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新觀念⁉#有消炎才有效⁉
#痛忍過就好了嗎 😖
✅ 網誌好讀版: https://reurl.cc/Z7npkQ
一開頭的標題是耳熟能詳的廣告詞,再回溯到更早之前你有沒有聽過『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或是『普X疼可以24小時排出體外』這句話呢? 💊
看到各式各樣的 #止痛藥 廣告台詞,你可以發現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也可以同時發現人們對於止痛藥的迷思與誤解。
首先,我們要知道,『痛』這件事件事情的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具 #主觀性 的感覺。🤕
目前有許多研究指出,『痛,毋需忍耐』,越是忍耐有可能造成慢性疼痛而更難處理
『一個人說感到痛,這就是痛。他說痛仍在,痛就仍在。』
那到底該如何正確又安全的使用止痛藥呢?
1⃣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 最常見的止痛藥之一,也有退燒作用,但不能消炎
▶ 一天的最大劑量: 4克/天 (8顆/天)
▶ 會傷肝,解藥是....Acetylcysteine,也是一種化痰藥👀
2⃣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
▶ 為了和類固醇做區分而有這個分類的名字
▶ 作用為止痛&消炎,常見副作用為腸胃道副作用
▶ 有少部分的人可能對這類型藥物過敏🤐
3⃣ 鴉片類止痛藥(Opioid analgesics)
▶ 為管制藥品,但在正確的使用下不用過於擔心
▶ 沒有天花板效應的藥品,使用劑量越大,止痛效果越好
▶ 常見副作用為噁心、便秘、排尿困難🤮
4⃣ 皰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 用一般的止痛藥物效果可能不好
▶ 在發作時提早介入效果最好
▶ 常用的藥品為抗癲癇藥品、三環抗憂鬱劑、外用麻醉貼片
#泌尿科以上這些止痛藥都很常用喔
像是腎結石、割包皮、泌尿道感染、攝護腺癌等等都有可能使用到上述的止痛藥品。該如何選擇及正確使用,建議還是需要尋求醫師及藥師的指示下服用。看病問醫師、用藥問藥師,當個 #聰明的用藥人 喔🤞
#北醫泌尿科 #泌尿科醫師 #北醫顧芳瑜 #腎結石 #割包皮 #泌尿道感染 #止痛藥成分 #止痛藥選擇 #疼痛治療 #疼痛類型 #皰疹後神經痛 #皮蛇 #攝護腺癌 #骨轉移 #urologistintaipei
三環抗憂鬱劑常見之副作用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超級重要 用藥資訊, 尤其您正同時接受 #幽門桿菌 藥物以及 #抗憂鬱劑*
(請勿轉貼,幫忙分享,相當重要)
有時不是病人無病呻吟,只是醫生還沒找到原因罷了
最近收一位做 #幽門桿菌 #抗生素 病人住院, 原因是他吃兩個禮拜抗生素療程中, 在第二個禮拜時發生晚上睡覺中全身肌肉緊繃, 驚醒, 無力, 無法呼吸, 臉色發白, 感覺快要升天了, 直接請家人坐救護車送最近的急診, 在某醫學中心的急診驗了血以及 X光都說沒事, 心電圖發現剛來時後有心律不整, 但後來四個小時後正常, 急診科就開普拿疼請他回家, 當然他是我的老病患, 所以直接連絡我,我請他再發生就直接到仁愛急診, 後來從醫學中心急診回到家不久後, 又再度發作, 這時我請他直接到仁愛來
仁愛急診也是做了相關血液檢查找不到原因, X 光心電圖都是正常, 而且病人也沒有看起來很危急的樣子, 看起來像是恐慌症發作的情形, 我還是覺得怪,因為以前他不會這樣, 所以直接收住院進一步檢查.
剛住院時, 病人白天就好好的,沒有特別不舒服, 住院醫師還一度認為這樣的病人幹嘛住院,浪費資源, 但是我要他住院, 就是要親眼看到他發生不舒服的情形,果然住院當天晚上又來一次,病人快呼不到空氣,值班護理師量測血壓心跳都正常,直覺病患可能是精神的問題,也沒有特別再做處理.
今天早上我聽到半夜發生的情形,直覺可能是藥物副作用,看了一下病患平時家醫科服用的安眠藥裡,抗憂鬱劑,#史蒂諾斯 等等,共三種,我一步一步查這些藥跟幽門桿菌抗生素裡的 #克拉黴素( #clarithromycin) 是否有類似交互作用引發毒性的研究報導,只有找到了一篇很重要的研究.
這篇研究指出克拉黴素( clarithromycin) 可能會增加抗憂鬱劑的毒性以及血中濃度,對於史蒂諾斯則不會.
