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副刊 繽紛版插畫
2021/03/12(星期五)
【青春名人堂】龔心怡/地方書店 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文/龔心怡
圖/@paixpro 和平製品
書是一本一本賣出去的,熟客是一位一位聊開的
在日榮本屋即將歡慶兩周年之際,房東決定出售店面房子,我們面臨暫時歇業的命運。
經歷撤出所有物品、搬運到倉庫暫放、尋找並評估新點、新店面裝修與整理,再到重新開幕,整個流程剛好滿兩個月。要說搬遷事件最大的收穫,大概是獲得半個月的長假,畢竟開實體店面就像滾輪般很難停下來,遇到特殊情況還得事先向客人說明、告假、尋求諒解。起初因為喜歡書、喜歡參加書店活動而開了書店,最終卻因為開書店變得沒時間看書,周末大家都在辦活動,要顧自家的場子很難分身參加別人的活動。所幸,這些在等待重新開業的期間都補足了,一天可以看兩本書、北中南的書店活動都可以參加,也趁這段期間思考前一間書店不足的地方(不過,想太多也沒用,時間倉促,多數東西只能沿用舊店)。
暫時歇業的日子裡,最驚人的發現莫過於「不是地方需要書店,或是書店需要我,而是──我需要書店」。對於一些斜槓多元的老闆來說,書店或許不是唯一,但對於全職、全身心顧店的我來說,少了書店這個空間,和進出其中的人們、在店裡發生的事情、規畫想像之後會發生的事情,生活好像就傾斜到令人不知所措的地步,留白了一大片。還好,在籌備重啟書店期間的各種煩躁,最後也隨著書店2.0正式開幕後得到緩解。
關於日榮本屋2.0,一開始合夥人曾提議改掉和舊店面有歷史連結的稱呼,但是由於長期的經營,這個店名已和客人、在地居民有了連結,改名不管在行政作業或記憶點上來說都有些麻煩。搬家後,我們迎著一個個熟悉的、關心書店的面孔前來問候道喜,突然覺得空間如何變化、叫什麼店名似乎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此刻走進來的人共同建構了這個場域。書是一本一本賣出去的,熟客是一位一位聊開的,實體零售店面存在的意義,就是這樣在日常的接觸、交流上累積的。
建不成金碧輝煌的大廟,期許能成為廟前的榕樹
很多人以為書店是浪漫的理想,去年十一月電商平台折扣引起的風波,有網友說書店經營者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文青,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營業額和利潤,打不過電商、經營不下去也只是剛好而已--有哪個開店的人不是每天盯著營業額和利潤在做生意的?哪間書店不是拚了命規畫活動、課程,兼賣咖啡、甜點、麵包、啤酒、餐點、生活雜貨、調味醬料、賣菜賣米……各種你想得到、想不到的東西,就是想要支撐賣書不足以支付的開銷。
如果單純賣書可以過活,書店老闆們何必這麼累搞複合呢?舉個一點都不浪漫甚至倒胃口的例子,從第一間店到現在,我們都遭遇過「化糞池之亂」:第一間老房子歷史悠久,馬桶阻塞請衛生工程來處理,研判應該是要抽水肥解決;問題是,八十幾歲的房東根本不知道化糞池的「洞」在哪裡,而同一排街坊鄰居的格局也在六十幾年間做了更動,看不出「洞」的相對位置,於是就要大費周章地探測化糞池,再挖「洞」。事隔不到半年,新店面的馬桶阻塞,明明社區上禮拜才抽過水肥,應該不關化糞池的事吧?可是同一家衛生工程來,一抽馬桶,覺得事有蹊蹺,找到化糞池後發現根本不像剛抽的,超滿的。但,冤有頭債有主,這次必須聯絡社區配合的衛生工程來處理。
我感嘆地對師傅說:「我是不是『帶賽』,跟化糞池這麼有緣?」師傅說:「這是帶財,黃金滿溢。」簡直榮登十年內聽過最正向的話了。
