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一的 飛碟聯播網_生活同樂會,我做了 #疫苗專輯。這是近期收到聽眾最大迴響的一集節目,連接受我訪問的陳欣湄醫師都說:
「這集應該要直接拿去鄰里辦公室廣播。」😂
為什麼會想請醫師,將新冠肺炎疫苗/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一次說清楚?主要是因為上週我帶我爸媽去打第二劑莫德納,認真負責的里長也在場關心老人家。當老人家們問起流感疫苗要去哪裡打時?里長竟回:
「到時候衛生局會安排啦!但你們現在打完兩劑莫德納了,其實就不用打流感疫苗了啦!這個新冠肺炎疫苗吼~可以說是無敵啦!最強的!」
我在一旁驚呆了~我到底聽了什麼?😳
這集節目真的太重要!聽完就可全部了解幾種疫苗的差異跟其作用,以及怎麼接種。完整節目連結我放留言區。
⚠️此篇請大家多多分享並存在自己的動態上~
🔜公開分享+有獎徵答(題目在底下),我要抽兩位粉絲送我們全家天天喝的 #1000mg高單位維他命C發泡錠
🔺這集節目有幾個重點我先幫大家整理出來:
Q: 打了新冠肺炎疫苗就不用再打流感疫苗了嗎?
A: 當然不是!新冠肺炎疫苗是針對COVID-19病毒,流感疫苗要對付的,是當年度可能會造成較大規模流行的流感病毒。因為每年流行的可能不同(像是大家常聽到的A型流感或B型流感就不一樣),WHO預測公布後、每年會從十月開打流感疫苗。兩種疫苗要對付的病毒是不同的啊~
Q: 我到現在還沒打到新冠肺炎疫苗,或是第二劑看似遙遙無期…..若我先打流感疫苗跟肺炎鏈球菌疫苗,會不會有幫助?
A: 肺炎鏈球菌疫苗針對的是肺炎鏈球菌,很多狀況會導致這種細菌侵襲肺部造成肺炎,通常是免疫力較差的小朋友跟老人家最容易受到攻擊,所以過去都建議老人跟小孩最好都打,降低肺炎發生的風險。不過近一年來國外文獻確實發現:
「尚未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但卻打了流感跟肺炎鏈球菌疫苗的COVID-19確診者,臨床上重症或死亡機率確實較低。」
因為這個發現,也讓許多醫師呼籲:如果還無法完整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不妨可先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這也是為何前陣子大家搶翻、一劑難求…)
Q: 肺炎鏈球菌每年都要打嗎?為什麼我記得我家小孩打四劑?
A: 小孩因為免疫力跟劑量的關係,建議出生後打滿四劑。成人只要打一劑即可!基本上不需再補打。
🔺我回家找了一下兩個孩子的寶寶手冊:美寶跟瓜瓜都是滿一歲時就完成四劑肺炎鏈球菌接種,只是美寶當年還是自費施打,全部打完花了我$12000…😂,但瓜瓜已是健保給付三劑+自費一劑。
🔺另外高齡82跟75的蕭爸蕭媽,也分別在近八年內打了肺炎鏈球菌疫苗,所以都不用再打。(他們當時都未滿75歲所以都是自費施打)
Q: 馬上就要進入十月了…才剛打完新冠肺炎疫苗,真的可以接著打流感疫苗跟肺炎鏈球菌疫苗嗎?
A: 只要跟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間隔七天以上即可。流感跟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同時接種,大家過去常聽到的 #左流右肺,就是建議大家同時打兩種疫苗,流感左手、肺炎鏈球菌右手。
<結論>
✔️目前12歲以下孩子無法打新冠肺炎疫苗,所以醫師建議爸媽檢查一下:孩子是否已完成肺炎鏈球菌四劑完整接種?若還沒,趕快預約打針去。
✔️同理:還沒打到新冠肺炎疫苗或只打了一劑的大人也一樣。過去像我們這種青壯年根本不覺得需要打肺炎鏈球菌,但今年真的不同。(而且打了一劑以後就不用再打了)
ps. 不過聽說最近又開始搶很兇…..大家趕快去附近診所問問看,流感跟肺炎鏈球菌都開始預約了!
⚠️ #有獎徵答 抽獎問題是:
肺炎鏈球菌建議新生兒打滿幾劑?成人需要打幾劑?
