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真的是隔了三個秋天嗎?|舊史新知
這成語出自詩經裡的《采葛》。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詩經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言知有物
-----------------------------------------------------------------
說起相思,大家總不免說起「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原來這一句話有著這麼久遠的歷史。想想千年前的古人,在思念到極致的時候就會吟唱這首短詩,也是一種浪漫的感覺。
但是「如三秋兮」說的不是三年。《詩經》裡往往會採用排比遞進的方式,編寫詩句。三日、三秋、三歲是一種遞進關係,所以有學者說三秋其實是指三個季度。這就是孔穎達所說的:「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
#知史#文字#言之有物#先秦#詩經
-----------------------------------------------------------------
歡迎追蹤我們的Instagram :
mychistory_ig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詩經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學其實就是人們抒發心情的方式,只是隨著時間的不同,人們的語彙也會隨之改變,造成我們閱讀上的隔閡。
舉個例吧,假設老ㄕ有一天跟我媽說:
「我喜歡的女生今天跟我說:『你是個好人。』不~~~我GG了。」
ㄕ娘大概會說:
「她說你是個好人?那很好啊!代表她肯定你啊。還有......你後面那句話很容易讓人覺得你是變態。」
以上就是我所謂言語間的隔閡,如果我們與父母間都會有語言上的代溝,那閱讀N百年前的古文著作會感到一頭霧水,倒也毫不奇怪。
可是正如一開始老ㄕ所說:文學其實就是人們抒發心情的方式。
當我們真的認識到古人書寫文章的心境,我們會發現,人過了幾千年還是人,咱們情感上的需要無論跨越了幾個世代,依舊那麼相似;在了解的那一刻,我們會發現古人是多麼的貼近及有趣,還有......原來自己的心境已經有人如此貼切陳述,我們其實並不孤單。
也因此,老ㄕ在閱讀中國最早的文學《詩經》時,總是覺得非常有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起詩經,大家最熟悉的印象大概就是: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從詩經開頭第一篇就講到愛情,我想古人跟咱們現代人真的沒啥兩樣(我們現代的流行歌也是一大堆描述愛情的情歌居多),而面對愛情,這個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關係,人們總是感觸良多。
不過老ㄕ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詩經,不是前文所提到的《周南.關雎》,而是《王風.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白話翻譯:
那位美麗的姑娘採蒿藤去了,一天見不到,時間彷彿過了三個月。 那位美麗的姑娘採荻蒿去了,一天見不到她,彷彿三個秋季已經逝去。美麗的姑娘啊,她採艾菜去了,一天見不到妳,彷彿三年過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樣的古文,真是讓老ㄕ越看覺得越有意思。我想無論是相愛的兩人,還是單戀憧憬的對象,總會有一段時間,會想無時無刻見到對方。
你現在在忙碌什麼呢?
你過得好嗎?
你開心嗎?真想看見你的笑容。
英文中有句俗諺: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nder.
(最初翻譯是小別情更濃,不知是誰,翻譯了更深情的一句─小別勝新婚)隨著時間或距離的相隔,如此的思愁,使愛情如同新酒醞釀承陳酒般,累積了更多的滋味。
不知這位3000年前的作者老兄,最終見到讓他魂縈夢牽的美麗姑娘嗎?他們兩人又會有甚麼樣的互動呢?
或許這就是文學的另一種魅力,運用無邊的想像力想像古人情境的同時,部也就是在建造或了解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嗎?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詩經 在 如隔三秋」真的是隔了三個秋天嗎?|舊史新知這成語出自詩經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朋友或戀人之間分別後相互思念,經常用「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來形容,以表示度日如年的焦急心情。這句成語出… ... <看更多>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詩經 在 《诗经》082 王风·采葛|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喜欢我的视频别忘记按赞、分享! 同时开启小铃铛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更新消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