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可以治癒 父母的態度跟認知是關鍵
過敏幾乎是最常困擾父母的疾病首位。
(文超長,慎入)
這幾年幫許多過敏的小朋友做調整,過程中與父母互動的心得,整理出一些結論,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過敏不是只有不適,更暗藏長期的危機!
過敏的表現呈現多樣性,常見有蕁麻疹、濕疹、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等……根源都是過敏體質,但表現出的不同症狀。
認清過敏真正的原因
先天因素
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疾病,則其孩子發生過敏疾病的機率是70-80%;若其中一方有過敏疾病,則其孩子發生過敏疾病的機率是30%左右,而父母雙方都沒有過敏病史,其孩子也會有10-20%發生過敏疾病的機會
過敏體質是天生的,是遺傳自父母,但大部分都能在青春期之前轉成無症狀或只剩輕微症狀,除非成長過程受到干預,如疾病,藥物,腸胃功能不佳等等,才會不斷呈現過敏的狀態。
促發惡化原因
環境改變對過敏疾病發生的機率有很大的影響,加上前面已贅述過遺傳與食物,因此,引起過敏的因素包括「遺傳」「環境」「食物」三大項。
藥物的地位
根據本土大規模研究顯示,嬰兒在1歲前使用抗生素及解熱劑,將使日後過敏的機率大增!
統計結果可以看出,1998年出生嬰兒在1歲前,使用抗生素與解熱劑(普拿疼)的比例為63.14%,但2003年出生嬰兒使用比率已增加到87.41%,趨勢上是逐年上升,目前更可能已超過9成!
此研究以1998年及2003年出生、兩個不同世代的嬰兒為對象,從健保資料庫追蹤到5歲,分析27萬多人資料,在1歲前服用抗生素,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是未服用兒童的1.61倍、氣喘為1.38倍,過敏性鼻炎則是1.41倍。
而1歲前服用解熱劑與未服用兒童比較,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是2.02倍、氣喘是1.66倍,過敏性鼻炎是1.7倍,兩者都用情況更糟。
錯誤的觀念
醫藥發達,健保實施,小孩數減少,越來越多的父母只要看到孩子打噴嚏流鼻水,就帶去治療,一定要讓鼻水止住,當然用藥之後鼻水就不流了,結果就演變成現在的樣子!
在孩童2-5歲間本來就有呼吸道相對狹窄,淋巴組織旺盛,分泌物自然比成人多,流鼻水可以視為合理排毒的路徑。看不慣,用藥阻止,該排出的廢物存留體內,本來不該過敏的體質就因為受到干擾,而慢慢轉變成免疫系統混亂的過敏狀態了!
矯正方式
對於孩子而言,最好的方式還是餵母奶,因為6個月以內的小朋友腸黏膜還不成熟,細胞間縫隙比較大,奶蛋白可能被吸收,不管是牛奶還是羊奶都是非人類容易消化利用的異種奶蛋白、過敏機會高,所以還是喝母乳比較好。
如果副食品進食狀況良好,應儘早戒奶或斷奶,不論是牛奶(配方奶及鮮奶)與羊奶!
補鈣的食物選擇很多,喝牛奶並非補鈣或成長甚至變聰明的選項。
提醒:藥物真的要謹慎使用,尤其是孩子。
幼童與成年人
成人過敏,原因與治療方式與兒童同症狀者不同。小朋友的過敏與便秘先試益生菌是可行的,選對益生菌統計上約7-8成會改善!但成人過敏與便秘單純使用益生菌,成功率很低。成人的過敏與便秘需要評估成因,如果涉及蠕動力不良或代謝不佳必須先調整蠕動力,否則效果不好!