🔜請將正確答案寫在留言處,並公開分享這則貼文,我會抽出兩位,送維他命C發泡錠增加保護力。
(我是真的覺得正確資訊很重要,希望大家多多分享❤️抽獎活動截止:10/3晚上11點)
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
#流感疫苗 #肺炎鏈球菌疫苗 #新冠肺炎疫苗 #疫苗問答全集
同時也有3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金融時報說: 台灣對抗新冠肺炎的第一次爆發需要改變步調了 這是金融時報的描述:氧氣缺乏,年邁病患孤獨死在家中,醫院掙扎擠出空床。這是過去在美國、義大利和印度的慘酷。但現在曾是防疫典範的台灣也面對了同樣的狀況...
「訪問老人問題」的推薦目錄:
- 關於訪問老人問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訪問老人問題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訪問老人問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訪問老人問題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訪問老人問題 在 毛城城 MoCit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訪問老人問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訪問老人問題 在 五年一次的基隆市老人生活狀況電話訪問調查 的評價
- 關於訪問老人問題 在 訪問老人問題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訪問老人問題 在 訪問老人問題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訪問老人問題 在 訪問老人問題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訪問老人問題 在 老人院|院舍券|安老服務統一評估 - YouTube 的評價
訪問老人問題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924紐約時報
*【德州難民營清理結束 僅數千海地人獲准留在美國】
有近2000名海地移民從邊境的小社區Del Rio抵達休士頓,載運移民的巴士,每小時都有一班停靠在巨大的避難所。在San Antonio,美國當局已經允許數百人乘坐飛往紐約、波士頓和邁阿密等目的地的航班。近日移民和海關執法部門通過包機將大約2000名移民驅逐出境回海地。拜登政府雖試圖阻止更多人湧入邊境,但仍有數千人被獲准前往美國各地的城市,他們可能在美國居住數月或數年,等待移民聽證會結果。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us/haitian-migrants-texas-camp.html
*【美國駐海地特使譴責拜登違反人道精神 遣反海地難民 憤而辭職】
1400名從墨西哥和中美洲入境德州的海地移民被遣送回國,美國駐海地特使Daniel Foote譴責拜登政府的決定,稱將難民送回一個因地震和政治危機陷入混亂的國家是不人道的行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us/politics/haiti-diplomat-resign-biden.html
*【美國法定債務上限違約已迫在眉睫,葉倫出任財政部長後面臨迄今為止最大的考驗】
2014年,葉倫擔任美聯準會主席時,面對共和黨人的盤問:如果美國的借款限額被突破,並且繼續支付國家帳單的措施被用盡,聯邦政府是否有計劃。葉倫說:這完全取決於財政部。現在同樣的災難,變成是葉倫的責任,她正面臨著作為拜登總統財政部長八個月來所面臨的最大考驗,面對國庫即將用罄,她必須說服拒絕提高舉債上限的共和黨議員,以防止債務違約可能導致歷史性的金融危機。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us/politics/debt-limit-fight-yellen.html
*【美國疾管中心建議65歲以上老人加強第三針注射,展開對抗病毒的新行動】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科學顧問批准了針對美國老年人的輝瑞生物技術公司疫苗的額外劑量,但不針對醫療工作者,這與FDA美國食藥署的決定產生分歧。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health/covid-boosters-vaccine-cdc.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阿拉斯加的醫院努力應對不斷惡化的疫情。根據《紐約時報》最近收集的數據趨勢,截至週四,該州平均每天每 10 萬人中有 125 例新病例,比全國其他任何地方都多。這個數字在過去兩週飆升了 42%,自 7 月初以來增加了 20 多倍。
#美國CDC尚未接獲要求判斷Moderna和嬌生疫苗接種者,是否可以針對接種輝瑞疫苗者。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署正在審查 Moderna 加強針的數據,但尚未收到嬌生公司的申請。幾位專家支持混合搭配策略,並表示隨著新數據出現,他們將重新審視Pfizer-BNT是否可以混打Moderna 加強針。
#非洲衛生專家歡呼拜登的疫苗承諾,但呼籲提高贈與的透明度。
#古巴預計將在 12 月 31 日之前使用國產疫苗實現“全面免疫”。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在阿富汗治療冠毒的醫院中,近四分之一已經關閉。
#澳洲人口第二多的維多利亞州宣布,一些因大流行而滯留在其他地區的居民將從 9 月 30 日起可以回家。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3/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德國大選在即,梅克爾為基民盟候選人拉票】
