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專訪 藝術家林奕碩:遠離常人打掃範圍
⠀
抵達林奕碩家時,他的手上拿著一顆飯糰。走進客廳,他像美術館導覽員一樣,向我們解說視線所及的各項物品:這個信箱是撿來的、上面毛筆字是原本就有;這張沙發是室友搬回來的,他力氣很大。走過飯廳時,林奕碩把飯糰放在餐桌上,帶我們到地下室他的房間。
⠀
房間塞滿了各種奇妙小物,乍看相當混雜,但很快就能觀察到單純的分區分類規律:電腦桌周邊擺著錄音器材,折起的沙發床附近散落各式樂器,另一側牆邊的掛衣桿滿滿地吊著衣物,生活動線一目瞭然。除了天花板以外,幾乎所有平面都滿滿地放著、吊掛著什麼東西。
⠀
「有些是買的、有些是從家裡帶來;有些東西是我自己做的、有些是朋友的作品,然後有些是撿來的。」工作桌其實是一塊撿來的厚實木板,擱在圓椅凳和防潮箱上就能用;他喜歡抱著撿來的布丁狗玩偶睡覺;放著玩偶的地方乍看是貼著卡通貼紙的矮櫃,其實是一張幼稚園娃娃車裡的座墊。
⠀
奕碩試著騰開空間,為每個人擺好椅子,但怎麼擺都有點彆扭,最後我們還是回到一樓的飯廳。我們在林奕碩的個人 YouTube 頻道看過這個空間,他的室友在這裡清唱傷心欲絕的〈台北流浪指南〉,唱得很好。
⠀
所有人都坐下後,林奕碩拿起飯糰。 「我可以吃它嗎?」他問。
⠀
🔍️ 專訪全文請見:https://bit.ly/2OPc8qY
⠀
這棟北投僻靜小路旁的四層樓公寓,再往上走一點就是倒閉的宿舍和旅館。溫泉會館投宿的遊客不會走到這裡,偶爾有穿著健行裝備的人經過。林奕碩和他的藝術家朋友們一起租下這裡的一樓和地下室,一進門是刺青師的營業空間,再來是喝酒做菜的飯廳、放滿作品和工具的層架,與一隻白色的波斯貓。住家、工作室、營業空間,多種功能嫁接的空間和林奕碩的複合身份相當契合,作為拿下金音獎最佳樂團、最佳搖滾專輯的百合花樂團主唱兼主創,他其實也做裝置藝術、攝影。從大台北地區撿拾物品拼裝的住居,隨處都有行為藝術的影子。
⠀
「我去年年初才搬進來。」林奕碩吃完飯糰,手往上指,「二樓以上是其他住戶。」
⠀
「天花板為什麼夾著一千塊?」我們問。
「那我塞的。那是假鈔,是台灣阿成的發財金。」林奕碩拉了椅子把它拿下來。
「夾在那裡可以招財嗎?」
⠀
「我只是想看我室友什麼時候會發現。」林奕碩說。
⠀
搬進這裡以前,林奕碩一直住在竹圍的家裡,三代同堂,四層樓的透天,略嫌擁擠的台北家庭。「我媽是滿認真的家庭主婦,她都會打掃什麼的。她就是會進我房間,看到很亂就幫我整理,說『這個東西要丟掉、那個東西要放在櫃子上面』,做正常人會做的事,然後我就會找不到我的東西。」
⠀
林奕碩一家八、九個人,只有他習慣亂丟東西,小時候被罵玩具亂丟,大學開始撿路邊等待回收的物件做裝置藝術,作品素材收在頂樓,媽媽覺得他幹嘛撿垃圾回家堆著。
⠀
「我大學就想自己住,可是家裡就會說『不用這樣子啦』,我也不覺得應該跟他們鬧革命。」
⠀
「怎麼說?」
⠀
「因為我走到學校大概就十五分鐘。」
⠀
大學畢業,林奕碩到芬蘭過了一年交換生活,人生第一次和家人分開住,脫離共同生活的固定步調,每天都在發現新的東西。回到台灣又過了三年,林奕碩覺得創作還是需要私密空間,下定決心搬出家裡,前後看了幾間房,馬上被台北的高房租洗臉。