而未經評估而單純使用益生菌對治療成人便秘及過敏效果有限!利用藥物或某些刺激排便的偏方或食物,可能產生耐受性而不斷加重使用量,而讓便秘更加嚴重複雜。
過敏兒照顧建議
如確認小朋友為過敏體質,照顧上有幾點建議:
1.盡量哺育母乳,如果到副食品攝取狀況不錯後,停止母乳哺育不需配方奶做銜接。如果本來以配方奶為主要哺育者,儘早斷奶。
2.盡量減少糖分,甜食的攝取。
3.不要嫌惡咳嗽、流鼻水與打噴嚏。使用藥物抑制這些症狀容易造成分泌物留在呼吸道而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反而增加併發症的機會。
4.注意孩童排便狀況。根據經驗及統計,腸胃功能不佳,尤其是便秘,容易加重過敏症狀。
5.只需避免曾引發過敏的食物,不要擴大解釋而限縮孩子的食物選擇,否則更容易導致營養不良進而影響發育。
6. 盡量少使用症狀治療的藥物。如果真的需要,以局部(外用或吸入劑型)優先,口服以短暫使用為原則。
7.如果過敏發生時,引起呼吸困難,喘或意識不清時應儘速就醫。如果只是癢,咳嗽或流鼻水是可以先採取觀察或非藥物方式舒緩。
過敏症狀一般會隨著年齡成長而減緩。如果越大反而越嚴重,代表有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不利因素存在。唯有找出問題,才能根本改善過敏的現象,而不是週而復始的使用藥物舒緩症狀而已。
提供個人臨床上的一些經驗,希望能給受過敏困擾的朋友參考。
「三倍舒敏益生菌蕁麻疹」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三倍舒敏益生菌蕁麻疹 在 不來的郭醫師 《 Dr. Brad Kuo 》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倍舒敏益生菌蕁麻疹 在 不來的郭醫師 《 Dr. Brad Kuo 》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倍舒敏益生菌蕁麻疹 在 媽媽CEO Milo美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三倍舒敏益生菌蕁麻疹 在 想問問有人吃過「三倍舒敏-調整體質益生菌」嗎|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三倍舒敏益生菌蕁麻疹 在 【瘦瘦小姐】益生菌|過敏兒看過來|配方時代三倍舒敏 的評價
- 關於三倍舒敏益生菌蕁麻疹 在 蕁麻疹益生菌ptt 的評價
- 關於三倍舒敏益生菌蕁麻疹 在 時代配方三倍舒敏益生菌- 網路購物板 - Dcard 的評價
三倍舒敏益生菌蕁麻疹 在 不來的郭醫師 《 Dr. Brad Kuo 》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過敏可以治癒 父母的態度跟認知是關鍵
過敏幾乎是最常困擾父母的疾病首位。
(文超長,慎入)
這幾年幫許多過敏的小朋友做調整,過程中與父母互動的心得,整理出一些結論,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過敏不是只有不適,更暗藏長期的危機!
過敏的表現呈現多樣性,常見有蕁麻疹、濕疹、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等……根源都是過敏體質,但表現出的不同症狀。
認清過敏真正的原因
先天因素
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疾病,則其孩子發生過敏疾病的機率是70-80%;若其中一方有過敏疾病,則其孩子發生過敏疾病的機率是30%左右,而父母雙方都沒有過敏病史,其孩子也會有10-20%發生過敏疾病的機會
過敏體質是天生的,是遺傳自父母,但大部分都能在青春期之前轉成無症狀或只剩輕微症狀,除非成長過程受到干預,如疾病,藥物,腸胃功能不佳等等,才會不斷呈現過敏的狀態。
促發惡化原因
環境改變對過敏疾病發生的機率有很大的影響,加上前面已贅述過遺傳與食物,因此,引起過敏的因素包括「遺傳」「環境」「食物」三大項。
藥物的地位
根據本土大規模研究顯示,嬰兒在1歲前使用抗生素及解熱劑,將使日後過敏的機率大增!
統計結果可以看出,1998年出生嬰兒在1歲前,使用抗生素與解熱劑(普拿疼)的比例為63.14%,但2003年出生嬰兒使用比率已增加到87.41%,趨勢上是逐年上升,目前更可能已超過9成!
此研究以1998年及2003年出生、兩個不同世代的嬰兒為對象,從健保資料庫追蹤到5歲,分析27萬多人資料,在1歲前服用抗生素,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是未服用兒童的1.61倍、氣喘為1.38倍,過敏性鼻炎則是1.41倍。
而1歲前服用解熱劑與未服用兒童比較,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是2.02倍、氣喘是1.66倍,過敏性鼻炎是1.7倍,兩者都用情況更糟。
錯誤的觀念
醫藥發達,健保實施,小孩數減少,越來越多的父母只要看到孩子打噴嚏流鼻水,就帶去治療,一定要讓鼻水止住,當然用藥之後鼻水就不流了,結果就演變成現在的樣子!
