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變化難以捉摸,孩子在校隨時會「#被停課」,家長如何因應?
「自學教父」陳怡光建議:「#家長一定要有校園停課的因應計畫。這個計畫包括父母和孩子如何分工、緊急聯絡人是誰,以及停課期間孩子的學習內容。」
家長最好在還沒停課之前,召集全家一起討論:#一旦被隔離,孩子24小時得被關在家裡,#可以幹什麼?如果沒有事先設想,到時候不是孩子無聊到悶出病來,就是家長被一直上網的孩子氣到中風:
https://bit.ly/3tFSXA1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HGvWA24P0V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一旦被隔離 在 暖氣藥師 蘇柏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天跟同事聊到「藥師的價值」,根據我觀察、訪問還有親身經驗,出院的病人99%都記得醫師的名字,認得照顧他的主護是誰,但幾乎沒有人記得藥師叫什麼名字,連姓什麼都不知道。(還有很多是根本不知道有藥師來care過)一個優秀醫事人員無用置疑要在專業上努力,不過別人沒有感受到的話,努力很常石沈大海。所以過去我喜歡做居家,讓病人認識藥師。我臨床可能不夠強,但老人們每個月都知道有個姓蘇的小伙子會來送藥,陪他聊聊天。
五月中疫情大爆發,各種新的問題油然而生,這些確診個案一旦被隔離,原先的慢性病藥物怎麼領?他的健保卡處方箋都是污染物耶!而醫師視訊看診後,誰去幫他繳錢領藥教他吃藥等都是大哉問。藥師很愛說「跟藥物有關的事情請找藥師」,這時候跳出來實在責無旁貸。這個危急時刻,除了醫療人員,病人自己的壓力恐怕也是大到難以想像,每天看著電視報導轉重症的人數和死亡率有多高,又要擔心慢性病的藥沒吃是不是很快就要找龍巖報到,藥師若能於此時幫他們準備、送上藥物,順便遞上關心,一方面既可以讓民眾更認識藥師,知道藥師原來在疫情扮演這麼重要的前線角色,二方面也能讓確診者更安心,消弭社會不安的情緒。護理人員被砍傷的新聞看到令人鼻酸,如果我們能扮演讓大家安心的角色,對於整個社會的安定來說,大功一件!
藥師們已經在口罩實名制向大眾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如果可以協助越來越多的居家確診者取得並正確使用藥物,除了可以緩解生理的不適,更可以讓這些病人心裡舒坦,知道他們並沒有被醫療體系遺棄,甚至因此更願意配合政府衛生政策,我覺得這也是一個非藥物介入NPI的體現與實踐。藥師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那就要讓民眾夠認識你,在國難危急時刻跳出來幫助社會,無疑就是幫自己打了一則無價的廣告,這些所作所為都會深深烙印在民眾心裡,奠定在民眾心裡的存在價值,讓大家想忘也忘不了你。
當然該做的防護還是要做,雖然我裡面穿吊嘎,但是該穿二級防護或是兔寶寶裝時我都還是會乖乖穿上,更不用說口罩和酒精消毒,保護自己不要暴露在危險中是進行藥事服務時最重要的原則。最後套句黃勝堅總院長的話:「你知道你這樣做,社會會更好!」
#此篇歡迎轉發分享
一旦被隔離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學校或班上停課,孩子在家怎麼辦】今天5/17(一)晚上9點,自學教父線上跟你一起來聊「防疫在家自學」
疫情急速升溫,學校停課,孩子在家該如何自學?
