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前RT(對,我轉職了)(RT=呼吸治療師)
我必須說,賈永婕的善心是在讓人感佩,光是想他一通一通電話募捐的情景,我都要忍不住紅眼眶…
(對,我就是聽到救護車聲也會不小心哭出來的人)
#但與此同時不免擔憂
我不擔心人力,因為就算忙不過來還是有很多住院醫師和護理師會對我們伸出援手。
我不擔心他們會累,因為我知道他們就算累也會堅守崗位直到交班完成。
有人說這東西裝上去了又不用調整,我也不擔心他們會因此懈怠,因為RT對心肺的了解已經到了刁鑽至極的程度了,他們使用了一個東西就會極盡所能的發揮它完整的療效。
那我到底在擔心什麼?
【#我擔心他們暴露在更高的感染風險】
可能有人要說,這東西有研究,感染風險比氧氣鼻導管(cannula)還要低,怕個屁?
https://i.imgur.com/XOU2H0N.jpg
廠商做出來的研究如此完美,這根本是窮擔心!
首先~#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人力去衛教病患嗎?
使用這個東西要戴口罩;
咳嗽的時候也不可以把口罩拿下來;
口罩濕掉了就要更換口罩;
不可以拉扯脆弱的管路不然就會破損漏氣;
不可以把嘴巴打開,要用鼻子呼吸;
不可以因為加濕加熱的氣體太悶熱就把它拿掉暫停使用…(真的很悶,我被屁孩病人拒絕吵鬧過無數次)(小孩子不懂事我不怪他,我自己戴過也不喜歡)
諸如此類的衛教,#我們有時間告訴病患,#並且有時間監督,#並且病患在極度不舒服的情況下還學習力100分嗎?
我感到懷疑…非常懷疑。
#如果病患沒辦法好好遵守衛教內容,#那麼所謂高流量的氣流就會以每分鐘40-60公升的流速,#沖刷病人的呼吸道,#帶著飽和濕度混合水蒸氣,#瀰漫整個病室。
註:一般氧氣鼻導管的流速是2~6L/min
一般氧氣面罩的流速是5-8L/min
non-rebreathing面罩最高也才開到15L/min
並且以上兩種面罩皆不會直接沖刷呼吸道,而是要靠病人自主呼吸含較高濃度氧氣的空氣。
請問這個情況下,我還期待結果會如同研究般樂觀完美嗎?
#我真心的擔心他們…
真心的希望基礎建設(負壓等等)和醫院人力管理可以趕快完善,才不會有了米卻沒鍋子煮飯。
===========================
再來(跳一下),我還覺得疑惑。
也許脫離臨床跟不上時代,我不知道為何會想要買airvo這台機器?
在醫院,加護病房每個病床的床頭牆上都會有至少兩組的空氣和氧氣氣源(O2 & air piping)
https://i.imgur.com/cuyVJx3.jpg
為什麼會選擇使用AIRVO這種含有空壓機和潮濕加熱器的組合機器,然後再另外接牆上的氧氣,然後機器沒有蓄電,電源被踢掉了就會直接沒風,沒有蓄電功能的這種居家型的呼吸器呢?
https://i.imgur.com/fvOHR9F.png
也許有的比較舊的醫院,一般病房只有氧氣氣源,並沒有空氣氣源,這是我唯一能想到的合理解釋了…但確診病患,如此血氧不穩定的狀態,真的會放在只有一個氧氣氣源的普通一般病房嗎?
還是說他們要依賴機器的警報來監測管路有沒有凹折,氣流有沒有穩定?除非病人意識已經昏迷,沒辦法訴說,但血氧機與EKG monitor的警報不是在病人有生命徵象改變的第一時間就會告訴你了嗎?airvo的警報沒辦法連結到ICU護理站的中央監測系統,但生命徵象的可以呀!
另外,在機器缺乏的情況下,我們如果有病人不需要這台機器了,當然希望可以馬上轉給下一個需要的人使用,但airvo這台機器不行,氣體在機器內部會經過一些無法更換的部件,所以這台機器卸機之後必須經過一連串的自潔步驟、烘乾,確保沒有傳染疑慮了才可以轉手給下一個人使用,這不是超級麻煩的嗎?
https://i.imgur.com/vVCQ4cn.jpg
機器烘乾中~
說到這裡,你一定覺得我到底在為反對而反對什麼,儘管有如此多的缺點,但HFNC就是棒棒就是要用阿!
