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戲劇更認識生長的土地】
《天橋上的魔術師》播映完畢後,你是否更殷切期盼《斯卡羅》上映!
#羅妹號事件
1867年3月,也是清同治六年的時代,美國(USA)商船羅妹號(Rover)自中國(China)廣東汕頭開往遼寧牛莊,途經台灣海峽時,卻遭遇狂風大浪而漂流至屏東七星岩觸礁沉沒,在遇難船員於獅龜嶺海岸(今恆春墾丁)一帶登陸。
但遇難的船員因誤闖斯卡羅王國排灣族領地,被誤認為侵略者,故遭到原住民武力反擊,船長和船員被「出草」殺害,唯一倖免的船員逃至打狗(高雄)一帶,並向當地清廷官府報告。但清廷對「生番」治理消極,引起美國決定親自處理此事。
在一連串的牽連下,美國出兵攻打台灣,清廷亦派出500大軍南下,各種外來勢力對在地原住民部落、馬卡道平埔聚落及移墾的閩、客庄人帶來衝突與震盪,並讓台灣躍上國際舞台;最後由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與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正式簽訂「南岬之盟」書面協議後,始告落幕。
#以戲劇具象化這片土地的歷史
這樣的一段真實歷史,在《一把青》曹瑞原的執導下,改編為公視史詩旗艦戲劇《斯卡羅》,並正式定檔8月14日播出,吳慷仁、温貞菱的將帶著觀眾重回154年前的台灣歲月。
曹瑞原受訪時表示,「154年前羅妹號事件的發生,影響了台灣的命運,希望透過戲劇的改編呈現,讓大家重新認識這段屬於台灣的關鍵歷史,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一起來感受這片美麗島嶼上動人的生命故事與靈魂。」
#BeautiMode #斯卡羅 #公視 #曹瑞原 #吳慷仁 #溫貞菱
「一把青 真實 故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一把青 真實 故事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一把青 真實 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一把青 真實 故事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一把青 真實 故事 在 [把青] 也跟著飆劇之各種感觸- 看板TaiwanDrama 的評價
- 關於一把青 真實 故事 在 郭軫為何叫郭軫?你沒看懂的一把青#01 - 戲劇綜藝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一把青 真實 故事 在 導演眼中《一把青》的『青』代表什麼意思呢?... 的評價
- 關於一把青 真實 故事 在 一把青ptt 的評價
- 關於一把青 真實 故事 在 一把青汪影 :: 藥局地圖 的評價
- 關於一把青 真實 故事 在 [心得]一把青的改編「好看」但「失望」 - 看板TaiwanDrama 的評價
- 關於一把青 真實 故事 在 公視旗艦大戲—《一把青A Touch of Green 》精彩語錄大回顧 的評價
一把青 真實 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瓦力唱片行X古殿樂藏2020聯名作
國內知名鋼琴家陳毓襄曾經接受焦元溥專訪,談到她當年如何在波哥雷里奇門下學習的一件「小事」。她是這麼說的:
「我們每天從早上七點練到晚上九點......有一次晚上散步回來後已經十點了,但波哥雷里奇還是要練,我也只能跟著練。最後練到一點,我已經受不了,只能跑去睡,但他還是繼續練。隔天早上,我在睡夢中聽到琴聲,一看鬧鐘果然是早上七點,他又開始練習了!我真的從波哥雷里奇身上學到很多,見識到那可怕的意志和紀律。他已經那麼有才華,還成名數十年了,可是每天竟是如此要求自己!他們站在極高的地方看音樂,在音樂裡展現出極為寬廣的視野。那種追求完美的精神,不只是音樂,更可以沿用到所有事情上面。」
我為什麼要聊這一件小事?因為我也見識過「那可怕的意志和紀律」,知道陳毓襄說得一點也不誇張,世界上真的有像波哥雷里奇這樣不倦精進的超級狂人的。我說的不是任何一位鋼琴家,我說的是【古殿樂藏】的殿主王信凱。
在波哥雷里奇門下學習的陳毓襄顯得更瘦,因為他們每天這樣一直練,從早到晚沒有休息,甚至沒有吃過一頓午餐。「就只有晚餐一餐而已」,陳毓襄說。驚訝嗎?信凱好像也不吃飯,根本裝上超強特斯拉電池就可以一直跑一直跑,像我們知道的阿甘,就這樣永恆地跑下去,僅僅只是為了藝術為了愛。
真的是這樣嗎?第一次見面,我請他到餐廳吃飯,我說,你儘量點,你難得來,我請客。只是作東的費盡唇舌,他老兄竟然什麼也沒點,就只點了一杯看起來很可疑的紅茶而已。「這樣能填飽肚子嗎?」我心裡不免這樣驚異著。但我想他應該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因為當我們話匣子一打開,聊到錄音的藝術和典範的轉移,他一對有神的雙眼都要噴出火來。
這個人瘋了嗎?當然不是。瘋子看見前有光火,會不顧一切飛奔過去。他卻不往前奔去,他讓我們奔去。他就是那全身發出熱力和恆定之火,照亮了歷史的容顏,也贖回了那些被遺忘的大師之聲。
據我所知,一天可能只有「一根香蕉加一杯紅茶」的信凱,把日子也兩等份地過活的極有滋味。一等份的時間他用來辦講座推廣音樂,喚起人們心中的文化性鄉愁。另一等份的時間,他專心成為宅男,不斷實驗和精進黑膠轉錄的成果。每有所得,他會興奮地在網路上敲我,像一個在地上撿到寶的小孩,他會說「瓦力!瓦力!李希特的《蘇菲亞獨奏會》我成功轉錄了。保留了最美的琴音瞬間,也聽見更多的現場咳嗽聲。」
我說「啊??」見鬼了誰想要聽見「更多的咳嗽」啊!
