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名稱由來】
#JLPT特訓班最後招生只到今天:https://wenk.io/l01JARF6
鈴麗在日本的超市或是店面有時候會看到「大蒜」的日文「にんにく」,雖然很多時候是寫平假名,不過偶爾也會看到漢字「忍辱」,鈴麗很好奇這個漢字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其實「にんにく」的漢字除了是「蒜」、「大蒜」外,也能寫成「忍辱」,只是為什麼是「忍辱」呢?
其實這是因為在日本佛教中將「蒜頭(ニンニク)」、「薤白(ノビル)」、「蔥(ネギ)」、「韭菜(ニラ)」、「薤(ラッキョウ)」稱為「五葷」,也就是佛教徒不能食用的五種香辛料。
但有些和尚明明很喜歡吃大蒜,卻必須忍耐,「忍耐」在佛教中又可講成「忍辱」,而後「忍辱(にんにく)」就變成「大蒜(にんにく)」的隱語了。
⭐文法教學節錄自「N3課程」
ニラ 漢字 在 探員m的東京宵夜文事件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事件286 台灣名產鍋貼什麼時候要進軍日本?
上禮拜Lawson開賣台灣雞排,據說這禮拜澀谷會開一家台灣小火鍋店,最近東京開始能找到不一樣的台灣元素,可喜可賀。
繼有人把豆漿油條做成文青店以後,我一直很期待鍋貼也能被發揚光大。其實日本有一種叫做「棒餃子」的料理,跟鍋貼長得很像,長長扁扁,兩邊開口,但即使能吃到棒餃子,日本人也只是把它當小菜配飯吃,難以到體會台灣人一口接一口塞數十個鍋貼的爽快感。
前陣子去了飯田橋的一家煎餃名店「おけ以」,已經開了整整65年,店裡還算乾淨明亮,不過菜單和餐具都看起來很有歷史,菜單用全漢字表記, 例如「木樨炒飯」,雖然看得懂是指「木須」,但其實「木樨」才是本名,「木須」則是將錯就錯;還有大「氵齒」麵,我想這一定是「大滷麵」寫錯字,底下用日文註記了「五目ソバ」,也是沒錯...總之超越一般中華餐廳的常見項目,果然是老店,才能把這些經典的菜色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
日本的餃子跟華人世界不同的是,皮薄,內餡蔬菜比例高,添加韭菜和大蒜,所以雖然口感大多不如台灣的多肉餃子,但有凝縮感的辛香調味我很喜歡。
這裡的名物餃子也是如此,內餡黏著度不夠,一咬開就散掉,不過韭菜和大蒜的香氣救了這一切,我吃得蠻開心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的豬肝炒豆芽菜,豬肝先醃過再裹上薄粉油炸,最後跟蔬菜一起炒,無論口感味覺上都有薄皮排骨肉的錯覺。
在日本的中華餐廳常見到豬肝炒韭菜,通稱「ニラレバ」或「レバニラ」。理解這個單詞需要多重轉換,首先ニラ是韭菜的發音,這個好說先放一邊。肝臟就比較複雜,作為食材的家禽、家畜內臟通常不說肝臓(かんぞう)或肝(きも),而使用源自英語liver或德語leber的片假名「レバー」。跟別的食材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再視情況省略長音,然後就變成我們看到的樣子。
因為店很小,吧台座位坐滿後,散客就被派去四人桌併桌,有一個老奶奶提著大包小包坐到我們旁邊,看她跟店員熟稔的應對,或許已經吃了幾十年。有時候想想,路上的老店們在小小的空間裡努力地對抗時代洪流,把這些老味道、老文化帶到現代來真的很不容易,感謝你們日復一日的營業。
★飯田橋「おけ以」
★評價:味道不錯,不過價位有點高,一盤餃子六個要600喔!朝聖老店名店可以去,注重CP值的話還是先不要。還有可以用pay pay結帳很加分。
ニラ 漢字 在 王可樂日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蒜」為什麼是「にんにく」呢?】
查了字典後會發現;「にんにく」的漢字除了是「蒜」、「大蒜」外,也能寫成「忍辱」,只是為什麼是「忍辱」呢?
這是因為在佛教中將「蒜頭(ニンニク)」、「薤白(ノビル)」、「蔥(ネギ)」、「韭菜(ニラ)」、「薤(ラッキョウ)」稱為「五葷」,也就是佛教徒不能食用以上這五種葷菜的意思。
但有些和尚明明很喜歡吃大蒜,卻必須忍耐,「忍耐」在佛教中又可講成「忍辱」,這個「忍辱(にんにく)」就變成「大蒜(にんにく)」的隱語了。
🍺 初級新班( 7/18)招生中:https://goo.gl/TLFxgl
🍺 N5~N1 雲端課程:https://goo.gl/jtOQYT
🍺 課程詢問line id【colam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