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別人是膚淺,適度物化自己是激勵。」
其實我們從小就一直被物化。
「眼睛好大好可愛喔。」baby 的時候。
「你好聰明好棒喔!」大一點的時候。
「你長得比同年紀的小孩子高,爸媽真會養。」再大一點。
「考試考一百分給你獎勵!」
「皮膚好白好漂亮!」
「長得吸睛找工作容易!」
我們整個教養孩子的方式以及判斷都停留在表面,以及他正不正常。我很少聽到稱讚孩子「你不愛笑好酷」、「考試考0分,怎麼做到的!?」,「鼻子這麼大真好特別!」之類的。
教育沒有教我們接受真實的自己,一定要「比別人美比別人好比別人優秀」!
這就是物化!不是嗎?
所以我們很難要別人不要物化我們,因為「物化」本身就是一個社會結構。
悲傷,但是大多人都是喜歡輕鬆簡單不用學習的事,就是大家都這樣我也這樣就好,不要思考!畢竟懶惰是人本性。
再說要了解一個人真正的價值需要花很多很多很多時間,而基本上願意花這麼多時間去了解一件事的人,不會想把這個時間花在別人身上。
會把這個時間用在自己身上。
批評人簡單多了。
所以別人的物化是不會停止的,畢竟這麼輕鬆又突顯自己好像比較有價值的事,輕而易舉,像開冰箱選東西一樣。
膚淺的事總是簡單。
不過我想會物化別人的人根本也不會思考這個問題。
但是重點永遠是自己不是別人。
適度的物化自己是有益身心健康的。
我就是這樣子的人。
我喜歡物化我自己。
例如,我覺得最近肌肉鬆弛了,我不喜歡這樣,我喜歡穿比基尼,我喜歡看到我腹肌的線條,馬修也喜歡,於是我勤加運動。
我喜歡我自己的皮膚光滑緊緻看起來年輕,所以我吃的清淡健康,還會去護膚,去保養我的肌膚。
這些都是表面的,都是物化,重點是!!「我知道我這個人的價值不只這些,我不會因為我沒有了這些就覺得我自己沒有價值。」不會因為沒時間沒錢做臉就覺得自己醜了老了沒價值了。
當你認同了自己了解了自己,適度「物化」,成了激勵自己的力量。
而當你有了這樣子的角度,根本也不會去「物化」別人, 你知道人真正的價值不是眼睛可以看到的。
至於把人的價值停留在表面去「物化」他人的人,我覺得是因為他們自己也還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
原諒他們,也祝福他們。
人真正的價值是無限的,無法想像的,也是肉眼看不到的,當然也包括物化自己也是價值的一部分,所有讓你可以成為更好的人的,都是有價值的。
但如果硬要說物化是尊重,可能不太了解尊重真正的意義,「尊重是要讓對方覺得舒服」不然就不是尊重。
任何一個「行為」都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你濫用了它,你就變成它的樣貌,善用了,就成為你特別的地方。
別人物化我們不需要生氣,他顯示的是他的程度,不是你的價值。
看穿表現!智慧是這樣來的。
#物化別人顯示自己膚淺適度物化自己成為激勵
#物化已是社會結構
#看到自己的價值物化成為力量
#看穿表象才是智慧
#丁寧新書我不要完美只要完整教你不怕被物化
#買書追蹤分享繼續防疫
Search
丁寧新書我不要完美只要完整教你不怕被物化 在 丁寧-我不要完美,只要完整—成為自己的七堂課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丁寧 - 我不要完美 , 只要完整 —成為自己的七堂課- part4 (2019.10.13 高雄誠品大遠百店). 338 views 3 years ago. ge. ge. 520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