投票通道將於周日開啟,梅克爾在全國各地的訪問表明,基民盟候選人Armin Laschet當前處於劣勢;此前梅克爾一直拒絕對繼任者表態。民意調查顯示,社會民主黨仍以約3%的微弱優勢領先。對德國和梅克爾的政治影響力來說,這場大選誰將獲勝意義重大。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world/europe/merkel-germany-election.html
*【觀點:美中“秘密電話”背後的更深層問題】
美國企業研究所外交和國防政策研究主任Kori Schake認為,米利的行為可能違反美國軍政關係規範。身心有恙的總統對民主構成威脅,但如果軍隊認為自己是民選領導人合法權力的仲裁者,也是危險的。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923/general-milley-woodward/
*【在對抗中國的問題上,澳洲押注美國很冒險】
洛伊研究所國際安全項目主任Sam Roggeveen寫道,澳洲似乎認定美國將長期參與亞洲事務,並準備在必要時打壓中國,但事實並非如此。美國是主動選擇進入亞洲,澳洲沒有這種選擇餘地。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923/aukus-australia-us-china/
*【塔利班示好中國,阿富汗維吾爾人開始擔憂人身安全】
近幾個月來,隨著美國撤軍、塔利班與北京關係升溫,許多早些時候從中國逃往阿富汗的維吾爾人急切地想要再次逃離。他們擔心自己會被塔利班當作棋子引渡至中國,以換取經濟援助和投資。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world/asia/afghanistan-uyghurs-china-taliban.html
*【恆大命運懸而未決,投資者押注政府救市,公司股價意外回升】
截至週四,恆大仍未對是否已支付一批當日到期的債券做出公開表態,中國政府也一直沒有鬆口,同時強調沒有一家公司大到不能倒。但隨著經濟增長放緩,當局已經開始採取行動提振市場信心,包括向該國銀行系統注入資金。儘管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但這家背負巨額債務的大型房地產開發商股價週四上漲了18%。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business/china-evergrande-bond-payment.html
*【中國打造“內迴圈”經濟,外商立場現分歧】
中國歐盟商會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對半導體、商用飛機、電動車等多個行業提供大力補貼,相關政策阻礙了外國在華投資。但一些在華經營的美國公司則更支持北京的政策。上海美國商會稱,三分之一的商會成員認為中國自力更生的戰略將有助於他們的收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business/china-business-survey.html
*【美國2020年謀殺案激增近30%】
FBI的統計資料顯示,這是自1960年有記錄以來該數位最為猛烈的增長。這一趨勢延續至今年,但增速有所放緩。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upshot/murder-rise-2020.html
*【美國田納西州一超市發生槍案,造成一死12傷】
警方在商店後面找到槍手遺體,據悉,該名男子在行凶後開槍自盡。當地官員稱槍手是在該超市工作的外部供應商員工,警方表示受害者傷勢“非常嚴重”。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3/us/shooting-collierville-kroger-tennessee
*【歐盟計畫統一手機充電器規格,或將打擊蘋果】
歐盟宣佈,計畫將USB-C連接器作為所有手機、平板、相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的標準充電埠,以減少環境浪費,簡化設備之間充電器的切換。新法規很可能在2024年生效。這將給擁有不同介面的iPhone設備帶來極大影響。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business/european-union-apple-charging-port.html
*【國會防暴委員會傳喚川普的高級顧問,強化了對1月6日暴力事件的調查】
調查 1 月 6 日國會大廈襲擊事件的特別委員會,傳喚川普總統最親密的四名顧問,加強了對這位前總統,在這場致命騷亂之前和期間所做的事情的審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3/us/politics/jan-6-committee-trump-white-house.html
訪問老人問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覺得值得一讀,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罷,無需爭辯。
被世界遺棄的角落
2021/08/22
【明報專訊】巴基斯坦記者Ahmed Rashid曾憶述,一名阿富汗老人曾向他解釋阿富汗怎樣誕生:據說真主創造了世界剩下一堆零碎又跟其他部分格格不入的廢料,於是把那堆東西集合起來拋在一角,成了阿富汗。美國自阿富汗撤走,為20年的反恐戰畫上句號之際,阿富汗再次被世界扔在一旁。
阿富汗在本世紀初因為九一一恐襲突然成為世界焦點前,Ahmed Rashid已在阿富汗採訪多年。上文出自他2000年出版的Taliban: Militant Islam, Oil and Fundamentalism in Central Asia一書,書中詳述阿富汗的亂局、塔利班的種種不人道政策,也記錄了國際社會長年漠視,人道組織欲救無門。九一一恐襲後,美國才彷彿突然發現阿富汗原來如此「邪惡」,讓拉登的恐怖組織盤踞當地向西方發動恐襲,自然要除之而後快。但如何剷除拉登?塔利班倒台後又該如何?美國卻從來未及仔細想。
美國有什麼責任?
