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影迷們熱議的話題,大概是【YouTube 與金馬影展、中影、牽猴子、GagaOOlala 及國家電影中心合作,從 11 月 5 日到 11 月 27 日開始,於每晚 8 點免費放映電影】。
片單很吸睛,包含李安的「父親三部曲」、蔡明亮首部劇情長片《青少年哪吒》、也能看見王童、胡金銓等人的作品,甚至是讓我看得很開心的《大俠梅花鹿》等片也在列。
‼️完整片單與日期請見:https://bit.ly/3oSbeY5
雖然這些片子目前能在付費的串流平台一睹風采,但免費的總是最香, 11 月大家真的不缺電影陪伴。而既然 YouTube 的開幕片是李安的《囍宴》,那就簡單聊聊《囍宴》。
1991 年,李安沈潛多年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推手》歷經波折終於問世,立刻入圍該屆金馬獎 9 項大獎,並抱走評審團特別獎,初試啼聲的處女之作即一鳴驚人。
獲得成功的好評帶動之下,李安第二部劇情長片不用等數十年,1993 年《囍宴》就推上世人眼前,且這一回除了騎走金馬最佳劇情片、導演、男配角、女配角、原著劇本獎之外,更在歐洲三大影展柏林影展擒下最高榮譽金熊獎,而後更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讓李安的名聲徹底打入國際影壇。
《囍宴》故事講述主角華人偉同以及同性伴侶美國人賽門在紐約過著安定生活,但偉同遠在台灣的父母希望抱孫,不斷催婚,這時只好找上在美國苦無綠卡拘留,不斷躲藏過日子的女性威威假結婚,以便完成父母心願,正當父母從台灣遠行到美國祝賀而後舉辦囍宴時,偉同真正的性傾向才呼之欲出,而偉同、賽門和威威兩男一女的關係也正如風暴般上演。
《囍宴》是李安以東方視角,看向同性戀以及傳統價值觀的對立,近一步說,李安透過此片對著傳統婚姻以及中國思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提出質問,且因同性戀在實質上無法「傳承血脈」,也就與「盡孝」二字拉開距離,傳統定義的「孝道」在片中盡乎失能,而偉同委曲求全的「盡孝」,只為給兩老抱孫,成全上一代的「家」,將自我矮化,正也是東西方最大的根本差異,至於李安也同時拉出對婚姻的疑慮,兩人成婚,究竟是為父母,還是為自己?
李安巧妙地利用偉同這個角色,闡述人性的矛盾,當「自我」想忠於本性(正當做一名同性戀),卻又被傳統思想捆綁束縛(為了爸媽好,只好隱藏自己假結婚),李安以此衝突做出極佳的戲劇張力。
李安也利用場域符號解釋了為何偉同爸媽來到紐約,是居住在賽門家中,一個屋簷下,藏著偉同身陷兩難、無法完滿的意識形態。一面是愛情;另一面則是家庭,天秤倒向何方都不恰當,這個家也就尷尬地沒入謊言中,無法運轉。《囍宴》就在這獵奇卻寫實的劇本(房子)中,揭露中國傳統與西方進步對立的真正核心。
看著囍宴上一連串荒謬事,其中李安本人客串一角,飾演出席婚宴的友人,當中吐出一句:「你正見識到中國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這句話不只對著劇中角色說,更對著觀眾說,眼前檯面上的囍宴打得火熱,看似荒誕,但檯面下複雜的三角關係、家庭難題更是暗藏洶湧。
縱使李安這句話突兀,但已然替全片點題,中國,更或者台灣等華人語境下的壓抑,就是這數千年歷史的壓抑與共業,所謂「盡孝」,不過就是逢場作戲,笑鬧之間的虛偽應事,真正的「孝道」,該往何處,又該怎麼定義。
《囍宴》全片節奏之好,深究核心內裡,壓抑沈重,但李安說起故事來絲毫不嫌笨重,反而輕盈地勾勒出一則笑淚交織的家庭肖像。戲中的轉折出現在威威懷孕,一連串的「意外」讓偉同真性情地對母親(注意,是對母親而不是父親)說出真相,在這類似告解的儀式當中,反而鬆動無法運轉的家。
而當一家人都有集體共識,要瞞著父親時,父親老早就已經用眼睛看、耳朵聽,旁敲側擊地理解偉同的性向,這場「糊塗仗」,父親自然明白要持續打下去,只是在背地中運籌帷幄,釋出父親對兒子的愛。
這對父母,一個在檯面上(母親);另一個則在檯面下(父親),體現了華人家庭中,孩子對父親與母親的態度,一明一暗、一白一黑,家的定義就緩慢地勾勒而出,李安的劇本,細膩同時精準。
最後,李安仍舊給了角色溫柔,在機場送別兩老的戲尤其精彩,雙方告別時,父親對著賽門說:「謝謝你照顧偉同。」而後轉身對威威說:「高家會謝謝妳。」在這兩句上,前者是父親出於對兒子的愛,而在後者則闡述了中國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思想。高家的門面終須掛著,根深蒂固地道德觀,凌駕於愛之上,但能有這種發言,其實已經是父親做出的極大讓步,也讓這趟紐約之旅不虛此行。
電影最後一個鏡頭捕捉兩老背影走入檢查區,父親舉起雙手接受檢查,彷彿過往恪守傳統價值的遲暮之人,正無可奈何地向現實投降。老一輩對新事物、新文化衝擊後的美麗與哀愁,表露無遺。然而,父親對著這兩人說出感謝之言,也算是變異的和解,兩老最終含淚說著「高興」,就是李安的圓滿了。
細看李安的「父親三部曲」,都離不開「家」與「父權」,且各有千秋,對比起《推手》,父親的形象在《囍宴》似乎更為掏空,面對中西文化上的衝擊,父權也黯然神傷,而到了《飲食男女》之中,父權更像是一種老化、過時的緊箍咒,無法禁錮子女們,反倒徒勞,最後只能另求蔽所。有機會再談。
#李安 #囍宴 #YouTube電影月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廣東醒獅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是一種地道的廣東省傳統民間舞蹈,是廣東舞苑中的一寶。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明代時,醒獅在廣東出現,起源於南海縣。現流傳於廣東、廣西及東南亞各國華僑中間;在廣東境內主要分佈在珠三角及粵西地區。廣東醒獅被認為...
