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釣魚也可以這麼好玩!🥰🥰🥰
上回去 #海釣初體驗 的文章終於出來了~~
因為又有人私訊來詢問啦!
趕快生出來免得又拖稿了!👇👇👇
https://silviathetraveler.com/sea-fishing-in-keelung/
距離台北只要一小時車程的距離就能體驗夜釣
不需要困難技巧,連我這新手也可以收穫滿滿!
新鮮漁獲直接帶走,好多條啊!
還能在船上享受美味海鮮料理
馬上預約啦!帶著小孩也好玩!
下次要帶上我家艾立克一起去玩玩玩!🥰
#基隆海釣 #夜釣小管 #親子海釣 #新手也好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60的網紅跟著領隊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論喜歡釣魚、喜歡刺激的夜間冒險或是喜歡海鮮,基隆夜釣體驗,三種願望、一次滿足!適合兒童或新手,夜釣小管體驗不需困難的技巧,一根釣竿和魚餌就能輕鬆上手。仔細聆聽海洋知識介紹和船長私房釣魚密技,就能在接下來的20分鐘大展身手,同時在海上欣賞迷人的九份夜景。最後,盡情享用自己親手捕獲的海鮮大餐。準備好了...
「釣小管技巧」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釣小管技巧 在 希遊記 Silvia the travel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釣小管技巧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釣小管技巧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釣小管技巧 在 跟著領隊玩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釣小管技巧 在 [閒聊] 關於澎湖的夜釣小管- 看板FishShrimp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釣小管技巧 在 澎湖夜釣小管的經驗(第2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釣小管技巧 在 歐船長夜釣小管- Reviews 的評價
- 關於釣小管技巧 在 [討論] 澎湖夜釣小管真的有人釣到嗎-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釣小管技巧 在 釣小管技巧ptt|2021最新旅遊相關景點資訊與文章 的評價
- 關於釣小管技巧 在 澎湖夜釣小管釣得到嗎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釣小管技巧 在 [討論] 澎湖夜釣小管真的有人釣到嗎- womental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釣小管技巧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其實,神父覺得聊比賽內容,應該也是奧運的樂趣之一.
.
戴資穎的失誤多嗎?當然是,一個普通的外行人都看的出來,然而,這些失誤是否是不必要的?以神父這個一日球迷來看,戴的打法若一場比賽沒有一點失誤,那才奇怪.
.
常說戴的球路刁鑽,前天總算見識到了,刁鑽的球路就是打到對方根本無法防備或者措手不及,因此,敢打別人不敢打的地方,換取對方的「沒想到」或者「來不及」,本身就是一種冒險而且必須付出少許代價的作法,如果我想打到鄰近的線內,那麼容易界外就是必然的;如果我想讓對方左支右絀,或者變換方向使對方誤判,那麼一些失誤的產生,也是無法避免,可以想像我要打左邊硬要拉到右邊,或者打到遠方又要瞬間吊球拉近,甚至還要做出各種假動作,這裡頭豐富的肢體動覺智能,比我單純回擊還要困難數百倍.
.
所以,與其說失誤過多,不如說沒辦法將失誤控制在一定的範疇,然後讓自身的優勢更加展現,戴的打法實在複雜又充滿智慧,他可能在一開賽揮拍的時候,就開始思考並且布局.
.
相比對方的世界第二,他們的打法相較起來單純的多,但是那守備力還真不是蓋的,範圍非常廣,即使戴成功的讓她跑來跑去,疲於奔命,但最後她都有辦法把球救起來,然後重新讓比賽回到正軌,另外她的反擊殺球也真是快狠準,她有點像是成功的伊瑟農,在來來回回的攻防後,她是有辦法堅持到對方失誤的那一個最後贏家.
.
所以戴的失誤並不是偶然,而是建立對方完善的防守上,當你面對一般方法無法釣中的魚,理所當然就要想更多的陷阱,然而,這可能就是失誤更容易產生的原因.
.
在第二場,對方很明顯有進入戴的邏輯,節奏被抓住,最後被壓著打,戴幾個吊的小球成功取分,但第三場對方顯然有了防備,這導致戴必須設法讓吊小球弄得更懸疑,然後把空間拉得更大,但是當對方也跟著用小球來反擊,原本自己尋常的陷阱,布置起來就更加吃力.
.