我趕快停掉抗憂鬱劑,並且在住院當天就停用克拉黴素( clarithromycin) 了,治療幽門桿菌這快四年的經驗裡,這倒是第一次碰到,覺得超級重要,所以跟朋友們提醒分享.大家一定要幫我把這個訊息分享出去,讓你的朋友以及醫師都要了解這個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
補註: 停藥後當天晚上就沒有再發生這樣的情形了!
來自專業精神科Tuan醫師的回覆****
我是精神科醫師。很謝謝吳醫師的提醒,有多種類用藥與跨科用藥,都應該要留心。而這個案例我有些補充與提醒:
1.Mesyrel(美舒鬱)不歸類在三環抗憂鬱劑喔,雖然它們結構與藥理特性接近。
https://www.ncbi.nlm.nih.gov/m/pubmed/3321131/
2.Mesyrel(美舒鬱)用來抗憂鬱至少每日要150毫克以上,其實現在幾乎沒有精神科醫師會這樣用,通常都是低劑量50毫克用來輔助睡眠障礙。所以安全性一般來說還好。
3.這位病患也要留意是否是恐慌發作的可能性,尤其是排除了其他身體問題之後 (panic attack)。
*相關毒性介紹****
http://www.jiankanghou.com/jibing/35002.html
節錄文章中毒性介紹
”本類藥物的毒性較小,但有若干副作用,如發生躁狂狀態,錐體外系及植物神經失調症狀,由於這類藥物的抗膽鹼能作用,故在中毒陷入昏迷前常見興奮激動,體溫升高,肌陣攣或癲癇樣發作,在心血管的毒性作用方面,血壓先升高然後降低,心肌損害,心律失常,突然虛脫甚至心搏停止,嚴重者可致死亡,心律失常以室上性為多”
*研究文章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9242403
員生醫院肝膽腸胃科掛號系統
http://netreg.ysh.org.tw/NetReg/KReg/DoctorList.aspx…
三環抗憂鬱劑常見之副作用 在 Amy韓國代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希望mm們活的健康快樂,接受真正的自己,並且加以掌握並活得更開心更有趣更有價值,懂得珍惜生命的意義😆😆
當一個人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時,那是一種絕望?一種衝動?一種對生命不公平的抗議?失去愛或與人連結的機會?有千萬種理由來解釋。
這些自殺者當中,據研究資料顯示,在生前95%患有精神疾病,70%患有憂鬱症。
雖然每位自殺者各有其獨特的起因、發展過程,但在走到自殺那一刻之前,精神疾病似乎是自殺者的一種共通路徑。因此清楚認識、發現、診斷和治療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似乎是在鬼門關前搶救生命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憂鬱症,雖然有其共通的症狀表現,但是不同的年齡、性別、社經階層,卻常有著不同的面貌,因此常讓患病的當事人、親友、老師,甚至一般科別的醫師,都認不出其真正面貌。
一、何謂憂鬱症?最常見的症狀如下:
1.憂鬱情緒:悶悶不樂、面露愁容、哭泣、易怒。
2.生活失去平時的興趣或樂趣、性慾減低。
3.認知及動作遲鈍:反應遲鈍、記憶力變差、無法專心、猶豫不決、生活懶散、生活及工作能
力減退。
4.食慾不振、體重減輕。
5.失眠、經常凌晨醒來。
6.疲倦及四肢無力。
7.躁動不安、手足無措。
8.自責、罪惡感。
9.無助、無用、無望。
10.自殺念頭或企圖。
11.其他:酒精濫用、慮病(過度注意身體症狀,擔心患有重大身體疾病)。
12.另外憂鬱症病患,也常合併有明顯焦慮症狀,如恐慌、莫名的恐懼、心悸胸悶、頭暈及全身疼痛等。
傳統上,所有的精神官能症,都被稱為「腦神經衰弱」。而憂鬱症,也屬於其中的一種。然而,大多數人並無「憂鬱症」的觀念,因此病患很少會認為或承認自己患有憂鬱症,反而會專注於身體出現的症狀,如食慾不振、胃腸不適、疲倦、頭暈、心悸、胸悶等,以為自己患有身體疾病(稱為身體化現象),而向其他非精神科醫師求助,特別是老年人。
兒童青少年的憂鬱症,有時會以問題行為(如暴怒、躁動不安、翹課、功課退步)為主要表現。成年男性憂鬱症患者,則可能以酒精濫用、暴力行為來表現。
有人統計內科門診就診病患中,75%有情緒困擾,其中以憂鬱及焦慮症狀居多。至於症狀比較嚴重,需要接受治療的,約佔12-15%。因此正確認識憂鬱症,並對症下藥,才能免於憂鬱之苦!