原來當年的這場獨奏會,真的很多人咳嗽。而且很可能是史上最多咳嗽咳不停的演奏會。我說身為轉錄師,你應該把這些惱人的咳嗽聲消除掉才道德吧!他卻給了一個令我非常感動的答案,到今天我都難以忘懷:
「這些咳嗽音不能用數位降噪的方式予以切割。因為1958年歐洲發生了極為慘重的流感,奪去非常多人的生命。這場音樂會紀錄,有一個比音樂更重要的絃外之音,那即是,明知去聽李希特的音樂會可能會生病重傷,但他們顧不得那麼多了。為了藝術為了愛,他們也要以生命的信念,向一位真正藝術家,表達最深的尊重。他們手牽著手,心連著心。聽見了空氣中最詩意的琴音殘響,也抵抗了此刻死亡的無情凝視。」
當時他跟我這樣說的時候,我們都沒料到不久之後,我們的世界就會重新面臨相同的考驗,相同的瘟疫。信凱的錄音捕捉了最多的靈視,也保留了最多的咳嗽,幾乎是不留情面的轉錄。但只要仔細一聽,就會發現那並不是咳嗽,那是人性裡最幽微的黑暗之光。
如果古殿的轉錄有任何超乎美學上的意義的話,那不在它重現了歷史的殘跡,而在於它自己就是歷史,只能是歷史。從來如此,向來如此。而歷史,說穿了,就是生命在此刻的共鳴與交融,如徐志摩所說的:「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從這個面向來看,古殿的轉錄和其它廠牌的轉錄究竟有什麼不同?我想就在於他總是根植於一個有血有肉,關乎「生命的塑造」去設想音樂應該怎樣由內而外,感動人心的。白先勇在寫《臺北人》時說,是先有人物才有故事,然後才有技巧那些什麼的。所以我們讀到<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會為舞女的故事掉淚,明知那些語言粗俗無比;或在<一把青>裡看見朱青聽見郭軫飛機失事了,「亂踢亂打,剛跑出村口,便一頭撞在一根鐵線桿上,額頭上碰了一個大洞,剛才抬回來,連聲音都沒有了」,感到這樣人物如此活生,就像在手裡捏出一個塑像,才剛捏好,就開始對你說話,幾乎是手舞足蹈,含淚跳了起來。
這樣看來,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地說,如果朱青沒了聲音,白先勇透過文學的召喚,重新給了一個啞了嗓的平凡之人,一個開口說的機會的話,古殿的轉錄,如此飽滿著生命的底蘊,是不是也給這些原可能被遺忘的人物,一個重新被聽見的機會?正因為如此,在《蘇菲亞獨奏會》我們聽見的,不只是大師李希特非凡的樂思,更是著火一般,觀眾here and now的生命再現。是的,他們在咳,幾乎是咳出血來的咳,古殿沒有選擇方便或聽覺的享受,消除那些生命之咳。取而代之的,他完整封存了現場的一靜與一動,給了我們和那些看不見臉的「他們」,一次又一次,生命完整又帶有缺憾的邂逅,而那幾乎是愛。
殿主信凱轉錄越來越有心得,成果也益見豐碩。此番聯名作有許多私房壓箱的寶貝和亮點。僅僅只是舉卡薩爾斯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好了,我很疑惑,這張幾乎可以說是舉世聞名的人類瑰寶,何以遲至今日才轉錄成功呢?原來他早就試著轉錄很久了,但在未找到「理想的聲音」之前,他絕對不會貿然推出的,這是信凱對自我的要求,也是對藝術的最終堅持。
什麼是「理想的聲音」呢?如同我前面說的,不是音質hifi不hifi,而是你要聽到裡頭「真的有一個人」在對你講話的,就像白先勇筆下的人物塑像。因為卡薩爾斯的版本太珍貴了,他試過手上的許多黑膠版本,都沒辦法夠上心中的那張尺。直到他追本溯源,幾乎是上窮碧落下黃泉的逐一懇求,才找到了首版的蟲膠。沒錯,你沒看錯,真的是蟲膠,一面只能錄幾分鐘的蟲膠,純粹「播放」已嫌麻煩,何況要考究驗證多項變因,才能完美「轉錄」這得來不易的珍貴音源呢?
日本轉錄小廠Opus Kura亦曾以蟲膠轉錄這套巴哈無伴奏,當時把這套引進台灣的【萊茵河堤】王俊智先生曾說,這是他聽過「最肉聲的巴哈無伴奏」。單聲道的錄音怎麼可能會肉聲?當年【萊茵河堤】還在左營的河堤路有店面,我有幸恭逢其盛,到現場聽過這套史上第一發的蟲膠全本卡薩爾斯。說真的,我嚇死了。如果你聽過EMI世紀原音(GROC)的版本,你就會理解什麼叫嚇死了。這那裡是肉聲而已,這簡直都肉到出汁了啊!