當小球被對方戒備後,戴開始嘗試一些高風險高報酬的攻勢,前面的失誤其實都在合理範疇,5:3之後的亂流才勉強稱得上是不必要的失誤,這時陳雨菲開頭一直堅持的戰術發揮效果,那就是不斷的把戴逼到後場去,跟她打後場的高球戰,當戴想要試圖扣殺或者打遠距離致勝球,乃或是變換方向的壓線球,失誤於是產生,事實上,陳雨菲的身高比戴高很多,這種方式對戴來說是最不舒服的,但對陳來說是十分舒服的.
.
儘管落後7分,戴資穎仍然追了上來,坦白說,這只有球后才辦得到的不可能的任務,當戴再度找回狀態,回到那種三度空間逼迫對方奔跑的球路,陳的分數開始停滯,戴開始從後場回到網前,然後即使打高球的失誤也減少了,有一球還成功到打到線內,然後,吊小球也開始出現了.
.
18:14的時候,戴的小球是成功的,陳雖然試圖也用小球回擊,但技巧的細緻度仍然不如戴,不過在19:17的時候,陳仍然不死心的使用小球回擊,這回,失誤的便是戴了,陳吊小球,戴小球回去,陳又小球回來,那時戴已經後退了,她應該沒想到陳還敢用小球回擊,這一球,可以說是關鍵球,直接到了賽末點.
.
前面的亂流,導致失分過多,以至於後來找回狀態,時間仍然敢不上,加上陳那種膽大心細,在小球上吃虧,明明是個高個兒還在決勝關鍵放小球,這讓她後場戰術產生不可預測性.
.
陳耗費的體力應該比戴還多,戴的攻勢應該比陳還強,若說陳在這一場獲勝的原因是什麼,恐怕是贏在策略,對方教練很明顯對戴下了不少功夫,進行深度的研究,而陳則很忠實地執行戰術而沒有動搖,這個策略就是穩定的防守,接著等待機會進行反擊,時不時地把球打到後場,然後用長時間的防守等待對手失誤,並且時不時的擾亂對手的節奏.
.
另外陳這一場贏還有一點運氣成分,那就是她發起的好幾次挑戰都有成功,這讓她保持了氣勢.
.
然而,說實在的,就算看起來失誤多,仍然可以把對方逼迫得如此,後來居上到這個程度,先被拿下一盤,第二局仍然可以在開局落後下打敗對方,即使被對方針對研究過後,落後7分再追上比賽,差點翻盤,這樣子力挽狂瀾的羽球,明明對方領先卻好像是落後的一方,只能說,球后不愧是球后.
.
如果她能繼續打下去,應該會為羽壇持續創造各種目不暇給的華麗演出,brother.
釣小管技巧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白浪的瞥見】
身為一名白浪(漢人),有一段時間我總是極度羨慕著原住民可以信手捻來就講出自己的故事,部落的故事、家族的故事、遷徙的故事、獵人的故事,那些舊事在口齒唇舌之間被反覆練習,聽起來一切如新。
最近因為布農獵人王光祿釋憲案和特赦案,讓我想念起多年前和一群布農人一起入山的尋根之旅。男人們帶上了女人、小孩以及少數漢人,進入八通關古道一處溪谷。儘管那條路我已經走過幾次,但總是一五一十地走在路徑清晰的步道上,從沒想過要上攀或下切、沒想過要踏入獸徑、更沒想過要走上一條布農的回返之路。
隊伍在早晨入山,部落族人沿途拍照,其中最具備遊客資格的我,反倒成為那個拿著相機為他們留念的人(其實很喜歡他們喊我一聲「欸那個拍照的」)有的男人揹著鐵架,有的男人頂著頭帶(tinaqis)[1];女人和小孩一身輕裝,有時隨地撿起一根樹枝,親與子就牽在一起了。
同行之中,有一位安靜又敏銳的布農族長輩,布農名為Nas Qaisul Istasipal,漢文名字是「林淵源」[2]。路途中,林大哥曾多次回答我對植物名的提問、以及布農人都怎麼叫它,他多次下切到地勢較低的地方撿拾乾柴,不經易地流露出獵人的機敏和警覺眼神,除了這些少數又短暫的時刻,大多時間他都是質樸寡言的模樣——靜靜地卸下鋁製背架、靜靜地劈柴、靜靜地走著。到達營地後,我和朋友Y發現林大哥一直默默坐在一顆大石旁為大家煮水,我們忍不住笑著說:「大哥也太可愛了,到底要煮幾鍋熱水才會停手啊?」
這一支尋根隊伍主要是為了帶部落的孩子回到祖居的山林,傳承布農的生活經驗和傳統歌謠(多出我們這幾個漢人大概僅只是個意外吧?)大夥入山,穿的是平常穿的衣服、平常穿的布鞋和拖鞋,蓋的是平常蓋的棉被,用的平常用的鍋子、平常拿的菜刀。部落族人領路,我們偏離步道,上攀,進入一段植物高度及膝、沒有既成的路徑、最好手腳並用的典型中級山環境。越過了一條窄狹的稜線,便聽見溪水的聲音,很快地,一大片藍白相間的帆布棚就等在前方。
