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瘤讓李醫師學到的事
#談心室時間
前幾天一位病人的家屬傳訊息給我,
說:李醫師謝謝你以前照顧我太太,
我是以前在北醫XXX的先生,
她後來去XX醫院開刀了,
目前也還在復健中
🌟 哇!
一晃已經6年前了,
當時還是住院醫師第一年,
對懵懂無知的我,
什麼都沒有經驗,
什麼都很新鮮,
謝謝病人和他的家屬記得我,
不知道從哪裡找到我的臉書,
或許我們曾經以為工作分內事,
或許我們曾經的熱情,
可以幫助一個家庭、一個病人,
漫長復健時間,
在各階段為他們加油鼓勵。
🧠 看過很多腦腫瘤開刀又放療的病人,
一次一次性情改變,
手腳無力、癲癇、吞咽障礙、口齒不清,
他們的家人以及病人都在和未知變化的腫瘤搏鬥,
🧠幾年前我在北醫,遇到很多腦腫瘤開刀大多都是中年女性、都是媽媽,
甚至也有三十多歲的媽媽,
孩子才剛上小學。
🧠 看到很多人的家庭從被宣判得了腦瘤之後,
家人們的心情有如在暴風雨中飄蕩。
看到很多四度惡性腫瘤,
腦腫瘤從當發現發病,
到一次一次開刀、又再復發,
一次一次無法控制收拾的地步。
🧠🧠🧠
四年前遇過一位42歲女性,
得到最惡性的膠質母細胞瘤,
起初在國中教書教到一半的時候暈倒,
後來一個禮拜內發生兩次癲癇,
接著雙腳無力,
常常開始講外星語,
帶來醫院做了腦部電腦斷層,
才發現腫瘤的大小已有7公分大,
壓迫到大腦細胞,
半年內腫瘤頑強抵擋電療的壓制,
快速長大壓迫腦幹,
導致死亡。
而在治療過程中,
因為病人本身沒有保險,
而反覆住加護病房以及手術住院的費用,
使得先生不得已賣了房子,
到處跟親戚借錢,
不辭辛苦
為妻子把屎把尿,
換尿布、倒牛奶進鼻胃管、洗身體,
暫時辭掉工作為了全心照顧妻子,
和兩個年幼的女兒。
當太太走的時候,
先生沒有流淚,
或許他知道終將會有這一天,
但在最後臨終的日子,
他盡心盡力的陪伴。
🧠🧠🧠
而之前也遇過一位54歲的女性,
她得到的是良性的腦瘤,
但是他這個腦瘤長大的速度很快,
多次開刀、放療,
但是腫瘤還是不斷地生長,
他們住院、出院、復健,
每一次復健到一定程度,
而腫瘤的侵蝕,
卻又讓所有一切的進步打回原形,
而在多年的治療過程,
家人:先生、兒子、女兒都輪流照顧躺在病床上的病人,
那時刻,
他們家人更緊緊的團結在一起。
過去在結婚時期和熱戀時期所說的
你愛我我愛你一千年一萬年,
講了再多遍,
最終在人遇到重大事件、長老病死,
可以看出來那是不是真摯不渝的愛。
很多愛是用行動用時間表現,
默默守護在床邊,
並不是嘴裡的甜言蜜語。
而他的先生多年來不變的無微不至照顧,
讓我更深刻體會到婚姻夫妻的本質,
是完全的包容接納與陪伴。
🏠 並非所有的重大疾病,
看到家人都是如此緊緊守在一起,
過去也是看到很多中風後、得了腦瘤後,
另一半就消失不見,
或兒女都在國外,
無法回國,
無奈下只能往安養院送,
我想每個決定心中都有許多的不得已,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許多的羈絆和困難,
當面對問題,
要考量的層面太多了,
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
🌟然而,
我們原本想像的完美人生中有許多不完美,
而我們看似不完美的命運,
有更多驚喜和美好正在發生,
感動人心。
膠質母細胞瘤復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免疫細胞療法特別專輯系列
{內文}
再次回到醫院已恍如隔世,54歲的林先生曾經天天往返雲林台中賣魚,卻因右側肢體不自主抽動發生車禍意外,就醫診斷後才發現自己罹患了惡性腦瘤,這種膠質母細胞瘤,日前才兇猛奪走了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麥肯的性命,因為它極具侵襲性又難以預測,過去醫院確診,幾乎就等於對病患宣判死刑。
(腦癌病患林先生妻子)
沒有開刀也不行,不開刀也不可以啦,已經很大 那個腫瘤已經很大了,就一定要開刀了啊,心裡也會擔心啦,可是也是要面對它
病患家屬第一時間手足無措,畢竟這個病全球平均存活時間,僅僅只有18個月,過去台灣前教育部長林清江,六七個月就離世,美國前總統甘迺迪的弟弟,愛德華甘迺迪在最好的醫療資源下,也只撐了一年又一個月。
(腦癌病患林先生妻子)
剛開始還不敢跟他說是這個病,怕他自己也會擔心,後來是電療還有化療之類一直做,他也是配合一直做而已