三角梅花語 在 流浪者日誌-Bikepacking diar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流浪者日誌” - 南進紐西蘭
繼北漂日本,西遊新疆之後,這次要來跟隨台灣原住民的腳步南進紐西蘭,根據現在DNA,傳統語言及文化的研究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極有可能是四千年前,因為大洪水之類的災難(可以參考快子老高),跨越九千公里的距離,遠渡重洋來到紐西蘭扎根。我雖然不是原住民,但對於這段緣分也是頗感興趣,希望能在這趟旅程中尋找到一些台灣的影子和蹤跡。
路線的選擇是在雜誌上看到的三條單車路線,從Blenheim沿著Awatere河騎到Hanmer spring沿途兩百多公里似乎有不少碎石路,之後繼續從Hanmer spring往北騎,目標是rainbow station。這一段有一半的路線似乎要到12月底才會開放,到時候就是見招拆招,走多少算多少。從地圖上來看有許多美麗的湖泊,我是期待早上玩完石頭路之後下午可以在湖畔悠哉地度過。雜誌上的資訊不多,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從現有的情報知道路上有許多碎石,有幾條溪水要過。根據這些年BIKEPACKING的經驗,在裝備上做了一些調整。
一切準備都如下面描述,能做的我都盡量去準備,如果還有不足的地方,突然發現到的問題,我在旅途中再和各位繼續報告。
單車:
為了應付長距離的碎石路以及跨溪,這次選用了老朋友WOHO新推出的登山車
採用2.25的登山胎,單盤十一速,大盤30t,搭配超大飛輪43t。我將用它們來面對無情的上坡以及凹凸的碎石路面。
BIKEPACKGIN BAG:
這次使用的包包和我去新疆的基本上一樣,用的是WOHO全防水車包,紐西蘭天氣多變,有放水用起來比較安心,就我在新疆使用的經驗,他們的防水是值得信任的。
前叉包:左右各7公升,分別裝上住宿及睡眠系統。帳篷,地墊,攜車袋放一包。睡袋,充氣睡墊放另一包。由於本次登山車的避震前叉沒有鎖孔,因此使用束帶轉接座固定前叉,再鎖上CAGE類似Cage的穩定架,即可將前叉包安裝在沒有鎖孔的前叉上。
龍頭包:WOHO現在的龍頭包款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可以快速裝卸防水包的款式。除了拆裝迅速之外,他的大容量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點,WOHO龍頭防水包有15升之大,我的充電器和線材,OFF BIKE的衣服,保暖手套,以及食物都放在其中。
龍頭配件包,是我一定會帶的裝備,裡面大部分是放我隨時要使用的東西,簡單小補給,錢包手機等等,下車時可以輕鬆拆卸,快速轉換為側背包。下車買東西,閒逛都很方便,就連登山的時候我也會拿他來當作配件包。大小剛剛好能裝下我的IPAD,緊急時也能把IPAD放進去。當然,他一樣是有防水。
水壺包,上管包:由於現在用了全滿的車架包,水壺就要改放到位於龍頭旁邊的水壺包,另外一側的水壺包我會用來放些簡單的補給,還有防曬等等方便隨時拿出來使用。上管包放的東西也差不多,一樣式隨時需要拿取的物品,我會放入牙刷和墨鏡等等。
車架三角包,這邊放的東西比較雜,著要分成三大項目。營柱,防水衣物,金屬類物品及濾水器。營柱我是斜放在三角包中,我車架偏大,即便是MSR ACCESS2這樣比較複雜的營柱,一樣可以放在我的三角包中。車架不夠大的人可以考慮綁在龍頭包處。防水衣物如雨衣,雨褲以及綁腿也是放在同樣的空間,會放在這邊是因為他最方便打開且擁有大容量的車包,因此在下雨時可以迅速的將所有雨具穿上身。金屬工具和營釘等物品我是放在左側比較狹窄的空間,有六角板手,梅花板手,營釘等物品,濾水器就是找空的地方放,我有時候也會將濾水器放到水壺包中。
尾包,最內側先放入我的睡衣,這些比較輕薄的衣物可以有效的填充內側空間,頂住坐管,撐起尾包才不會一開始就尾包下垂,接下來放入我的鍋具,空隙處在使用輕薄羽絨填滿,你就會獲得一顆直挺挺的尾包。裝的好的尾包讓你騎車挺立有風,英姿煥發。裝不好的尾包讓你垂頭喪氣,就和那下垂的尾包一樣。尾包上方我通常會外掛綁上一件軟殼外套,溫度較低的時候隨時套上。
https://www.wohobike.com/collecti…/xtouring-bikepacking-gear
帳篷:
目前正值春末的紐西蘭,山裡面依舊會出現五度左右的低溫,因此我這次戴上MSR的ACCESS 2四季帳,讓自己有一個溫暖舒適的家。自立帳的特性讓他比較不受地形的限制,不需要營釘就可以站得直挺挺。碳纖維營柱讓他更輕且更有彈性,整體淨重只有1.64公斤。雖然比三季帳重了一些,但是多這一點負擔可以讓自己睡得更舒服,我是覺得非常值得。而且它內部的大空間讓我住在裡面毫無壓迫感。前庭有更多的存放空間,雙前庭更可以讓你在極為寒冷時候將其中一個前庭當作緊急廁所,不需要在外面凍成冰棒(這是一位經歷過一週零下六度的學長給的經驗)。
