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持續 才能永續 北港媽祖文化綿延的流域 ]
雖然ㄧ年ㄧ度的北港藝鎮文化季已經吿ㄧ段落,不過按原定計劃的影音記錄片仍持續著,回到辦公室,繼續「北港迎媽祖」「神工傳藝」記錄片的專訪。
「北港朝天宮迎媽祖」遶境隊伍中,「真人藝閣花車」深具臺灣文化意象,更是北港獨有,且規模最
大的陣頭,不可錯過的重頭戲;連綿數公里,為期五天(農曆三月十九日至農曆三月二十三 日)的真人藝閣花車遊行,由小朋友裝扮經典歷史人物,在藝閣花上灑下代表著福氣與平安 的糖果,分享媽祖的祝福。
北港發展歷史甚早,曾有「一府 二笨 三艋舺」的說法,「笨」指的就是笨港(今雲林縣 北港鎮和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一帶),可見北港早期的繁華。在清康熙 39 年(西元 1670 年) 北港朝天宮建廟完成時,媽祖首次遶境就有藝旦坐上人力扛抬的「裝臺閣」彈琵琶唱南曲。 閣體仿照廟宇亭臺樓閣的形制,四周垛窗以紙塑偶及彩繪裝飾,題材取自傳統詩、詞、曲、 戲齣等,故又稱「詩意之閣」。
民國 40 年才從人力改成牛車,爾後慢慢演變為馬達三輪車, 貨、卡車拖運藝閣,民國 55 年「北港顏氏藝閣工坊」創辦人顏崑池首創電動藝閣花車,為 臺灣藝閣史寫下革命性的一頁。北港真人藝閣,也是目前全台唯一,規模最大的真人藝閣。 所到之處,萬人空巷,大人小孩莫不熱情迎接,宛如盛大的嘉年華會。
「藝閣」是「詩意藝閣」的簡稱,也就是依據詩文意境所打造的裝置藝術,由多元工 藝與表演藝術所組合而成,其四周圍的「垛窗」裝飾,都是由不同的工藝媒材、技法呈現, 包含木雕、繪畫、花燈、紙雕、刺繡等。隨著時空的轉變,行進方式由早期人力拉抬,慢慢 演為牛車拉曳,至今為卡車裝載。但藝閣花車所需技術繁瑣,大多藝師已難找尋下一代傳承, 藝閣製作技術也面臨凋零的命運。
縣府舉辦「雲林縣北港藝鎮文化季」為重現北港藝閣傳統 風貌,傳承藝師傳統技法,特邀請縣內工藝師與國內大專院校學生,共同創作具傳統精緻工 藝特色的藝閣及垛窗。
今年縣府向文化部申請「台灣文化節慶升級─雲林縣北港藝鎮文化季」 競爭型計畫,獲得文化部大力支持,打造一輛示範藝閣車「古笨港進士黃登瀛」參與五天藝 閣遶境,並於農曆三月十九、二十日兩天,和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太日樂集共同遊行表演, 獲得民眾好評。未來縣府仍將繼續推廣藝閣工藝,讓更多國人認識雲林的傳統文化,以及這個充滿著在情感與溫度的台灣味。
北港藝鎮照片由 黃天仁老師提供。
#國指定重要民俗
#北港百年藝鎮
#全台唯一真人藝閣
#詩意藝閣
#神工傳藝
詩意藝閣 在 20150509 乙未年北港朝天宮藝閣遊行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藝閣 ,又稱「 詩意 閣」,是一種古色古香的傳統式花車。車上由真人扮演各種神話、戲劇人物,並佈置有花草樹木的亭台樓閣,藉此呈現民間傳說或小說戲曲之 ... ... <看更多>
詩意藝閣 在 北港朝天宮- #北港迎媽祖真人藝閣能夠坐上藝閣車,是每一個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藝閣」是「詩意藝閣」的簡稱,又稱為「詩意閣」乃根據詩文意境來打造的裝置藝術,是臺灣西南部等地的廟會中常見的陣頭。其中以北港的藝閣最負盛名,熱鬧程度和文化內涵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