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團隊半年來,第一次見面。
敏迪就非常興奮的跟大家分享她最近最重大的project<國際觀察曆>。就是一本日曆,然後一天介紹一個國家。
我:365天,就365國吔!全世界不是才兩百國左右?你後面灌水噢?
敏迪:才沒有灌水!有的日期會介紹國家領袖,重要國際組織,重要歷史,衝突地區.....
已打瞌睡。
我:為什麼不要叫<一天一國>?
敏迪:好像太直白,而且會不會聯想到天國?
我:說的也是。這個QR code要幹嘛?
敏迪:懶得看這麼多字的人可用聽的。
可心:什麼?可以連到Tinder?
敏迪:對,可以連到那個國家的Tinder….
可心下巴掉下來.....
敏迪:不是啦!會有podcast啦!刷了QR code就會有相對應的國家可以聽。
雖然沒辦法連到Tinder,但看起來挺精緻的。文的部分就不用講了,這敏迪本行,淺顯有趣,但國旗套色都滿不錯,我就覺得挺不容易,這個光校正就累死了吧?我就答應幫她推廣一下。
沒想到敏迪馬上逼我答應簽名20本,所以到時候用我的折扣碼購買,除了可以折價80元,還有20位朋友會收到我的親筆簽名限量款。
折扣碼:auntiefan
(竟然就叫我范阿姨,這廠商真不會做人。)
折扣金額:80元
使用期限:集資期間皆可使用,不限購買數量,但不可和其他折扣碼同時使用。
2022國際觀察曆
8/17 20:00 準時開賣
第一批商品預計於10月初寄出,趕不上第一批就要等11月底了。
購買聯結在此👇
https://bit.ly/2XxrcO7
#商品特色
📍一次認識所有國家,誰跟誰吵架、誰是一方之霸,通通講清楚
📍沒有旅遊景點,通通都是政治、外交、經濟,又大又硬
📍除了國家介紹,主題涵蓋:國際關係常見名詞、當代重要歷史、煙硝紛飛的衝突地區、國際組織與國家領袖⋯⋯
📍外盒搭配附贈的索引卡,替你將撕下的日曆紙典藏收納、妥善分類,不怕散亂或是丟失任何一張知識寶典
📍除了一本實體的日曆,還有專屬的網頁和語音,把握通勤時間也能充實自己
剛剛我打瞌睡的六大主題介紹:
📍國家介紹
世界上有多少國家?你又認識其中多少呢?
#國際觀察曆 為你整理出個別國家資訊,不論是語言、宗教、政經與外交,淺顯易懂一目瞭然。
📍國家領袖
了解國際局勢,也要知道那幾位在道上呼風喚雨的人物(欸不是)
從領袖們的經歷背景下手,明白他的行事風格以及對國際局勢的影響。
📍國際組織
WTO、WHO、WHA、NBA(有一個亂入)
觀察曆彙整組織的成立初衷到主要職掌,以及在國際間的影響力等等。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台灣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呢?
📍重要歷史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衝突從何而起?
世界局勢不會憑空而生,一切都是有跡可循。
明年帶你了解 11 則影響當代的重要歷史事件!
📍衝突地區
現在都已經 2021 年了,還有地方在打仗嗎?
雖然遺憾,但各地仍然有地區衝突和死傷不斷。
是歷史的安排,還是族群的糾結,或是另有隱情,衝突的真相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名詞介紹
新聞中的每一個字都認識,但組合起來就是霧煞煞有聽沒有懂?
為什麼伊斯蘭教還要分什葉派遜尼派?左派右派其實沒有那麼絕對、一帶一路是誰提出的經濟開發策略?我們都幫你整理好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日的主題為「鏈結海外僑台商與台灣共同發展策略」,我關注到僑委會本日的報告中特別分析了「後疫情時代海外僑台商與台灣共同發展契機」其中僑委會大致分為三個主題,來討論僑台商可能會遇到的挑戰及契機。我特別留意在本日報告中並未特別被明確提到的挑戰因素:一帶一路。 我讀到 2015 年海基會《兩岸經貿月刊》...