此外,因應有些客人需要宅配書或雜貨,跑郵局也是我的日常。比起窗口比較多、服務周到、要抽號碼牌的大型郵局,我更喜歡去附近小郵局,雖然只有一個窗口在處理郵務,有時要排隊,秤完付錢後還要自己搬箱子去放,但流程熟悉辦起事來行雲流水。像我們這樣樸實的地方小書店憑什麼吸引客人呢?也許是類似的自在感吧。建不成金碧輝煌的大廟,期許能像土地公廟前的榕樹,人來人往納涼閒聊,想到就可以去的所在;雖然來客數不足以構成大數據,老闆腦中小數據一樣可以「猜你喜歡」推薦好書給你。
希望每個走進來的人不分年齡、性別,都能發現自己喜歡或需要的東西,不管是書、咖啡、手工皂或是肉桂捲。
文章網址:https://reurl.cc/3NK2eR
■作者簡介:
龔心怡,在電視台、劇組混過,拍過紀錄片餬口。人有點笨,講話有點直,興趣有點雜,生平無大志。現為日榮本屋專職顧店的。
日榮本屋臉書:https://reurl.cc/Gdn3K3
#paixpro #和平製品
#和平製品paixpro #插畫 #illustration #newspaperillustration #聯合報繽紛版
郵局改名要帶什麼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看 #中華紅跪兵 造了什麼孽!現在又在靠腰!一群神ㄨㄨ。#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Zoltan Lin:林佳龍想把中華航空改名為台灣航空,國民黨笑林佳龍只敢說不敢作。
很好,來回顧一件2008年的事。
陳水扁在2007年,將中華郵政正名為台灣郵政。但2008年馬英九一上任,就馬上改回中華郵政。
https://www.peopo.org/news/19024
2008.08.06
//====
台南市議員李文正帶領憤怒的臺南市民前往台南郵局總局抗議馬英九把台灣郵政改回中華郵政,抗議馬英九去台灣化,浪費2000萬公帑。參與抗議的台南市民表示選舉之前馬英九口口聲聲說愛台灣,口號台灣向前行,台灣一定贏,響徹雲霄,想不到他當選之後,就以去台灣為第一優先,例如行文外交駐外單位,將台灣拿掉不能有台灣的字眼,實在讓人失望透頂,他們表示這分明是在欺騙台灣人的感情,欺騙台灣人的選票。
====//
當時國民黨的說法,因為沒有國會修法,於法不合。
https://zh.m.wikinews.org/zh-tw/%E5%8F%B0%E7%81%A3%E9%83%B5%E6%94%BF%E6%94%B9%E5%9B%9E%E4%B8%AD%E8%8F%AF%E9%83%B5%E6%94%BF
【2008年8月4日訊】
//====
事緣去年2月12日,「台灣郵政公司」在前總統陳水扁下令之下,由「中華郵政」改為「台灣郵政」,但一直未通過立法院修法,此舉因而一直被批評是沒有依法行政。
====//
2008年,國民黨佔國會多數。
另外,更重要的不是民進黨有沒有辦法作的問題,是將來如果又換另一個政黨執政,尤其現在親中政黨之多,是不是又會把名字改回來。
就像台灣郵政一樣。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546540015663630&id=100009229682233
【回顧】
一「「華航正名台灣」聲浪再起 連署人氣爆衝近4萬人簽名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綠委建議華航英文名拿掉「China」 民眾黨立委:現階段應先凝聚共識】
➡【關於正名公投】沒事兒沒事兒,反正只要貼柯文哲都是對的沒事兒。
有當初積極推動公投、造成今天場面的人出來道歉了嗎?
神也是你
鬼也是你
#國昌戰神
➡公投門檻與其他公投項目 #差點被出賣的台灣
還敢嘲諷「台派」芒果乾?
