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康從情報單位退伍之後,在東初老人門下再次出家成為「聖嚴」。雖然這個名字以豐厚的學養與溫和的風格而為人所知,但當時三十歲的聖嚴,可說是除了學佛的意志之外,什麼都沒有。在台灣,他少了特定山頭的蔽護,也缺少信眾的支持,還在寫作過程中得罪了一票佛教界老人。更大的問題是,他的身體也不怎麼好,難以支撐嚴酷的修行。在多個不利的條件的威脅之下,他採取出國留學並試圖在國外打天下的發展路線,這種迂迴進路也獲得意料之外的成功。在本期的內報中,我們就要來觀察聖嚴從孤身一人發展出橫跨台美的法鼓山。
「法鼓山出家條件」的推薦目錄:
- 關於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李偉文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站長路可 - 網路創業是一場漫長的自我修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Re: [請益] 出家與在家- 看板Buddhis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法鼓山僧伽大學- Q.1:請問出家是否有年齡限制? A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法鼓山出家條件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法鼓山出家條件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法鼓山出家條件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出家具備何種條件才圓滿(聖嚴法師-大法鼓0626)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法鼓山出家PTT :: 台灣觀光指南 的評價
- 關於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法鼓山出家PTT :: 台灣觀光指南 的評價
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李偉文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記錄聖嚴法師一生求法與弘法的電影──本來面目,感動了許多人,不管有沒有信教,或是信什麼宗教。
想起十多年前曾經有二次在電視節目中跟法師對談,一次談生態環保,一次談兒童教育。之後法鼓山從許多集節目中,挑選了幾個訪談,整理出文字稿出版專書,書裡還附上對談的影片光碟。
後面就附上與聖嚴法師有關自然生態的對談紀錄,製作單位把這集節目取名為「大自然的溫柔革命」。
2007年收錄在『不一的環保實踐』
聖嚴法師v.s.李偉文
主持人(以下稱『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偉文,除了長期推動自然保護之外,也是一位牙醫師及作家。他的《你每天都在改變世界》這本書不但很暢銷,還改變了許多人的觀念;另外,《我的野人朋友──十六個守護自然的遊俠故事》及《與荒野同行──一個牙醫師的荒野大夢》也都是影響社會的好書。李理事長,『荒』這個字給人的感覺是荒廢、荒涼,為什麼會用『荒野』做為協會的名稱?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以下稱『李』):『荒野』也有充滿生命力的意涵,它比『大自然』及『原野』兩個名詞還要具有生命力。我們覺得荒野是人類最古老的鄉愁、是生命的源頭;加上協會成立的宗旨是強調棲息地的整體保護,使棲息地內所有生物能生存,而不是只保護某些特定物種而已,因此『荒野』這個名字比較恰當,也涵蓋整體。
主:國內的環保團體這麼多,『荒野』和其他環保團體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李:『荒野』是唯一標舉直接介入棲息地管理與保護工作的環保單位,強調以溫和的方式來推動環保工作,從教育著手,而不採用抗爭或激烈的對抗手段。
主:聖嚴法師推動的『四環』與『荒野』強調的『人間保育』,有許多相呼應之處,都是希望透過改變人心來改變人對自然的態度。請問法師,您提倡『心靈環保』最初的用意是什麼?荒野保護協會所推動的環保工作,和您推廣『心靈環保』的目的與宗旨是否有相呼應的地方?
以教育方式推動環保
聖嚴法師(以下稱『師』):剛才李先生說荒野保護協會是以教育的方式來推動環保,這種做法非常正確。以教育的方式,雖然速度會比較慢,但是可以從根本的觀念來調整,讓一般大眾瞭解為何要保護自然及公共環境。
中國人有一句非常自私的話,就是『各人自掃門前雪』,還有一句『推死人過界』,後面一句的意思是不要在我個人的界線裡有個死人,如果有人死在自家門口,就把他推到其他人的範圍裡,與自己無關,這非常自私。
所以,『心靈環保』就是要袪除這種私心、私念與私欲。其實目前很多的環境問題,例如每逢颱風或豪雨,台灣就有土石流與淹水的問題,這都是過度開發及濫墾濫伐所造成的,而這些行為就是因為人們只為了一己的私利及貪心而產生的。
主:李理事長,荒野保護協會既然強調教育,教育的方式是什麼?