一帶一路對台灣的影響2021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阿母的買菜之路:核電陰影下的金山小鎮(06/26/2021 獨立評論@天下雜誌)
這是穿過金山市區的中山路,跟「舊街仔」(金包里街)平行,阿母都叫它「新大路」。
右邊這家「飛燕」,是阿母常去的美容院,老闆阿燕仔一直勸她不要染髮,說常染髮對身體不好,而且年紀大了,有白頭髮也是很自然、很好看的。直到兩年前,滿80歲的阿母總算聽進去了。
左邊是我的母校金山國小,創立於1898年,現在的校舍是2009年完成改建的。念小學時,中山路這側是下操場,隔著金包里街(中正路到文化一路那段)有排椰子樹,爬上中間的大階梯才進入校門。很久以前,曾經夢見椰子樹突然全部被砍光光,我很生氣,衝進校園大聲哭喊:「怎麼可以把人家的椰子樹砍掉啦!」還好,母校改建之後椰子樹都在,上操場的兩棵大榕樹也在,只是看起來變小了。
金山國小對面是農會銀行,不識字的阿母很信任裡面的行員,存提款時都是他們幫忙寫單子的。往前走幾步的十字路口有金農超市、區公所和公共大巴小巴候車處,金山對外主要交通道路──基金、陽金和淡金公路──在此會合,是小鎮的交通樞紐。
再往前走一小段,就到了傳統市場,是北海岸農特產集中地之一,阿母一輩子都在那裡買菜,很多萬里、石門的鄉親也是。年紀大了,她的步伐越來越慢,但每次上街總是能拖回一大籃生鮮食品,有時忘了把東西留在某處,攤販老友都會代為保管,等她去拿。
以市場為中心,店家和小吃攤就分布在中山路上,有屹立不搖的,也有常更換的。2019年7月,市場斜對面開了一家寵物手作鮮食店,裝潢布置看起來很療癒,店員說,金山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最常服務喵星人,生意還不錯。
這樣一條普普通通的街道,配上五花八門的招牌,就跟台灣很多鄉鎮的主要道路一樣,䆀媠仔䆀媠。家在金山,這是阿母日常的買菜之路,也是全世界我最常走、最熟悉的一條街道。
作者:江櫻梅/金山高中退休教師
不料,今年5月台灣本土疫情嚴峻,雙北進入三級警戒後,「飛燕」就開始歇業,阿母也一個多月沒出門買菜了。看不見的病毒令人恐懼,她的日常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每天都悶悶不樂。近日我出門採買或放封時,看到路上的行人、商店的員工,人人都戴上口罩,少數也加了護目鏡,連在自家院子清洗摩托車、蹲在門口和鄰居聊天的鄉親,都把口罩戴好戴滿。盛夏6月,藍天白雲,植物茂盛,蟬鳴唧唧,路上人煙稀少,學校裡沒有學生,彷彿末世感的不安,油然而生。
那天,站在「飛燕」店門口,望著熟悉的街道,好像可以稍微體會那麼一點點福島核災災民的處境,他們或者永遠無法返鄉,或者返鄉之後要與看不見的輻射共處。
這樣一個小鎮,卻活在核電的陰影下
從這條中山路看過去的山丘,地理位置不在金山,而是萬里,緊臨著大鵬國小。翻過山那邊的古地名叫八斗仔,是1867年淡北大地震引發海嘯的重災區之一;百餘年後,政府把核二廠蓋在那裡,距離穿過金山平原的山腳斷層,只約5公里。無法想像,北海岸若發生嚴重核災,我們還能在這山海之鄉安居嗎?對大台北地區的衝擊,是台灣能承受的嗎?
