪伴下(除了Andrew及外公外),看著生命徵象監測儀上的數據(血氧、心跳及呼吸次數)慢慢地,慢慢地歸零0️⃣。最後由當初細心照護的住院醫師宣告死亡,鋼鐵媽媽的生命時間停留在2020/9/23下午1:04。🕐
「這個時候身旁所有人的淚水再也止不住了...😭😭😭」
「在我們的這個年紀,應該不多人看過至親或好友在自己面前慢慢的斷氣離開人世的。」
從2001年第一次手術並診斷罹患軟骨肉瘤到離世的這19年中,除了家人朋友們的支持與關懷以外,最感謝的還是這一路照護鋼鐵媽媽的醫護人員,包括林口長庚醫院、台北榮總醫院以及汐止國泰醫院所有的神經外科、胸腔外科、放射腫瘤科、神經復健科、神經修復科、婦產科、血液腫瘤科以及骨科。台灣的醫療水準及服務真的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希望我們都可以好好地珍惜。山姆也在前幾天代替鋼鐵媽媽做了醫護的感恩之旅,因為大多都已變成是老朋友了。👨🏻⚕️👩🏻⚕️
鋼鐵媽媽其實早把所有事情交代好了,如兒子的教養方式、身後遺言、對Andrew要說的話、如何辦理她的後事,並要山姆繼續紀錄生命的點點滴滴,將來Andrew長大了只要看看看這些文章就不會忘記媽媽了。
所以,說這2020到底是不是個好年,至少鋼鐵媽媽解脫病痛了,至少在鋼鐵媽媽生命的最後期間,沒有受到太多疫情的影響,大家仍可以見她最後一面,無論是在醫院或甚至在最後的追思會。如果是發生在半年前,我想那才是真正的遺憾。
「其實,鋼鐵媽媽應該早在從美國回來之後那次的膿胸住院,腫瘤已經轉移肺部了,也就是所謂癌症末期的最後半年。但是,鋼鐵媽媽這半年卻仍然可以正常在家生活,出去吃飯逛街遊玩過夜,誰說妳是鏽鐵媽媽了!妳是我們心中永遠的鋼鐵媽媽。🦾👩🏻🦽❤️」
❤️大家可以儘量分享鋼鐵媽媽的粉絲專頁❤️
山姆
#永遠的鋼鐵媽媽~2020 (https://youtu.be/xq_WojPxuS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萬的網紅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詩瑋 來賓:亞東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熊佩韋醫師 主題:胰臟癌 — 緬懷陳定信院士 台灣肝病權威、中研院院士陳定信6/24下午因胰臟癌於台大醫院病逝,享壽76歲,消息傳出震驚醫界,尤其他今年3月發現罹癌到病逝,只有3個多月時間,再次凸顯胰臟癌奪命的威力。近年來陸續有名人像資深名嘴劉駿耀、演...
三 總 放射腫瘤科 在 News98 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詩瑋x熊佩韋醫師,現正直播中!】
台灣肝病權威、中研院院士陳定信6/24下午因胰臟癌於台大醫院病逝,享壽76歲,消息傳出震驚醫界,尤其他今年3月發現罹癌到病逝,只有3個多月時間,再次凸顯胰臟癌奪命的威力。
近年來陸續有名人像資深名嘴劉駿耀、演員李麗鳳、體育主播傅達仁、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香奈兒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等人因胰臟癌病逝;根據衛福部日前公布去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胰臟癌名列第七,有2497人死於此病,死亡率為10萬分之10.6。
胰臟癌為何來勢洶洶?為何難以提早發現?為何治療不易?讓熊佩韋醫師告訴你!
三 總 放射腫瘤科 在 亞當老師・酮享健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癌症百分之85與後天環境影響有關
#你還在隨便吃嗎
🍀後天的生活習慣、空氣汙染、飲食、肥胖、身心壓力、高糖高脂、環境毒素、病毒、紫外線、菸酒檳榔,佔我們85%癌症發生率。🍀
最近好幾位朋友傳來癌症相關訊息,當很多人得到癌症時,總是非常的訝異,總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好,覺得自己不煙不酒,生活作息也很規律,為什麼會是我呢?真的是運氣不好嗎?當你更瞭解癌症形成的原因,你就更能夠預防癌症的發生!
參考亞當說書:愛的醫療奇蹟https://youtu.be/7TDF_uGZnrk
※※※※※※※※※※※※※※※※※※※※※※※※※※※※※※※
癌症是因為【運氣不好】?
廖志穎醫師
衛福部台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美國紐約MSKCC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休士頓MD ANDERSON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碩士
2015年一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標題:
癌症成因是因為【運氣不好】?