⠀
「現在這邊住的都是我大學同學,我那陣子很常來玩,就說欸、我去看那個頂加也要七千塊,他們就說來住這邊啊,房租算你兩千就好。」得到友情價的支持,林奕碩總算搬離老家,住進這間地下室。新房間佔了高低差的便宜,還有扇對外窗透透氣,只是免不了擺台除濕機終年運轉,盡可能地排除侵蝕樂器和電路的硫磺氣。
⠀
飯廳的每張椅子都是不同樣式,但皆為木頭材質,全是撿的。「你看這一張,椅背這邊有鎖螺絲,應該是有被人加固過,實木的,材質很不錯。」林奕碩說,這種好東西要老社區才有,竹圍就撿不到;經紀人拿來玻璃杯替我們倒水,其中一個杯子印著「立康健康事業」商標,林奕碩說那大概是他在二手店買的,但他也忘了;牆上隨意貼著各種塗鴉,其中一張是鄰居抗議他們搬家太吵的字條。離開會被「正常打掃」的老家,這個屋子找不出兩件相同的東西,卻有種莫名的協調感。
⠀
但他所謂的正常人,大概還是會覺得這地方亂。「我比較不會影響公共空間,廚房之類地方我用過都會弄乾淨,算是優點吧。所以我在芬蘭的時候,室友第一次來我房間有嚇到,進來就『oh……』。」林奕碩說話時帶點冷面笑匠的氣場,我們還不確定該不該笑,林奕碩又繼續說:「可是他很會做人,所以他說,欸你知道有個說法,東西很亂的人創作會比較……就比較有創意(creative)。」
⠀
🔍️ 專訪全文請見:https://bit.ly/2OPc8q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末日植物計劃第一章 #藝術家張騰遠專訪 這集將再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畫展,一起到位於誠品生活松菸店一樓的Cafe Showroom 去參觀「末日植物計劃 第一章」個展,並專訪藝術家張騰遠。 展覽論述:末日植物計劃 第一章 於2014年台北個展「生物學家」中,發表了...
藝術家張騰遠專訪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Disney必須想辦法讓自己再度
變得有所謂,用不同以往的新方
式站回到觀眾的眼前」
——學者Carmen Higginbotham
───────────────
顯然我們都高興得太早,隨著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疫情衝出新高,整個世界的電影和各種現場娛樂產業都將需要更多時間從休克中恢復......
2020迪士尼之夏
 ̄ ̄ ̄ ̄ ̄ ̄ ̄ ̄
今年暑假已經註定成為好萊塢最難忘的夏天。
Disney的《Mulan 花木蘭》和Warner的《Tenet 天能》已經先後撤退到7月底8月初。原本橫跨三、四個月的暑假檔已經騰空了近三分之二,然而美國疫情因為過早重啟而加速惡化,誰也沒把握剩下的三分之一暑假檔是否真的會發生。會不會到時候《花木蘭》和《天能》又在臨上映前宣佈延期?
大家都很好奇的問題是這些臨時取消上映、延後檔期,片廠到底得付出多少代價?