在孩童2-5歲間本來就有呼吸道相對狹窄,淋巴組織旺盛,分泌物自然比成人多,流鼻水可以視為合理排毒的路徑。看不慣,用藥阻止,該排出的廢物存留體內,本來不該過敏的體質就因為受到干擾,而慢慢轉變成免疫系統混亂的過敏狀態了!
矯正方式
對於孩子而言,最好的方式還是餵母奶,因為6個月以內的小朋友腸黏膜還不成熟,細胞間縫隙比較大,奶蛋白可能被吸收,不管是牛奶還是羊奶都是非人類容易消化利用的異種奶蛋白、過敏機會高,所以還是喝母乳比較好。
如果副食品進食狀況良好,應儘早戒奶或斷奶,不論是牛奶(配方奶及鮮奶)與羊奶!
補鈣的食物選擇很多,喝牛奶並非補鈣或成長甚至變聰明的選項。
提醒:藥物真的要謹慎使用,尤其是孩子。
幼童與成年人
成人過敏,原因與治療方式與兒童同症狀者不同。小朋友的過敏與便秘先試益生菌是可行的,選對益生菌統計上約7-8成會改善!但成人過敏與便秘單純使用益生菌,成功率很低。成人的過敏與便秘需要評估成因,如果涉及蠕動力不良或代謝不佳必須先調整蠕動力,否則效果不好!
而未經評估而單純使用益生菌對治療成人便秘及過敏效果有限!利用藥物或某些刺激排便的偏方或食物,可能產生耐受性而不斷加重使用量,而讓便秘更加嚴重複雜。
過敏兒照顧建議
如確認小朋友為過敏體質,照顧上有幾點建議:
1.盡量哺育母乳,如果到副食品攝取狀況不錯後,停止母乳哺育不需配方奶做銜接。如果本來以配方奶為主要哺育者,儘早斷奶。
2.盡量減少糖分,甜食的攝取。
3.不要嫌惡咳嗽、流鼻水與打噴嚏。使用藥物抑制這些症狀容易造成分泌物留在呼吸道而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反而增加併發症的機會。
4.注意孩童排便狀況。根據經驗及統計,腸胃功能不佳,尤其是便秘,容易加重過敏症狀。
5.只需避免曾引發過敏的食物,不要擴大解釋而限縮孩子的食物選擇,否則更容易導致營養不良進而影響發育。
6. 盡量少使用症狀治療的藥物。如果真的需要,以局部(外用或吸入劑型)優先,口服以短暫使用為原則。
7.如果過敏發生時,引起呼吸困難,喘或意識不清時應儘速就醫。如果只是癢,咳嗽或流鼻水是可以先採取觀察或非藥物方式舒緩。
過敏症狀一般會隨著年齡成長而減緩。如果越大反而越嚴重,代表有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不利因素存在。唯有找出問題,才能根本改善過敏的現象,而不是週而復始的使用藥物舒緩症狀而已。
提供個人臨床上的一些經驗,希望能給受過敏困擾的朋友參考。
三倍舒敏益生菌蕁麻疹 在 媽媽CEO Milo美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週很開心接受 #媽媽寶寶 的邀約主持直播活動,和美女營養師俐岑討論的該怎麼透過吃的方式改善調整寶寶過敏體質,發現好多媽咪都有這方面的問題,非常能體會各位媽咪看著小人過敏不舒服,心裡的糾結和難受,特別整理當天比較多人詢問的問題,以及營養師的建議給各位媽咪們參考喔。
跟美路一樣家有過敏兒的媽咪們別擔心,只要對寶寶的過敏體質有正確的認識,從平日的飲食保健做起,也能幫助寶寶減輕症狀,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健康快樂長大喔。
#媽媽寶寶
#林俐岑營養師的小天地
#家有過敏兒
Q:若是寶寶有過敏體質,通常會有哪些症狀?