引起大家的注意,此篇結果顯示,大多數癌症的成因是因為「運氣不好」,而不是因為外在環境等因素造成的,這是真的嗎 ?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頂尖的《科學》雜誌上,研究人員採用了用數學模型,比較模擬了31種組織細胞分裂的情況,得出結論是三分之二的癌症是由於細胞在分裂過程中隨機的「運氣不好」而產生了隨機突變(就像是隨機的交通事故),進而導致癌症。
除了遺傳基因,如乳癌的BRCA1/2等先天的基因突變等,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相信組織細胞快速生長分裂時突變可能是導致癌症的主要原因,人體中的細胞每天會不斷地分裂以產生新的細胞來取代老化的細胞, 而每次細胞分裂過程中都有可能產生基因隨機突變,分裂越多次,產生的突變癌化機率風險越高。
然而,原作者在建立數學模型時,忽略了幾個重點,他假設人體內細胞的分裂和DNA複製次數是獨立於外界環境的,但實際環境中卻非如此,例如:B型肝炎病毒不斷破壞肝細胞,會導致其他肝臟內幹細胞分裂次數增加,長期高脂油炸飲食患者,腸道的氧化自由基壓力較大,腸道的細胞分裂次數就會顯著增加,因此,即便是DNA隨機突變,也是與環境因素刺激息息相關,而且我們已知單個基因突變一般是不會導致癌症發生的,必須產生多重錯誤,兩個或多個以上驅動基因發生突變,才能導致癌症的發生。
【癌症85%與後天環境影響有關】
癌症成因根據過去幾十年的大規模人口流行病學與病生理研究,認為85%與後天環境有關、5%與遺傳有關。
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報告,癌症85%與後天環境有關,約50%的癌症是可以透過生活型態改變來預防的,比較常見的一些十大癌症,例如口腔癌、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等確實還是主要受到外在環境的【汙染】如空汙、生活方式、飲食、運動、肥胖、病毒感染、菸酒檳榔等因素影響而增加致癌機率,而DNA隨機複製錯誤強相關的癌症大多是與外界接觸較少的癌症,如肉瘤、骨癌、腦癌等。
「英國癌症研究」慈善機構說,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可以大大降低人們患某些癌症的機會。
【後天環境影響了表觀基因,驅動癌症】
後天的生活習慣、空氣汙染、飲食、肥胖、身心壓力、高糖高脂、環境毒素、病毒、紫外線、菸酒檳榔,佔我們85%癌症發生率,這些不良因子每天24小時透過刺激組織潛在發炎、透過細胞激素、影響細胞DNA甲基化、組蛋白的過程,改變了我們身體內的-表觀基因(Epigenetic gene),表觀基因就像電源開關一樣影響了我們先天的正常基因DNA表現,可能開啟了原先沒開啟的基因如致癌基因,或關閉了抑癌基因,一連串的基因錯誤,加上細胞失去了自我修復或清除癌化細胞的免疫能力,讓原先乖巧的正常細胞,往癌細胞方向轉化,無法履行它們的正常生長週期功能,反而不受控制地大量分裂繁殖,新生血管強佔體內有限的營養和資源,再加上免疫系統的失效,最終形成奪人生命的腫瘤;後天環境影響的表關基因或許可以解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所發現實驗中細胞分裂中產生的【隨機】【壞運氣】的基因突變的上游原因。
【癌症可預防與逆轉的】
癌症的預防,目前已知的科學下,透過後天健康生活模式的改變,約有50%是可以預防的,剩下的50%癌症,還有很多未知的原因,還需要更多科學研究來找出原因,有些人很努力健康生活還是不幸罹癌,可能是還有很多致癌因子還未發現,目前或許暫且可以歸因於細胞多次分裂後,產生的隨機基因突變的【運氣不好】,與身體自我清除修復的能力較差可能有關,因此建構健康防癌除了一級的良好生活型態預防,剩下50%更需加強早期癌症篩檢、身體健康檢查等二級預防手段,讓癌症在早期即可發現,透過現代化的治療,幾乎可以達到治癒的效果。
參考文獻:
Most Cancer Cases Arise from "Bad Luck''
ACIR cancer prevention
原文連結:https://cancernewlife.blogspot.com/2019/11/prevention.html
亞當老師心得分享
三 總 放射腫瘤科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詩瑋
來賓:亞東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熊佩韋醫師
主題:胰臟癌 — 緬懷陳定信院士
台灣肝病權威、中研院院士陳定信6/24下午因胰臟癌於台大醫院病逝,享壽76歲,消息傳出震驚醫界,尤其他今年3月發現罹癌到病逝,只有3個多月時間,再次凸顯胰臟癌奪命的威力。近年來陸續有名人像資深名嘴劉駿耀、演員李麗鳳、體育主播傅達仁、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香奈兒(CHANEL)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等人因胰臟癌病逝;根據衛福部日前公布去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胰臟癌名列第七,有2497人死於此病,死亡率為10萬分之10.6。胰臟癌為何來勢洶洶?為何難以提早發現?為何治療不易?讓熊佩韋醫師告訴你!
新聞來源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 am-12: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0.07.03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 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 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 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 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 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
• Apple Podcast: 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