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差異就在於,你們相信你們的政府。」by 顧先生
自2020年開始,疫情爆發,各國的防疫每天都在新聞上被報導,被比較,被唇槍舌戰。
身為確診數前五名的法國的人民,這個議題,也存在在我與顧先生平日的對話當中。
「你們到底在幹嘛?」🤷♀️看著每天新聞報導法國的離奇防疫政策,讓我不禁這樣問顧先生
「沒人相信政府,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在幹什麼。」顧先生悠悠地說,好像這已經是自然不過的事情。
「朝令夕改、資訊不一、立場每天變、沒人在監督」甚至前陣子還有新聞報導連法國政府高層都有暗自開趴(還被拍到),然後確診的新聞,在這樣的狀況下,誰會想理政府?
四月初,顧先生要回法國了,當時政令有寫要出示相關文件+ 「建議」自主隔離14天,但顧先生到了法國機場,海關卻完全沒要求要看相關文件,就讓他pass了......😦😦
入境後自主健康管理,當然也就是「建議、建議」,你沒做也沒人理你;因為違反跨區移動而被法國警察開單的朋友,都過了三個月了罰單還是沒收到= 不用繳罰鍰,許多這種漏洞,當然就也是防疫的破口。
//
反觀顧先生【入境台灣】時的各種嚴格管制,從防疫計程車,到每天有「英文說得很好的警察」,給他心理輔導、諮詢,到補給品,還附送一支體溫計。(顧先生對於我們台灣警察的高水準的英文程度感到太驚訝! 每次都會提 😝😝
因為水土不服,在隔離期間,肚子劇痛🤮而需要就醫的顧先生,打了通電話給政府,政府馬上派防疫計程車🚕,從桃園機場,開20分鐘,到防疫旅館,把顧先生載到「一公里外」的醫院,🏥然後在醫院外面等近一個小時,再載回旅館,再開回桃園機場。
💰收費:跳表,來回共95x2=190元。
到了醫院後,顧先生獨自被隔離在室外檢疫區,醫護人員全副武裝,給他做篩檢,確認沒問題,才讓他進醫院看醫生。
看完醫生又讓他回到室外的檢疫區等報告,之後又全副武裝的拿藥出來給顧先生。
全程,顧先生沒接觸到了任何一外「非」醫療人員。
這整個過程,讓顧先生從原本的覺得「大驚小怪,小題大作」,到後來的「大開眼界」,沒想到我們可以做到這樣,當然,這一切都是在五月份疫情爆發之前。
//
因為他自己親身經歷了政府配套措施的防疫政策後,他跟我說,他覺得台灣與法國,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台灣人民相信政府」,當然每個政策一定會有支持者與反對者,但在法國,整體而言,人民是不相信他們的官僚的。
//
前幾天,法國總統馬克洪強制大家都要打疫苗,不然就別想去bar阿餐廳阿什麼的,要不是有這個鐵腕政策,不然許許多多法國人的心理仍是覺得「覺得沒有必要性」,當然「不相信疫苗」疫苗的心態也是其中施打率偏低的主因。💉
.
這個政策一出現,馬上在法國就掀起的「自由vs. 疫苗」,許多人覺得自己的自由被剝奪了,然後開始了抗爭。 讓在台灣想打疫苗還打不到的琪仔,真是覺得諷刺。😰
這就又講到了台灣的實名制,琪仔都會跟顧先生Update我們現在的措施,包含到哪裡都要掃QR code,連買個珍奶都要。
顧先生的第一個反應當然就是「政府在控制人民」,但同時,他也理解我們做到這種地步的初衷,就是「追蹤足跡,以保護更多的人」、「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
總而言之,法國真的是一個讓琪仔又愛又恨的國家。🇫🇷
我愛她的的慵懶與隨心所欲,但有時也是這種隨心所欲讓人覺得很無力,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可以不要這麼任性嗎?🤷♀️
可是阿~ 就在我覺得法國很搞怪的同時,前幾天坎城影展的最後,主辦方無預警的播放了「反送中紀錄片— 時代革命」,殺的中國措手不及,來不及撤(施)片(壓)。
這樣一個法國,誰能不愛呢? 🥺
愛他的撲朔迷離,愛他的義無反顧,也恨他的軟爛與「會吵的孩子有糖吃」的制度。
//
寫到這邊,好像離題了,也沒關係,疫情之下,沒有什麼是follow the rules的,習以為常的都不在正常,不正常的都成了日常。
我們都是歷史的見證者,相信2020-2021這兩年,是未來一定會被寫入歷史、與公民課本裡的重大事件。
到了那個時候,琪仔會以什麼樣的語氣與角度,去跟我的下一代講述這個事件呢?
「你媽我花樣年華26歲的時候啊~~ 有一個病毒叫covid-19,他會一直變種,然後媽媽打不到疫苗,所以到不了法國......,每天都在期待可以隨時想走就走的日子......」
#三級警戒中的隨意小記
#再撐一下吧
#想出國就趕快打疫苗
#重要的是全國接種率
#不是品牌
Search
三級警戒中的隨意小記 在 造成防疫困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網傳「三級警戒微解封的不可思議之處」指揮中心: 原同住家人就不受限制,謠言邏輯誤導且比喻失當,請 勿輕信轉傳,造成防疫困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今(10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