「#自學教父」#陳怡光 以18年的教育經驗,提供以下建議:
1. 家長一定要有校園停課的因應計畫。這個計畫包括父母和孩子如何分工、緊急聯絡人是誰,以及停課期間孩子的 #學習內容。
2. 停課的孩子心情不會很穩定,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照著原先規劃好的複習進度走,#不要一直催促孩子做功課,更不要因為不用去學校上課就卯起來操小孩天天做模擬考題,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負面情緒。
3. 召集全家一起討論:一旦被隔離,孩子24小時得被關在家裡,可以幹什麼?待在家裡最適合做的就是打掃環境和幫忙做家事的體力活,不要只是逼著孩子讀書或做評量及線上課程。
4. 盡量鼓勵孩子一起參與家事,全家一邊做飯一邊聊天,把心中的壓力談開來。
進一步了解在家自學的重要觀念 👉 https://bit.ly/33RPh25
【線上講座】5/17(一)晚上9點,自學教父線上跟你一起來聊「防疫在家自學」 👉 https://msngr.com/yxepnwneheuu
線上同步教學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11192722620224/
一旦被隔離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HGvWA24P0V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廣州市荔灣區一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引發一場有關「回港易」熔斷門檻的爭議,直至昨晚,港府始宣布,以爆疫小區而非全省作為熔斷單位。港府去年底提出「精準抗疫」,控疫措施避免一刀切,今次爭議卻反映當局知行未合一。內地抗疫雷厲風行,縱有零星個案,亦能迅速撲滅,具備「基本清零」能力,這是「回港易」可以實施的前提。內地早已不搞全面封城的一套,封閉小區精準控疫模式行之有效,從防疫角度,「回港易」的熔斷門檻,沒理由比旅遊氣泡或航班熔斷機制更嚴,僅因一宗個案便全省叫停。
蘋果頭條
消費券下半年開波在即,儲值支付工具吸客大戰如箭在弦。其中積極備戰的AlipayHK,股東之一李嘉誠旗下長和(001)去年持股被溝淡至4成,不再與馬雲旗下螞蟻集團平分秋色。本報進一步發現,原來長和同時將4810萬股份售予螞蟻集團,令持股不足2成,港資味進一步減褪,兩間公司亦越行越遠。有學者分析,由於李嘉誠兒子李澤楷本身持有香港電訊(6823)旗下拍住賞Tap&Go,即使淡出AlipayHK,仍無阻李氏食消費券大茶飯,兼且長和旗下屈臣氏、百佳、豐澤本身網點眾多,已經是消費券大贏家,估計往後亦有機會完全出售股份。
東方正論
臭罌出臭草,壹傳媒黎智英多行不義,七宗罪為禍香港,黎已經官司纏身被判監,壹傳媒財困陷絕路,但由其成立的「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卻繼續運作吸取款項,巧立名目設立專戶募捐,善款更被質疑涉及助暴為虐,若果不杜絕這漏洞,黑暴隨時春風吹又生。「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是《稅務條例》第88條認可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透過香港《蘋果日報》籌集讀者的捐款,表示接收市民捐款用作慈善用途,但2020年2月「蘋果基金」成立「撐學生專戶」計劃,聲稱向社會人士募捐,資助因反修例事件影響而無法繳交學費及宿費的大學生,其他學生則不能獲得資助。
星島社論
前年「八‧一一」反修例暴力示威期間,身處現場的女義務急救員突然右眼受傷淌血,示威者群起指責警方發射布袋彈導致其眼球爆裂,惟傷者一直拒絕公開受傷情況,真實傷勢成謎;不過,有報道指原來她於去年九月前往台灣,登機前雙眼未見有明顯傷痕,「爆眼」似有誇大其詞之嫌。本報獲得消息,警方早已取得其醫療報告,雖未能完全確定傷勢因何造成,但據了解其眼球及內部組織未有嚴重受損,警方正追查她曾否參與暴動,一旦有相關證據將發出通緝令,同時調查「黑暴」勢力是否串謀隱瞞其傷勢及散播謠言,藉機煽動連串「還眼」暴力示威,矢言追究到底。