林先生是在民國94年輾轉前往中國附醫,求診於腦神經外科權威 院長周德陽,並緊急接受開顱手術,先移除腦瘤,隨後展開口服化學治療及全腦照射,治療過程一切順利,但周德陽並不滿足於傳統做法,一直致力研究如何讓病患徹底擺脫癌細胞。
(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因為這時候我們在做臨床試驗,所以就把它的瘤去做 去培養,然後培養成腫瘤蛋白,然後再經過血液分析,抽取它的樹突細胞,這個血液蛋白 腫瘤蛋白跟樹突細胞一起,就做了培養,變成一個疫苗,就是樹突細胞疫苗,這個疫苗就我們分成十次,打到他腋下淋巴結,利用它本身的T細胞,去認識腫瘤的蛋白,然後去殺,有沒有殘存的腫瘤,因為這樣的抑制下去以後,它就沒有再復發
周德陽說 腦瘤一般鮮少轉移,難是難在無法切除乾淨,即便表面上看起來已經根治,平均兩年內仍有9成機率會復發,林先生是極其特殊的個案,他僅接受10次樹突細胞的免疫治療,配合腦部伽馬刀照射,在手術後四年 五年 十三年,不斷進行的磁振造影追蹤上,就已找不到任何腫瘤蹤跡。
(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免疫治療不是每個人都有效的,那是因為他(林春榮)得天獨厚,後來我們研究他的 現在所謂PD-1很低,我們測出來,他是測不到PD-1的,換句話說,他的免疫細胞是很強的,他可以殺癌細胞,不會受到癌細胞的PD-1抑制
對醫界來說 樹突細胞是白血球裡最不為人知,卻又最令人著迷的免疫系統成員,猶如身體防禦系統的指揮官,本身就具有吞噬和呈現抗原的能力,當樹突細胞辨識到外來病原或癌細胞後,便會開始進行吞噬作用,並將這些癌細胞分解成小片段,後續再將癌細胞的抗原呈現在樹突細胞表面上,培訓T細胞認識這些癌細胞,以達到利用T細胞針對癌細胞,進行精準的有效攻擊,周德陽團隊的做法正是透過手術,將含有癌症患者腫瘤碎片的樹突細胞取出,培養製成疫苗,再重新打回患者體內
,以啟動自身免疫系統去對抗癌細胞。
(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樹突細胞雖然是目前還算不錯的工具,可是他有一個缺點,會受到PD-1的影響,因為樹突細胞雖然把T細胞教懂了怎麼去殺癌細胞,可是他一碰到癌細胞的時候,癌細胞會把他蓋住 把他殺滅掉,不但沒有殺他 反而被他消滅掉,原因就是樹突細胞上面有一個PD-1的接受體,這個接受體會接受腫瘤細胞的PDL-1的抑制把他殺掉,假如說你這個PD-1的接受體,在這個T細胞裡頭量很少的時候,他就有機會 就不會受到抑制,癌細胞就會被他殺掉,這等於是相對的 看誰力量比較強
周德陽團隊在研發過程中,藉由林先生抗癌成功13年的案例,發現如何將PD-1數值降到最低,絕對是透過免疫療法,治療惡性腫瘤的關鍵秘密,於是進一步思考出讓更多病患受惠的combined therapy(混合療法),等於是直接呼應了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概念核心。
(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因為有PD-1的藥出來了,抗PD-1的藥出來了,所以只要我們以後碰到類似的病人,我們就可以再加個抗PD-1的藥,現在目前就是得諾貝爾獎的那個醫師所發展的藥 ,這樣每個人就可以把PD-1打到變零,換句話說,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將來以後,不管PD-1高或低,低的話可能不見得要打抗體,高的話 直接一打的話它就變低了,這個效果會比我們以前作的效果更好
然而樹突細胞也不是十全十美,像是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就會選擇透過樹突細胞,一路搭便車到淋巴結,感染輔助者T細胞,並將之消滅導致愛滋病,而那些在不該活躍時卻又活躍的樹突細胞,則會造成自體免疫病變,諸如紅斑性狼瘡,醫界深知,在利用樹突細胞疫苗時,也必須同時想辦法抑制這些病變樹突細胞的活性,免疫細胞抗癌必須取其利 遠離其害,才能真正打贏這場戰爭。
膠質母細胞瘤復發 在 花蓮慈濟醫院- 惡性腦瘤(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惡性腦瘤(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不僅擴散快速且難以根除,手術後容易復發,是腫瘤內最「惡」的腫瘤。 ... 這次由神經外科部邱琮郎主任進行的巨大腦瘤切除手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