核二廠的兩個反應爐先後於1981、1983年開始運轉,40年的執照使用,期限是2021年12月和2023年3月。福島核災之後,我和很多鄉親一樣,才瞭解到核電的真相,認識到核電的危險,但我們也知道國家能源發展的進程,在老舊核電廠倒數計日之時,只能祈禱它們安全下莊。
然而,一想到核二廠近幾年的紀錄:一號機發生過「爐心襯板龜裂」、「錨定螺栓嚴重毀損」和「核燃料棒破損」等事故,二號機的「發電箱避雷器」爆炸過,也曾因「中子偵測系統」調校不當引發急停,就令人不安。結果,核二廠一號機要提前停止運轉了,並不是因為聽到我們的心聲,而是由於用過燃料池貯存容量不足,反應爐內核燃料無法退出更換,不得不於今年6月下旬提前停機。
這是台電長期輕忽核廢料問題的後果。但擁核人士仍跳出來為核電護航,說在這種用電吃緊的時候,怎麼可以讓核二廠一號爐提前停機,還說要讓老舊核電廠延役、要重啟核四,甚至還要蓋新的反應爐。他們說,沒有核電就會缺電;他們還說,核電廠很安全,萬一發生嚴重意外,有「斷然處置」啊!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核電廠都是很安全的。
福島人的血淚經驗
核電廠真的很安全嗎?福島縣雙葉町的前町長井戶川克隆也曾深信不疑。東日本大地震發生那天,他剛從福島縣政府拿了申請書,想要申請再多蓋兩座反應爐,可以為家鄉爭取更多回饋金和建設。
當時,他離核電廠僅三公里,就跟金山國小、金山區公所到核二廠的距離差不多。地震引起海嘯,接著發生嚴重核災,在資訊被蒙蔽之下,他帶著町民倉皇避難,大家只帶著簡便的東西,毛小孩被留在家裡,因為以為很快就能回家。井戶川說:「後來我才知道,我們500年內都別想回到雙葉町。」
雙葉町曾是他安居樂業的所在,一定有那麼一條街道是他最常走、最熟悉的,但是,他再也無法回故鄉了。核災發生之後,他後悔自責,他心有不甘,因此,餘生想讓更多人知道核電真相。
於是,井戶川克隆接受邀請來到台北,出席「地震國告別核電日台研究會」,也曾到北海岸交流。2014年3月5日首次見面時,金山國小的郭照燕老師問他,萬一上課時發生嚴重核災,該如何進行疏散來保護小朋友?知道學校和核電廠的相對位置以及交通路線後,他搖搖頭說:「很難。預防萬一,你們現在就應該遷校。」但,學校要遷到哪裡呢?
2019年6月14日,「地震國告別核電日台研究會」舉行記者會,井戶川克隆因病無法親自來台,便透過錄影告訴大家,核電廠是個巨大的謊言結構,一方面以電力不足來恐嚇民眾,另一方面以回饋金來「餵養人類的飢餓」。他說:「福島核災絕對不是虛驚一場,我要告訴敬愛的台灣人,核災嚴重傷害了福島,核電廠破壞了整個地球。」他還說:「核災不只是破壞土地,破壞我們原本的生活方式,破壞成千上萬個家庭,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破壞我們的工作,破壞我們的故鄉,也破壞了每個日本人民。」
只是煮一壺水,居然要用到保管十萬年的技術
井戶川克隆所訴說的核電真相,您聽到了嗎?
新北市長侯友宜應該聽到了吧!2019年8月22日,趁著出席消防局的記者會時,他特別詢問:「如果發生核能事故,我們有沒有能力處理?」消防局長黃德清回答:「這真的非常困難。」接著,市長語重心長地說:「我們防災救災的能力到那裡?核廢料怎麼處理?如果這些問題都不能解決,加上燃料棒已經有一半運回去,重啟核四就是一個假議題!」在擁核勢力強力反撲之際,至少還有一個願意面對真相的新北市長!作為金山人,我感謝侯友宜市長。
2018年11月,在北海岸宣傳第16案擁核公投要投「不同意」時,接觸到一些立場不同的鄉親,其中有人擔心會缺電,有人顧慮回饋金或工作機會,有人覺得核災應該不會發生,還有人以為福島都沒事了。唉!如同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郭慶霖所言,不只核電廠除役是個大工程,整個社會的除役也是。
其實,10年過後,福島尚未脫離核災的威脅。一袋又一袋的輻射汙土,其中很多還「暫時」放置於居民住家附近;核電廠裡1,000多個巨大的貯存槽,累計約有125萬噸輻射汙水,還在持續增加中。今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兩年後(2023年)要將這些核汙水稀釋後排入海洋,不但遭到福島漁民、日本民眾強烈反彈,也引起全球高度關注。福島縣縣民所發起的國際連署,得到24個國家的311個團體共同響應,7萬多人簽了請願書,一致反對日本政府把輻射汙水排入太平洋。
一般核電廠產生的廢水,通常不會直接與燃料芯接觸,但福島核災產生的汙水,不只含氚,還有幾十種不同的放射性物質,與正常核電廠的產物不可同日而語。日本政府聲稱,那些輻射汙水會先經過「多核種處理系統」處理,不會殘留其他放射性污染物,只會將含氚的廢水排入海洋。這是實情嗎?