美國對阿富汗由始至終都是三心兩意,對這個國家缺乏理解,也欠缺周詳考慮。在九一一發生後,時任總統喬治布殊的國安團隊部署對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據Bob Woodward在Bush at War所述,防長拉姆斯菲爾德當時已提出,既然打反恐戰為何不趁機收拾伊拉克?他的國防部那時早已制定攻打伊拉克的方案,但喬治布殊當時認為民意當下只支持攻打阿富汗。部署軍事行動之初,美國決定依靠阿富汗國內反塔利班的北方聯盟軍閥,美國提供空中軍力支援。但就算如此,計劃之初已難以迴避塔利班倒台後如何處理,即國家建設(nation-building)的問題。喬治布殊競選總統時曾承諾不會用美軍協助國家建設,政府一開始有不同意見,時任國務卿鮑威爾在部署期間便不斷強調這點,拉姆斯菲爾德一直淡化美國在戰後阿富汗的角色,當年他被問到塔利班一旦倒台後美國有什麼責任時,他坦言:「我不認為我們有責任去解決一個國家應該有一個怎樣的政府這問題。他國的人沒有足夠才智告訴另一個國家應如何統治。」
北方聯盟又是什麼人?
美國總統拜登8月16日在全國演說中,辯稱美國20年前在九一一恐襲後入侵阿富汗只是有一個目的,就是要令蓋達不能再以阿富汗為基地向美國發動襲擊,並非為了協助阿富汗國家建設。這充其量是半真半假。喬治布殊2002年4月曾發表演說,承諾仿照二戰馬歇爾計劃領導國際社會重建阿富汗。拜登本人2003年也曾為美國協助國家建設辯護,稱一旦撒手不管只會換來混亂,令阿富汗變成嗜血軍閥、毒販及恐怖分子的溫牀。
或者這正是美國重建阿富汗失敗之處。美國的考慮只是希望阿富汗不要混亂,不要淪為針對西方的恐怖分子基地,其對阿富汗的認識也流於黑白二分的卡通式理解。這可見諸當年的美國傳媒報道。美國當年為了推翻塔利班,跟阿富汗的北方聯盟結盟,但北方聯盟又是什麼人?美國傳媒總將北方聯盟描繪成自由鬥士,雖然九一一恐襲前遇刺喪生的北方聯盟領袖Ahmad Shah Massoud的確如此,不過到過阿富汗深入採訪的記者例如已故英國記者Robert Fisk都會告訴你,北方聯盟只是一批各懷鬼胎的軍閥組成,當中不乏嗜血成性的軍閥,例如Rashid Dostum,其事迹包括把偷竊的士兵綁在坦克履帶上輾成肉醬。他在九一一後成為美國反恐盟友,更當上阿富汗副總統,後來被控多項戰爭罪及強姦罪。北方聯盟在反恐戰期間的戰爭罪行一樣不少,叫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2001年12月,Kunduz有1000名塔利班俘虜被北方聯盟囚在密封空間,差不多全焗死。至於美國在反恐戰期間空襲塔利班據點,造成不少所謂collateral damage(附帶損害);據美國布朗大學估計,2001年10月至2021年4月有47,245阿富汗平民在戰事衝突中死亡,美國在這情形下當然難以贏取民心。
戰爭的正當性
拜登在自辯的演說中亦將亂局歸咎阿富汗統治者,說阿富汗政客逃走、軍隊不戰而降,與人無尤。且看美國近年又對阿富汗政府做了什麼。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一直都嚷着要從阿富汗撤軍,2018年開始跟塔利班談判,因為塔利班視阿富汗政府為美國傀儡,阿富汗政府被排除在外。特朗普2019年更曾計劃邀請阿富汗總統加尼及塔利班代表在九一一周年臨近之際到大衛營,但這Photo-Op最終沒有成事。特朗普政府2020年跟塔利班達成協議,協議包括要阿富汗政府釋放5000名塔利班囚犯。曾出任特朗普政府國家安全顧問的H.R. McMaster去年10月便痛斥特朗普跟塔利班的協議猶如姑息納粹德國的1938年慕尼黑協定,既削弱阿富汗政府,也削弱美國阿富汗戰爭的正當性。前國務卿蓬佩奥上周接受霍士新聞的Chris Wallace訪問,大力批評拜登,但冷不提防Chris Wallace追問他:「你有後悔給予塔利班正當性嗎?你又有否後悔迫使阿富汗政府釋放5000名囚犯,而他們不少正在為塔利班作戰?」
大國角力的一隻棋子