其實你有更好的選擇(乾我好適合當廠商)
https://i.imgur.com/xI0Sh9K.jpg
這是只能在醫療機構使用HFNC的方式(Optiflow)
*連接中央氣源,不用怕空壓機故障掛點需要維修
*用完,整套管路直接丟棄,外觀消毒即可馬上使用
*潮濕加熱器是每一台呼吸器的標配,氾濫到不行,如果壞掉隨時有備品可以用(型號MR850)
*有機械式的氧氣混合裝置(O2 blender)可以調整精確的氧氣濃度,不用像airvo一邊調氧氣流量一邊看他監測的氧氣濃度數字有沒有變動,節省人力(而且blender這東西真的超級超級難壞掉的)
*便宜,很便宜,就是比airvo便宜
那為什麼品牌一樣是費雪派克,廠商不讓賈永婕買這種或是兩種混搭呢?
我只能想到一個善良合理的解釋,
是不是這套拋棄式管路型號停產了?
我離開醫學中心3年了也許物是人非。
也許有人會嫌我老派,守舊不用新型機器
不過一樣的錢可以買到更多一樣好用的機器,我這人就是貪小便宜喜歡效益最大化(嬸味都出來了)
.
好,以上就是我心中盤旋了兩天的事,跟大家分享一下,謝謝大家有耐心看到這邊。
啊啊對了,
我看到有個人fb的貼文解釋為何他們稱HFNC是救命神器
https://i.imgur.com/sKgpHUq.jpg
其實還有一個超棒的救命神器
可以讓你就算到了必須插管使用侵襲性呼吸器的情況,也可以吃飯、喝水、說話,還可以接著呼吸器讓你不會喘甚至不用自己呼吸哦!
氣切管就是如此巨神兵一樣的存在~
人家美國人急性呼吸衰竭插管超過兩個禮拜後用氣切養病半年後拿掉氣切還是一尾活龍
大家有機會的話也要試試看唷揪咪
(不好笑不要嗆我嗚嗚)
我最後的臨床職業是居家呼吸治療師,很多可愛的病患用氣切還可以啃雞腿,可以暫時脫離呼吸器去國小走操場(疫情前),還可以跟老伴互相鬥嘴皮(其實是中氣十足的冊…),請大家不要因為不捨,而犧牲了插管的親人最後能有點生活品質的機會。
嘴巴插著一根吸管(氣管內管)半年跟脖子開個洞,我會選後者,也就是氣切,至少我的嘴巴可以有尊嚴的閉起來,不會翻個身口水就流了整個枕頭頭髮都是…
我真的太多話了,對不起
真的講完了,下台一鞠躬』
[問卦] Re: [新聞] 救命神器要來了!賈永婕2天募到6804萬 火速送HFNC到各大醫院 https://disp.cc/b/163-dHFp |新聞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343305625807088
#強化三級警戒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COVID2019
「氣切面罩」的推薦目錄:
氣切面罩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直做惡夢,睡也睡不好,」在最前線的台大急診醫師小傑(化名)坦言,雖然已打過兩劑AZ疫苗,值班也都著好防護面罩、隔離衣、手套、N95口罩等裝備上陣,仍憂心染疫。
下班後,和家人同住的小傑也絲毫不敢大意。為了不讓家人暴露在染疫風險,他回家會住在有獨立衛浴設備的房間,盡量不和家人接觸。
「台大醫院的角色,就是要讓社會知道正確的事情,治療、防護該怎麼做,我們要擔起責任,示範給大眾看。」
氣切面罩 在 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兒急回憶錄之致命的哮吼】
哮吼大多可以藉由給予吸入型腎上腺素輔以類固醇得到良好的治療成效,但曾經遇過讓我進退兩難致命的哮吼,最後靠著前所未有的治療手段讓孩子免於劫難,多年後回想起來仍然令我冷汗直流,當時,除了病情極度嚴重外,幾乎所有不利條件同時間發生,判斷稍有偏差,只能眼睜睜著一條生命在我眼前消逝,這段經歷是我極度不願回想的恐怖回憶。
那天是最忙的星期日,約下午兩點時,檢傷抱著一個一歲男童衝進兒科診療區,大叫說這個病人很喘,請我先看,我衝上前幫男童檢查,發現他面色泛黑、全身無力、呼吸不但喘而且費力,觀察胸廓的呼吸模式,呈現大幅度胸骨上凹陷和肋骨間凹陷,可怕的是吸氣時甚至整個胸骨都往內凹和下陷,聽診時呼吸聲微弱,似乎有喘鳴聲但聲音太小無法清楚分辨,血氧濃度只剩下約 70% 左右 (90% 以下即為缺氧),初步評估是呼吸衰竭合併缺氧狀態。
趕緊幫男童戴上氧氣面罩,即使氧流開到最大,血氧濃度最多上升到 80% 左右,無法回升到不缺氧狀態 90% 以上。我問站在一旁不知所錯的主要照顧者阿嬤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她說昨晚男童出現哮吼症狀,有帶到小兒急診室吸藥和打針,凌晨五點時男童症狀明顯改善,不會喘,聲音沙啞和狗吠咳嗽緩解,活力精神正常,經醫師診視後回家觀察。中午過後,阿嬤準備幫男童洗澡時,突然發現男童再度喘起來,而且越來越喘,一開始聲音沙啞,後來完全發不出聲音,她看到男童越來越痛苦、精神越來越差,趕緊將男童帶到急診室。