那是2003年的事了。17年後,同樣聽過該版的信凱也Opus Kura的轉錄表達肯定。17年後,他如何以蟲膠再次挑戰這份經典呢?靠得是更好的器材、更精確的循軌和Analog to Digital?當然不是。「是先有人物,才有故事,然後才有技巧那些什麼的。」白先勇如是說。信凱的心中也是先有「人物」,也就是老大師殷切的身影,與背景真實到不行的呼吸聲,才有轉錄的技術那些什麼的。Opus Kura的版本我已經聽得很熟了,17年來像是個知己般,總在我最低潮的時候出現。而人生低潮時,你總需要巴哈的,尤其是卡薩爾斯的巴哈,那個在20世紀重新出土,被復活的巴哈。
卡薩爾斯說「巴哈使神聖的東西有了人性,平凡的東西有了神性」,十年磨一劍,我在信凱這份準備了17年的的轉錄中,聽見的不只是肉聲,不只是技術,我聽見了時間在此投下了一道陰影。一道巨人的陰影。一道在巨人肩膀上,於是可以看得更遠的陰影。那是對音樂的謙卑和虛懷若谷,他為我們承擔了那道無可承受之陰影,於是我們才能發現太陽。
這些了不起的轉錄,一顆顆從生命河床歷盡無數旱季,又被打撈起的原鑽,說的就是一則又一則,發現太陽的故事。
🍀🍀🍀🍀🍀🍀
【瓦力唱片行】X【古殿樂藏】2020聯名作
#每張都是從原版黑膠或蟲膠轉錄
1.GDMC-33-40 Johanna Martzy: Bach The Unaccompanied Violin Sonatas Vol.2
瑪爾姬: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無伴奏 第二集(1954-1955)
2.GDMC-33-41 Johanna Martzy: Bach The Unaccompanied Violin Sonatas Vol.3
瑪爾姬: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無伴奏 第三集(1954-1955)
3.GDMC-33-42 Devy Erlih: Bach 6 Sonatas & Partitas for Violin Vol.2
艾爾里: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無伴奏 第二集(1969)
4.GDMC-33-43 Devy Erlih: Bach 6 Sonatas & Partitas for Violin Vol.3
艾爾里: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無伴奏 第三集(1969)
5.GDMC-33-44 Janos Starker: Bach Suites for Unaccompanied Cello Vol.2
史塔克: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第二集(1959)
6.GDMC-33-45 Janos Starker: Bach Suites for Unaccompanied Cello Vol.3
史塔克: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第三集(1959)
7+8. GDMC-33-4-5 Georges Enesco J.S. Bach: Sonatas & Partitas for Violin Solo 2CD
安奈斯可: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無伴奏全本(1949)
9.GDMC-78-5 Pablo Casals Bach Cello Suites No.1 & 6
卡薩爾斯: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一號與第六號(1937)
10.GDMC-33-46 Ruggiero Ricci Bizet-Sarasate Carmen Fantaisie etc.
黎奇:比才-薩拉沙泰「卡門幻想曲」等(1960)
11.GDMC-33-47 Devy Erlih Hommage to Keisler
艾爾里:向克萊斯勒致敬(1957)
12.GDMC-33-48 Maria Callas Puccini Heroines
卡拉絲:普契尼 經典詠嘆調(1954)
13.GDMC-33-49 Maria Callas Coloratura Lyric
卡拉絲:抒情與花腔經典詠嘆調(1954)
14.GDMC-33-50 Youra Guller Chopin Nocturnes Favorites
菊勒:蕭邦 夜曲精選(1956)
15.GDMC-33-51 Youra Guller Chopin Mazurkas Favorites
菊勒:蕭邦 瑪祖卡精選(1956)
16.GDMC-33-52 Emile Martin Faure Requiem
馬丁:佛瑞 安魂曲(1965)
17.GDMC-33-2 D. E. Inghelbrecht & Theatre des Champs-Elysees Orchestra Ravel Orchestral Works
恩格爾布萊希特:拉威爾管弦作品集(1955)
18.GDMC-33-53 D. E. Inghelbrecht & Theatre des Champs-Elysees Orchestra Debussy La mer & Iberia
恩格爾布萊希特:德布西 海與伊比利亞(1955)
19.GDMC-33-54 Andre Cluytens Bizet L’arlesienne Suites
克路易坦:比才 阿萊城姑娘組曲(1954)
20.GDMC-33-55 Wilhelm Furtwangler Schumann Symphony No.4
福特萬格勒:舒曼第四號交響曲(1953)
21.GDMC-33-56 Willem Mengleberg Mahler Symphony No.4
孟根堡:馬勒第四號交響曲(1939)
22.GDMC-33-57 Willem Mengleberg Tchaikovsky Symphony No.5
孟根堡: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1940)
👉👉【線上詳細曲目介紹與訂購】
https://pachmannwang.wpcomstaging.com/product-category/%e5%8f%a4%e6%ae%bf%e6%ad%b7%e5%8f%b2%e8%bd%89%e9%8c%84cd%e7%ac%ac%e4%b8%89%e6%b3%a2/
這麼豪華的片單看到失神不知從何下手?有選擇恐懼症?那麼,先來讀讀瓦力的私心片單壓壓驚吧!