蓬佩奧當然沒有後悔。塔利班2018年已控制阿富汗四成地區,為求脫身的美國早已顧不得那麼多。Chris Wallace這問題卻令人聯想起法國記者1998年對布熱津斯基的提問。美國1980年代曾給予阿富汗聖戰士武器及金錢抵抗蘇聯及其扶植的親蘇政府,雖然聖戰士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如Robert Fisk便記錄過,有校長因為響應政府政策讓女孩上學,活活遭聖戰士燒死。塔利班不少領袖都在1980年代跟聖戰士(Mujahideen)並肩作戰抵抗蘇聯,蘇聯1989年撤軍後,聖戰士進佔喀布爾後內訌,塔利班乘亂而起並於1996年進佔喀布爾。卡特時代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1998年接受法國Le Nouvel Observateur訪問,欣然承認中情局其實早在1979年便支援阿富汗聖戰組織,目的就是引蘇聯出兵,令阿富汗成為蘇聯的越南。記者問他有沒有後悔這樣做促成了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崛起,布熱津斯基答道:「世界史上何者更重要?蘇聯帝國崩潰還是塔利班?」
阿富汗終歸只是大國角力的一隻棋子,這點大家都心知肚明。8月15日喀布爾陷落當天,國際新聞網站都大篇幅報道。同日兩宗新聞卻擠到一角:黎巴嫩北部油罐車爆炸,導致28人死亡:該國首都貝魯特去年8月也發生一場驚天大爆炸,死了200多人,事發一年該國還是繼續倒楣;在地球另一端的海地還未從2010年7級大地震中恢復過來,該國在總統上月遇刺後亂作一團,然後8月14日又發生了一場7.2級地震。
阿富汗跟這兩個國家無異,除非天災人禍有足夠戲劇性,否則傳媒都不會理會,畢竟,太多慘劇已教人麻木,也沒有什麼微言大義。現在針對阿富汗的七嘴八舌,大家關心的還是大國角力而已。但當評論阿富汗時,評論者對阿富汗有多少理解?還是繼續以荷李活電影的模式來認知,只在意找尋英雄與歹角?塔利班有沒有「令人耳目一新」、阿富汗前路如何這一刻仍然是未知之數,與其猜測,倒不如認真讀讀歷史,好汲取教訓,不會重蹈覆轍。當然,這願望可能只是奢望吧。
文˙林康琪編輯•蔡曉彤
訪問老人問題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金融時報說: 台灣對抗新冠肺炎的第一次爆發需要改變步調了
這是金融時報的描述:氧氣缺乏,年邁病患孤獨死在家中,醫院掙扎擠出空床。這是過去在美國、義大利和印度的慘酷。但現在曾是防疫典範的台灣也面對了同樣的狀況。
聯合報的報導是這樣說的:【英國金融時報(FT)評論指出,台灣過去一年來對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宜,但近來染疫人數激增形成空前挑戰,主要有兩大問題,首先台灣欠缺大規模篩檢機制,其次官僚文化,使得大家不敢逆時中,現在應趕緊調整防疫策略。】
但是中央聽見了嗎?還是依舊沉浸在側翼作圖,欺騙國民外國疫苗只有做到二期,所以國產疫苗還是好棒棒的迷思當中?官員知道第一線的社區工作人員面臨的是甚麼狀況嗎?官員知道不做正規的事情只是做圖騙人,無助於整體防疫的結果嗎?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長方荷生1日接受廣播專訪表示,今年疫情突然升溫,導致大家手忙腳亂,沒有完整的應對系統,但里長沒有名單可以掌握,變成只能被動的處理跟應對。他也向政府喊話,「政府不要怕里長知道哪裡有人確診、哪裡有人居家隔離」,每個里長幾乎都被里民罵得很慘。】
今天要訪問的就正是跟我一樣得過總統文化獎(笑)的地表最強里長方荷生,根據鏡周刊的報導:【39歲那年方荷生選上里長,先前他做過許多工作,卻都難以持久,「剛選上里長時,講真的也不會做,里長在台灣一直被當成條仔咖。」一晃21年,如今方荷生雇用13位專職人員,從小孩課輔、老人共餐、圖書館,到辦喪事他都做,規模之大連許多NGO都自嘆弗如。里民喚他「胖里長」,大小事都找他,里長也成了他最在行、做得最久的一份工作。】
