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ppynewyear
昨天發景點,今天來發我最愛的美食啦😍
🔸愛媽廚房
好吃的韓式料理🤤有銅盤烤肉跟人蔘雞湯,還有韓式炸雞都超好吃‼️
不愛吃辣的話也有炒飯跟海鮮煎餅,店裡氣氛很棒,適合朋友聚餐❤️
🔹宏珍宴席餐廳
山產海產什麼都有的餐廳‼️
當天印象最深刻的餐點就是豬腳跟黑蒜頭雞湯,算是來這裡必點的料理🤤
豬腳骨甚至可以直接咬碎😵
黑蒜頭吃起來跟想像中很不一樣,我平常超怕蒜頭的人一連吃了三四顆
🔸復興製麵所-豆菜麵
六甲有名的早餐豆菜麵‼️
當天一發佈限時動態,被朋友發現我在六甲,就大力推薦我一定要吃他們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特色早餐😦
一開始我還半信半疑,結果吃第一口就覺得太好吃了🤩
清淡的醬油風味加上爽口的豆芽菜,麵條扁扁的吃起來很Q彈,當早餐真的非常適合💯
🔹金滿堂青草茶
涼涼的青草茶,沒有加糖,喝起來卻很甘甜~常溫狀態就很好喝👍
但這間店最特別的地方是古老的匾額跟藥材櫃,老店的氛圍真的很適合走一趟~
🔸媽祖廟挫冰
在IG上已經超火紅的冰店,它甚至沒有店名‼️就在有名的恒安宮媽祖廟旁邊
榮登我心目中台南最好吃挫冰🤩
上面滿滿的麵茶粉就是這整碗冰的靈魂,超級古早味,料多實在,覺得值得跑一趟來吃😋
👇下面加碼介紹兩間特色店家,也很適合走走逛逛
🔸鞋旺旺藝術空間
古老的街區,就是要搭配純樸的人事物
特別介紹這間鞋店,有親切的老闆娘親手製作的手工鞋和各式各樣的手工皮件👞
每一雙手工鞋都好有質感😍
🔹百芳農場
大概是我這輩子看到過最多火鶴花的地方😂
這裡有超多種不同顏色的火鶴花,我帶了一束回家,放在花瓶裡可以撐很久🙌
💬已經放了兩個禮拜✌️看樣子還能繼續放
以上,結合上一篇的景點介紹,吃喝玩樂都有了,還要等什麼?快趁元旦假期的好天氣出發吧🔆
🌟想看更多詳細的美食介紹,之後在YouTube頻道🔍派翠Pastry
會上傳⏫旅遊vlog影片🎬
雖然沒有表演吞劍,但有表演吞豬骨🦴
還沒有訂閱的趕緊訂閱起來啊‼️
#台南景點 #六甲景點 #台南美食 #台南小吃 #六甲美食 #古早味挫冰 #豆菜麵 #手工鞋 #火鶴花 #韓式料理 #台南餐廳 #六甲餐廳 #媽祖廟挫冰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手工訂製鞋價格都不便宜 不過現在網路上 出現了一家訂製鞋專賣店 價格只要名牌的三分之一 鞋店老闆很是年輕六年級生 他看著台灣的製鞋業沒落 覺得可惜於是就自己創業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三之六手工鞋店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段新聞紀錄片拍攝於1992年10月10日(李慶安主持、陳月卿旁白、同年10月14日在電視首播),就在中華商場動工拆除日(1992年10月20日)前十天,製作單位走訪了中華商場的住戶與店家,紀錄了如今看來彌足珍貴的影像與充滿回憶的過往。(影片來源:國家圖書館)
影片內容包括了早期中華商場的黑白照片、鳥瞰整個中華商場,專訪中華商場的住戶、店家老闆與顧客,以及由中華路東側觀看中華商場的人潮及車流景觀。
在影片裡,我們可以看到昔日中華商場特有的景觀,包括電子零件市場、電腦軟硬體及電動玩具店,還有服飾店、鞋店、禮品店、古玩、郵票與錢幣店,以及大門深鎖的真北平餐館。
製作單位還特地訪問了幾家具代表性店家的老闆:點心世界的老闆趙先生、李大吉禮品店的老闆李先生,以及傳統戲劇鞋店的老闆李玉修先生(知名藝人李國修的哥哥),透露出這些在中華商場經營店舖已經數十載的老闆們內心的不捨、辛酸與無奈。
下面是影片旁白的完整內容:
中華商場歷時三十一年,即將面臨拆除的命運,為了配合整個西門地區的重建計劃,整條中華路要開闢成一條七十八米的林蔭大道,並且在原址要興建地下商場,如此一來不但疏通整個西門地區的交通瓶頸,並且可以結合西門徒步區、西門廣場、衡陽路歷史街區,和台北車站特定區,所以商場的拆除,堪稱是重建整個西門的重要里程碑,但話說回來,曾經在五、六○年代,風光一時的中華商場要被拆除,確實也是令人感傷懷念的一件事,在那裡的一千多家商店,曾經是全台灣最輝煌、最繁榮的商業中心,有各式各樣的新舊商品,從國外和中南部來的人,都會被帶到中華商場一遊,表示不虛此行,有人說,中華商場曾經是台北人的驕傲,甚至有人形容它帶動台灣經濟的繁榮,但是現在隨著台灣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華商場反而沒落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更是令人不勝唏噓,本單元走訪這個充滿了無限記憶的地方,做最後一次的巡禮。
十月十日國慶日當天下午,我們從中華路東側的大樓樓頂向下鳥瞰,整個中華商場插滿了國旗,旗海和從北門一路延續下來的國慶牌樓,車陣和人潮共同組成了,西區這一片浩瀚繁榮的景象,如果沒有意外,這將是中華商場為我們展示的最後一次繁華景象,因為再過一個星期,它就要繁華落盡,消失在台北的地平線上,在拆遷之前,且讓我們一起來對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老商場,做一次最後的巡禮。
中華商場從北門延伸到小南門,長達一公里多,從第一棟到第八棟,分別命名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一千六百多家商號所販賣的商品無所不包,越往北邊,商品越現代化,最前面的忠孝兩棟,前店種類繁雜,有藝品、電器傳統木工等等,而後店就專業多了,幾乎清一色是電子零件,這裡所匯集的商家,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子電器零件市場,吸引很多行家和學生到這兒選購,上了忠孝兩棟的二樓令人眼睛一亮,想不到這裡摩肩接踵,吸引了這麼多青年學生在這裡打電動玩具、看電腦、買軟體,顯然這裡也形成一個新潮的軟體資訊中心,熱鬧眩目的情形,使人無法聯想到,這裡一個星期以後就要被拆除了。
這一批學生消費潮從一、二棟的二樓,一直延伸到三、四、五棟的二樓,這三棟可以說是中華商場的精華地段,正好貼近西門鬧區的心臟地帶,並且連接西門圓環,這裡所聚集的學生服飾店,絕對是全國最大的學生服飾大本營,質料花樣應有盡有,而吸引學生更重要的因素是價格便宜,訂製一件長褲只要一、兩百塊。這個老闆才開了三年的店,生意門庭若市,他的哥哥也在隔壁開服裝店,已經有二十幾年歷史了。
有服飾店的地方,連帶的鞋店也應運而生,而款式當然也都針對青年學生的喜好,除了新潮的商品以外,這幾棟也夾雜著幾家傳統商品老店,比如古玩、郵票和錢幣,這幾類商品原本在這裡也是相當出名的,古玩古物的愛好者免不了要逛到這裡來,但是這一類的店現在已經關的關,搬的搬,稀零凋落不復往昔了。
中華商場真正保留傳統風味的商店,要過了西門圓環以後的六、七、八棟才找得到,在這裡還不難發現一些風格獨特的傳統商店。
除了這一位跟我們熱絡打招呼的老先生,是四川老鄉以外,這裡從老闆到顧客也都是四川鄉親,鄉音親切,牌技可以通,而彼此之間面孔脾氣都熟,所以很多四川籍的老人家都喜歡跑到這裡來閒聊,拆除之後,這麼溫暖的窩恐怕不容易再找到了。四川老人茶館的隔壁是名噪一時的真北平餐館,門牌號碼從三十三號延伸到五十九號,據說全盛時期店面多達四十幾間,幕後大老闆是已經過世的張體安將軍,如今大門深鎖,對照中華路對面即將開幕的西門英雄廣場,更令人不勝唏噓。
中華商場的小吃店也曾經聲名遠播,全盛時期多達五、六十家,大家習慣到西門町逛街以後,順路走到這裡的南北館子小吃一番,如今小吃店已經寥寥無幾,唯一還維持盛名不墜的是義棟樓下的「點心世界」,依然占據二十個店面,也依然還維持著不錯的生意,但即使如此,也沒有辦法和當年的盛況相提並論。