🍁🍁🍁🍁🍁
【瓦力特別推薦盤】:
1&2 《Martzy巴哈無伴奏小提琴 》
號稱史上最貴的古典黑膠之一。了不起女性的聲音,有種清新自在的流暢性。如果說米爾斯坦是本曲的貴族,那麼瑪茲就是無伴奏的王語嫣吧。
10 《黎奇之卡門幻想曲》
可能《克雷蒙的榮耀》那張太有名了吧,大家都以為黎奇是DECCA炫技派的。這張發燒嗎?不是你心想的那種鬥機用的發燒,是平衡的,健康的,均質的,那種天然回甘的人生好滋味。慕特那張《卡門幻想曲》你若覺得太俗艷了,黎奇這張就是洗淨鉛華,反璞歸真的自然之作。
12&13 《卡拉絲詠嘆調》
許多朋友常向我抱怨,CD版的卡拉絲聲音像殺豬在叫。可是如果卡拉絲的聲音真的像殺豬,那半世紀以來的傳說不就都是玩假的?古殿不玩假的。古殿邀請你給自己一個重新認識卡拉絲的機會:這裡沒有豬,有的是無盡藏的珍珠。
14&15 《菊勒的蕭邦》
柯爾托過世的那一年,他們說蕭邦最後傳人從此不復見矣。我想他們只是還沒聽到菊勒。
為什麼沒聽到菊勒?因為她的錄音也才那幾張,壓製太少,根本來不及認識啊。如果你還不認識菊勒是誰,這是親炙傳奇的最好機會。
一把青 真實 故事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空旅人之歌(上)】
──孫梓評詩境的時間感與音樂性
◎小編林國峰賞析
1.前言
孫梓評的詩在各個評論或訪談裡面,經常被提到詩風如同他本人一樣,瘦瘦的、清秀的,王盛弘說他文字乾淨、充滿詩意,筆下的世界無塵無淨;又或者也有人認為他的詩音樂性十足,意象豐富,鯨向海在《善遞饅頭》的推薦序裡說:「使乍看無關的詩句,統馭在一種徒勞的音樂感之中。」這樣的音樂性也有人推測導因於孫梓評對押韻的癖好:「孫梓評的詩作慣以押韻表現對音樂性的癖好,而詩旨、詩境等表面文字所能展現的深層意義則依附在音樂性上。」
然而,筆者認為僅以押韻並不能說明孫梓評詩裡獨特的音樂性,也不僅於押韻以及使用提及音樂相關詞彙──〈荊棘下嚥〉裡:「電子音在第三小節暫停」;又或者〈如果敵人來了〉:「生活是一張多事的CD。是誰說:/都沒有快樂的歌嗎。」
如果敵人來了 ◎#孫梓評
如果動物園裡沒有獅子沒有老虎沒有
長頸鹿,如果
在那之前。熟悉的字眼圍困所有城市的
出口,如果
我們在星期天說出第一句髒話
然後睡去。總會有些什麼來臨
一場雨,落在身後的窗子外面
打醒迷路的麻雀。我們私下蠱惑
記憶的把戲,通常,不甚迷人
於是翻身,睡扁一道皺紋
叫鬧鐘閉嘴。火車駛向童年田野
小路上的蝴蝶
眼淚被信紙承接在昨夜,關於死亡
想像說了一些。沈默說了一些。
我們用手和腳聆聽相同的音樂
向每一段字眼中的憂傷告別
如果沒有開始就不必結束
如果開始。
房間開始傾斜,往愛的身上倚靠
想念是一種復古的流行。輕盈和沈重
的臨界點上,陽光流動著
猜疑流動著。我們
在晚宴上分享彼此的背叛,用微笑
拭去眼角殘餘的信仰
拭去。過多的關心和溫暖。在籠裡
豢養螞蟻,或者孤獨
生活是一張多事的CD。是誰說……
都沒有快樂的歌嗎
翻遍了櫃子
發現:只有咀嚼才是唯一的真實
烹調欲望。吃吃吃吃,烘焙夢想
吃吃吃吃。吃掉一間屋子一條道路。吃吃
吃吃。吃掉日出,吃掉饑渴的,厭惡的。
吃掉餅乾。群眾的口水。一本書。
一個飽嗝之後。
已經有大多漂亮的話。我們的床重新
飄流在海上,路過第一次約會。第一次
分手。和權力約會,和青春期分手。
在城市邊緣的崗哨上,遇見
獅子老虎長頸鹿。牠們都長大成人
和你我並無兩樣
星期天早晨的第一句髒話
於是滾落唇邊。成為修辭華美的
祝福……
如果敵人來了
如果敵人來了
如果是自己
提到音樂相關詞彙,或者將詩寫得像是唱出歌詞來的對話又或者押韻,這些都是大多數人對於孫梓評詩中具備音樂性的判斷依據。但這並無法具體說明這些素材的使用,與其他同樣使用這些素材的詩人在音樂性的表現上有什麼特殊,因此筆者試圖跳出這些框架,歸納出專屬孫梓評獨有的音樂性傾向。
在詩境創造上來說,意象的生成、想像乃至於接收,這些關乎主觀性的藝術表現,於本文不論;以主題切入的話,孫梓評的詩作又大多歸類為愛情相關。因此要讓孫梓評詩裡的氛圍詩境能夠被具體說明,筆者試圖回歸字詞的使用本身,在作品裡找到較具體非關想像的論述,並以此推演出孫梓評詩中的時間感以及詩境特色。
本文以孫梓評《如果敵人來了》及《善遞饅頭》這兩本詩集為例,除了討論時間感、詩境氛圍以及音樂性的技術性呈現之外,也試著看見孫梓評在創作中改變的軌跡。
2.在時間裡行走
在閱讀《如果敵人來了》時孫梓評於自序裡說:「我卻依舊私心盼望,在月光的截角處,夢遊小丑的掩護下,持握一把青春的鑰匙,開啟一方星星滿天的遊園地。」他企圖在詩裡尋找逝去的光陰,抓住時間的尾巴,這讓他的作品總蒙上一層對於生命消逝的傷感。在閱讀的同時也發現,關於時光的描寫,孫梓評似乎在整本作品裡放了不少線索,因此試著整理出孫梓評詩中時間的軌跡。
《如果敵人來了》總共有50首詩,作品當中孫梓評大量提到季節、日夜、時光、年齡的推移。例如詩作〈拉鍊之歌〉:「刷地拉開,黑夜/刷地拉開,白天。」或是〈想念〉:「把春天摺成一頁薄薄的雨/在窗外,寫下一整行/遠方的名字/直到,日光掀開書頁邊緣。」許多日夜的推移,讓讀者經歷了具體的時間流變之感。