到了溪畔的營地之後,男人開始處理乾柴、起了爐灶、洗菜切菜的,準備餵飽這嗷嗷待哺、小孩與青少年占一半以上的大家。無事的孩子們很快就跳進溪水中納涼嬉戲,幾個大人坐在溪邊的大石上釣魚,孩子在溪裡也抓到了魚,全被煮進隔天早餐的鮮魚蔬菜湯裡。(個性總是小心謹慎的Y卻在此刻連人帶相機地意外落水,成為歷久不衰的笑柄。)
夜裡,在布棚底下,老人家說起瓦拉米的故事,林大哥一反日間的寡言,解釋「瓦拉米」在布農族語是「跟我去」的意思,日本話的意思「蕨類」,然後要哥哥林水源教孩子唱母語歌,先是一首充滿Uninang 的布農之歌,再來是一首和日本兵作戰後回家唱的歌,然後是「黑熊的歌」。一位大姐也說起家族抗日的故事,而這些舊事的紀念碑和駁坎,至今仍駐足在瓦拉米古道上。
更深更深的夜裡,漢人、女人、小人都入睡了。山裡傳來零星槍響,是男人外出打獵的聲音。清晨六點醒來,一隻紅棕毛色的飛鼠和一隻山羌已經被安放在營地一側的石頭上。「喔!原來飛鼠長這樣!」部落的朋友扯了扯牠的背膀。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看見飛鼠。因為太心驚打獵原來是這麼一回事,當場還極其愚蠢地用上「啊,我吃素啦!」推託,以免被招待野味(完全是多慮了,動物都是帶下山才處理)。
吃過早餐,收拾好營地之後,我們下山。本來以為是一路直下,但其實不然——半夜打到的獵物還暫存在四處,男人們得要沿途找到牠們,然後揹下山。山林經驗貧乏的我,在山裡早就搞不清楚東南西北,對於他們竟然不做任何標記就能找到獵物深深感到不可思議。
動物的血液還是溫的,獵人將牠們收進袋裡,我則交出了登山包的雨套,將動物覆蓋起來。身為一名連肉鋪都不太敢去、連豬頭羊頭都不敢正眼對視、連塊生肉都不敢碰的白浪,布農人能夠親手獵下動物、親手放血、親手將「動物」轉換成「肉品」的過程,都一一鮮明了我對狩獵的想像,一一抹除了我對狩獵的無知。
最近幾年我開始接受登山訓練,總覺得在山裡沒有一件事情是容易或理所當然的。要能夠認得山頭、能夠在山裡存活、辨識植物、解讀動物留下的線索、判斷危險的地形能否安全通過,都需要反覆入山,並且經歷一些磨難才會慢慢懂得。而布農人過去活動在中央山脈的深處,如今,曾經豐厚的山野經驗也在當代靜默地流失、斷裂,必須一再地透過「復興」、「重返」才能勉力傳承。
2016年,林淵源大哥因鼻咽癌過世。我只見過林大哥這麼一次,他的樣子在我心中卻是莫名的雋永。他不但是布農族裡有名的獵人,所乘載的深厚傳統文化和山林經驗,使他成為一位出色的巡山員、布農文化的傳承者、生態與文化研究者的領路人,其中最為人知的,是他在1998年開始便協助屏科大黃美秀老師進行台灣黑熊的野外調查。在爭執不休的狩獵議題上,林大哥早已切切實實地揭示了傳統獵人與生態保育者兩種身分並存的可能。
後來再回到部落,和布農朋友W一起來到部落的高處,途中經過了月桃、颱風草、野生百香果。我們面著玉里鎮坐下,俯瞰著遠遠的市區,聽著剛剛忙完農事的Dama(布農語,對男性長輩的尊稱)說起布農傳統和部落故事。臨行前,Dama送了我一塊石板當禮物,還說收下會心想事成之類的話⋯⋯(當下非常震驚,因為石板真的有夠重,很苦惱要怎麼帶它回台北。)
如今,這座布農部落背倚著海岸山脈和秀姑巒溪,遙望著祖先曾經生活的地方。身為一名白浪,我仍深深羨慕著。
註解:
[1] 頭帶是布農族人重要的背負工具。與頭帶搭配的負重方式稱為「頭額頂載法」:將一條頭帶頂載於前額,以頭部力量撐住,將背簍等背負工具靠額頭搬運。用額頭頂重物這個動作為patinbunguan。東西較重、背負的行程也比較遠的狀況下,頭帶可以讓族人在背負重物時走得比較久。(資料來源:《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