李:有好幾種,但是我先說明觀念的部分。其實,環保目前已是一種普世價值,幾乎所有人都認同環境該受到保護,但是為何大自然還是一直被破壞呢?這就是認知與實際行動之間的落差,所以我們不再強調認知,而希望藉由每個人自身的實際行動來改變自我。所謂的改變世界,不是改變別人,而是改變自己。
這十年來,『荒野』一直在推動『溫柔革命』。所謂的『革命』,通常是指外在環境不好,而來革別人的命;但是『溫柔革命』指的是革自己的命,因為我們認為只要自己改變,世界就會跟著改變。因此『荒野』的教育方式是提供機會讓許多人來當義工,從他們自己周邊的環境開始觀察、保護起,這樣才能使人們願意為環保而付出。
雖然大家都知道要做環保,但是如果為了環保而要犠牲個人利益時,大部分的人會選擇維護自身利益而放棄環保,一旦能親身實際行動,個人會慢慢願意犠牲生活上的小小利益而為環保付出。因此我們雖然也製作宣導教材,但最重視的還是義工的訓練工作。
主:所以,義工們身要以身作則嗎?
李:我們從來不規範會員們不能做什麼,而是秉持開放的態度,只要會員覺得有意義的事都可以容納到協會的事務裡。我們強調,在這個團體是快快樂樂的,這裡沒有人會用指責的態度來對待其他人。所以一個新人進入後,透過團體文化的薰陶,久而久之也會跟著改變。
我們唯一希望會員不要做的一件事,是不要用負面的態度來說話或要求別人,除此之外,協會裡沒有任何限制。新的義工大約只要經過兩、三年,就會慢慢受到團體力量的影響而改變,我看到非常多這樣的實例。
主:你剛才提到:「荒野保護協會雖然不是一個宗教團體,但是『荒野人』擁有非常濃厚的宗教情懷,因為他們用樂於付出與分享的心來親近群眾,這和許多宗教團體的義工們的特質很類似。」你是如何讓數千位義工以這種特質再去影響身邊的親友,而讓環保真正落實於生活中呢?
李:十多年前成立荒野保護協會之前,我許下一個小小心願,就是既然要成立新團體,希望將來只要任何人有心為環境付出,不管他年紀多大,有沒有錢、與趣或人力,只要他有心,我都能提供機會讓他實踐。依著這個心願,荒野保護協會發展出許多不同的義工屬性,讓每個人都能實踐自己的理想並發揮所長。
有些人喜歡做親子活動、有些人喜歡做自然調查、也有些人喜歡做社區推廣……,每個人的興趣與資源都不盡相同,協會就提供很多機會讓他們各自做不同的事,串連起他們各自做的事,其實都是對整體環境有幫助的。
所以,荒野保護協會底下有幾十個義工次團體,在不同領域中為環保工作付出,而且又可再細分成約數百多個義工小團隊,分別在各地努力,只透過e-mail或網路群組等現代科技,加上定期開會與訓練,讓各個不同的團隊保持密切聯繫。有時在某些特殊議題上需要全部團隊共同協力時,大家再統合起來,而平常則各做各自擅長的事。有人將重心放在社區經營、有人做體制內、有人做體制外,有人則在山地部落努力等等。
主:請問法師,像荒野保護協會這樣,知道環保的理念大家都已認同,但重要的是要將認知落實於實際行動中。其實您所推廣的『心靈環保』也是如此,這個觀念大家也都認同,但還是要透過每個人自身的改變而慢慢匯集成一股力量。以法鼓山而言,『心靈環保』從過去推廣到現在,您看到什麼樣的力量不斷在變化與聚集嗎?