而這樣的流變之感不只於黑夜與白天的交替,同樣使用在季節上的變化,例如〈隱題詩〉裡面:「秋的最後一句禪長成……夏日夢裡忘了關上的。」還有〈果核戀人〉裡面分別在詩的前段提到四月,中段提到八月,最後又回到六月。孫梓評大量使用季節遷移來完成時間的變動。
接下來的特點是年齡階段的變化,這些也充斥在他的詩作裡,例如:〈兒童樂園〉:「遇見走私的童年/購買入場券集附贈華美的遺書……摩天輪上,層層上升的/少年青年壯年……看守童年的長工伯伯/忘了轉動,只留下/報廢的小木偶、白雪公主和米老鼠/在你荒蕪的記憶墓園前/來回踱步。」還有〈孩子•四首〉:「二、森林/孩子走近,走進/迷路之後看見/身邊一顆顆/長大的記憶。」這樣年齡階段的變化,再加上許多時間副詞的使用:昨天、今天、明天、未來、以後……,這些語詞現象都讓人無法忽略孫梓評對於「時間」議題的偏好。
整理出上述特徵,再加上字詞的統計,分別在不同的作品裡面,提到10次「時光」、6次「白日」、25次「黑夜」、10次「記憶」。但總結上述特點再加上此段語詞的統計數量,或許也只能說明孫梓評似乎是一個愛用時間詞彙的詩人,同時也已經能夠說明詩中存在大量的「時間」詞彙。如果要進一步討論「時間感」是如何讓人產生「感覺」的?筆者在整理中發現,除了上述語詞的使用之外,關於「錯身」相關字詞的使用,也是大量的存在於孫梓評的詩作當中,更具體來說,孫梓評透過另一些字詞的使用,使得時間產生了一種距離感。
再例如〈藍小孩〉:「夜裡,劃出一片時光海洋……某年某月某日,一枚/曾經擦身而過的瘦月亮」;〈四季〉:「就這樣,春天趕路而來……當冬天自街角邁步前來」
〈春岸〉:「星月一沉,忽然就無比地年老」
春岸 ◎#孫梓評
說起悲傷的時候
已經漸漸不那麼純粹了
那是因為知道自己
不再是一個可以簡單去看海的少年
廣大的湛藍的海被無心地經過
在懵懂地轉瞬間
星月一沈 忽然就無比地年老
卻依然還想念可以眺望的岸
聽潮水喚來星光
指尖上的露水豢養著貓
街巷底的小理髮店暗著
燈微微一盞
往下走就是海
漁船好騷動地想出發
浸在記憶裡的春天
如今是頹圮的港口
只有風,還是舊舊的溫柔
〈眼淚,還沒有發生〉:「她走過的每一步昨天都像火……」。
眼淚,還沒有發生 ◎#孫梓評
她走過的每一步昨天都像火
蝴蝶燃燒
如何還原未啟程的天空?
當少女時代的軸線傾斜
回憶起掩齒象和犀牛共同奔跑的史前
她想,將自己還原成歲月子宮裡的一枚受精卵
微笑的臍帶陸連著母體
當羊水退潮
以星光記載一千種默默的心跳
而眼淚是貝,在秘密地層內等待遠方
不同的,被呼喚,被給予的名字
名字是想像,是誤解,是定位
是日後故事上游的第一滴水
在越濮民族的蠻荒曲調中,她翻閱自己
如同閱讀一朵茁壯的
雲:一種古老的移動和暫居
敘事墨水啟程之前
她披著陽光的薄膜
踩過掩齒象和犀牛的糞便
直到:
殖民風吹皺一盆暗喻幸福的海。
他走來。日光允諾:給她最美的出發
但顛沛流離地抵達
時光的河岸長鏡頭地
吹出憂傷的煙花
他喚她,伏耳魔殺:置於舌尖上的美麗
除了聲帶振動出未曾翻譯的疼惜
還透露著即將到來的咀嚼、吞噬
一冊口腹纏綿的羅曼史
她已經少女,卻不認識自己的胴體
不能被鏡子出的美,如礦,在掩藏中唱著
黑暗的光。
黑暗的光啊,他為她配戴寶石
建築承諾城堡如同以為不會傾圮的愛戀
她被迫,在不同的他身上流浪
記憶悄靜如尺,丈量著假與真
短與長,深刻與遺忘
她繼續,在不同的他身上流浪
初次侵佔,再次侵佔
初次角逐,再次驅逐
愛情光復紀念日
愛情獨立紀念日
愛情投降紀念日
愛情革命紀念日
所有的器官都失去岸
所有的血液都流向海洋
所有的纏綿都成為戰場
她在生命的版圖上被他割讓
曾牽手散步走過的花徑
撒滿枯萎誓言
她記得,他親手蓋起一幢陰影之屋
陽光底下聞不見陽光
花開,蝴蝶灰燼著暖暖四月
飽沛的乳房溢出成熟蜜香
她已經能綻放聲音,以肉身彈奏
不能被攜帶的美,如稻浪,如茶芯,如硫黃
如森林,如鴉片,如蕉風,如獸畜的低語
在黑暗中唱著
騷動的光。
散落在他詩作裡面有大量關於時間「距離」上的建立。〈藍小孩〉夜晚多長?可以測量嗎?夜晚的面積或者長度就像是一片時光海洋,又或者某年某月某日後面銜接的是擦身而過;〈四季〉春天從「哪裡」趕路而來,那裡有誰?曾經發生了什麼,所以春天要趕路而來?而冬天又因為什麼從街角邁步?〈春岸〉的星月沉下了,關於「沉」這個動詞,很難讓人聯想到任何正面向上的情感,而後面馬上緊接的是無比地年老;〈眼淚,還沒有發生〉昨天也可以被行走了。這些大量透過動態描摹,讓時間產生距離,而這樣的距離創造出故事發生的空間,因此想像就可以萌發,在這樣的句子裡面,有無限多種情節可以推演。