睡墊:
自從用過就回不去的Thermarest NeoAir XLite。,重量輕,體積小,又溫暖。就這麼簡單。
睡袋:
日系血統的ISUKA AIR 450X睡袋,使用的是輕量的Nylon66表布,輕薄耐用,防潑水。填充450g的800FP羽絨,在重量,體積,保暖度都有優秀的表現。整體重量840g,可以和睡墊一起放入我的前叉包。建議溫度-6度,頭部頸部有保暖加強保暖,官方說適用於殘雪春山,用來應付春天的紐西蘭應該是綽綽有餘。
飲水系統:
水壺水袋是一定要的,選自己喜歡的使用。這次騎乘的路線有許多溪水,水源不是問題,但還是過濾後再飲用比較適合。SAWYER的高流量濾水器備有一公升水袋,隨裝隨用,用來幫我過濾紐西蘭各大牧的牛屎羊尿QQ。
https://www.hazelwoods.tw/
防水衣物:
老人頭lofoten防水外套,滑雪,登山的防水等級,可透過手臂到腰部及胸前拉鍊調節溫度。28,000mm抗水壓在新疆下雨下雪,日本高山縱走沒有濕過。
雨褲是MONTBELL的單車雨褲,沒有太多華麗的功能,就是腳踝處有魔鬼氈能控制大小,避免褲管被大盤捲入。每年噴個一兩次防水噴霧,跟了我這麼久還是防水防得不錯,現在已經沒有賣了。。
綁腿:
可能很少人會在騎車時穿綁腿,但我過去不管怎麼穿,褲子再厲害,鞋子都還是會被後輪帶上來的水弄溼,雖然很少用,但是帶上一個綁腿,可以幫你完成全身防水的最後一塊拼圖。
手套:
長指保暖防水手套在一般時候,是戴舒服用的,在長下坡時,是戴安全的。長下坡會讓手指麻痹,無法做出精準的煞車控制。一雙好手套,不只讓你保暖,更是保護你的安全。我用的手套是NORRONA的lofoten dri1 PrimaLoft 防水保暖手套,跟上面的雨衣一樣lofoten系列是滑雪和雪季登山用的手套,防水、保暖能力是沒有問題的。
騎乘衣物:
對BIKEPACKING來說,裝備的精簡很重要。衣服,就是其中很重要的項目,我們很容易就戴上太多衣服,多餘的重量,成為了旅行時多餘的負擔。因此,帶多少衣服,帶什麼衣服是旅行很關鍵的一環。
騎乘時我主要的上衣穿的是老人頭NORRORA的騎乘系列fjora長袖排汗衣,外面在加一層薄薄的單車風衣背心作為下坡時軀幹的擋風保暖配件。
過往我穿過很多排汗效果很好的人造纖維車衣,有不少到最後都變得很臭。這次穿這件fjora排汗衣一開始也是有點擔心,但在新疆十多天的測試下我個人覺得他是沒有味道的,這中間只有使用清水洗過兩次。
我以前是不穿長袖排汗衣的,我很主觀的認為他就是會太熱。不過這件fjora排汗衣卻沒有這個問題,長袖也在長時間的紫外線曝曬中保護了我的雙臂。各位千萬不要鐵齒,出門在外,要多照顧一下自己。
褲子:
褲子我有兩件,一件PATAGONIA的透氣短褲,沒有太多原因,單純因為他透氣,口袋深。長褲是NORRONA老人頭的fjora flex1 騎乘長褲,褲子的伸展性很好,不會在騎乘時產生拉扯的感覺,小腿的拉鍊和褲口處的魔鬼氈都是針對騎車的設計,避免褲管被大盤捲入。側邊的可調整透氣孔也能在溫度上升時適時的調節溫度。長袖長褲騎車,是我開始BIKEPACKING後很大的轉變。
鞋子穿的是登山鞋,好穿,保暖,防水,騎乘時腳踝處的鞋帶不要綁太緊就不會影響騎乘。
軟殼:
Castelli的alpha軟殼跟了我很久,他的擋風和保暖效果極佳,下坡,天冷,我都會穿。軟殼我放在尾包上方,用鬆緊帶綁住,方便隨時穿脫。千萬不要因為嫌麻煩而不停車,長時間的旅行生病了才真是麻煩。
休息時衣物:
結束騎車之後,我會換上NORRONA輕薄透氣的羊毛短袖和海灘褲,如果天氣冷的話會在搭上羊毛內衣及內搭褲,或者套上騎車時的長褲。真的更冷,就套上刷毛中層和輕薄羽絨,最外層再加上雨衣擋風。長途旅行,一件衣服要多功能,多利用,才能減輕你背負的重量。羊毛的成分讓這些衣服快乾,透氣,在長天數的穿著下也不容易有味道。短袖的部分我甚至拿他騎了幾次短程的車,這十多天下來,我也是覺得沒有味道。
小小的題外話,輕薄羽絨在打包時不要弄成一球,把他塞到尾包,填補各項物品間的縫隙,可以讓你尾包打包的更加漂亮,重要的是,減少尾包下垂還有晃動的機會。
https://store.keepon.com.tw/
襪子:
穿的是Darntough的羊毛襪,就帶兩雙,一雙登山系列,一雙單車系列。冷就穿登山系列,熱就穿單車系列。羊毛的好處就是不會臭,十多天,沒洗。。。
https://www.darntough.com.tw
單車維修工具:
BETO隨車工具組,梅花板手,內外備胎,補胎片,輕便打氣筒。
https://www.beto.com.tw/tw/