➡不要檢討選民!不要檢討選民!不要檢討選民!沙包黨通通給我吞下去!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38160879657318&id=584986081641475
郵局改名要帶什麼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治晚期──台籍日本兵|
◆臺灣特別「志願」兵
「從軍到南洋/打一場不知為何而戰的「聖戰」/在戰地/死亡是司空見慣/已無哀悼傷感/但我這一份生命/會忍住穿過戰火的悲劇/迎接和平與愛的光明時代」──陳千武〈活著回來〉
台籍日本兵,一般是指太平洋戰爭後期(1942年至1945年)被日本政府招募和徵召服役的台灣人,最一開始,徵召的是非正規軍,甚至可以說是最低階的「軍屬、軍夫」,再來則是「特別志願兵」招募,在1945年初後的全面徵兵制度則是以「志願兵」加入,所以也有「#台灣特別志願兵」這個稱呼。
作家陳千武先生在1942年時被徵召為「台灣特別志願兵」,1943年9月被派往南洋,在自傳性小說〈活著回來──日治時期,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裡,他描述了戰爭的悲歌、慰安婦女遭受的悲劇,還有台灣人與琉球人在日本人的歧視下,自我認同的掙扎。
在〈旗語〉這篇小說裡,他描述到,當時台灣青年並沒有義務當日本兵,但可以「特別志願」,就是在巡查督促保正的監視之下,很「特別」的在志願書上蓋章申請。
除此之外,當時日本政府為了提升對日本的認同,也推廣了皇民化運動,在沸騰的軍國主義下,形成了不當兵非男人的社會氛圍。
而1943年台灣進入「#空襲時期」後,更是由於自己居住的家園被砲火波及,使許多人興起保家衛國的意識,讓更多的台灣青年參軍。
不管是受到社會氛圍或是皇民化運動的影響,或是「不是出於自己意願的『志願』兵」,都使的許多台籍兵在戰爭結束後,面對到日本和台灣已分屬不同國家,甚至是處於敵對關係,產生了權益補償和歷史定位都萬分尷尬的問題。
◆南方戰線士兵
太平洋戰爭開戰時,軍衣改用新式的九八式軍衣,此外,因為戰線往南方擴大,也開發出熱帶用的防暑衣。通常在電影裡常見的日本兵幾乎都是這個時期的軍裝。
[#便帽+#帽簾]
便帽,漢字寫作「略帽」,是一般士兵最常在照片裡出現的帽子。另外較常老照片看到的還有一種戴在便帽上的「九零式鐵帽」,是在野戰時防暑與保護用,馬來亞戰線的士兵還會裝上偽裝網更方便在叢林中移動。
另外,南方戰線最必要的配件就是「帽簾」,漢字寫作「垂布」,在昭和十三年時跟著所謂「防暑衣」一起設計出來的,是太平洋戰爭時,南方戰線日本兵的特色之一。
[#星章+#軍階]
便帽中央有一個星章,用來標示士兵與軍官的差異,軍官是金線鑲有金線的五角星,我們畫的一般士兵則是夏山茶形狀。
一般而言軍階的階級章,是鑲配在領口的開襟上,但大部分志願兵出征前的照片裡都尚未配上,因此我們這邊作畫時也保留此特徵。
[#夏用襦絆](防暑衣&熱帶地區專用服)
在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前,日軍穿著多為「昭五式軍衣」,特徵為皆職章在肩膀上,並且有著類似於詰襟的立領,領口還有不同的顏色話分兵科,有些日本兵即使在之後換裝也持續穿著這套軍裝。
台灣志願兵大多在太平洋戰爭之後被徵召,此時的軍裝已經改制為「八九式軍裝」了。領口改成翻領,而南方戰線的士兵們更是穿著防暑衣(軍官)或夏用襦絆(一般士兵)。腋下有設計通氣孔,領口也轉為開襟式,更方便散熱。
[#背帶+#彈藥盒]
太平洋戰爭時的個人裝備包括:攜帶式帳棚(可作為斗篷使用)、九八式外套、背囊、水壺、雜物包、被甲囊(內裝防毒面具)、飯盒、刺刀、彈藥盒等等。
但未將行軍時全身裝備佩戴上的話,主要軍裝是雜物包(右肩背帶)、水壺(左肩背帶)、刺刀、彈藥盒這幾項。彈藥盒前面加上沒畫出來的後面總計有三個,前面兩盒將蓋子往前打開,可收納六個插彈子,共計三十發;而後盒則可收納十二個插彈子,共計六十發。