除了時間的展現之外,《如果敵人來了》裡面有戲劇元素──情節、角色、對話、場景──的有〈笑話〉、〈邂逅,在一個神經質的下午〉、〈情節〉、〈M的森林〉、〈素描練習〉、〈祝福〉、〈眼淚,還沒有發生〉、〈路燈的獨家報導〉、〈角色˙五首〉、〈睡前˙五首〉。羅列出這些作品並非要細論孫梓評詩中的戲劇性(因為其實在作品中有很明顯的表現)。筆者在此企圖結合跟說明的是,透過這樣時間的錯置、推移,再搭配上戲劇性的主題展現,就能夠讓人產生一種「經過」、「錯失」「離開」等等具備時間與空間交錯作用的感受。
特別想另外提及的是,約略有一半的詩作裡,孫梓評都有提到「黑夜」這個意象,對照白天的清楚,夜裡是相對模糊、神秘以及充滿想像的,而孫梓評的時間感、戲劇性,壟罩在這樣的黑影之下,就會凸顯了傷感的愁思。
-
◎作者簡介
孫梓評,1976年生。東吳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現任職《自由時報》副刊。著有詩集《如果敵人來了》、《法蘭克學派》、《你不在那兒》、《善遞饅頭》。散文集《甜鋼琴》、《除以一》、《知影》。短篇小說集《星星遊樂場》、《女館》。長篇小說《男身》、《傷心童話》等書
-
美術設計: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17.html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孫梓評 #時間 #音樂 #戲劇
一把青 真實 故事 在 郭軫為何叫郭軫?你沒看懂的一把青#01 - 戲劇綜藝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原來阿,故事中的一切,早就在他們的名字裡看出端倪。 如果你在看劇前,就已經知道這些名字的真實涵義, 你還能有看下去的勇氣嗎? 我是其濛 ... ... <看更多>
一把青 真實 故事 在 [把青] 也跟著飆劇之各種感觸- 看板TaiwanDrama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承認,開看一把青是臉書上的朋友推的坑...
她為了愛情故事感傷,但我沒問她是愛雙師娘那兩對cp還是軫青(欸)
結果是我自己也跟著一口氣看完!
先來簡介一下我的背景:
我是外公的兄弟有人當空軍,可惜最後跟小顧郭軫一樣(不)
不知道撫恤金用到哪了...(我沒問長輩們)
雖然知道媽媽那方的背景,但看完這部戲我一點不想罵人
因為我相信KMT有照顧到一部分人
也有些人則排除在外(這可以想見)
再來就是我自己高中的時候,雖然不是學校指定讀物
但是我有看孽子/台北人(兩本都有看)
孤戀花跟孽子播出我沒跟到(各種...唉呀
有line TV真好,只可惜台灣平台...)
我也跟著進入那有哭有笑,有悲有歡
政治跟人生各種玩弄的時代...
郭軫真的好帥,雖然帥得有點欠打
朱青則是各種苦命,她角色前期的忍耐值也快破表
結婚前後好不容易有一點泡泡....
好啦,反正是最後(!)的絢爛...
"(空軍村)好久沒有(?)像那樣的人了,有趣,就像你"
小周一開始跟芊儀這麼說朱青
只是這三個人真的是在東北內戰時,才真的比較親近的三個人
小墨婷的世界似乎只知道空軍大哥大叔們的事情,
513之類的飛機編號變成另外一種五一得三記法,
但這根本不是九九乘法XDDD
當初的江偉成隊長也超帥的!! (大心)
小邵則是仔細的作戰官
朱青的教程教科書,故意不借給學姊--學姊固然是自以為擺架子
汪影看到這樣"水秀"的朱青不知道什麼感想(哈哈哈哈)
但王剛也不是白目(相對於小顧XDD)
然後小邵小周初期也很尷尬的:周副師娘其實只是嘴上很利,
"交接"後的邵副隊跟她根本還只是飯友(噗),不是家人
是一家人了還是要說謝(哎呀)
兩人還是尷尬,是真的
當然,有些事情當年、今天都還有:
因為愛而結婚,但也有家人的不諒解...
這好像一點都不只是秦芊儀(楊謹華)的經驗(認真)
然後小邵被墨婷&小周害的背黑鍋--
別人的公文書,千萬不能亂代簽...小墨婷不該簽的"淮"還是"准"(昏)
可是小孩之過變成小邵受罪,小周可一點講不出口
我想小邵當初萬萬沒想到這是小孩惹的禍(悲劇了)
所有空軍村太太們,都要面對一個事實:
除了擔心是否摔機(當然不會講這麼白)之外,
當飛行從軍官們的生活拿走,不適應是一定會有的
真有個萬一出事,女人的堅韌苦日子才開始
沒小孩還可以不用學弟學長交接,能走新的路(小白...)
對軫青多所阻止的芊儀怕的是:
要是軫青結婚,哪天要是開戰十一大隊on call,
就要看到小朱青流著跟自己一樣在得知偉成差點摔機時的眼淚
(當初在洛陽不堪回首的回憶!)
江大隊長碰到醫官來家體檢,
那個年代的飛行員飛的時候有跳傘但沒有頭盔的(為什麼?!)
就跟美式足球的衝鋒組球員一樣腦部會受傷,
為什麼一些事情精確的時間和事情,他會不記得?
結果後來還是發病了><
那個年代還真是...(想到就氣)
開戰前的寧靜.....
長官來南京空管可以想見,但卯起來找朱青偏要硬飛的郭軫...
十一大隊根本掩護他啊!
不過郭軫只是飛到火車站再回到機場,
他明明沒有迫降在火車站,還要說他有罪....
不管願不願意,誰想背罪?
處長夫人很會找棋子,但....