如果覺得裝備太複雜,那可以看看我以前的文章,第一次Bikepacking就上手,對初學者來說會比較容易上手。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5464312
流浪者IG(最新消息及一些生活隨意照都在這裡)
https://www.instagram.com/andersonmao1203/
流浪者YOUTUBE(努力剪片中QQ)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SalTwbOaC924TTetGVEQ
#流浪者日誌
#BikepackingDiary
#WohoBike
#NORRONA
#MSR
#老人頭
#ISUKA
三角梅花語 在 流浪者日誌-Bikepacking diar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流浪者日誌” - 南進紐西蘭
繼北漂日本,西遊新疆之後,這次要來跟隨台灣原住民的腳步南進紐西蘭,根據現在DNA,傳統語言及文化的研究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極有可能是四千年前,因為大洪水之類的災難(可以參考快子老高),跨越九千公里的距離,遠渡重洋來到紐西蘭扎根。我雖然不是原住民,但對於這段緣分也是頗感興趣,希望能在這趟旅程中尋找到一些台灣的影子和蹤跡。
路線的選擇是在雜誌上看到的三條單車路線,從Blenheim沿著Awatere河騎到Hanmer spring沿途兩百多公里似乎有不少碎石路,之後繼續從Hanmer spring往北騎,目標是rainbow station。這一段有一半的路線似乎要到12月底才會開放,到時候就是見招拆招,走多少算多少。從地圖上來看有許多美麗的湖泊,我是期待早上玩完石頭路之後下午可以在湖畔悠哉地度過。雜誌上的資訊不多,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從現有的情報知道路上有許多碎石,有幾條溪水要過。根據這些年BIKEPACKING的經驗,在裝備上做了一些調整。
一切準備都如下面描述,能做的我都盡量去準備,如果還有不足的地方,突然發現到的問題,我在旅途中再和各位繼續報告。
單車:
為了應付長距離的碎石路以及跨溪,這次選用了老朋友WOHO新推出的登山車
採用2.25的登山胎,單盤十一速,大盤30t,搭配超大飛輪43t。我將用它們來面對無情的上坡以及凹凸的碎石路面。
BIKEPACKGIN BAG:
這次使用的包包和我去新疆的基本上一樣,用的是WOHO全防水車包,紐西蘭天氣多變,有放水用起來比較安心,就我在新疆使用的經驗,他們的防水是值得信任的。
前叉包:左右各7公升,分別裝上住宿及睡眠系統。帳篷,地墊,攜車袋放一包。睡袋,充氣睡墊放另一包。由於本次登山車的避震前叉沒有鎖孔,因此使用束帶轉接座固定前叉,再鎖上CAGE類似Cage的穩定架,即可將前叉包安裝在沒有鎖孔的前叉上。
龍頭包:WOHO現在的龍頭包款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可以快速裝卸防水包的款式。除了拆裝迅速之外,他的大容量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點,WOHO龍頭防水包有15升之大,我的充電器和線材,OFF BIKE的衣服,保暖手套,以及食物都放在其中。
龍頭配件包,是我一定會帶的裝備,裡面大部分是放我隨時要使用的東西,簡單小補給,錢包手機等等,下車時可以輕鬆拆卸,快速轉換為側背包。下車買東西,閒逛都很方便,就連登山的時候我也會拿他來當作配件包。大小剛剛好能裝下我的IPAD,緊急時也能把IPAD放進去。當然,他一樣是有防水。
水壺包,上管包:由於現在用了全滿的車架包,水壺就要改放到位於龍頭旁邊的水壺包,另外一側的水壺包我會用來放些簡單的補給,還有防曬等等方便隨時拿出來使用。上管包放的東西也差不多,一樣式隨時需要拿取的物品,我會放入牙刷和墨鏡等等。
車架三角包,這邊放的東西比較雜,著要分成三大項目。營柱,防水衣物,金屬類物品及濾水器。營柱我是斜放在三角包中,我車架偏大,即便是MSR ACCESS2這樣比較複雜的營柱,一樣可以放在我的三角包中。車架不夠大的人可以考慮綁在龍頭包處。防水衣物如雨衣,雨褲以及綁腿也是放在同樣的空間,會放在這邊是因為他最方便打開且擁有大容量的車包,因此在下雨時可以迅速的將所有雨具穿上身。金屬工具和營釘等物品我是放在左側比較狹窄的空間,有六角板手,梅花板手,營釘等物品,濾水器就是找空的地方放,我有時候也會將濾水器放到水壺包中。