想要做旗幟、獎盃紀念章、臂章和徽章的人,一定會想到中華商場,這一類的手工藝品,是中華商場後段幾棟的獨門生意,以這一家「李大吉」為例,已經整整經營了三十一年。李老先生是標準的把中華商場,當做自己的產業來做,賺了錢就擴張店面,一間一間地買,把所有的基業全部熬在這裡,商場的拆除對他的打擊不可謂不大。而這一位開傳統木工藝品店的老闆,卻擔心中華商場的拆除,會使得一些傳統技藝消失了,他的憂慮我們在八棟二樓的「李玉修國劇靴店」得到了印證。李先生是名劇場演員李國修的哥哥,他承襲父業,在中華商場開設這個全國唯一的傳統戲劇鞋店,商場拆除以後,他手中的這個行業很多可能就此消失了。
和西門鬧區新崛起的高樓大廈相比,破舊矮小的中華商場確實是沒落了,中華商場的樓起樓塌,正代表著台灣經濟的繁榮與脫胎,但是劇烈的胎變,也陣痛了多少未能跟隨時代前進的人們,為了台北市的整體發展,也為了西區的重生,中華商場不得不拆,但是它的拆除,除了給我們幾許繁榮落盡的無奈和感慨之外,這一棟棟破瓦殘壁之間所隱藏的辛酸悲苦,也有待政府努力去撫平。
《認識 中華商場》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中華路鐵路沿線搭建起一整片違章棚屋,聚集了一千餘戶無處容身的難胞,蕪雜零亂、殘破不堪,成為1950年代台北市的獨特景觀。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
1960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
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中華商場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八大座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中華商場為獨立八棟三層連成一線之房舍;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
以早期中華商場第一棟「新美達照相材料行」的地址「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號」為例,得以一窺當時中華商場店家地址的陳述方式:
1. 中華商場以段為單位,而非我們現在慣用的棟。1961年落成的中華商場共有八大棟,以八德命名,從北到南依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忠段指的是八棟中華商場之中,位處最北邊的第一棟。
2. 「下東」意指位於東側的下層(一樓)。中華商場一樓的東側與西側分別為不同的店面,西側臨鐵路,東側面對寬廣的中華路,是大家較常在老照片裡見到的中華商場正面。
3. 中華商場的東側是單號,西側是雙號。一樓有單號與雙號,二樓跟三樓則只有單號(因為西側沒店面)。
1964年,台灣松下電器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
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
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
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1985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歡迎光臨中華商場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hungHuaMarketBazaar
三之六手工鞋店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清算中資的司馬昭之心
樂為良/自由作家 圖:美聯社
美國政府對於新冠肺炎死亡人數近十六萬之災難,苦無對策之際,卻對中國大陸合法在美經營的企業頻下重手,從華為、抖音、微信、到百度、騰訊、阿里巴巴,欲以一句「乾淨網路」全數清除之。狀似商業糾紛,核心其實是國務卿龐培歐近前在國會所言,要對付「中國共產黨」。
