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會一直置頂喔 #育兒 #醫招救媽咪 傳送門
更多我&北鼻日常👇👇👇都在IG
🐣 https://reurl.cc/M7k9KL
《成長篇》
戒掉奶嘴的副作用?! 孩子狂挖鼻孔注意可能是過敏惹的禍
https://reurl.cc/Ld98V7
🔹 左撇子錯了嗎?硬被糾正可能讓孩子變得易怒!
https://reurl.cc/k0b5AK
🔹 到底該不該存臍帶血呢? 原來臍帶血並不是絕症萬能丹喔
https://reurl.cc/XkZ2le
🔹 爸媽一離開就大哭? 發生分離焦慮時該怎麼辦
https://reurl.cc/E7M9lK
🔹 小孩的身高跟父母原來關連不大?! 吃得多、睡得深更重要!
https://reurl.cc/62Qx9Z
《教養篇》
過度的體罰就是受虐! 家長該如何拿捏「管教的分寸」?
https://reurl.cc/bRMqk3
《保健篇》
中國家長託人購買台灣藥局神物? 阿托品真能抑制兒童近視嗎
https://reurl.cc/KjZqQq
🔹台灣小孩蛀牙率八成!用電動牙刷&氟錠好不好?
https://reurl.cc/q83xkR
🔹沒出門也可能得!腸病毒不是小孩的專利!
https://reurl.cc/WL3XWD
🔹痱子粉別亂用! 如何區分痱子跟異位性皮膚炎?
https://reurl.cc/8nnv0b
🔹寶寶發燒當日常?媽媽們不可輕忽的徵兆!
https://reurl.cc/KkGADy
🔹寶寶發生熱痙攣了! 叫救護車送急診嚇壞爸媽
https://reurl.cc/8GeOOy
🔹出門就怕被感染! 醫生教你怎麼防護病菌
https://reurl.cc/YlyEjX
🔹發燒是要長牙了嗎?如何幫寶貝刷牙?
https://reurl.cc/1QA0EQ
《奶嘴篇》
🔹奶嘴吃太多暴牙了!何時該戒呢?
https://reurl.cc/A8zQ0d
🔹 睡覺吃奶嘴睡得更安穩,但小心易感染鵝口瘡唷
https://reurl.cc/nVv5zD
《學習認知篇》
🔹親子共浴好親密! 但璇璇居然想摸爸爸的...該怎麼辦呢
https://reurl.cc/avqElY
🔹同理心實驗! 看別的小孩哭居然也跟著哭?醫生:這是好事
https://reurl.cc/n00NLn
🔹寶寶超愛亂丟東西,醫生說千萬別阻止?!
https://reurl.cc/3Dl2ll
🔹一歲半還不會叫爸媽,醫師說這就是發展遲緩指標喔!
https://reurl.cc/L3MMW7
🔹寶寶怕黑、怕深色? 其實他們剛出生的世界是黑白的唷
https://reurl.cc/ZOG006
🔹看不到人,光聽聲音寶寶能夠找出誰是媽咪嗎?
https://reurl.cc/20rpEr
🔹開箱! 寶寶超愛有聲書,但是北極熊的叫聲好奇怪喔
https://reurl.cc/oDWRdQ
🔹寶寶竟然去舔書上的食物照片! 味覺記憶大噴發?
https://reurl.cc/D150O5
《孕》
🔹別再怪女生無法懷孕!你聽過『高齡產父』嗎?
https://reurl.cc/KjQ1aR
《夫妻對話篇》
🔹到底要不要生第二胎?