二、原因:
憂鬱及自殺現象遍佈所有年齡層,憂鬱本身是一種「失落」及「無望感」,在人的一
中,面臨各種發展與成長的苦痛過程,以及人際關係的錯綜複雜,難免會有不斷的挫折。
當無法平靜度過每一個動盪的階段,心中失落的情緒便開始累積,直到壓力過度,對人生灰暗面再也無法抵抗,無望感油然而生,繼而醞釀出憂鬱情緒及自殺念頭。
1.發展及人際關係壓力,可能帶來的挫折與人生危機,列舉如下:
(1)求學過程(升學主義):學校課業及同儕互動。
(2)異性朋友交往。
(3)家庭:夫妻、婆媳、親子。
(4)工作:失業、財務危機。
(5)中年危機:婚姻、事業、地位。
(6)老年期:空巢期、更年期、退休。
(7)親人死亡:鰥或寡、失去孩子。
2.身體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
(1)慢性身體疾病:中風、癌症、癡呆症、多重身體疾病。
(2)慢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病、焦慮症(恐慌症)。
(3)慢性疾病患者的主要照顧家屬。
(4)女性的經期症候群、產後憂鬱症、更年期症候群。
(5)酒癮及藥癮。
( (6)類憂鬱症之身體疾病:內分泌疾病(甲狀腺素低下)、胰臟癌、巴金森氏症、抗血壓藥。
3.憂鬱症家族遺傳: 部份憂鬱症患者,會有體質性的遺傳,追溯家族病史,可能會有自殺、酗酒及憂鬱症等。
4.性格問題方面:若具典有特殊性格者,如強迫、依賴、神經質、畏懼或邊緣性格等,則更會因性格上的弱點,面對上述種種遭遇及挫折時,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及情緒舒解,則更容易導致憂鬱症狀。
三、分 類:
1.適應障礙症合併憂鬱情緒:因明顯外在壓力事件影響,而出現短暫時期的憂鬱情緒及症狀,通常不會超過半年,且症狀較不嚴重。
2.輕型憂鬱症:因性格關係,對環境壓力長期無法調適,而一直處於憂鬱狀態,雖不至於造成工作能力障礙,但卻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通常病程會超過兩年,有時症狀會惡化到重度憂鬱症的程度。
3.重度憂鬱症:因明顯外在壓力事件影響,或家族遺傳體質,導致嚴重憂鬱症狀,並造成明顯功能障礙,如無法工作、退縮等。病患常會有認知行動遲緩、嚴重自殺意念及傾向、整天情緒低落、不想動、不願說話等,甚至更嚴重時,會出現幻覺及妄想等精神病症狀。當症狀嚴重持續兩週以上,就可能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有些病患在其病程中,也會出現躁症狀態,而成為躁鬱症患者。
4.器質性憂鬱症:因身體疾病(腦中風、巴金森氏症、內分泌)或藥物直接造成的憂鬱症。
四、盛行率:
一般人一生中,會罹患憂鬱症之比率為15%,罹患躁鬱症之比率有1%。憂鬱症患者當中,
15-20%會嚴重到需要積極治療的程度。一般發病高峰年齡為30至40歲,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兩倍。
五、治療及預防:
1.儘早發現個案,並協助適當處理:
(1)清楚認識憂鬱症的表現
(2)尋求適當資源(社會網絡支持)
(3)協助處理問題(解除壓力)
(4)給予適當關懷(情緒舒解)
(5)儘早轉介精神科專業治療
2.治療:憂鬱症不只是單純的心理問題,通常是由於外在壓力、性格及體質三方面交互造成,但不管原因如何,憂鬱症終究是一種大腦內分泌物不平蘅的表現,因此治療上應以藥物治療為主,再輔以心理治療及動用社會支持網絡,協助排除外在壓力事件,通常有70-85%的憂鬱症病患,可獲得明顯改善。
(1)藥物治療方面:早期的抗憂鬱劑雖然效果不錯,但副作用較多,病患較不易接受。最近精神醫藥的發達,新一代的抗憂鬱劑,如百憂解(Prozac)、克憂果(Seroxat)、樂復得(Zoloft)、無鬱寧(Luvox)、速悅(Efexor)及歐蕾思(Aurorix)等,副作用極少,且長期使用,對身體(肝腎功能)也很少會造成損害。有人甚至把這一類藥物,稱為心理整型劑,意即此類藥物不僅能治療憂鬱症,且治療後,甚至可能改變某些不適應和缺乏彈性的性格。
(2)心理社會治療:協助重新思考並分析問題,提供情緒舒解管道及方法,並進一步改善適應不良的性格,治療模式包括個別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及家族治療等。
3.預防復發:抗憂鬱劑治療,通常需二至三星期,才能發揮效果,且需足夠劑量。憂鬱症若未經適當治療,常導致慢性化且容易復發,因此適當的預防有其必要。通常第一次發病時,持續藥物治療時間,約需半年至一年;若多次發作或病症嚴重,則需更長時問的預防性治療。
三環抗憂鬱劑常見之副作用 在 但真正的三環抗憂鬱劑應該說是Imipramine這個藥物了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三環抗憂鬱劑 ,Tricylic Antidepression, TCA,是最早用來治療憂鬱症的藥物,相較於較新一代的SSRI和SNRI,這是個老藥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