我不禁想起反核先輩范正堂先生的發現。1993年7月31日,范正堂在核二廠出水口附近,首次發現大量變形的花身雞魚,「背部隆起或體側彎曲,以X光檢視骨骼型態,脊椎形狀呈現波浪狀,單彎、雙彎,甚至三彎」,看起來像是早年黃俊雄布袋戲裡的駝背怪客「秘雕」,因此命名為「秘雕魚」。
這些畸形魚大都分布在核二廠出水口一帶,那裡每天都排放出約800萬噸攝氏40度的廢熱水。很明顯地,秘雕魚與環境因子有關,究竟是水溫過高、化學物質,還是人工輻射所致?台電委託專家調查,最後以「都是水溫惹的禍」結案,並加長出水口堤防來改善水溫的影響。不過,根據原能會網站的「放射性物質排放報告」,核電廠的確會排放放射性氣體、液體,據說都遠低於法規限值,安全無虞。
而最令人擔心的,是用過的高階核廢料。至今年3月底,核二廠累計有9,492束,目前都「暫時」放在圍阻體旁的水池中,每束約10x10根燃料棒,其中有幾根是水棒,用來排水降溫(福島第一核電廠的燃料池當時共有4,546根燃料棒)。高階核廢料的永久處置需要十萬、百萬年,對台灣來說,選址、興建、保存材質與方式都是問題,而且目前全球還沒有任何一座成功啟用的高核廢場址。
福島核災發生後,日本某個小孩說:「只是煮一壺水,居然要用到保管十萬年的技術,核電實在太不經濟了!」這真是直指核心的洞見。核電既麻煩又不經濟,也違反世代正義,我們怎能讓核四重啟?
核一廠已進入漫長的除役之路,目前困難重重,核二廠也將面臨同樣的挑戰。此時此刻,祈願台灣早日戰勝新冠病毒的威脅,北海岸這兩座核電廠未來也都能順利除役。
不管立場為何,親愛的台灣人,請好好看一看我們的家鄉吧!您成長、棲居的所在,也有一條最常走的上學之路、買菜之路嗎?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1056
♡
一帶一路對台灣的影響2021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Joe:「美國打算聯合G7成員國,一同反抗中國在許多國際議題的影響力,中國跟平常一樣,繼續嗆回去,中美相敬如兵。」
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美國總統Biden帶頭團結西方組成國際陣線,以對抗中國日增的影響力達成共識,G7領袖峰會今天會後發布25頁的聯合聲明,涵蓋議題從疫後復甦、全球經濟、稅改、貿易到氣候等,還要求中國尊重人權與基本自由,尤其攸關新疆和香港自治,還說G7會繼續就如何挑戰中國在全球經濟的舉措保持諮商。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份聯合聲明不大可能有任何立即的實質影響,雖然克服部分歐洲領袖對用字太強恐激怒中國的憂心,在一些議題成功點名中國北京,但美國仍沒能在聲明裡就強迫勞動一事具體點名中國來譴責,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他渴望就諸如氣候變遷等議題繼續與中國接觸,這點不會改變,各國需對中國待以尊重。
G7領袖90分鐘峰會裡主要的焦點都在中國,儘管與會領袖普遍同意中國北京是隱憂,但對與中國相關的用字拿捏,看法分歧,一些與會人員還在敏感議程期間被要求不得用手機以免洩密,Biden力求要高分貝具體譴責中國強迫勞動一事,但最終各國領袖還是折衷,把議題拆成兩項:一方面提高對中國境內的人權關注,另一方面以不直接點名中國北京的方式對強迫勞動提出警告,Biden與西方領袖雖以強硬用字對待俄、中,展現團結陣線應對一系列威脅,但從終止燃煤發電使用的具體時間表,到資助窮國基建投資以抗衡中國北京「一帶一路」的金額,都沒有共識,此外,G7要求中國需尊重基本自由之餘,仍沒能就禁止西方實體與個人參與涉及強迫勞動相關的計畫達成共識,事前大張旗鼓要對付中國北京侵害人權,最終只落得一紙模糊的宣言,要盟邦設立工作組「釐清強化合作領域,以及為消除全球供應鏈中一切形式的強迫勞動而集體努力」。
另有美國媒體認為,儘管Biden呼籲採取更鷹派的立場,但其他領袖擔心此舉恐使G7被視為反中組織,德國總理梅克爾對成立特別工作組表示歡迎,但不想將其定義為反中行動,還說「這個小組不是為了反對某事,而是為了支持某事」,Biden結束在英國舉行的G7峰會後將轉赴布魯塞爾,參加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峰會,預料Biden會重申歐洲仍為關鍵盟邦、北約仍是西方安全重要基石等立場,以修補Trump時代美國與歐洲及北約的裂痕。華府益發在安全上聚焦中國的做法,並非所有盟國都買單。基於地緣關係,中國對北約沒有直接軍事威脅,連美國在北約的代表都坦言,若太過強調應對中國,會分散北約對主要目標俄羅斯的注意。