尾包,最內側先放入我的睡衣,這些比較輕薄的衣物可以有效的填充內側空間,頂住坐管,撐起尾包才不會一開始就尾包下垂,接下來放入我的鍋具,空隙處在使用輕薄羽絨填滿,你就會獲得一顆直挺挺的尾包。裝的好的尾包讓你騎車挺立有風,英姿煥發。裝不好的尾包讓你垂頭喪氣,就和那下垂的尾包一樣。尾包上方我通常會外掛綁上一件軟殼外套,溫度較低的時候隨時套上。
https://www.wohobike.com/collections/xtouring-bikepacking-gear
帳篷:
目前正值春末的紐西蘭,山裡面依舊會出現五度左右的低溫,因此我這次戴上MSR的ACCESS 2四季帳,讓自己有一個溫暖舒適的家。自立帳的特性讓他比較不受地形的限制,不需要營釘就可以站得直挺挺。碳纖維營柱讓他更輕且更有彈性,整體淨重只有1.64公斤。雖然比三季帳重了一些,但是多這一點負擔可以讓自己睡得更舒服,我是覺得非常值得。而且它內部的大空間讓我住在裡面毫無壓迫感。前庭有更多的存放空間,雙前庭更可以讓你在極為寒冷時候將其中一個前庭當作緊急廁所,不需要在外面凍成冰棒(這是一位經歷過一週零下六度的學長給的經驗)。
睡墊:
自從用過就回不去的Thermarest NeoAir XLite。,重量輕,體積小,又溫暖。就這麼簡單。
睡袋:
日系血統的ISUKA AIR 450X睡袋,使用的是輕量的Nylon66表布,輕薄耐用,防潑水。填充450g的800FP羽絨,在重量,體積,保暖度都有優秀的表現。整體重量840g,可以和睡墊一起放入我的前叉包。建議溫度-6度,頭部頸部有保暖加強保暖,官方說適用於殘雪春山,用來應付春天的紐西蘭應該是綽綽有餘。
飲水系統:
水壺水袋是一定要的,選自己喜歡的使用。這次騎乘的路線有許多溪水,水源不是問題,但還是過濾後再飲用比較適合。SAWYER的高流量濾水器備有一公升水袋,隨裝隨用,用來幫我過濾紐西蘭各大牧的牛屎羊尿QQ。
https://www.hazelwoods.tw/
防水衣物:
老人頭lofoten防水外套,滑雪,登山的防水等級,可透過手臂到腰部及胸前拉鍊調節溫度。28,000mm抗水壓在新疆下雨下雪,日本高山縱走沒有濕過。
雨褲是MONTBELL的單車雨褲,沒有太多華麗的功能,就是腳踝處有魔鬼氈能控制大小,避免褲管被大盤捲入。每年噴個一兩次防水噴霧,跟了我這麼久還是防水防得不錯,現在已經沒有賣了。。
綁腿:
可能很少人會在騎車時穿綁腿,但我過去不管怎麼穿,褲子再厲害,鞋子都還是會被後輪帶上來的水弄溼,雖然很少用,但是帶上一個綁腿,可以幫你完成全身防水的最後一塊拼圖。
手套:
長指保暖防水手套在一般時候,是戴舒服用的,在長下坡時,是戴安全的。長下坡會讓手指麻痹,無法做出精準的煞車控制。一雙好手套,不只讓你保暖,更是保護你的安全。我用的手套是NORRONA的lofoten dri1 PrimaLoft 防水保暖手套,跟上面的雨衣一樣lofoten系列是滑雪和雪季登山用的手套,防水、保暖能力是沒有問題的。
騎乘衣物:
對BIKEPACKING來說,裝備的精簡很重要。衣服,就是其中很重要的項目,我們很容易就戴上太多衣服,多餘的重量,成為了旅行時多餘的負擔。因此,帶多少衣服,帶什麼衣服是旅行很關鍵的一環。
騎乘時我主要的上衣穿的是老人頭NORRORA的騎乘系列fjora長袖排汗衣,外面在加一層薄薄的單車風衣背心作為下坡時軀幹的擋風保暖配件。
過往我穿過很多排汗效果很好的人造纖維車衣,有不少到最後都變得很臭。這次穿這件fjora排汗衣一開始也是有點擔心,但在新疆十多天的測試下我個人覺得他是沒有味道的,這中間只有使用清水洗過兩次。
我以前是不穿長袖排汗衣的,我很主觀的認為他就是會太熱。不過這件fjora排汗衣卻沒有這個問題,長袖也在長時間的紫外線曝曬中保護了我的雙臂。各位千萬不要鐵齒,出門在外,要多照顧一下自己。
褲子:
褲子我有兩件,一件PATAGONIA的透氣短褲,沒有太多原因,單純因為他透氣,口袋深。長褲是NORRONA老人頭的fjora flex1 騎乘長褲,褲子的伸展性很好,不會在騎乘時產生拉扯的感覺,小腿的拉鍊和褲口處的魔鬼氈都是針對騎車的設計,避免褲管被大盤捲入。側邊的可調整透氣孔也能在溫度上升時適時的調節溫度。長袖長褲騎車,是我開始BIKEPACKING後很大的轉變。
鞋子穿的是登山鞋,好穿,保暖,防水,騎乘時腳踝處的鞋帶不要綁太緊就不會影響騎乘。
軟殼:
Castelli的alpha軟殼跟了我很久,他的擋風和保暖效果極佳,下坡,天冷,我都會穿。軟殼我放在尾包上方,用鬆緊帶綁住,方便隨時穿脫。千萬不要因為嫌麻煩而不停車,長時間的旅行生病了才真是麻煩。
休息時衣物:
結束騎車之後,我會換上NORRONA輕薄透氣的羊毛短袖和海灘褲,如果天氣冷的話會在搭上羊毛內衣及內搭褲,或者套上騎車時的長褲。真的更冷,就套上刷毛中層和輕薄羽絨,最外層再加上雨衣擋風。長途旅行,一件衣服要多功能,多利用,才能減輕你背負的重量。羊毛的成分讓這些衣服快乾,透氣,在長天數的穿著下也不容易有味道。短袖的部分我甚至拿他騎了幾次短程的車,這十多天下來,我也是覺得沒有味道。