https://reurl.cc/XkkGRD
🔹誰當白臉、誰當黑臉!? 我才不要長大被孩子討厭~
https://reurl.cc/L3EbL4
🔹跟老公說我懷孕了,他居然問「是我的嗎」? 醫生說這不能怪他啦
https://reurl.cc/WdVg1k
🔹爸爸,夢遺是什麼? 天呀這要怎麼回答? 性教育不能等! 璇爸媽的日常閒聊
https://reurl.cc/Mv4qLn
《特別企劃》
🔹 豪華露營初體驗! 璇璇跟動物的親密接觸
https://reurl.cc/q88Vv3
🔹 媽媽包內容物大公開
https://reurl.cc/9EWQQd
🔹 幫璇璇去郵局開戶! 連刻印章都有學問呢
https://reurl.cc/7XpKN1
🔹璇璇大師第一次寫春聯
https://reurl.cc/lL61pA
🔹寶寶抓周趴如何準備?預算表大公開
https://reurl.cc/EKlXe1
《遊戲篇》
🔹一歲就會收拾玩具? 璇璇遊戲間大作戰!
https://reurl.cc/kdjzYn
🔹寶寶為何那麼愛啃咬標籤?如何為北鼻挑選適合月齡的玩具?
https://reurl.cc/nV5y86
《副食品篇》
🔹巧克力會引發過動? 幾歲才可以吃呢
https://reurl.cc/oddR53
🔹 吃到檸檬臉就糾結....寶寶的味蕾發展比你想像的還要早!
https://reurl.cc/EzzjGA
🔹餵飯餵到心好累! 爸媽可以試試從國外紅到台灣的BLW進食法
https://reurl.cc/O1mq5X
🔹一歲以下的寶寶,這些食物別碰呀
https://reurl.cc/b6q56M
🔹給寶寶吃米餅好嗎?會不會養成吃零食的壞習慣
https://reurl.cc/Rdzq1G
🔹給寶寶吃的水果,到底需不需要先蒸過?
https://reurl.cc/YljGzl
🔹副食品選什麼食材?怎麼製作?該準備哪些器具?https://reurl.cc/6gD9zZ
《疫苗篇》
🔹並非人人都能施打!接種『卡介苗』你該知道的事!
https://reurl.cc/3LYqVV
🔹流感疫苗Q&A
https://reurl.cc/RdEjVz
🔹輪狀病毒要選兩劑還是三劑?打完預防針發燒了如何處置?
https://reurl.cc/b6nqp3
🔹六個月時有一針自費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一定要打嗎?寶寶一次最多可以打幾針?
https://reurl.cc/e5mnYQ
《穿著篇》
🔹寶寶何時該開始穿鞋,鞋子要怎麼挑選?
https://reurl.cc/M76Yr3
🔹 秋冬忽冷忽熱,到底怎麼幫寶貝穿衣?
https://reurl.cc/72d32b
《運動篇》
🔹第一次參加爬行比賽,居然要拿出XX,才吸引寶貝....
https://reurl.cc/ObEDRD
🔹寶寶游泳可以刺激腦部、促進發育,但是有幾點要注意唷
https://reurl.cc/5gGgmV
《毛孩&小孩》
🔹寶寶和寵物一起生活好處多多,還可以預防過敏
https://reurl.cc/b6GxNX
《睡眠篇》
🔹半夜醒來的都是媽媽! 爸爸在裝死嗎?原來是杏仁核在作祟!
https://reurl.cc/7oo0R9
🔹訓練寶寶睡過夜有何技巧?幾個月大才適合開始訓練
https://reurl.cc/W4Xy9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師公級院長出馬:快打疫苗才有保護力! 終結疫情,最重要的還是在施打疫苗。 高雄市的施打邏輯非常清楚: 從年齡高往下打疫苗,一開始87歲、82歲、80歲到75歲往下調下來,在65歲以前高雄市都會採取這樣的做法,有學理和疾病治療過程的根據。 . 高雄醫界師公級大老,高雄榮民總醫院前院長楊建芳醫師,針...
一歲半 預防針發燒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師公級院長出馬:快打疫苗才有保護力!
終結疫情,最重要的還是在施打疫苗。
高雄市的施打邏輯非常清楚:
從年齡高往下打疫苗,一開始87歲、82歲、80歲到75歲往下調下來,在65歲以前高雄市都會採取這樣的做法,有學理和疾病治療過程的根據。
.