以『柔性革命』推動環保觀念
師:參與法鼓山的人有將近一百萬人,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改變,有時只是一句話或一個觀念,對某人很受用,他就會將這個觀念再傳播出去。例如有一位美國醫師聽到『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觀念後,就用這句話勸慰他的病患,或逢人就和對方分享。他覺得這句話很受用,知道許多煩惱都是自尋煩惱,因為能解決的問題,就想辦法去處理;如果真的無法解決,煩惱也沒用,所以放下它,煩惱也就沒有了。他雖然在形式上沒有正式成為志工,但是他主動推廣好的觀念給許多人,實際上和志工所做的事沒有兩樣,這類的人很多,難以計算。
其實人只要在一念之間改變自我,世界就會跟著改變,外在世界或許還是那樣,但是自己看世界的眼光不同了。有許多人就自制力不夠,例如在觀念上明明知道要做環保,但誘惑出現時,還是會破壞環境或浪費資源,所以『心靈環保』強調的是保護自己的心不受環境污染或困擾,這樣就很少有機會去破壞環境了,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否則,我們也沒有公權力來制止那些濫砍伐森林或破壞山坡地的人;如果我去制止他們,可能不是被趕走,就是被毒打一頓吧!既然如此,我可以從觀念上來努力宣導,假如有人認同,我他們也會再向其他人宣傳,進而慢慢影響更多的人。
主:所以『心靈環保』是保護自己的心,不受外界干擾、刺激或誘惑,這很重要。因為人們找不到生命意義或感到痛苦時,環境就會跟著受苦,自然環境大部分都是被人類破壞的,因此保護自然,應該從改變人心做起。
李:這是荒野保護協會一直在努力的目標,我們認為拯救荒野,要從拯救荒涼的心開始,所以十年來我們一直從教育著手。目前整個世界潮流都認為,保護地球環境最重要的是解決人的問題,例如貧窮,因為人們在貧窮的時候,往往自顧不暇,不可能再去保護自然,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各國在開相關的環保會議時,都首先著重在解決貧窮及人的問題。
舉例來說,八、九年前,東部要開發一條公路,我們提出反對,認為開闢這條路不僅沒有意義,還會破壞大自然。當時有幾個熟絡的當地朋友卻贊成,我們沒有指責他們,只是持續和他們保持聯繫,並繼續提供他們許多環保資料。後來那附近要蓋火力發電廠,他們反而站出來反對;還有最近颱風過後,當地被破壞得很嚴重,政府預計要蓋堤防,他們也站出來說不要。這就是我們兩、三年來持續提供他們很多環保資訊,使他們的觀念也慢慢改變了,這種例子很多。
因此我們寧願用溫和漸進的方式,也不願採取對抗的手段來要求任何人。因為對抗的手段或許能立即見效,但他們的內心並沒有真正接受,觀念也沒有改變,所以應該從根本著手,這或許無法立即見到效果,但能使環保觀念深植於人心。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荒野』所追求的和宗教團體很類似,都是比較重視人心,而非外在的口號。
主:相較於其他環保團體,荒野保護協會的成員人數眾多,風格卻比較低調,一直以來總是默默耕耘,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樣有些消極,面對這樣的質疑,你們如何回應?
李:其實其他環保團體所做的努力我們很佩服,也很願意支持,但是『荒野』有我們自己想做的事情與方法,而且一直以來也很用心,所以應該尊重彼此不同的差異,畢竟都是在為環保而努力。
主:如果用一句話或一件事,來說明『荒野』十年來的默默耕耘如何改變台灣,你會怎麼說?
李:我一直認為我們居住的環境是所有居民的『共業』所造就的,所以要解決環保問題,就要從大家共同發願開始,每個人發願從不同角度來為環境保護付出心力。
主:這一點和法師希望『心靈環保』能集合眾人的願力與力量相契合,所以請法師針對這一點做個小結。
師:世界上有許多大事業的成功,有些是採取激進的手段,有些則是如李先生所言,以『柔性革命』的方式,像釋迦牟尼佛及耶穌就是後者,衪們不使用武力手段也一樣能成功。所以,我個人也是追隨著『柔性革命』的路線,這樣的改革速度雖然慢一些,但過程會比較平順,不會暴起暴落。因此『柔性革命』是最深入人心的一種方式,而且會產生一股巨大的聚集力量。
讓孩子擁有綠色童年
主:在都市裡長大的孩子,可能很少有機會親近大自然,多半時間都在家上網、打電腦、看電視或看電影等,因此荒野保護協會最近推出『綠色童年培植計畫』活動,希望增加兒童和大自然互動的機會。
法師,能否分享您的童年生活呢?您小時候住在江蘇,後來出家,應該有很多機會接近大自然與山林,經過大自然的洗禮後,您覺得對您未來的生命旅程造成了哪些影響?
