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主題-韌性的進擊,沿海聚落的未來 ▌#社會韌性 #社會脆弱度
在慣常的防災工程思維以外,我們仍然需要從 #社會學 角度切入的探討氣候調適策略,也就是調適從日常出發的生活型態和生活態度來適應氣候變化。但目前常利用的 #社會脆弱度 #指標工具 似乎不容易達到這個目的。
這篇文章認為,可以透過增加更多在地化指標,來深入了解地方尺度的社會韌性狀況。「如果指標系統是打分數的定期考試,我們能不能夠透過這種測驗激發社會對於「韌性」的想像?從而體認到不需苦苦等待政府資源,也能透過自身力量調整生活方式,在日常中累積對於災害的認知、自保能力與復原能力。」
https://eyesonplace.net/2019/10/30/12922/
===============================
歡迎使用 #媒體小農 ,用小額捐款直接贊助作者。
#一鍵灌溉就在文章標題旁的綠色媒體小農圖示按鈕
一鍵灌溉就在文章標題旁的綠色媒體小農圖示按鈕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遊戲場影響兒童怎麼成長 ▌
現代小孩大多在都市中成長,是「#大自然缺失症」的受害者,不只台灣,這個症狀在美國也相當嚴重。而這種症狀,是否因而從成長過程就切斷了人類與環境的連結,從而造成後續的各種環境問題?
其實幼稚園的本意,是要為工業革命後城市中的孩童創造成長過程可以接觸的花園(kindergarten 的原文是指 children's garden),藉由自然帶回孩子的心靈。那麼兒童遊戲場同樣作為成長階段相當重要的場域,是否也應該具備這種功能?在這篇文章中,陸教授分享了美國在地觀察,看看當地 #遊戲場設計 在其中的反思與反應。
#大人的山林要解禁
#小孩的花園也該解禁
#告別媽寶級從幼年開始
===============================
歡迎使用 #媒體小農 ,用小額捐款直接贊助作者。
#一鍵灌溉就在文章標題旁的綠色媒體小農圖示按鈕
一鍵灌溉就在文章標題旁的綠色媒體小農圖示按鈕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老屋新生 ▌x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的目標即是希望藉由推動各地社區大學系統,提供社區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與認識現代社會的成長管道。
這個月開始,全促會與眼底城事合作推出專欄,以網路作為媒介,串聯與深化社區工作者與社群網絡,分享彼此的社區工作經驗與知識。第一篇文章,是「臺北眾力方程式」老屋沙龍活動側寫,邀請幾位老屋新生推手分享其中的觀點與經驗。側寫紀錄者林佩儀發現,與談人所分享的故事背後,重點不在於空間硬體改造過程,而是怎麼透過這些空間的「經營」,創造都市中人與人的相遇與交流,活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https://eyesonplace.net/2019/10/25/12873/
===============================
歡迎使用 #媒體小農 ,用小額捐款直接贊助作者。
#一鍵灌溉就在文章標題旁的綠色媒體小農圖示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