聽完病史描述,我診斷男童應該是嚴重哮吼發作,已經進展到呼吸衰竭,馬上請護理師給與ㄧ劑吸入型腎上腺素和肌肉注射類固醇,男童的血氧慢慢回升到 90% 附近,但呼吸依然急促且費力,胸凹到情形也沒有改善,還是處於呼吸衰竭的狀態,這時候馬上幫男童插入氣管內管和轉送加護病房是合理的急救處置,即使對自己的插管技術有信心,我陷入進退兩難的考慮:
1. 面對嚴重哮吼病人,聲門下方水腫的很厲害,呼吸道非常狹窄,插管只有一次機會,萬一插管失敗,水腫會更厲害,可能造成呼吸道完全阻塞,完全無法呼吸,只能請耳鼻喉科醫師緊急手術氣切插管急救,兒童年齡太小,緊急氣切很困難,而且容易有併發證。
2. 即使我順利插上氣管內管,那天剛好兒童加護病房滿床無法收治,男童無處可去,只能待在急診,得不到最佳品質的照顧。
3· 若不插管用呼吸器輔助呼吸,男童可能會喘到肌肉無力,最後可能缺氧死在急診室。
4. 沒有加護病床,轉院是選擇之一,但男童病情極度危險和不穩定,轉院要冒極大的風險,可能會死在轉院路途中。
我陷入進退兩難的處境,這時男童第一支腎上腺素已經吸完,只用純氧支持,血氧又漸漸掉到 80% 左右,表示沒有吸入型腎上腺素消腫呼吸道又漸漸阻塞。通常為了避免腎上腺素的副作用 (心跳加快、肌肉顫抖等),會間隔 30 分鐘再使用下一次藥物。
血氧機的警報聲大作,表示缺氧持續,缺氧時間若太長將對身體器官造成傷害,要插管嗎?萬一失敗怎麼辦?呼吸道完全阻塞若沒辦法即時氣切,男童將當場因為無法呼吸死在我面前。不插管?他可能在我面前慢慢喘到死。轉院好了?不穩定的生命跡象可能在路途中出事。我到底該怎麼辦?我到底該如何救這個孩子?
短短幾秒鐘,眾多意念在我腦海飛躍,書本上沒有教我該如何處理這種情形,老師也沒教過,只能靠自己了!我深吸一口氣,緩緩跟護理師說,從現在開始,持續給男童吸腎上腺素,沒有我的命令不准停止!護理師驚訝地望著我說你確定嗎?我回答,現在首要任務是讓呼吸道消腫改善阻塞,校正缺氧,腎上腺素雖會造成心跳加快、增加心臟負擔,但男童以前並無心臟方面的疾病,他的心臟是健康的,應該可以承受這段時間的快速心跳,加上藥物是用吸的不是靜脈注射,真正到血液中的量並不會太多,即使持續吸入,副作用應該不會太厲害,就這麼做吧!
護理師開始執行我的醫囑,持續給予男童吸腎上腺素和氧氣,我則在一旁觀察他的呼吸模式和血氧濃度變化,在連續使用 12 支腎上腺素、連續使用時間超過 1 小時後,呼吸速率漸漸下降、胸凹的情形也逐漸改善,原本只最多只能維持血氧到 90% 左右,那時已經可以恢復到 95% 以上了,我不再持續使用吸入型腎上腺素,將它改成間歇使用,停止期間只用純氧治療,觀察血氧是否可以維持 90% 以上,再慢慢拉長給藥間隔,逐漸降低給藥次數。當給藥間隔可以拉長到兩小時以上,胸凹明顯改善,呼吸也漸漸平穩,我知道他已經脫離危險期,不需要住加護病房了!後來,男童住到普通病房接受後續的治療,幾天後平安出院。
寫到這裡,我彷彿又回到當年的情境,重新體驗當時進退兩難的糾結,感受圍繞心頭巨大的壓力,雖然是恐怖、令人冷汗直流的回憶,但最後孩子平安回家、健康長大,這一切就值得了!
部落格文章網址:
http://ethan-hsieh.blogspot.com/2019/04/fetalcroup.html
氣切面罩 在 氣切面罩-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氣切面罩 在-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提供吐司切片器切麵包、氣切固定帶、氣切套管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氣切面罩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氣切面罩 在 氣切面罩-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氣切面罩 在-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提供吐司切片器切麵包、氣切固定帶、氣切套管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氣切面罩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