師:記憶中,我的童年是沒有大人管的,因為父母都忙著種田,常將我放在田埂上,我就自己和青蛙及蚱蜢玩;如果在家裡,就和雞鴨或貓狗玩。當時我最好的玩具是用蘆葦葉子編成的小船,我喜歡把它放在水裡漂呀漂呀的,而且很喜歡吃生長在河邊的蘆葦的根,這比甘蔗甜;還有茅草心,也就是茅草的嫩花,非常好吃。所以雖然住在鄉下,民生物資很缺乏,卻過得很快樂,幾乎吃的、玩的都是取材於大自然,換句話說,大自然於我不僅是一個大教室,也是提供我各種生活資源的來源。
主:童年對每個人日後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從小有機會接觸大自然的人,對自然的感情會不一樣,李理事長是在哪裡長大的呢?
李:在萬華大理街,這地方現在很都市化了,但是幾十年前還很空曠,有小溪和許多廢棄空地,我是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的。
主:這段童年經驗,對你現在所推動的『綠色童年』計畫,有什麼影響嗎?
李:據一九七三年諾貝爾獎得主、奧地利動物心理學家勞倫實驗發現,有一種加拿大的野雁,牠會認定出生剎那所見到的第一個生物是媽媽,無論這生物是貓狗或人類,這種現象叫做『銘印現象』,他因為這項研究而得到諾貝爾獎。
後來我們發現許多生物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銘印現象』,尤其最近十年的腦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兒童情緒發展最重要的養成時期是在小學三至五年級左右,包含他如何與人、大自然或其他生命應對。這種對生命的感受力都將在這個時期內完成,所以如果小時候和自然有互動,也會『銘印』下來,成為一輩子的記憶。
主:我們這一代小時候大都在野地裡玩,比較有機會接近大自然,但是現代小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叢林裡,每天接觸的是電腦或電動玩具,和大自然接觸的機會不多,而且水泥建築物會隨時間而更替。所以,現代小孩彷彿是沒有根的浮萍,心裡沒有安定感,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對人世間產生疏離感。問題是,都市孩子不得不生活在水泥叢林裡,要如何為他們開闢出綠色的境界呢?
李:這可以從兩方面來談,我們一方面希望每位小朋友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機會,體驗在大自然裡度過兩、三天的經驗,這是我個人的理想,希望脦在未來的五至十年內實現。另一方面,我們希望在都市裡創造出自然野地,讓大自然與日常生活結合,使居民在住家附近就可以欣賞到樹木、花草或周遭環境一年四季的變化,體會與大自然互動的奧妙,這是我們同時在推動的兩個面向。
主:所以,或許在住家附近就可以種點蘆葦或茅草,和法師小時候一樣,體驗吃茅草心及蘆葦根的滋味。
李:其實,台灣教育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喜歡將許多事物當成課題在研究,例如小朋友的自然課,要他們觀察蕨類或蚱蜢等動植物,以一種知識性的方式在教導小朋友。但是我們希望讓小朋友有機會和大自然做朋友,能欣賞自然界的動植物,然後進一步融入大自然,而不是以人類高高在上的態度來研究、觀察及記錄大自然,或熟背這些知識好通過考試。
這三、四年來我們花很多心力在推廣,也希望宗教團體或其他社會單位共同來協助。我們發現,部分弱勢族群,例如家庭暴力、單親家庭中的小孩,與環境的互動機會更少,我們希望能協助他們體驗大自然。這幾年有許多企業贊助『荒野』,讓我們訓練出幾百位義工來帶領小朋友去體驗大自然,讓他們至少有一次與大自然的深刻體驗之旅。
這不僅能讓他們對自然界的生命力產生感動,也能讓他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尤其是由義工人員來帶領他們,他更會感受到社會的善意,因為如果由學校教師來帶領,他們會認為那只是工作所需,並不是善意或愛心的表現。我想單單是善意的感覺,就能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在遭遇到不公平對待時,還願意相信社會有好人存在,覺得未來還是有希望而支撐他們度過難關。
主:法師,你在國內、外帶領禪修時,與大自然也有很多互動,您除了讓學員在禪堂裡打坐以外,也帶著他們去爬山、接觸樹木花草、呼吸森林中的新鮮空氣等,為什麼學習禪修也要和大自然有這麼多接觸呢?