A:寶寶過敏的話通常會伴隨著身體出現一些症狀,也會有行為動作上的改變。身體的症狀像是皮膚會出現一些紅疹、乾燥、反覆性搔癢、皮屑產生,或是蕁麻疹、濕疹的一些症狀,常見的呼吸道過敏,則是像會出現一連串的打噴嚏、流鼻水伴隨流眼淚、或是非感冒的習慣性咳嗽、呼吸喘息大聲或是氣喘等,有些寶寶就會有習慣性揉眼睛、揉鼻子等動作產生,而在消化道方面也可能出現脹痛、嘔吐、便祕、腹瀉等症狀,寶寶會時常哭鬧、不舒服,情緒不穩定、易怒、好動等,都可能反映出寶寶有過敏體質而深受困擾。
Q:寶寶4~6個月大後,可以視情況開始添加副食品,如果是過敏體質寶寶在副食品添加上應該要特別注意哪些細節呢?
A:現在寶寶副食品介入的時間由6個月提早到可以由4個月開始,確定寶寶沒有吐舌反應之後,就應該採取「少量多樣化的給予」,以前有過敏家族史的嬰兒,通常會建議延遲給予副食品,但後來發現太晚給予副食品不但不能減少嬰兒過敏機率,反而可能會增加過敏的機會及程度。
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及歐洲國家都建議4~6個月應開始給予副食品,以免疫學的角度來看,4~9個月是訓練嬰兒免疫的階段,所以不用刻意避開掉易過敏食物,曾有研究指出,嬰兒在9個月大曾經吃過魚,未來將減少將近一半的過敏氣喘機率。
建議食物是「少量但多樣」,最忌諱一種食材連續吃很多天(像是十倍粥連續吃好幾天等),反而容易誘發過敏的發生,少量且多樣反而能夠訓練體內的免疫系統的耐受性(少量多樣免疫訓練法,母奶寶寶較不易過敏,媽媽吃什麼寶寶吃什麼,食物多樣性)。但若只是吃一兩口就馬上有明顯的過敏症狀的話,可以先將此食物暫停兩週後,再將食用量減半再試試看,若連續兩次都失敗的話,此食物才建議寶寶到一歲之後再嘗試。
Q:以營養素來說,哪些是可以幫助寶寶對抗過敏的呢?
A:過敏其實是身體的免疫系統運作所產生的反應,70%的免疫細胞於腸道內,故可以透過腸道保健以及維持良好菌相,進而平衡腸道菌相,也有助於減緩過敏原的刺激,減輕過敏的情形,因此,飲食的部分可以透過攝取足夠的蔬果以及優酪乳/優格或是益生菌的補充,來顧好寶寶的腸道。
• 維生素ACE:蔬果的部分可以多攝取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像是深綠葉菜、胡蘿蔔、南瓜、番薯等,可以維持皮膚黏膜的完整性,而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像是芭樂、奇異果、柑橘類、木瓜、藍莓等水果,可以鎮靜舒緩皮膚的搔癢情形。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像是小米、大豆、玉米、堅果、酪梨、植物油等,可以滋潤皮膚,減少因乾燥而去搔癢的情形。堅果較硬不好消化,建議三歲後再給予。
• 切記勿給予寶寶過於加工過的食品或是糖果餅乾等,裏頭所添加人工色素、香料香精、防腐劑等,都非常容易誘發過敏的發生,或是加重過敏的情形。
三倍舒敏益生菌蕁麻疹 在 【瘦瘦小姐】益生菌|過敏兒看過來|配方時代三倍舒敏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配方時代-三倍舒敏調整體質益生菌#益生菌#調理#過敏購買網站 ... ... <看更多>
三倍舒敏益生菌蕁麻疹 在 蕁麻疹益生菌pt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益生菌 治疗荨麻疹的疗效.docx-原创力文档; [寶寶] 慢性蕁麻疹之抒發- PTT評價 ... 三倍舒敏益生菌ptt、美康乳膏ptt、曼秀雷敦AD 懷孕、古寶無患子全 ... ... <看更多>
三倍舒敏益生菌蕁麻疹 在 想問問有人吃過「三倍舒敏-調整體質益生菌」嗎|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現在來統一回覆大家的問題,三倍舒敏我小孩已經吃了快半年,我覺得很無感,目前現在吃這款已經半年了!我覺得很有效果!推薦給各位媽媽們!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