我猜樊處長要是知道自己夫人跟師娘們交涉對話是這樣,他也無言
而且郭軫不是真愛(欸欸)
在軍牢的晚上,郭軫跟江偉成談到他們以後的夢....
郭軫:"我們也來蓋個連排房子,要是我們都出門了,師娘跟小朱青可以互相照應"
測繪空照也要開飛機,當然工作跟空軍差不多只是不用炸彈攻擊,
可是偉成啊,你的年代還沒有空拍機,
頂多天候不好機器不要放出來飛,你講這個夢....如果芊儀知道還是會生氣吧
郭軫說想開卡車到處走,這倒不致於會出車禍,只要不是砂石車就好(欸)
但這些夢都沒機會實現,
更糟的是十一大隊斷後自顧不暇><
在開戰前有這樣的段落:
以為是看演習的師娘/副隊娘跟小太太們,
哪裡知道,開來機場的蓋布軍用貨車上載著棺材!
偏偏棺材還摔了下來,大家都嚇壞了
這段讓我想起韓片走入砲火中的更衣壽衣橋段,崔勝鉉那段口白直讓人想哭...
這真的是...有夠沉重!
江偉成氣的罵硬要收拾棺材的芊儀幹嘛不跟他發脾氣,
因為他知道他虧欠芊儀太多
包括本來可以生下來卻小產的孩子、沒辦法退伍(累了也不能走)等等....
他其實知道自己欠太多無法還了><
見習飛官小顧在國共東北開戰之後正式登場
雖說小顧是一片丹心,
問題是他糾結於紙條上的文字誰先寫的已沒有意義
朱青話都講得非常清楚了,自己不會想變心,你怎麼作都不討人喜歡
老513(飛機)是有回憶的,朱青怎麼會允許你修飛機呢?
然後很多事情也被他不小心透露...唉
偏偏東北戰事,國軍陸軍完全被共產黨軍游擊戰搞死
空軍也幫不上忙
難怪有回轟炸任務,小邵不肯飛低一點轟炸,這真是太悲慘
轟炸前還可以看到村子的簡單風景,
轟炸完只剩火災現場.....跟一堆屍體(不)
東北戰後,不斷說著改朝換代的大家,終究連空軍村的人也要四散奔逃
不過芊儀卻遇到了意料之外的慘事:
發現叔叔跟姑姑不在老家大概逃跑的芊儀,也只能跟偉成繼續逃,
誰想得到車站留守的她會遭強暴(不)
偉成被綁被抓但沒遭解放軍徵招(抖抖)
然後....當年叫癲癇羊癲瘋? 放心,這不會傳染
(解放軍問偉成癲癇的台詞也顯露出某種不了解)
為了機票,小邵去找處長,他不意說出處長太太跟紅十字會很熟?
再想到最近台灣追殺紅十字會單位體制的事情....
原來不是假的啊(怒)
以前就這麼糟糕啊...
更糟糕的是,斷後的十一大隊被說成投共?
我的老媽啊....大隊都死到沒剩幾個人了,哪來的投共?
(就算有也不會有人出來認啦)
處長知道監察處對於朱青背景覺得怪怪....
還真不愧是要求清白的軍方啊
(朱青一開始猶豫是否跟郭軫成婚也是因此)
小周逃到台灣,
還不能隨便提這個最後因上頭不出來解釋還搞到黑到發光、不存在的單位欸!
只是為了搶眷舍的各種悲哀...
朱青跟John,兩位離開軍營搭吉普車驚鴻一瞥的鏡頭,雖然很美...
但為何看到朱青的打扮,
我想起章子怡在藝伎回憶錄電影之美軍出現時期,
在日本穿洋裝的特種行業女人?!
強烈的既視感啊!!
還有一個大家可能不太記得的細節:
台灣的仁愛新村門口有不准賭博的口號,
這大概跟村裡小太太們跟小周的麻將行為成了絕大諷刺XDDD
當初在南京的仁愛新村可沒管這麼多喔(不)
不幸的,老韓在南京時期"有事,我負責",
逃難前
"我不知道十一大隊情況....到了西安,只知道我們九大隊也要撤"之後,
透過處長一語帶過的死....
雖然找二分隊長夫人要跟小顧假結婚,做個沖喜消息
但....小顧真是硬脾氣啊...最後不想辜負別人害了自己
處長也拿他沒辦法
看到這段我覺得:
這種"多算贏少算輸"之類的心態根本怪怪
對於當年的國軍高層,還真的很需要那些偽裝的消息><
關於墨婷...前後都是數學死穴
但前期沒有體罰(笑)
我們並不知道,
墨婷班上的數學老師有沒有說過考不到某種分數就要打幾下
但我至少到國中都還有挨打的經驗
焦飛找方法應對打的痛,這果然是可以想見
Sin cos(cosin)-三角函數
那是我有概念卻不懂的東西(高中數學不好的人)
但這本就是很奇怪的管教方式...
處長非常提防美國,他跟John立場相異的鬥法可以想見,
小顧不想成為套話的棋子,背後也是多少對朱青有情分;
樊處長啊,朱青的黑歷史你是知道的,但對一個大學沒畢業的女生來說,
她可不像芊儀有小周幫助去教書,
她也不是以往公娼有牌的,枕營業並非她樂意作的事
然後逃難時不得已的交換更是....
癲癇發病後的偉成的確覺得自己成了麻煩,芊儀照顧他也有壓力
小顧總算傳達了郭軫最後訊息,
朱青看到郭軫遺書卻只想燒掉
小顧唸遺書這段,變成吳慷仁本劇最後的配音演出
是啊,這麼痛的回憶能找誰說?
化妝跟耳環是她在外頭的保護色,應付John也有一些互相利用
強顏歡笑之下還要幫人的朱青,還真的是讓人心疼
墨婷的黨證給了又收...