境教勝於言教、身教
師:從佛教的立場來看,森林或大自然是眾生的家,人類看到的是森林,但是從佛的眼光來看,是看到了一座有許多眾生居住的大城市,因此佛喜歡在山林裡修行。
記得我在美國認識一個家庭,父母親都學佛,生了兩個女兒,在她們還很小時,父母為了培養她們的愛心,就在家裡養兔子或貓咪等,結果這兩個小女孩會打小動物,甚至用腳踩動物的尾巴或拉牠們的耳朵,所以小動物養了不久就死掉了。這對父母對我說:「這兩個小孩子是小魔鬼,一點也不愛護動物。」
我回答:「阿彌陀佛!她們生長在都市裡,從小玩的都是機器玩具,玩具可以拆解或打來丟去的,小孩子將動物當成是玩具,才會這樣對待小動物。」他們又說:「這兩個小孩長大後一會做壤事。」我說:「不一定,因為她們從小住在都市,沒有機會多接觸大自然,你們以後要多帶她們到鄉下和大自然接觸,當她們慢慢瞭解到動物和機器玩具不同後,行為自然會改變。」
結果現在這兩位小女孩長大了,也沒有再出現欺負小動物的行為。這就是如李先生所說的『銘印現象』,小孩子在虐待動物時是因為不懂,不要認定他是個性殘暴,或許是他從小看的卡通、電視或電影內容都有這類情節,才會產生模仿行為。
此外,法鼓山一直很重視保護原生樹木及植物,如果有需要動工建造房子,就會將這些植物暫時移植到別處,等到房子建造完成時再移植回來。所以,法鼓山上的樹木花草都花了很多成本,如果直接再買新的植物。因此現在在法鼓山上,晚上還可以看得到螢火蟲,聽得到青蛙的叫聲,可以說是維護了自然環境。
其實荒野保護協會的『綠色童年營隊』,也可以移師到法鼓山上舉辦啊!山上有野兔及蛇等,而且最特別的是,我們山上的蛇不會咬人,會跟著聽聞佛法,這是因為人類沒有傷害牠們,牠們也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這類子還有很多,像蝴蝶,如果你沒有起傷害牠的心,牠會在你身旁飛來飛去;但是當你動了想抓牠的念頭時,牠像能洞悉你的心思似地,馬上飛走,真的很神奇。
主:李理事長,怎麼讓孩子有個綠色的童年?你自己有兩個十歲大的雙胞胎女兒,她們的童年是綠色的嗎?
李:我和太太因為對自然教育有概念與決心,所以為了小孩的成長,我們願意搬到山上住,讓孩子們從小可以多接觸大自然。但是大部分的家庭不見得有這種決心及條件,我希望父母們除了要常帶孩子到自然野地或公園走走外,還要用『引導』的方式來帶領孩子與大自然接觸,而不要用『教導』的方式。
小孩子一定有好奇心,他如果接觸到什麼動植物時,大人只要順勢引導及鼓舞他,讓他保持好奇心與求知卻即可,不要馬上塞給他一堆知識或否定他。有許多家長因為太心急,不斷要孩子做認知,這樣反而不好,其實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慢慢體驗大自然,就像法師一樣,從小自然和大自然接觸,並不是當成一種知識在學習。
主:大自然與鄉野就是一個大教室,我們常說『境教』勝於『言教』及『身教』,因為環境有一種自然的薰陶力量,能潛移默化改變我們。法師,您期許自然環境的『境教』將來能帶給下一代什麼樣好的影響嗎?