當年他就是因為遇到sars期間發現很多里民當時沒有飯吃,所以才成立了食物銀行,但是這次的軟封城,他遇到了甚麼狀況,又怎麼解決,還有希望政府給予甚麼樣的幫助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訪問老人問題 在 毛城城 MoCit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最喜愛寵物品牌大奬 2020 – #貓廁用品組 得主】
貓廁品牌Unicharm在日本多年來位居暢銷之列, Pet Planet Trading Limited的Carrie早年將品牌引入香港,今年更奪得「貓廁用品組」獎項。
Carrie說,剛考慮引入尿墊品牌時,曾親自購入多個品牌的寵物尿墊,測試吸收能力,發現Unicharm的效果最好。她解釋,由於Unicharm母公司旗下還有生產老人尿片、嬰兒尿布及女性衛生巾等產品,生產經驗及製作品質上均毋庸置疑。
訪問期間,Carrie一邊解說,一邊將一公升的樽裝水倒在尿墊上,再將尿片反轉,竟然沒有掉下一滴水。Carrie自豪地說:「Unicharm擁有全球少有的高分子技術,尿墊比起其他一般牌子的吸收力高,甚至一星期不換尿墊也沒有問題,不會發出異味。」
Unicharm產品除了有貓狗尿墊外,還有多種消臭用品,如芳香消臭珠、綠茶紙砂,以及日本銷量第一的貓廁所。Carrie解釋,品牌的貓廁所分成全封閉式及半封閉式,配合紙砂及尿墊使用的話,即使寵物在上完廁所後,亦不會發出任何異味,令家居環境保持清新,產品更享有「消臭大師」的美譽。Carrie說,不少用家都給予產品五星星的正面評價,她自己亦是Unicharm的愛用家,「方便,消臭,原因就這麼簡單。」
= = = = = = = = = =
【毛城城FB: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
【毛城城IG: https://instagram.com/mocityhk】
【官網: www.mocity.com.hk】
= = = = = = = = = =
一站式 #寵物 資訊平台
✨想分享溫馨動人毛孩故事,或者得意相片影片?
歡迎FB Inbox #毛城城 或者 IG DM❣
訪問老人問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奪橋遺恨:市場花園作戰的雄心與悲劇」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諾曼第戰役之後的趁勝追擊
波瀾壯闊開場,人人雄心壯志、迫不及待
樂觀與謹慎過了頭,使得最後以悲劇收場,盟軍損兵折將
後世以「奪橋遺恨」永誌此役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師不得錯過的經典傳世之作
「報告長官,我們可能打得有點太遠了。」
布朗寧中將,盟軍第一空降軍團副司令
英國第一空降師在安恆的堅守,至今仍是二次大戰軍事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考李留斯雷恩
諾曼第登陸讓不可一世的納粹第三帝國驚慌了!歐洲東西兩線急速往德國本土後撤,納粹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巴黎的解放、比利時的光復,「第三帝國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至少當時的人們都這麼想。尤其是喜歡跳舞的荷蘭民眾更是暗地裡歡慶鼓舞,偷偷買了代表荷蘭的橘色旗幟,準備迎接盟軍入城。然而,引頸企盼卻不見王師出現,反抗軍跟老百姓都著急了起來,怎麼回事了嗎?
盟軍進攻速度太快,戰線一下子拉得太長,從諾曼第灘頭一直拉過來比利時的補給線,開始讓後勤補給作業顯得吃力,攻勢不得不停歇了。盟軍必須打開一個更接近戰線的深水港,同時還要擬定新的作戰計畫,務必讓納粹德國「一槍斃命」。盟軍打算利用這個機會,把在諾曼第作戰中成功施展的空降作戰,再次在這裡運用。
這是一場規模前所未有,將來也不會再見識到的最大規模空降作戰行動。一場動用5000多架各型飛機以及2500架滑翔機在內的戰役,真的可以把德軍給趕回老家?盟軍就可以渡過德國的護國神川――萊茵河,直指第三帝國的核心――柏林?