法國正推動歐洲在防衛議題上應有更大戰略自主;法國國防部長先前也對北約抗中抱持懷疑,認為歐洲不需像美國那樣憂慮中國,G7領袖公報首度提及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怒嗆,七國集團峰會公報提及涉華議題,就涉港、涉疆、台灣、涉海等問題對中方蓄意污衊,干涉中國內政,此舉嚴重違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違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暴露出美國等少數國家人為製造對立隔閡、擴大分歧矛盾的不良用心,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涉疆、涉港、台灣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趙立堅說:「我想強調,世界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是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一國或一個國家集團號令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他指出,當前形勢下,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加強團結合作,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而不應基於小圈子搞集團政治,不應以意識形態劃線,打壓不同發展模式,更不應混淆是非,轉嫁責任。最後,他還狂酸「美國病了,病得不輕,七國集團還是給美國把把脈,開藥方。」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6-15/589460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6140120.aspx
一帶一路對台灣的影響2021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日的主題為「鏈結海外僑台商與台灣共同發展策略」,我關注到僑委會本日的報告中特別分析了「後疫情時代海外僑台商與台灣共同發展契機」其中僑委會大致分為三個主題,來討論僑台商可能會遇到的挑戰及契機。我特別留意在本日報告中並未特別被明確提到的挑戰因素:一帶一路。
我讀到 2015 年海基會《兩岸經貿月刊》有一篇文章《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戰略意涵與對台商的啟示》,建議台商可參加加入,結合運用中國的政策優勢。
我希望針對這個議題再次細究,現在國際大環境已經完全不同了,包括經濟貿易戰,目前一帶一路漸漸被發現是一個「債務陷阱的外交」。在分析全球僑台商可能面對的壓力時,討論這件事非常重要。一帶一路的爭議從許多國家的質疑與因應來談起,全球已有許多國家不滿中國一帶一路,紛紛解除合作,或是與其他國家結盟。
一帶一路常見,我幫你蓋港口、蓋機場,如果你沒有錢可以還債,那你的港口、機場就借我用,一借就借99年,這不是正常國家會發生的事情,所以一帶一路最後會看到包括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港口,都受到中國政策的影響。
參考過去僑委會幾任委員長,包括陳士魁委員長曾表示,一帶一路是政治工具,台商應該要避凶!吳新興委員長則說這對台商來說是一種威脅。但目前還有一些媒體和研究,到去年年初還在鼓勵台商或台灣要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
若萬一有問題,恐怕不好收拾,我們應當預防這樣的問題。當然市場是自由的,但我們應當給出一些比較分析的資料給台商,並給予協助與替代性的選擇建議,資訊揭露讓台商可以了解通盤的狀況,希望一個月內能有這樣的報告給辦公室參考看看。
2021-04-28,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僑委會 童振源委員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一 14:00-15: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