師:問題的根本還是要看一般大眾有沒有這種觀念,如果有這種觀念,雖然人口數及建築物愈來愈多,自然環境漸漸減少,還是有很多機會能讓孩子接觸到自然。舉例來說,中東國家有許多地方常是一整片土地都是荒漠,幾乎寸草不生,但是當地居民還是會想辦法在房子周邊種植一些比較耐旱的綠色植物。雖然很缺水,還是願意犠牲部分水資源來灌溉這些植物,而且幾乎家家戶戶都這樣,很令人佩服。所以,再困難的環境,還是有辦法與大自然接觸。
台灣人現在也開始會在自家門口或陽台種一些盆景或綠色植物了,其實只要有植物,小動物們就會聚集而來,那些蜜蜂或蝴蝶就會出現,如此一來,也一樣能接觸到自然環境了。所以不要抱怨生活在水泥叢林裡,其實只要有心,並願意花心思,一樣能在都市中創造出一片自然天地。
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站長路可 - 網路創業是一場漫長的自我修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我選擇的另外一條路
站長路可的失控人生 (三)
後來的幾天,我們還是天天一起上班,一起工作。但其實根本無法工作,只有混時間。我的室友每天看我忙進忙出,也不知道怎麼幫我。S女會在上班的時候一直罵我,在團隊面前嗆我,而我的策略就是被她罵,持續當一個爛人,每天擺著一張臭臉,擺爛耍廢,希望S女能夠發現我是個廢人,然後把我甩掉。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處理方式還是太被動、太好欺負了。就是因為我很好欺負,所以才會一直被S女給控制著。每個陷在情緒勒索中的人都是這樣的,個性上有些弱點,才會一直被欺負。
當時的我有很多弱點,總覺得我再忍一下,或許狀況就會好轉。
「再忍一下看看」,我總是這麼想。
我忍到2016/12/4星期天的早上,那天發生的事,我永遠不會忘記。
我全家都是基督徒,爸爸是牧師,我星期天都會回家幫忙彈鋼琴,到現在都是如此。那天早上我按照慣例要回家,但是S女不讓我回家,拚了命要抓住我。剛好我的室友都不在家,他們一早就出門到三芝,去做流浪狗的義工。
我因為答應家人要回家幫忙,就跟S女大吵一架,我一想要衝出門,她就會撲上來,抓住我的腳,抓不到我,就用頭撞牆,真的很奮力的撞,好險我租屋處的牆沒有很硬,不會讓她的腦袋撞爛。
我心想,她要搞自殺,我不會再攔她,我只希望她不要在我住處自殺,這樣我會很難解釋。
撞完牆,進入第二回合:搞破壞。
她四處摔我的東西,我想要抓住她,她就開始跟我拉扯。她突然把手一伸,摘下了我的眼鏡,我近視四五百度,眼前瞬間模糊。只看到她用兩隻手拿著我的眼鏡,從中間一折,我眼鏡整個變形,鏡片都掉了出來。
好險鏡架是有彈性的,沒有被折斷。我狼狽地撿起眼鏡,將鏡片塞回去,把眼鏡凹回來。我戴好了眼鏡,只看到更恐怖的畫面,她的憤怒等級進入了更高的檔次,召喚出暴力人格,然後大手一揮,把我架上的網拍用的美妝商品,全部都掃到地上。
暴力人格很特別,就算她沒有講話,光是看她的眼神,就知道那是暴力人格。那眼神充滿憤怒與瘋狂,跟本尊完全不同。
在砸完我的東西之後,她自己精神疲乏,轉了一圈就暈倒在地上。過幾秒鐘,S女醒了過來,從她的眼神來看,應該是本尊。S女本尊看了看周圍,問我:「剛剛是不是有地震?怎麼東西都掉到地上了?」
她就是地震,但我不知道怎麼跟她說。
我很想翻個白眼表達我的不爽,但我當時連翻白眼都不敢,我很怕自己做了什麼又會觸發她的恐怖人格或是自殺人格。我只能默默地把東西擺回架上,結束這回合。
那天原本我有跟室友約好,下午要開車去三芝找他們,因為他們做義工,需要車子支援。
我跟S女吵完架,十分疲憊。早上這回合,是我輸了,我用盡了力氣,卻出不了門。我沒能成功回家,那天在我家的教會,沒有人彈琴。從電話中聽到我媽失望的聲音,我非常的無力。
但我還是想開車離開這裡。我需要支援,我不能再單獨面對她,我覺得我會死。就算再疲憊,我都要開車去找三芝找我室友。S女不讓我回家,但是她願意讓我去找室友,條件是她要跟著。我也只能讓她上車,從新店的住處開往靠近北海岸的三芝。
開了約50分鐘,經過淡水時,室友突然打給我。
室友說:「欸,我們已經要準備下山了,所以你可以不用來了。」
我都開到半路了才被通知,讓我又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但這時S女突然提議,說:「不然我們去法鼓山吧,我心情不好的時候都會去法鼓山走走。」
S女說的法鼓山在金山,距離三芝那邊再開車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到。我不知道為什麼她突然提議要去,但我當時只希望找到有人支援我,就算現在要殺去高雄,我也可以,只要不要跟S女單獨在一起,什麼都好。我立刻打給在三芝的室友,找他一起去法鼓山走走。