這時,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說,「交給我!」一場結合地面裝甲與空降部隊的龐大行動就此誕生。人們僅花了八天的時間準備「市場花園作戰」,徵集全歐洲可用的物資與戰力。美國著名的82和101空降師將以同盟協力的方式,支援這場註定要在歷史上留名的戰役。而最吃重的角色落在錯過諾曼第、功名同樣顯赫的英軍「紅魔鬼」第一空降師身上。
約4萬名空降部隊負責佔領5座貫穿從恩荷芬、松村、格拉福、奈美根,一直到最終目標安恆的關鍵橋樑。一旦得手,裝甲部隊快速衝向萊茵河畔,盟軍將直指德國工業重鎮魯爾區。「聖誕節之前戰爭就可以結束」的想法隨之不脛而走。人們躍躍欲試,普遍認為德軍中只剩下「老人與小孩」,不足畏懼,卻將走入德軍裝甲部隊的虎口而不自知。
面對要快速恢復攻勢的壓力,盟軍各方都有未盡完善的安排與舉措,最後都造成失敗的因素。情報的誤判、無線電裝備的缺陷、空降場的選擇,不採納在地荷蘭人的情報,再加上天氣等問題層出不窮。縱然如此,「市場花園」卻匪夷所思地成了蒙哥馬利口中「90%達成率」的作戰行動。第一空降師為此付出了幾近全滅的8000人傷亡、失蹤與俘虜的代價。怎麼會這樣呢?
《奪橋遺恨》敘述了盟軍在1944年9月的重大挫敗,他們想站在德國最後一道屏障——萊茵河前,對著希特勒咒罵的願望可能還要再等一等了。
作者簡介: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
著名戰地記者、新聞從業人員、編輯和作家。1920年6月5日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市。20歲那年來到倫敦擔任文員,但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因此於1941年加入路透社,進而在1943年成為《每日電訊報》的戰地記者,負責採訪第8航空軍及第9航空軍的新聞。
他曾隨轟炸機隊深入德國上空參與過14次轟炸任務。D日當天,他先是從天空見證了盟軍對歐洲大陸的反攻。返航落地之後,再轉搭快速船艇橫跨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前往還在激戰的諾曼第灘頭進行最直接的現場採訪。這一天他剛滿24歲加1天。隨後他跟隨盟軍尖兵——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橫掃法國、跨過萊茵河挺進德國,直至納粹投降為止。歐洲戰事結束後,他又奔赴太平洋戰場前線採訪,並且開設《每日電訊報》在日本戰後的第一個辦事處。1946年轉戰耶路撒冷,擔任報社的中東區採訪主任。
1947年移居美國,從此以北美為家。雷恩輾轉於《時代》、《新聞週刊》、《柯利爾》等媒體。「二戰經典三部曲」的出版使他享譽全球。《最長的一日》深獲肯定,也換來雷恩在著名文學雜誌《讀者文摘》的固定任職。
雷恩一生得獎無數,深獲各界肯定。然而他最希望獲得的普立茲獎卻與他無緣。
1970年被診斷出患了癌症,但他依然正面應對,正如同他在戰場上採訪一樣,並且把生命剩餘時間都用在完成他的最後著作《奪橋遺恨》。
雷恩於1974年11月25日辭世,享年54歲。為紀念他在新聞和歷史寫作方面的傑出貢獻,美國海外記者俱樂部(Overseas Press Club America,OPC)於1957年創設了「考李留斯雷恩新聞獎」,至今依然以頒發此獎項,表揚在國際議題上有傑出表現的非虛構寫作作者。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訪問老人問題 在 訪問老人問題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訪問老人問題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SanjayGupta寫的 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 和川端康成的川端康成掌中小說集2 掌の小説都可以從中找到 ... ... <看更多>
訪問老人問題 在 訪問老人問題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訪問老人問題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SanjayGupta寫的 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 和川端康成的川端康成掌中小說集2 掌の小説都可以從中找到 ... ... <看更多>
訪問老人問題 在 五年一次的基隆市老人生活狀況電話訪問調查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歲以上長者。基隆市政府為落實長者在地老化理念,特委託「匡衡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辦理老人生活狀況調查,俾瞭解長者生活情形及實際需求,提供市政府作為制訂老人福利政策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