Variety說片廠高層私下估算:一部電影如果在上映前兩三週前才無預警取消上映,損失會高達500萬美元。而上映前兩週是各種行銷廣告投入的高峰期,延檔會使這些製作完成的素材和已經投放的廣告付諸流水。不過最近延檔的《天能》和《花木蘭》距離上映都還有一個多月,因此實際行銷損失可能僅在20萬~40萬美元之間。加上疫情爆發以來片廠對於行銷投入都變得非常謹慎,廣告支出異常節制。這對本來就是家喻戶曉題材的《花木蘭》應該不構成問題,但對於完全原創的《天能》風險就會高許多,Warner只能仰仗Nolan教信徒有多虔誠。
橫跨電影、電視、主題樂園、劇場演出、運動轉播等等多個事業體的Disney原本會佔滿每一個美國人行事曆上的全年重要娛樂事件。但這些娛樂事件目前通通因為疫情而停止供給,連不需要現場觀眾的電視也因為防疫關係無法復工拍攝。Disney手上只剩下趕在疫情幾個月前的上市的串流服務Disney+靠著庫存的節目內容繼續成長。
於是Disney+的新節目上架取代了原本暑假檔的各種重大娛樂事件(比如漫威電影上映),而成為這個夏天真正的重頭戲。
6月19日一家法國媒體發現Disney秘而不宣地取消了Disney+免費的試用期機制。Disney這麼做的理由完全是為了7月3日音樂劇《Hamilton 漢米爾頓》的上架鋪路。
雖然Disney+才半年就成功擄獲5450萬訂戶,但仍然遠遠落後真正的串流王者Netflix的1.8億訂戶。自《The Mandalorian曼達洛人》之後就後繼無力、面臨嚴重內容荒的Disney+,終於在原本是暑假檔最重要的國慶檔期展開另一波訂戶衝刺——開台以來最重量級的節目《漢米爾頓》和《Frozen 2 冰雪奇緣》正式上架。前者原本要在電影院上映但已經取消,後者則比原定時程提早兩週上串流。這些串流節目正在代替漫威撐起這個夏天的娛樂市場。
然而華盛頓郵報認為Disney還有比暑假檔更值得煩惱的事。這家娛樂集團旗下幾乎每一個部門都仰賴「現場事件」,隨著美國疫情回溫,今年內恐怕電影院、主題樂園、ESPN所轉播的許多運動賽事都很難全面恢復運轉,「Disney必須想辦法讓自己再度變得有所謂,用不同以往的新方式站回到觀眾的眼前」一名專門研究Disney和大眾文化的學者Carmen Higginbotham說。
也有人提議在眼前連開工拍攝都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除了想盡辦法填滿Disney+的內容或是繼續賣經典舊片的鄉愁情感之外,Disney或許應該開始投資一些不以「現場事件」為必要的內容(比如VR體驗)。
如果疫情一年復一年回來報導,Disney必須非常非常努力才有辦法重新回到所有人的娛樂行事曆上。
劇場產業休克中
 ̄ ̄ ̄ ̄ ̄ ̄ ̄
台灣人應該珍惜的是我們可能是全世界極少數還有現場戲劇表演可以看的觀眾。Broadway League百老匯聯盟日前才宣佈直到2021年1月3日前百老匯的所有演出都不會恢復。
劇場產業的本週的重磅消息則是疫情的重度受災戶Cirque du Soleil太陽馬戲團正式向魁北克法院提出破產申請,準備開始進行債務重整。
太陽馬戲團在疫情之前原本就已經有近10億美元的負債,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更使他們陷入好幾個月完全零收入的狀態,直到杭州的《The Land of Fantasy 綺幻之境》在六月初恢復演出。太陽馬戲團預計將資遣3500名員工,並在魁北克投資局的2億美元融資和私人股權公司的資金協助下展開債務重整。雖然有來自美國和中國的私人資金投入,但魁北克政府在融資條件要求未來經營者必須繼續把總部設在加拿大。太陽馬戲團在聲明中強調他們「一定會回來,而且會比以前更加發光發亮。」
另一方面一群藝術家和設計師這個週末發起一個行動「#scenechange 計畫」,在英國和愛爾蘭多個劇院完成藝術裝置,用寫有“Missing Live Theatre”標語的粉紅色警戒線膠帶包裹住劇院,藉以喚起英國社會關注劇場產業面臨的空前危機。
英國政府從這個週末開始開放各地的劇院開門營業,但仍不准舉辦現場演出,所以場館暫時只能開門賣東西、辦辦推廣活動或是放映電影來勉強維持一切正常的假象。英國國家劇院這兩天就通知400名前後台職員被裁員,將只能領薪水到八月底。