小小的題外話,輕薄羽絨在打包時不要弄成一球,把他塞到尾包,填補各項物品間的縫隙,可以讓你尾包打包的更加漂亮,重要的是,減少尾包下垂還有晃動的機會。
https://store.keepon.com.tw/
襪子:
穿的是Darntough的羊毛襪,就帶兩雙,一雙登山系列,一雙單車系列。冷就穿登山系列,熱就穿單車系列。羊毛的好處就是不會臭,十多天,沒洗。。。
https://www.darntough.com.tw
單車維修工具:
BETO隨車工具組,梅花板手,內外備胎,補胎片,輕便打氣筒。
https://www.beto.com.tw/tw/
如果覺得裝備太複雜,那可以看看我以前的文章,第一次Bikepacking就上手,對初學者來說會比較容易上手。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5464312
流浪者IG(最新消息及一些生活隨意照都在這)
https://reurl.cc/GVGV2d
流浪者YOUTUBE(努力剪片中QQ)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SalTwbOaC924TTetGVEQ
#流浪者日誌
#BikepackingDiary
#WohoBike
#NORRONA
#MSR
#老人頭
#ISUKA
三角梅花語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廣東醒獅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是一種地道的廣東省傳統民間舞蹈,是廣東舞苑中的一寶。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明代時,醒獅在廣東出現,起源於南海縣。現流傳於廣東、廣西及東南亞各國華僑中間;在廣東境內主要分佈在珠三角及粵西地區。廣東醒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醒獅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表演時,鑼鼓擂響,舞獅人先打一陣南拳,這稱為"開樁",然後由兩人扮演一頭獅子耍舞,另一人頭戴笑面"大頭佛",手執大葵扇引獅登場。舞獅人動作多以南拳馬步為主,獅子動作有"睜眼"、"洗鬚"、"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臺飲水"、"獅子吐球"、"踩梅花樁"等。其中"采青"是醒獅的精髓,有起、承、轉、合等過程,具戲劇性和故事性。"采青"歷經變化,派生出多種套路,廣泛流傳。遂溪醒獅在表演上從傳統的地獅逐步發展到凳獅,由凳獅又發展到高臺獅、高竿獅,由高竿獅又發展到樁獅。樁獅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大,如增加了走鋼絲、騰空跳等表演類。最高的樁接近3米,跨度最大達3.7米,充分體現了"新、高、難、險"的特色,被譽為"中華一絕"。廣州市的沙坑醒獅的道具造型特點是:獅頭額高而窄,眼大而能轉動,口闊帶筆,背寬、鼻塌、面頰飽滿,牙齒能隱能露。表演分文獅、舞獅和少獅三大類。通過在地面或樁陣上騰、挪、閃、撲、迴旋、飛躍等高難度動作演繹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八態,表現獅子的威猛與剛勁。20世紀80年代以來,幾乎鄉鄉都有自己的醒獅隊,一年四季,開張慶典鑼鼓聲不斷,逢年過節,獅隊便上街采青、巡演。各鎮、鄉村群眾性的獅藝普及也盛況空前。廣東醒獅已成為全國知名的為廣東特有的民間舞品牌。醒獅活動也廣泛流傳于海外華人社區,成為海外同胞認祖歸宗的文化橋樑,其文化價值和意義十分深遠。

三角梅花語 在 Qistin Wong 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年IKEA過農曆年的年節佈置,紅到不要不要的!│小芭樂寒假vlog#4│IKEA 2018 Chinese New Year's Furniture Layout. Ernest's Winter Vacation vlog#4
小芭樂寒假第四天, 我們到IKEA的遊戲區讓他玩,
一走到三樓就看到農曆新年的佈置, 紅色的布條、紅色的桌巾、紅色的花束等等,
2018年的IKEA充滿了年味, 掛了燈籠, 還有牡丹花和紅布條裝飾~
在馬來西亞, IKEA是在吉隆坡,
如果芭樂媽從馬六甲去的話, 車程2小時多,
在台北很方便, 台北市有一間, 新北市有一間, 捷運就可以到了~
芭樂媽趁小芭樂在遊戲區玩的時候,
帶大家一起逛IKEA, 看看IKEA所有紅紅色的商品喔!