經濟社評
疫苗接種中心有護士初步確診,令人關注身為前綫的醫護沒打針,如何能護己護人。當局除要盡速檢視問題,確保負責接種的醫護要符合最基本要求,更應設法鼓勵醫護盡快打針,才能在最前綫守得穩穩妥妥。有立法會議員昨天就官涌接種中心有護士初步確診,質疑前綫醫護有專業知識,明知打疫苗的好處遠大於風險,卻沒打針,要求政府正視問題,並催谷醫護打針。事實上,事件曝露了兩個問題。首先是接種中心存在隱患,就是負責接種的醫護並非人人都已打針,一旦染疫有機會將病毒傳染給接種人士。

一旦被隔離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2月03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Vo27n8QY4EE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第四波疫情屢現地盤爆疫,機場第三跑道群組成為最新焦點。地盤工地交叉感染風險大,工人出入頻繁,散工眾多,流動性高,一旦有人染疫,病毒很容易擴散,近期舊區接連爆疫,追源溯本,都與地盤群組有關,現時政府圍封爆疫大廈強制檢測,主要針對傳播鏈下游,不從上游着手,很難正本清源。政府大型工程地盤疫情反覆出現,更有同一地盤「一爆再爆」,意味一定存在重大防疫漏洞,發展局等相關部門的角色,值得檢視。地盤工人「手停口停」,建築商擔心延誤完工要賠錢,難免有不想停工的心態,如果當局也因為「基建趕工」,控疫工作得過且過,漏洞很難切實堵塞。當局應要求地盤工定期強檢,若地盤有多人確診,必須停工14天。
蘋果頭條
晚上7時正,多輛警車抵達南昌街及基隆街進行封區部署,拉起封鎖線阻止非該區的住戶進入。多間商戶得知政府封區立即拉閘關門,其間一名姓陳市民在髮型屋內染髮,突然被警員通知基隆街南昌街一帶稍後將會封區,他只能頭包保鮮紙「染到一半」,無奈地離開髮型屋,「入咗去半粒鐘之後就話要走,其他人都跟住走,我都冇得留啦」。他指昨日已在黃大仙進行檢測,結果呈陰性,離開髮型屋後只能返回長沙灣家中洗頭,「冇辦法啦,鬼叫有疫情」。另外,在場亦有一名男子染髮期間被告知必須立即離開,只能在滿頭染料、未洗頭的情況下離開,非常狼狽。
東方正論
歲晚回望,又是埋單計數的時間。疫情肆虐逾年,經濟嚴重受挫,末世氣氛籠罩,不法之徒鋌而走險,2020年總體罪案總數為63,232宗,較2019年上升6.8%,猶幸破案率錄得上升。市民活在水深火熱,仍要面對治安惡化的威脅,更加需要法治來保護人身安全,執法及司法人員角色舉足輕重。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昨日向立法會匯報,罪案數字增加主要來自詐騙案,去年共有15,553宗,較前年劇增89%,其中網購騙案更激增204%,而勒索、刑恐、行劫爆竊等均有上升。
星島社論
高中四大核心科目課程與評估的優化方案,昨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學界諮詢,經歷多年爭議的通識教育科,終極改革方案首度曝光。現行六大單元減半為三大主題,其中國情教育相關部分,佔了三分二的內容,建議新科或命名為「公民與國家科」、「國民與社會科」等。課程發展議會主席譚嘉因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國家安全等議題為基本概念,學生須對國家發展有一定理解;不認同新科變相為「國民教育科」,強調課題跨領域,由個人延伸至社會、國家以至世界。
經濟社評
港府一連封鎖4區強制檢測後公布,倘懷疑無應門單位內有人,或申請手令破門進入。非常時期需出動非常手段,外國亦有強行執法,但為數始終不多。公眾衞生政策難免要顧慮民眾觀感,當局引用極端措施的門檻不宜過低,更要仔細研究涉事人士為何拒檢和怎樣應對,且以情理兼備的解說,促請各方合作,令未來行動加倍順暢。4批圍封強檢的大廈昨日解封後,港府發聲明公布,約121戶或17%沒人應門,有理由相信多個單位有人。當局警告,可能逐離或驅逐個別人士,或向裁判官申請手令破門進入單位,亦會按法例繼續禁制所有人進出,甚至圍封單位,由對方負責費用。