英國BECTU廣播娛樂電影和劇院聯盟向英國政府發出警告,整個劇場產業正在面臨裁減3000個工作機會的海嘯級災難,以及難以數計的自由接案的劇場工作者收入全無的空前危機。休克中的劇場產業急須英國政府介入。
電影院的幽黯未來
 ̄ ̄ ̄ ̄ ̄ ̄ ̄ ̄
另外一個文化娛樂場域——電影院的處境也沒有多樂觀。
美國疫情回溫之後,各連鎖電影院品牌相繼配合《天能》和《花木蘭》而延後重啟營業的時程,包含加州在內多個州也先後宣佈電影院不得開門營業。影響所及小型連鎖品牌知名的Alamo Drafthouse也開始大規模裁員,來想辦法讓公司撐到地球恢復運轉的那一天。
有趣的是,華爾街日報發現三家股票上市的美國大型連鎖電影院AMC Entertainment 、Cineworld和Cinemark 過去一個月股價平均下跌了23%,相比之下同樣在零收入狀態的主題樂園業者股價只跌了16%,而曾經載著滿船確診遊客的遊輪業者股價甚至只跌了6%。
華爾街日報推測原因:雖然看90分鐘電影的健康風險遠小於在遊輪上共處7天7夜,但電影院業的不利之處是他們被當成第一波經濟重啟的關注標的,比多數行業都更早被推入鍋裡試水溫。另外一個不利之處是:主題樂園或遊輪都可以自己咬牙重新開張,唯獨電影院必須仰賴別人家的「電影」成為自己的核心產品。片廠接連大動作撤走電影,電影院的股價除了跳水也沒別條路可走。
本週另外一個驚奇是:當我們都把焦點放在Netflix、Amazon、Apple等科技平台如何利用電影院停業的機會成為重要內容供應者時,曾經是DVD最大通路的購物中心Walmart突然跌破眾人眼鏡地宣佈進軍電影放映業。
Walmart在Twitter上宣佈從八月開始會有多家分店利用既有的停車場設施進行改裝,以汽車電影院的型態與電影愛好者見面。該公司透露的資訊非常有限,只說選片上會和經驗豐富的Tribeca合作。在美國電影院重啟臨時喊咖的時刻,這個快速反應的策略很有可能使Walamrt突然搖身一變成為全美最大電影放映通路,甚至還可以扮演同樣非常稀缺的演唱會場地角色。
即便八月美國電影院順利恢復營業,汽車電影院估計仍有機會在防疫的緊張氣氛中繼續扮演傳統電影院的社交距離替代方案好一陣子。
如何停止憂慮並愛上串流
 ̄ ̄ ̄ ̄ ̄ ̄ ̄ ̄ ̄ ̄ ̄
串流仍然是這波疫情最大的獲利者。
WarnerMedia最近開始清理戰場,積極處理HBO Max上市之後的串流品牌混淆問題。日前已經在美國下架(提供給有線電視訂戶線上收看節目的)HBO Go服務,只留下(美國市場獨有、可以單獨訂閱、不必綁有線電視的)HBO Now。接著本週WarnerMedia再度宣佈包含台灣在內多個市場的HBO Go不再強制綁定有限電視,讓非有線電視訂戶可以以150元台幣的價格在APP內直接訂購,等於讓HBO Go兼有了HBO Now的服務機能。
因為HBO節目受到有線電視系統合約的束縛,短期內HBO Max在國際市場上的擴張速度會比Disney+或Netflix慢很多。本週開始提供單獨訂閱的HBO Go顯然將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扮演HBO Max的高CP值替代品角色。等到未來HBO Max正式在台灣推出,預期也會直接吸納HBO Go既有訂戶,降低市場推廣門檻。
串流正在快速取代電影院的角色,但不論創作者或是關ㄓㄨㄥ仍然會有一點點焦慮。
好萊塢名編劇Charlie Kaufman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談及他即將在Netflix上架的新作《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是改編自小說而非原創時,話鋒一轉開始抱怨原創題材在好萊塢已經不如過往容易開拍:
「在我事業的早期,我可以愛玩什麼實驗就玩什麼實驗,但整個行業在那之後已經劇烈改變,而且大約就從2008年開始——那時候片廠開始停止拍攝電影而不斷生產大片。這就是為什麼像Netflix這樣的平台會吸引很多創作者,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別的地方可以拍電影了。所以每次聽到誰說是Netflix殺了電影是我總是非常火大,因為真兇是電影殺了電影,是片廠殺了電影。這才是事實的真相。」
衛報的電影主編Catherine Shoard則預測接下來電影工業會崩潰,但新的電影形式會開始百花齊放。