The fourth day of Ernest's winter vacation, he playing at IKEA's play area and daddy mommy shopping at IKEA.
IKEA has many new year's layout and many Chinese New Year decorations in red color. For example red lantern, red cloth bar.
Chinese New Year must have ornaments is the lovely RED. Like furniture, pillow, tissue, sofas, cabinets and others. It's very beautiful!
The layout of the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dining room, children's room, bathroom, outdoor and others, all are neatly presented.
Before Chinese New Year, You must go to IKEA shopping.
★芭樂媽其他影片★
2018年最熱鬧的年貨大街台北迪化街│小芭樂寒假vblog#1│2018 Dihua Street Market in Taipei. Ernest's Winter Vacation vblog#1
https://youtu.be/O8F36u-B9-A
【親子共讀】芭樂媽說故事《愛發脾氣的三角龍》|Story Time with Qistin. Triceratops loose the temper|愛情のトリケラトプス
https://youtu.be/HkpJlgKSloo
【親子共讀】芭樂媽說故事《愛哭的雷龍》│Story Time with Qistin. The Crying Brontosaurus.│泣く竜-울음 소리│爱哭的雷龙
https://youtu.be/5dNs1BRg_tA
芭樂媽挑戰台語成功,小芭樂教媽媽學台語│小芭樂寒假vblog#2│Ernest Taught mummy learn Taiwanese Ernest's Winter Vacation vblog
https://youtu.be/T31O-yZQiFA
【親子共讀】芭樂媽說故事《害羞的副龍櫛龍》|Story Time with Qistin. Shy Parasaurolophus
https://youtu.be/DKdTL9FWJ2c
超酷的塗鴉牆!!終於可以盡情畫畫了!!│小芭樂寒假vblog#3│Finally Have a Wall That We Can Painting Ernest's Winter Vacatio
https://youtu.be/t1AmdiEbsDQ
【親子共讀】芭樂媽說故事《愛嫉妒的迅猛龍》|Story Time with Qistin. The Jealous Velociraptor.
https://youtu.be/6akPlWcskBc
【親子共讀】芭樂媽說故事《膽小的劍龍》|Story Time with Qistin. The Timid Stegosaurus.
https://youtu.be/hjtZmRXZfao
【親子共讀】芭樂媽說故事《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Story Time with Qistin. Brwo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https://youtu.be/M6PfUm3hWAM
★Qistin 最愛看 YouTuber★
蔡阿嘎
聖結石Saint
Ryuuu TV / 學日文看日本
這群人
MaoMaoTV
6YingWei快樂姊
劉璃光
HenHen TV
PoTV
Tony TV
Panda熊貓 TV
SoniaSu TV
曾鈺嫻 AliSon Tsang
Ling BigYong
미라 Mira's Garden
JinnyboyTV
老吳 Laowu
Sanyuan_JAPAN 三原慧悟
古娃娃WawaKu
安啾咪
Dennis Lim Ming
Lim Shang Jin
Yangbaobei 楊寶貝
Ashhh TV/ 阿修頻道
KouKou Brothers 酷酷兄弟
笑笑兒
NanoKano
CoffeeTea&Jane
Ponggo DIY 碰果手作
Mr.Lu_魯先生
Aura 緁緁 / AuraTv
... and MANY more!
記得按頻道訂閱按鈕右邊的小鈴鐺,這樣才不會錯過每部影片哦!