一旦被隔離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5RNqxzwYsa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疫情爆發一年,香港終要走上圍封(lockdown)抗疫之路,當局有意在油麻地指定檢測區,部署「封區」檢測,確保區內人士須持陰性檢測證明。抗疫措施因事制宜,任何手段都不應排除,近期接連有舊區爆疫,形勢嚴峻,現有控疫措施未能遏制,就要考慮新手段,定區圍封值得一試,關鍵是考慮要周全,執行要利落,將擾民程度降低。抗疫如行軍,圍封就是打巷戰,堅壁清野逐區掃蕩,難度不容低估,港府沒有這方面經驗,今次圍封可視作試金石,了解實際效用,倘若行得通,可將經驗複製到其他爆疫舊區。萬事起頭難,一旦開壞了頭,公眾觀感差,之後想再試就很困難,當局必須全力做好這次圍封行動,避免重蹈早前明恩樓突擊執法的覆轍,出現信息混亂、人手不足、執法尺度不一等弊端。
蘋果頭條
油尖旺區武漢肺炎大爆疫,城中傳聞政府今日將會封閉佐敦疫區,對疫區內居民進行強制檢測,消防指政府正考慮在星期六、日起,在「佐敦指定檢測區域」部分範圍實施「禁足令」強制檢測,如果實行「封區」,政府將調動過千名紀律部隊人員及檢測人員參與,但暫仍未有定案。有市民深夜搶購生活物資,亦有人帶同行李乘的士離開。凌晨時份,多輛貨車開始運送大批物資到佐敦吳松街熟食檔及附近油尖區多元文化活動中心,物資包括口罩及麵包等物品,據悉兩處地點相信用作指揮及物資中心。凌晨約1時30分,一批警員及衞生署人員到場,人數共約60人。其中一批衞生署職員到達白加士街98號金威廣場實施強制檢測,大廈約20分居民需撤離,分批登上小巴前往隔離檢測中心。
東方正論
去年1月23日,香港驚現首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從此拉開驚心動魄的抗疫序幕。一年過去,香港由第1波疫情經歷到第4波,港府依然沒有吸取教訓,抗疫依然毫無進展,清零依然遙遙無期,經濟卻直插谷底,人命損失接連不斷。更慘情的是,康復者因為缺少支援而徬徨無助,生理心理飽受煎熬,林鄭比當年老董政府應對沙士更不堪。事實證明,港府不僅無能,而且無恥,生為港人,何其不幸!去年今日,武漢傳入第一宗確診個案,接着疫情一發不可收拾,而且每一波的開始,都是因為港府中門大開所致。君不見,第1波由內地入境者引發;第2波來自歐美留學生返港引爆;第3波走漏免檢的機師和海員;第4波則因尼泊爾病毒株由隔離酒店帶入社區。
星島社論
今日是本港爆發新冠肺炎一周年,本港昨日新增六十一宗確診,其中五十五宗本地個案,重災區油麻地佔四成,昨再多二十四宗。因應疫情於油麻地一帶持續爆發,港府首度實施「封區」!消息指,港府今日凌晨四時起,於今明兩日在油麻地疫區實施「封區」,料涉及逾百幢大廈,逾千名紀律部隊人員配合行動,將把守大廈出入口,並上門查問及要求居民進行檢測,而居民必須出示陰性檢測證明,才可離開「封區」範圍。據悉,廟街一帶小販昨晚已收到通知不能營業,封鎖區內的街市及熟食中心亦要暫時關閉,當局會為區內居民提供基本物資。昨晚所見,大批居民趕在封區前「一袋二袋」匆忙撤離,被質疑「封區」成效。
經濟社評
油尖旺區大爆疫,港府本周末料將首度封鎖油麻地指定檢測區域,派駐紀律部隊阻止沒有陰性證明的人士離開,並挨家挨戶確保居民已經檢測。倘當局月初已能針對新填地街一帶疫廈加快檢測,疫情勢不會惡化至眼前境況,官員實應做足配套來妥善封區,盡量汲取經驗來提升強制檢測成效,再認真考慮如何鼓勵複檢,又應否擴大強檢範圍。港府今明兩天很大機會在油麻地指定檢測區域實施所謂「禁足令」,事前不作任何正式公布,以防居民撤走。紀律部隊料將阻止不具有陰性證明的居民離開所住大廈,個別報道甚至稱,周一完成全區強檢前,嚴禁區內估計逾1萬名居民離開。

一旦被隔離 在 程威銘醫師- [程醫師的居家隔離儲備物資建議清單]...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程醫師的居家隔離儲備物資建議清單] 由於近日確診人數直線上升,原本接觸確診者要 ... 儲備物資(也請大家不要恐慌過度囤積),一旦被隔離,才不會立即斷糧斷物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