[2] 林淵源在玉山國家公園擔任巡山員長達25年,在占地10萬3千公頃的國家公園內,每月定期用雙腳巡邏著將近百分之40的山林範圍。林淵源具有豐厚的山林經驗,對園區所轄地與日治時代古道極為熟悉,孩童時期就被傳授狩獵技巧,年輕時的山野能力過人,縱橫東部山林,擁有「小泰山」稱號。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民國74年成立,81年設置南安管理站,林淵源於80年6月由臨時人員改聘為正式工友,負責第一線的生態研究、登山救難及古道修復等工作,玉管處於85年成立「黑熊專案保育小組」以來,致力於臺灣黑熊保育及生態研究,林淵源成為主力成員之一,受到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黃美秀教授倚重。此外,玉山國家公園許多人文、生態的研究案中,林淵源都是研究人員重要的搭檔,包括執行新康區動物相調查研究的周蓮香教授、研究布農族舊社建築及分佈的林一宏教授、古道研究學者楊南郡教授研究八通關古道,林淵源都參與其中。(資料來源:台灣國家公園)
(文:吳宜靜;繪圖:thejane)
★ 線上閱讀全文:https://e-info.org.tw/node/231523
★ 每週環境副刊:https://e-info.org.tw/taxonomy/term/89/all
釣小管技巧 在 跟著領隊玩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不論喜歡釣魚、喜歡刺激的夜間冒險或是喜歡海鮮,基隆夜釣體驗,三種願望、一次滿足!適合兒童或新手,夜釣小管體驗不需困難的技巧,一根釣竿和魚餌就能輕鬆上手。仔細聆聽海洋知識介紹和船長私房釣魚密技,就能在接下來的20分鐘大展身手,同時在海上欣賞迷人的九份夜景。最後,盡情享用自己親手捕獲的海鮮大餐。準備好了嗎?現在就預訂!
依季節夜釣小管、白帶魚、鯖魚或其他不同魚種
提供現釣現煮服務,享受最新鮮的海上料理
夜巡北海岸,欣賞九份山城海上燈景
船長親自提供新手們最專業、最熱情的指導
#2020基隆夜釣 #夜釣小管
~~~~~~~~~~~~~~~~~
基隆夜釣體驗
報名:https://reurl.cc/lVrq9A
~~~~~~~~~~~~~~~~~
釣小管技巧 在 澎湖夜釣小管的經驗(第2頁)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後來上班時跟一個釣魚達人同事聊,(我同事他有船,周末天氣好幾乎都會出海釣魚.) 才知道,其實釣海鱺魚是有技巧的,餌放著它當然不吃.他是有攻擊性的魚, 要用一些技巧引誘他,就 ... ... <看更多>
釣小管技巧 在 歐船長夜釣小管- Reviews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Meng-Wei Lin recommends 歐船長夜釣小管. June 12, 2020 ·. 船長對於釣小管的技巧,位置,料理都非常了解並且專業。 船上也會解說附近的海洋生態。 ... <看更多>
釣小管技巧 在 [閒聊] 關於澎湖的夜釣小管- 看板FishShrimp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那是幾年前的事了 第一次到澎湖玩 就被抓去玩這個
當時還很期待能人人釣到一隻小管
結果最後收穫:只有我朋友釣到 但他是釣到漁船下照明用的燈= =
最後船上一行人只能每人嗑著一鍋沒什麼小管的小管麵線
請問小管真的都那麼難釣嗎?
但這種活動 每個人到澎湖感覺一定會去玩啊
只是最後會發現錢是花在那幾碗麵線 加上...經驗(?)
--
◆ 無法噓文: 使用者不可噓文(尚有9999天) [按任意鍵繼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6.112.19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shShrimp/M.1430817799.A.C0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