美方清算中資企業的理由,如防止中國竊資等,無一叫人信服;因為美國就是其所指責一切的始作俑者,而且是第一高手,如史諾登攜出的鐵證,以及眾多美國傳記、小說、影劇,都對美官方種種行徑做出深沉控訴。剛播完的「禿鷹Condor」第二季,就是揭露美情治官員違法亂紀的佳作。
美國高舉「乾淨」旗幟,其實是「做賊的喊抓賊」,由最高當局一手主導此役,更是背離了所有國際商業實務的基本準則,偏偏美國企業一直是以「自由經濟市場運作」為名,長驅直入世界各國。
美國享受慣「美國標準就是世界標準」,過去這種世界標準,都由美國來制定的態勢如今或將成「變數」。在數位領域,中國大陸不但崛起,甚至超越,讓美方從遭遇威脅到落後,逼其否定自己曾高唱的至高原則;公平、公正、尊重、對等,全都不再算數。日本、法國、歐盟,亦都吃過同樣的虧。
美國不是唯一輸不起的國家,同樣的戲碼在中國滿清時代便上演過。建於清咸豐三年的內聯陞手工布鞋店,是家中華老字號,其創始人趙廷可說吃盡創業苦頭。
根據二○一八年上演的「內聯升傳奇」,趙廷的老東家是當時北京第一大鞋店,看著趙廷生意擴張,生意被搶走而心生怨懟。老東家父子不思品質改進,反施出各種奸計打擊趙廷,幾近擊潰內聯陞這塊招牌。所幸,趙廷憑著技藝、仁心、厚道重新站起,並獲皇帝賜匾保命,最後合併老東家成為中華布鞋第一品牌至今。這幾年大陸流行穿白底黑布鞋,係受該片反敗為勝故事之激勵。
美國要對付共產主義,並非中共變惡,而是脫胎換骨的變質。想想雙方建交時,中方尚處文化浩劫末期,而當前人民生活水平已翻數倍。美國此時不容中共,不是難忍共產主義,而是束手無策中國走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型,往後更有被超越之危,才是白宮選擇此時出重手的原由。
把一個已市場化的商業大國做為冷戰對手,操作者的如意算盤,不一定打得響。而在美國總統改選之際,祭出這一招,也是司馬昭之心。
三之六手工鞋店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手工訂製鞋價格都不便宜
不過現在網路上
出現了一家訂製鞋專賣店
價格只要名牌的三分之一
鞋店老闆很是年輕六年級生
他看著台灣的製鞋業沒落
覺得可惜於是就自己創業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三之六手工鞋店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南余家補魚三兄弟 每天出海現抓現煮
台南有一家三兄弟的魚湯店
標榜現抓現煮簡單的調味
這個魚湯更是鮮甜好喝
因為父親以前是靠抓魚養家
他們學到了父親的真功夫
還共同經營這一間魚湯店
☞年輕香腸手出沒 炒熱外木山海灘
從小在外木山長大的胡錦銘
每年夏天都會在海灘賣烤香腸
一天最多可以賣出四五百條
烤香腸的手都快烤斷了
還好有一群講義氣的哥兒們
胡錦銘認真經營烤香腸攤
也走出了自卑跟封閉
☞冰淇淋腳踏車 清涼外木山海灘
周洋毅也是基隆長大的小孩
同樣選擇留在家鄉創業
靠著這麼一輛拼裝腳踏車
沿著濱海公路
到處叫賣手工冰淇淋
還好遇到了胡錦銘
兩個年輕人互相照顧打氣
☞太子幫廚師大條 濱江市場唯他獨尊
日本植竹流派的料理
背後掌廚的就是
人稱"大條"的主廚 陳易松
陳易松的出生背景相當的戲劇性
他的父親是個黑道大哥
他從小就是呼風喚雨的太子
為什麼大哥不做要去當大廚呢
☞訂製鞋走自己的路 校長兼撞鐘 老闆當馬豆
手工訂製鞋價格都不便宜
不過現在網路上
出現了一家訂製鞋專賣店
價格只要名牌的三分之一
鞋店老闆很是年輕六年級生
他看著台灣的製鞋業沒落
覺得可惜於是就自己創業
☞不怕被吃豆腐的冰淇淋 豆腐冰淇淋 焦味難拿捏
到深坑除了吃豆腐之外
豆腐冰淇淋在夏天
也是非常美妙的滋味
豆腐冰淇淋創始者是誰
而豆腐冰的始祖店
為什麼又要退出深坑老街呢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