★Qistin 最愛關鍵字★
ikea 廣告,ikea 統神,ikea家具,ikea 念法,ikea ar,ikea 發音,ikea 過年,ikea commercial,ikea餐廳,ikea,宜家家居,宜家ikea,宜家廣告,宜家居,宜家宜居,宜家宜室,宜家傢俬,宜家床,宜家 廣告,宜家 粵語,宜家 家居,宜家 模特兒,宜家 冰淇淋,宜家 換貨,宜家 廣東話,宜家 玻璃櫃,宜家 鬧鐘,宜家 pax,過年歌,過年音樂,過年的由來,過年兒歌,過年的故事,過年習俗,過年特別節目,過年佈置,過年好,過年吉祥話,過年,新年快樂,新年歌,新年快樂歌,新年兒歌,新年到,新年音樂,新年好,新年直播,新年卡片,新年快樂歌曲,新年,恭喜恭喜,恭喜發財,恭喜發財歌,恭喜歌,恭喜你,恭喜恭喜恭喜你,恭喜恭喜發大財,恭喜的歌,恭喜發財的歌,恭喜你發財,恭喜,馬來西亞查某,馬來西亞歌,馬來西亞 台灣,馬來西亞歌曲,馬來西亞美食,馬來西亞youtuber,馬來西亞人,馬來西亞語,馬來西亞網紅,馬來西亞,台灣,年貨大街,年貨大街2018,年貨大街展,年貨展,年貨批發,年貨大街繪本,年貨大街迪化街,年貨預購,年貨堅果王,年貨大街打工,年貨,台北跨年,台北直直撞,台北車展,台北的聖誕節,台北101,台北台北,台北捷運,台北物語,台北101煙火,台北直播,台北,迪化街美食,迪化街年貨大街,迪化街歌詞,迪化街買年貨,迪化街年貨大街2018,迪化街夜市,迪化街導覽,迪化街 陳師父,迪化街
★芭樂媽平台★
FB:https://www.facebook.com/86mahouse/
Blog:http://house86ma.pixnet.net/blog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qistinwong/
Email: 86mahouse@gmail.com

三角梅花語 在 Qistin Wong 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芭樂媽挑戰台語成功,小芭樂教媽媽學台語│小芭樂寒假vlog#2│Ernest Taught mummy learn Taiwanese Ernest's Winter Vacation vlog#2
小芭樂寒假第二天, 在家教媽媽學台語~
芭樂媽以前在馬來西亞會聽一點點福建話,
因為福建話和台語很像, 所以會聽不會講,
這是第一次開口講台語喔~
★芭樂媽其他影片★
2018年最熱鬧的年貨大街台北迪化街│小芭樂寒假vblog#1│2018 Dihua Street Market in Taipei. Ernest's Winter Vacation vblog#1
https://youtu.be/O8F36u-B9-A
【親子共讀】芭樂媽說故事《愛發脾氣的三角龍》|Story Time with Qistin. Triceratops loose the temper|愛情のトリケラトプス
https://youtu.be/HkpJlgKSloo
【親子共讀】芭樂媽說故事《愛哭的雷龍》│Story Time with Qistin. The Crying Brontosaurus.│泣く竜-울음 소리│爱哭的雷龙
https://youtu.be/5dNs1BRg_tA
★芭樂媽是誰★
芭樂媽遠嫁到台灣來,從全職鋼琴老師變成了全職的芭樂人妻, 育兒路上因為有你而不孤單,因為有你而變得更精彩。 喜歡分享育兒日誌、旅遊美食、親子穿搭、蔬食料理、親子音樂、親子共讀。
★ 任何合作邀約請直接聯繫★
E-mail:86mahouse@gmail.com
★Qistin 最愛看 YouTuber★
蔡阿嘎
聖結石Saint
Ryuuu TV / 學日文看日本
這群人
MaoMaoTV
6YingWei快樂姊
劉璃光
HenHen TV
PoTV
Tony TV
Panda熊貓 TV
SoniaSu TV
曾鈺嫻 AliSon Tsang
Ling BigYong
미라 Mira's Garden
JinnyboyTV
老吳 Laowu
Sanyuan_JAPAN 三原慧悟
古娃娃WawaKu
安啾咪
Dennis Lim Ming
Lim Shang Jin
Yangbaobei 楊寶貝
Ashhh TV/ 阿修頻道
KouKou Brothers 酷酷兄弟
笑笑兒
NanoKano
CoffeeTea&Jane
Ponggo DIY 碰果手作
Mr.Lu_魯先生
Aura 緁緁 / AuraTv
... and MANY more!
記得按頻道訂閱按鈕右邊的小鈴鐺,這樣才不會錯過每部影片哦!
★Qistin 最愛關鍵字★
台語歌,台語老歌,台語舞曲,台語精選,台語經典,台語聖誕歌,台語兒歌,台語對唱,台語合唱,台語,寒假有夠長,寒假戰鬥營,寒假作業,寒假電影,寒假課程,寒假減肥,寒假生活,寒假打工,寒假旅遊,寒假有够长,寒假,親子天下,親子台,親子律動,親子天下故事,親子教育,親子餐廳,親子瑜珈,親子溝通,親子樂園,親子遊戲,親子 廣告,親子 瑜珈,親子 律動,親子 電影,親子 運動,親子 音樂,親子 泡湯,親子 diy,親子 故事,親子 教育,booyah 親子,故事書,故事細膩,故事時間,故事台北,故事傳說,故事屋,故事繪本,故事中國,故事 蘇打綠,故事台中,故事,教育,教養,育兒,Parenting,Education,親子共讀,陪伴,說故事,幼兒,嬰兒,教養,育兒,專家,月齡,布書,故事屋,繪本,親子共讀,共讀,語言發展,認知發展,學前教育,馬來西亞查某,馬來西亞歌,馬來西亞 台灣,馬來西亞歌曲,馬來西亞美食,馬來西亞youtuber,馬來西亞人,馬來西亞語,馬來西亞網紅,馬來西亞,台灣
★芭樂媽平台★
FB:https://www.facebook.com/86mahouse/
Blog:http://house86ma.pixnet.net/blog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qistinwong/
Email: 86mahouse@gmail.com

三角梅花語 在 三角梅花后这样修剪和养护,十五天又长满花苞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人的一生不是每天都有阳光,只要心中有阳光哪怕下雨也是一种浪漫.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