雖然英國電影院這個週末重啟,但重重的限制和風險意味著電影院的商業機制終究會慢慢瓦解。通路的不確定因素也會使高成本和題材高風險的電影再也不會被片廠按綠燈開拍。
作者認為雖然電影院瓦解,電影藝術並不必然瓦解,反而會因為大工業機制的崩潰,進入創意形式的百花齊放時代。不一定要在電影院放映,不一定要是兩個小時,不一定要是買一張票看一部(比如訂閱制或是小額贊助)......打破種種形式束縛之後,也能讓更多過去被工業系統排除在外的創作者得到機會。雖然電影/電影院的最後一夜可能令人感傷,但明天過後仍有令人興奮的新玩意兒可以期待。
所以也許是時候停止憂慮,並愛上末日之後隨之萌生的各種新玩意兒。
|新聞出處|
6/29~7/5一週大事
Cirque Du Soleil Files For Bankruptcy Protection, Vows To Return “Brighter Than Ever”(https://bit.ly/3g8Nx8G)
After coronavirus, cinema may never be the same again (https://bit.ly/31sx1fx)
Movie Theaters Get a Painful Extended Intermission https://on.wsj.com/2ZtFoEX)
不用綁有線電視!HBO GO全面開放台灣用戶直接訂閱(https://bit.ly/31x7i5F)
Walmart’s movie plan will transform parking lots into drive-in theaters(https://bit.ly/2ZBUtom)
Studios Keep Delaying Movies. What’s the Cost? https://bit.ly/2C0C6kD)
How to watch Hamilton for free on Disney Plus: You can’t, and here’s why (https://bit.ly/3eZ49Q1)
Arts union slams UK government for 'cultural vandalism' amid theatre crisis(https://bit.ly/2Bt30ls)
Designers to wrap empty UK theatres with message of hope(https://bit.ly/2Z0CoBe)
Charlie Kaufman Says Old Hollywood, Not Netflix, Killed Movies(https://on.wsj.com/3iv6fJB)
How Disney could be facing a lot more than a lost summer(https://bit.ly/2D6JStL)
藝術家張騰遠專訪 在 LIVE王 - Live is lif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繁星亮起 宇宙甦醒 美麗的夢 請別遠走 — 雷光夏(summer lei) 】
文|LIVE王 . 照片提供|聲音紡織
某日收到聯成娛樂的來信,希望我可以向大家推薦雷光夏老師的音樂作品。一開始內心是婉拒的,我對於老師的作品不熟悉,深怕無法完整清楚的向大家介紹,覺得自己無法勝任這樣的任務。
那天午夜我還是打開音樂數位平台,撥放著雷光夏老師的歌。聽到「黑暗之光 version2」前奏的海水聲時,突然像是想通了一切,這篇文章是寫給初識雷光夏老師的人,如果由一個也初識雷光夏老師的人藉著探索她的音樂來介紹給大家,是不是更加貼近一些,於是我回信說明我很榮幸可以接下這樣的任務。
◆ 搜尋平台上打上「雷光夏」 ◆
一位台灣音樂藝術家,除了發行個人創作專輯,也做電影配樂、廣告配音,也是電台的主持人。雷光夏老師相當低調,很多時候都隱身起來從事與聲音相關的幕後工作,推出的作品不多但質量非常精美,多次獲得金曲獎、金馬獎的肯定,擁有很多獨特且忠實的樂迷。
雷光夏老師的聲音沉穩、溫柔,敘事的能力很強,很適合擔任口白的角色。在查詢一些老師的作品時,發現徐佳瑩推出失落沙洲MV前,有個前導敘事的MV,MV中的口白正是雷光夏老師。多年後再重看這個MV仍然熱淚盈眶,心糾結在一塊。雷光夏老師說故事的功力真的很驚人。