室友:「可是現在已經三點了,法鼓山應該快關門了吧。」
我:「可以的,來得及,我現在就去接你們。」
不管法鼓山幾點關門,有人支援就好,誰都好,去哪都好。
我火速開到三芝,接了我室友和另一位朋友,一共四人,一同開車上法鼓山。其他人一上車,S女就收斂許多。現在旁邊有別人,她不會在大家面前發瘋鬧自殺,我就可以暫時的喘息。
法鼓山是一個莊嚴而輕鬆的地方,在那個地方,心裡的壓力減輕許多。上面有個佛堂,佛堂裡面有個抽籤處。法鼓山的籤都是給人鼓勵的,沒有什麼吉凶,都是一些感恩惜福的話。
上面的指示寫著:「默想心中的問題,並且想一個數字,抽出那個數字對應的籤。」
我就想著自己人生的困境,抱持希望被救贖的心態,拿了一支籤。
到現在都記得,我拿的是82號籤,上面寫著:「當他人都在盲目地爭奪時,你最好選擇另外一條路走。」
我心想,目前我的處境確實是某種的「爭奪」,我是很想「選擇另外一條路」,跟S女分手,但是現在因為S女黑道老爸的關係,自己與家人的人生安全都受到威脅,想走也走不了啊。
想來想去,還是不知道這個籤對我會有什麼幫助,可能就只是一段隨機的祝福小語吧。
我收起紙條,回到室友那裡,S女也在那邊。
大家問我抽到什麼籤,我給他們看。
室友問:「你原本想的是什麼問題?」
我:「就... 感情。」
室友喜歡開一些很爛的玩笑,他說:「選擇另外一條路走喔... 那你要不要選擇出家,這樣你就不用為感情煩惱啦。」
一點也不好笑,但我還是尷尬地笑了。我知道他也在想辦法幫我,只是不知道能夠怎麼幫。
S女大概是因為跟我吵了一天的架,精神不太正常。出乎意料地,她看著我的籤,問我說:「這樣的話,那你要不要在選擇出家?如果你要出家的話... 我願意把你放下,讓你在這裡出家。」
我瞬間像是被閃電打到一樣,因為以前S女都是緊抓著我不放,這是她第一次表達「願意放我走」這樣的態度。
我面色不改地開始思考逃跑的各種可能性,是否有機會藉著出家的理由躲起來,讓她找不到我,從此人間蒸發...
我的腦袋拼命在轉,但不能讓她發現,只能若無其事的回她:「出家不錯啊,這邊環境蠻好的呢。」
我思考了三分鐘,覺得這個「假出家,真逃跑」的計畫還是太扯了,所以我就跟S女說:「出家時機未到,我們還是下山吧。」
我沒有把話說死,刻意留了一線。
然後,她就講了一句很可怕的話:「如果你現在要在這邊出家,我願意把你放下,讓你出家;但是如果你要下山,我就再也不會給你機會出家,你就要跟我結婚,組成一個家庭。」
結婚!家庭!
多麼恐怖的兩個字。
我:「等等,再讓我思考三分鐘!」
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我的逃跑計劃。
我的考量是以家人的安全為優先,如果我這次假裝出家,逃到她找不到的地方,然後她就算因為找不到我而鬧自殺,她爸要報復之前,至少也會調查一下原因,就會知道不是我甩了S女,而是S女自己放我走的。
只要家人安全,我就一切OK。我心想著,就算要隱藏身份,不能出來找正常的工作,我懂那麼多網路行銷的東西,肯定可以想辦法透過網路賺到錢,養活自己。
就這樣,我決定要逃跑。
假出家,真逃跑。
我跟S女說:「好,我決定在這邊出家,妳就跟我室友下山吧。」
S女說:「但是等等...」
(續)
#我選擇的另外一條路
#站長路可的失控人生 (三)
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法鼓山僧伽大學- Q.1:請問出家是否有年齡限制? A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若要報考法鼓山僧伽大學,年齡則須介於18至37歲之間,此時期除了具備中年出家的優點外,體力心力較佳,可塑性高、適應力強,是最適合出家的年齡。 No ... ... <看更多>
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出家具備何種條件才圓滿(聖嚴法師-大法鼓0626)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雖然說一人 出家 九族升天,但是如果沒有徵得父母的同意,而逕行 出家 ,使得父母感到痛心、不諒解,甚至誤解佛教的真義的話,那麼在這樣的情形下 出家 , ... ... <看更多>
法鼓山出家條件 在 Re: [請益] 出家與在家- 看板Buddhis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yaqqq (^^)》之銘言:
: 所以該怎麼去追求?(許多板友給了良好的建議,幫你統整一下)
: 1.八關齋戒(體驗一日一夜的出家生活)
: 2.短期出家(可查法鼓山自覺營 or 短期出家 等等關鍵字)
: 3.就讀佛學院(先了解佛法的內涵再決定)
: 4.當淨人近距離觀察出家生活
: 5.找個出家人聊聊
追求並不代表已經完成!