教官是想衝業績,但當墨婷的爸爸小邵/士官長等人,
因為保防政戰體制的惡搞...教官居然叫她交回黨證,
她特意寫的自傳也沒用了,
根本是當你好的時後才要你入黨,反過來就現實以待
這跟大人們被逼要寫自白認罪書之類的不是交相呼應嗎?
最後的對質...
老鞏、小邵對不起前大隊長偉成,樊處長少見的具保舉動...
江偉成還有那最後一點抗拒不實指控的自尊啊!!!
朱青沒去成美國...John最後來陰的,朱青的洗澡照沒想到在你手上散佈!!
當初怎麼有照片?至少不會是不開心時刻拍的
但這種行為跟傳聞卻是一種傷害
變成一把刺人刀
已脫離空軍村的人無法再進入;
在這種消息之後,美軍宿舍或空軍村也無法待了,
朱青的說要去美國之白色謊言讓人覺得心痛...
樊處長你說朱青忘記自己的出身,雖然很殘忍的實話,
為了生存,連樊處長自己下台都也得服從上頭意思...
你不也為了力保偉成付出代價!
而且你不知道汪影是不想拖累小顧才偷偷離開空軍村
而台灣跟美國之間的關係,也這樣互相牽制到今天...
在保防對質之外,
墨婷旁白解釋好細胞/壞細胞,誰是告密者
老實說吧,保密防諜的警告標語,
在我小時候的日曆還有出現,近年才逐漸消失
要是有誰遭調查,可沒人會想一開始就認自己或朋友是告密,
但如果硬逼之下,變成互相舉報或互咬? 唉呀....
說真的在中共統治後,從中國逃到香港的人其實很多,
當時很多人想著要來台灣,
如同小護士寫信求救的情況不在少數,
但這樣也要被說是通匪? 太匪夷所思
至於有家人在對岸的人...小邵那哭還真是幫很多老兵哭(認真)
等到後來開放兩岸探親,情況根本來不及的情況也不少
芊儀因為這樣受累也真是有夠慘
小周跟芊儀一定沒料到朱青沒說出自己真要去的地方....
走遠一點也只能當call girl之流或是賣唱,夠悽慘了
別的陸軍區可不認識她,出來了就沒關係,
但藝工隊有些人確實是靠軍方上頭....
(同演出者與她在後台的對話...唉呀)
準備離開桃園仁愛東村
小顧:"十一大隊,解散!" 老鞏老淚縱橫了
這段讓人看了心好酸
處長正式退役離開空軍情報部,為什麼他的職名牌還真小><
"國家不會冤枉我們" "國家不會虧待老兵"
小邵、焦飛你們真的...
原本可以信任的國家體制都變得不讓人信任了
你們還真是....
搞到這麼無奈,果然只剩上告上書是唯一辦法
而墨婷的信件草稿,小邵小周看到了
然後墨婷還在信中提到抗戰時十一大隊陣亡者
(江偉成留下來的紙條!)
英勇戰死的人到最後才有機會平反,他們無奈陣亡或遭射擊只好送上天
這不就跟介錯沒兩樣...(不是開玩笑)
要黑整個大隊? 你政府自己軍策有問題就不欠罵嗎?
這真是看到我火氣都來了
一年後小顧從美國進修回來了,
但他沒對在車輛中隊的老鞏說出自己真正的所屬分隊
焦飛....你不知道墨婷很難過,雖然她念祭十二郎文演得人很難過
小周最後也陷入瘋狂不信任周圍的情況
村長都要當不好了...
至於小顧的任務前夜....小顧大概也不忍心殺朱青吧!
你那握緊(頸)的手....
但說真的朱青也不想讓他做(嗯)
這可不只是要不要交接的問題,
要換了我是朱青,碰到這種情況我可能也不會吧
能相伴就好,至少是朋友
最後...就讓我引用墨婷第一集的口白:
那個年代,後來...想起來,像傳說。
傳說,很多人聽過、看過。
那些真真假假混在一起的事,沒人知道最後怎樣了。
傳說,我聽過、也看過。
最後,我看到傳說裡的人,老了、白了頭髪…
然後遺憾滿滿的軫青戀....
這次我要引用跟本劇插曲/主題/結尾都無關的歌詞改編
"我們的故事啊就留在那一天/比起相愛的日子 分離更長久
越過銀河後 往那遙遠茫茫之地/
我穿越我們雪白的記憶"
(改編自 Red Velvet 七月七日/
那些日子[one of these days]中譯歌詞
雖然是韓文歌但覺得有意義...看完把青29,30,聽這首歌哭慘了...><
特別想到秦芊儀跟朱青更是想哭)
我想,對朱青而言,軫青之交會到底留在哪一天呢?
曹導&黃編劇沒有明說,我們就自己選吧
曹瑞原導演這次拍一把青是獻給空軍老兵與他們的眷屬&家人
這點沒有問題
歷史跟故事之間的關係在劇本上雖然有血有肉,
但也有一些真實可以供大家去挖掘
想抓東山那一把青,我們已不趁早,但求和平度過平凡的日子
And life goes on and o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112.8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459953295.A.67E.html
※ 編輯: didolydia (36.228.112.84), 04/06/2016 22:35:11
※ 編輯: didolydia (36.228.112.84), 04/06/2016 22:35:48
我媽娘家的人真的賭到太誇張...所以她不准我們玩
也有些長輩很糟糕的...
所以內文老韓台詞我稍微更改了一下,謝謝
※ 編輯: didolydia (114.43.164.95), 04/07/2016 19:25:44
※ 編輯: didolydia (114.43.164.95), 04/07/2016 19:33: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