🔻徐佳瑩 失落沙洲| https://youtu.be/C3Nu7ybVc5w
◆ 數位平台上打上「雷光夏」 ◆
六張創作專輯、一張電影原聲帶
《黑暗之光Version 2》
—繁星亮起 宇宙甦醒 美麗的夢 請別遠走—
這首歌在專輯裡有兩個版本,我特別喜歡Version 2這個版本。前奏有長達半分鐘的海浪聲,這是雷光夏老師帶著收音機到澎湖的一個海灣錄製的,海灣小小的,有著金色沙灘,海浪聲是如此的溫柔、寧靜。聽這首歌時我閉上眼睛,畫面湧上,儘管身處黑暗之中,依舊能被鋼琴聲喚醒、來回交錯的海浪輕撫著我,溫暖的人聲環繞著,畫面灰灰藍藍的像是一場夢,最後音樂、情感與大自然的聲音在這首歌裡緊密的融合在一塊包圍著我,完美無瑕。
🔻黑暗之光Version 2|https://youtu.be/bqd0AG_G8Gk
《逝2003》
—你我就像散開在風中 飛揚的棉絮 註定要生生世世流浪在天際—
歌曲前奏的琴鍵聲迴盪在空中,弦樂帶入了幽幽的惆悵。五月的陽光灑下,沸騰的感情混雜著年少時對於未來的迷惘。好喜歡這樣青春氣息帶著淡淡哀傷的歌曲,彷彿閉上眼就能回到求學時期青澀的模樣。難以想像這是一首1985年寫下的作品,2003年重新編曲演唱,如今依然還是如此經典雋永。
🔻逝2003|https://youtu.be/wplMBuguIQ0
《Thank you》
—有一天我一定會非常想念你,但你知道不能是現在—
這是一首在不得已情況下搬離三十年老家前寫下的歌,老家雖然不華麗,甚至有些破舊,但小小的很可愛,裡頭也有很多回憶。而當時雷光夏老師的妹妹也將搬離原先住的地方,就在搬家最後即將坐車離開的時候,兩個女兒問了媽媽「我們真的要離開了嗎?真的不會再回來了嗎?」隨後請媽媽等一下便跑下車對房子深深一鞠躬說「謝謝你,再見」。孩子的純真釋懷了雷光夏老師內心對於老家的不捨,促成了這樣的作品誕生。謝謝你,用力守護我的夢想,有一天我一定會非常想念你,但你知道不能是現在。
◆ 在youtube上打上「雷光夏MV」 ◆
《我的80年代》
MV裡出現很多素人拿著自己80年代時的照片,有老先生老太太拿著當時的婚紗照,也有年輕有為的青年拿著年幼時的照片,也有照片中亭亭玉立的少女,如今右手無名指已經帶上結婚戒指,這是一首回顧80年代的歌。
上次雷光夏老師的演唱會,進場前在入口處請大家拿著自己小時候的照片拍照,而演唱會時唱到《我的80年代》時候,大螢幕出現了大家剛剛進場拍的照片串起的影片,非常感人且有意義。
🔻我的80年代 (MV版本)|https://youtu.be/V_JTi_s3SzU
🔻我的80年代 (演唱會版本)|https://youtu.be/OrZFnhIVxJI
◆ 在youtube上打上「雷光夏廣播」 ◆
很喜歡她在2007接受馬世芳的專訪,介紹《黑暗之光》這張專輯的想法。
雷光夏老師說:「我會希望專輯它是一層一層的,一開始聽到的是旋律與歌詞,可是接下來如果你可以多聽幾遍,你會發現裡面有很多東西是可以往下沉的,沉到那個底部後你會發現每一個細節都是不太一樣的。這張專輯我們採用原音樂器、大型弦樂團錄製、電子音樂,每一層都是交疊在一起、編織在一起,等到你往下聽那些細節浮出來時,唱片他的意義又會不一樣,會有立體的效果出現,我希望它是一張值得一聽再聽的唱片。」
黑暗之光是我聽了之後很喜歡的專輯。專輯很有深度,就像老師所說的可以一直挖掘到很沉的底部,每挖掘一次又有更不一樣的發現與驚喜。即便到現在聽仍然覺得大膽新穎,相當經典。
另外最近的廣播訪談中提到了9/15『昨天晚上我遇見你』演唱會的一些想法
「我希望這場演唱會不只是舊歌的回顧,這場演出應該要藉由這些作品有新的組合。那些大家都喜歡的歌,它都還在的,但它在這樣的脈絡裡的時候,它會有不一樣的意義的。我也希望這些作品可以組合成為一個新的形狀,為了這場演唱會有的一個新的存在。」
『昨天晚上我遇見你』這場演唱會名字改編至雷光夏老師的音樂作品《昨天晚上,我夢見你》。在演唱會的這個夜晚,我們可能想遇見自己、想遇見過去的那個你、或是想遇見未來的人,我們因演唱會而相遇。雖然演唱會終將結束,但有些東西是會留下來、是會捧在手心的,這是這次演唱會想傳達的核心概念。
以前會擔心如果對於要觀看的歌手不熟悉會無法產生共鳴,但好幾次的經驗都告訴我厲害的演出即使你完全沒接觸過,他依然可以將你拉進他的音樂世界裡,讓你感動的不可置信。很開心透過這樣的方式認識了雷光夏老師,還好這次我不會錯過如此精彩的演出,讓我們在演唱會相遇吧!!