想當醫師,開始行動並去追求,不代表你一定可以當醫師!
同理!想要出家,並不代表你有因緣可以出家!
但是......你不行動一定沒辦法完成!
所以我只能建議你可以怎麼去行動。
不過....
這個決定是對是錯?
這個過程是好是壞?
最後結果是成功或失敗?
除了佛以外,沒人可以給你答案!
-------若是5個建議有做過1.2個後---------
所以若真的想要體驗出家生活,先去做就對了。
據我所知,若想要出家,道場大概第一個條件都是:
先叫你在道場共同生活至少半年。
講實話,看起來很簡單,但我光想就知道我做不到~Q.Q~
1天.3天至7天…嗯!很舒服!
1個月…靠~我可能撐得住!
3個月…我的電腦.手機在哀嚎,我先走一步了!(哈~~)
爾後還有沙彌戒的時間,出家後有些道場還要你安住3年才能出去。
若是有「出離心」的正因,就會覺得這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以下跟佛板板友聊聊天---------
板友可能擔心有人不能理解,而給予否定的建議!
但因緣極多,我個人認為:
不用肯定或否定,而是給予如何「追求的過程」。
是否合適,道場的善知識自有判斷。
若因為你網路上的否定,讓一個人錯失發出「出離心」的因緣,
可能不是一件好事,也不符合四攝法。
當然這只是我的想法,
因為我在參選板主時的政見中 #1Q3YgYOi
就有提過這一點,板規精進區一-4 也由此而來。
從以前到現在,我的想法還是沒有變化。
-----最後回答一些問題-----
※要父母同意?
在華人社會,你想做一些不同於人的事情,跟父母溝通是需要的。
而現實一點講:跟父母溝通是一個角力的過程。
舉個例:
你很喜歡你的女朋友,但母親不同意。
請問你會馬上跟女朋友說:我們分手吧!
傻了才這麼做,你一定會跟母親在一個時間內角力,
可能成功可能失敗,但至少會去做!
※有疾病的可以出家嗎?
每間道場不同,所以呼應第一段,先去試試!
不是現實接觸的人難以判斷你的好壞!
天台宗有一個名詞:根利障重。
小路尊者就屬此類!
摩陀大師也屬此類!
若按照現在科學的判斷,這類人大概就完了。
可惜佛法並非科學能全部了解的,實修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板友只能提供你能走的路,但人生的選擇還是得靠自己。
而且就算失敗了,總比帶著遺憾來的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106.2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95926259.A.8FB.html
※ 編輯: yaqqq (61.223.106.248 臺灣), 07/28/2020 17:12:32
想再請教一下:
不知當初是否有心儀的道場嗎?
若是有的話,當初有去請教道場的法師,並尋求幫助嗎?
或是最後你怎麼處理跟你父親的僵局呢?
不過再更深入一點:如何確定?怎麼確定?具體行動?
有理有行,才是佛教最迷人又可愛的地方。
就是這樣,啊喵~~(裝個可愛 哈!)
其實這個話題我並不希望太嚴肅,大家可以多做經驗分享。
大家去佛寺,應該或多或少都會聽到些才對,有時間我也來分享幾個故事。
※ 編輯: yaqqq (61.223.104.173 臺灣), 07/29/2020 05:54:20
據我所知,張菲的姐姐是宣化上人剃渡,可惜剃渡後沒有在道場繼續團體生活,
所以這部份你可能需要再求證。
出家後在道場安住一段時間是很重要的,這點在聽經時常聽到。
回歸正題,想再多請教一下:
所以你後來還有常常去親近靜樂禪林嗎?
你想出家的念頭,靜樂禪林的師父知道嗎?
打消你出家的主因,是認為出家在家修行是相同的?
我的問題很多,哈!
若不方便回答也沒關係,還是感謝你的分享。
※ 編輯: yaqqq (61.223.137.90 臺灣), 07/29/2020 12:19: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