高雄醫界師公級大老,高雄榮民總醫院前院長楊建芳醫師,針對長輩接種疫苗現身說法:
楊院長是高雄榮總第二任院長,退休16年,現在80幾歲了,已經打了一劑AZ疫苗。
打的第一天,感覺到除了打的部位有點痛以外,都沒有什麼感覺,第二天時候就開始好像感覺要發燒,再加上身體稍微一點疲倦,吃了一顆普拿疼,一直到第二天、第三天就沒有其他反應。
這是非常輕微的反應,也有碰到一些朋友,第二天的時候有一點發冷發熱,但是大部分到第三天以後,都會好轉。
楊院長鼓勵和他一樣的長輩族群快施打疫苗。
打疫苗的好處大家都知道,尤其是對老年的朋友們,打了疫苗,染疫後重症的機會就非常非常的少。最近一些死亡案例,事實上應該跟疫苗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本身身體狀況所致。所以還是奉勸老年的朋友,如果活動力還是比較強,還想出去走一走,趕快去打疫苗,對你一定非常有幫助。
AZ疫苗,有很多國家都提到可能發生血栓的問題,在歐洲部分,大部分發生在年齡比較輕的;莫德納疫苗會造成心臟發炎的事情,也是發生在年輕人會比較多。總結:比例上這些合併症的發生,還是算少之又少。
.
高雄市 #疫苗施打,7/1 早上拿到疫苗,下午開始施打。
下午一點開始,我們先補打75歲長輩,有9個施打站:莊敬國小、巨蛋體育館、五甲龍成宮、鳳山體育館、展覽館、高雄科技大學楠梓校區、小港高中、岡山農工、美濃國中體育館。
7/2-7/4是72-74歲,總共我們規劃49處,通知書上都有時間、地點,就按照通知書的時間地點,來進行施打即可。
因為假如說都是早上去,會人擠人,所以我們分流辦理,7/2在下午4-5點,75歲長輩進行補打。
.
高雄榮民總醫院 林曜祥院長,也說明長輩為什麼要施打疫苗:
大家若想回復正常生活,照顧自己的健康就是要打預防針。
從去年開始,國內所有的病例,總共有上萬個病人。年輕人得病重症、死亡率很低,但是50歲以上,差不多6個裡面有一個重症,其中有1%會過世,到80歲每2個有1個重症,4個有1個會死亡。
這就是為什麼政府要叫長輩大家趕快來打疫苗,我們如果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打疫苗,一般都沒問題。顧自己身體,保護後輩,要出來打預防針。
.
高雄的醫護人員99%都打完,也都打AZ疫苗。
疫苗如果沒有打進去就沒有效,醫院假如大家都有集體免疫,院內感控就可以受到好的控制。
輪到你時,趕快去打疫苗,對自己或家人都有保護的效果,打疫苗傳染給家人的機會減少一半以上。大家都有打疫苗,整個傳染力都會降低,防疫期間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把自己風險減到最低,就是防疫尖兵。
.
今天全國本土案例54例,高雄0例。
觀察今天全台灣疫情變化,新北市有22例、台北20例,連續第五天少於一百例以下,但也因為有些零星感染源無法溯源,在雙北地區仍有隱形傳播鏈無法排除。
高雄市也強化基層診所的通報,落實TOCC的詢問,加強在枋山、枋寮、獅子鄉以及雙北地區的活動史。
再次提醒基層院所:
14天3次、7天2次的呼吸道症狀,或家庭群聚的部分務必拜託一定要快篩!
假如確診個案而之前未依規定轉診採檢,會依傳染病防治法予以處罰。
為什麼要這樣做?
Delta病毒的傳播、傳染力比Alpha英國變種病毒株大概增加60%,原來R值是5,現在可能增加到6甚至8,這個都會增加防疫困難度。
另外對於鳳山的某個檢測發現陽性的個案,我們也同樣大範圍的疫調、匡列、隔離,採取最快速做法,也請大家配合與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