[#三十年式刺刀+#三八式步兵槍]
配戴軍刀是許多人對日本兵的印象,一般而言軍刀是以軍服上的劍衣扣固定住,但刺刀也會時常安裝在三八式步兵槍前頭。三八式步槍全長127.6cm,再加上30式單刃刺刀後就可達166.3cm,這把槍最大特徵就是它的長度,和零式戰鬥機一同普遍被視為日本軍隊的象徵。
[#腳絆+#軍用分趾膠鞋]
腳絆又稱綁腿,在長時間行軍之後,能夠防止血脈下積而引起的漲疼,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山地行軍中可能存在螞蝗等動物,綁腿能夠防止螞蝗進入士兵的褲腿管,通常軍官是使用「革腳絆」(皮革製),或甚至是長靴,但一般士兵還是使用布腳絆居多。
軍用分趾膠鞋是屬於日本軍隊的特色,在大拇指與食指有特別分開,據說是為了配合日本人穿木屐的習慣,通常會在入伍時發放一雙,但之後要更換則要價不菲。
◆我是誰,一生的命題
在《我啊!一個台灣人日本兵簡茂松的人生》一書中,用日本記者的視角,描述了一個如今生活在日本,曾經歷二戰的台籍日本兵的尷尬與痛苦。
簡茂松在一九二五年出生,七歲時就讀公學校,每天在校長指揮下升太陽旗、背誦歷代天皇名字,隨著皇民化運動的推行,年幼的他也相信成為好皇民是應該的。也因此這樣,十五歲時,他改名為竹永茂松,並在兩年後錄取了日軍台灣軍司令部的軍屬。
「做為軍國少年為天皇陛下出征是理所當然的事。」那是他當時曾說過的話。
直到一九四五年後日本成為戰敗國,美、英等同盟國開始追究日本的戰爭罪犯。他以戰犯被判了五年徒刑,然而,當二十六歲的竹永茂松服刑期滿遣回日本後,赫然發覺他被排除日本國籍,也拿不回存在軍郵局一千五百日圓的存款。
然而此時,台灣正逢白色恐怖時期,家屬擔心他的安全勸阻他返鄉,原先以為只是短暫駐留的日本,最後竟停泊半世紀之久。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或許很難想像他們接受的是什麼樣的教育,也無法體會當時的社會氛圍,他們一出生就是日本人,接受日本教育,為日本貢獻最寶貴的青春與血汗,好不容易活著從戰場回來後,卻突然變成了「打了八年抗戰的中國國民」。
如果說大時代的變動是歷史的悲劇,那如今追究起來,也無法說是誰的錯。
在這篇簡短的文章裡,礙於篇幅無法說明太多,若有餘力,可以閱讀周婉窈老師的〈#日本在台軍事動員與台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裡面有更多台籍日本兵的認同與當時社會背景的描述;而許俊雅老師的〈記憶與認同──#台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則摘錄了許多台灣小說描述戰爭的可怖經驗。
讀完這些資料,深感時代與戰爭對於我們這些未曾活過半世紀的人太過龐大,不知道該用什麼話來為這篇複雜哀愁的文章做結,就在這邊引述周婉窈老師在文末最後的話吧。
『……最後,人類社會的某些集體情操,是不是也有它抽離現實時空的抽象價值呢?台籍日本兵為他們因出生、因教育而認同的國家,盡忠盡力,至死無悔,我們在他們身上,不也能看出一些人類社群的高貴情操嗎?』
『誠如一位台籍日本兵告訴筆者,他希望他的子孫也能像他們效忠日本一樣,盡忠台灣。果如是,台灣幸甚!台灣幸甚!』
台灣幸甚!
委託繪師:顏文字
參考資料:上田信《二戰軍裝繪畫技法&資料集》、周婉窈〈日本在台軍事動員與台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陳千武〈活著回來──日治時期,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我啊!一個台灣人日本兵簡茂松的人生》https://reurl.cc/EKLz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