🔹 LIVE演出資訊 🔹
雷光夏 昨天晚上我遇見你演唱會
演出時間|2019/09/15(日)
演出地點|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大會堂
售票系統|ibon售票
售票網址|http://bit.ly/2JTI2h3
聯成娛樂 On Line
#雷光夏summerlei #昨天晚上我遇見你
#此文感謝聯成娛樂邀約合作
— LIVE王 - live is life —
藝術家張騰遠專訪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末日植物計劃第一章 #藝術家張騰遠專訪
這集將再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畫展,一起到位於誠品生活松菸店一樓的Cafe Showroom 去參觀「末日植物計劃 第一章」個展,並專訪藝術家張騰遠。
展覽論述:末日植物計劃 第一章
於2014年台北個展「生物學家」中,發表了一件作品生物學家的私人植物,這件作品是基於對未來末日的想像,以植物生長的形式,長出末日之後特殊的生命體。由這件作品開始,我以“末日植物該是什麼樣子?”為題,訪問了身邊的朋友們。每個人對末日植物的想像,都會依據成長背景而不同,有人希望末日植物長出思念的父親,有人希望可以長出漂亮的高鼻子,更有人想像末日植物可以長出心臟,我根據一位朋友的想像,製作(培育)了第一株末日植物,開始了末日植物計劃的序曲。
2015年,我希望將末日植物計劃,推進到下一階段,由序曲進入第一章。每位朋友對末日植物的樣貌,或末日植物該長出什麼樣的果實,都有其獨特的想像。因此,我將整理蒐集到的問卷資料,選出最具發展性的問卷回答,根據其回答內容培,育成末日植物。長期計劃預計製作出一百株各具特色的末日植物(此次展覽預計培育六株)。
每一株末日植物,也可視為個人肖像,因為這些植物,都是觀眾以回憶為線索,對未來投以想像的描述,而這些描述,就像是線條般,勾勒出個人的肖像。希望在未來,末日植物越來越多時,能夠組成末日花園。在花園裡,每一株植物,各自安好於高低差別的位置上時,他們各自述說著獨特的故事。進入末日花園,仔細閱讀每一株末日植物,就像低頭傾聽每個人的回憶,閱讀人類未來樣貌的預言,觀看每株末日植物背後所隱藏的肖像。
有人類學家預測,人類未來終將因為身體網路化,進入下一個階段的人類世,末日植物,希望呈現的,是人類走到下一階段人類世之前,變化演繹的過程和軌跡。
作品介紹:
一、 泥漿堆的馬植物
二、 人面樹枝
三、心臟花
四、以I-Pad之名我們切片
五、I-Pad生活取暖術
主辦單位:Cafe Showroom 松菸店
地點: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11:00-22:00
展覽日期:2015-12-04~2016-01-15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藝術家張騰遠專訪 在 主題故事跨界設計新浪潮:張騰遠| FLiPER - 生活藝文誌 的相關結果
... 看到這隻白袍鸚鵡,挑起了我當時看到那幅畫的記憶,原來這個藝術家叫張騰遠,壓根也沒想到當時根本看不懂畫的我,在一年後的今天會有機會專訪他。 ... <看更多>
藝術家張騰遠專訪 在 VOGUE EQUAL=等號,藝術家張騰遠的《繪畫解構-鸚鵡人的 ... 的相關結果
台灣當代藝術家張騰遠擅於重新編寫創作文本內的故事,他在作品中虛構出一個角色物種「鸚鵡人」,藉由這個角色的扮演方式,進行和現實生活裡那些真假議題 ... ... <看更多>
藝術家張騰遠專訪 在 【專訪】台灣藝術家張騰遠首次在港開個展!怪誕又可愛的鸚鵡 ... 的相關結果
你認識台灣藝術家張騰遠嗎?如果香港讀者沒有多聽過他的名字,在此可以略為簡介一下。他出生於高雄,目前在台北生活與創作。自2012年起,張騰遠以末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