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離地球YouTube:堅離地傾之831特約🎬】周冠威導演 (Kiwi) 執導《十年》單元「自焚者」,得到金像獎最佳電影獎後,又在2021年的法國康城影展首映講述香港反修例運動的《時代革命》,這也是《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少數突破政權封鎖、在國際上映的香港紀錄片。隨著他在社會越走越前,連單純的電影分享會也被政權「放蛇」,不少朋友認為周冠威正在「殉道」,但他自言依然首先是一個電影人,只是堅信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認為與其每天猜度政權的紅線,不如秉持良心行事。他以自己另一電影《幻愛》為喻,認為通過《時代革命》記載歷史的真實,不讓政權弄假成真,正是電影人的責任,而他也是通過這場運動,認識了自己最真實的一面。這是非常有感染力的道德宣言,足證高壓不能消磨人的自由意志,反映他深信在承受共同痛苦後,香港人總有尋回自己的一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HTx5NzKRRA
⏺蓋世太保年代:食環「放蛇」《幻愛》電影會的啟示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543958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odified video from DVD)羅馬市作為歐洲最大的文化城市之一,擁有伊特魯里亞時代至今不計其數的歷史遺蹟,是伊特魯里亞時代王朝和羅馬早期至晚期的歷史見證,羅馬帝國同樣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財富。 羅馬是天主教中心,天主教建築遍布整個城市,最重要和最中心的是羅馬的城中之國...
「殉道者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殉道者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殉道者電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殉道者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殉道者電影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殉道者電影 在 [好雷] 極限:殘殺煉獄-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殉道者電影 在 【殉難者】Martyrs 電影預告7/1 極限煉獄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殉道者電影 在 [好雷] 極限:殘殺煉獄- movie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殉道者電影 在 殉道者電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殉道者電影 在 殉道者電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殉道者電影 在 電影心- 20世紀殉道的世界殉道者 王志明牧師 的評價
殉道者電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你是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和希斯萊傑(Heath Ledger)的粉絲,還真應該看看這部由陶德海恩斯(Todd Haynes)所編劇與導演的《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2007),這是部關於曾於2016年打敗呼聲最高的村上春樹,首次由搖滾音樂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巴布.迪倫(Bob Dylan, 1941- )。
不過,《搖滾啟示錄》不只有上述巨星,還有蝙蝠俠貝爾先生(Christian Bale)、李察吉爾(Richard Gere)、班維蕭(Ben Whishaw)、密雪兒威廉斯(Michelle Williams)、茱利安摩爾(Julianne Moore)等等,堪稱眾星雲集。
#搖滾啟示錄讓解釋為何迪倫得獎
在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已經七次入圍卻尚未得獎的村上,是最有可能獲獎的作者,當時英國網路博弈公司立博(Ladbrokes),以賠率預估諾貝爾獎得主,應該就是村上了。殊不知,最沒讓人意料到的歌手迪倫,竟是最後贏家。
當時諾貝爾獎給迪倫的評語是 "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不過,或許對於從小就是看村上小說的你來說,心中多少還是有疑惑,為何都已經七次入圍了,還不給村上機會呢?那麼,《搖滾啟示錄》應該是那部可以當作認識迪倫,以及解惑他為何有資格獲獎的仿傳記電影(不完全是傳記,是種象徵性的傳記故事)。
.
#六個分身與一個本尊
《搖滾啟示錄》是個很詩意的傳記故事,迪倫真正出現的畫面短短數分鐘,其他時間都是由某種迪倫的性格側身作為代表,分別由六種分身,飾演不同時期與不同面向的迪倫,綜合起來,剛好就是就是一個全面性的音樂詩人。
迪倫的六個分身,加上電影最後才出現的本尊,總結七人,剛好呼應電影中迪倫不斷被問及的莎士比亞,以及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中以「日月水火金木土星」象徵的「人生舞台上七段生命理論」(Seven Ages Of Man)。
這六位迪倫的分身分別是:詩人、先知、虛偽者、亡命之徒、搖滾殉道者、和電音之星。
.
#布蘭琪是位男神
《搖滾啟示錄》在2007-08獲得多項提名,絕大部分都是因為飾演迪倫分身之一的凱特布蘭琪,她那酷帥到讓人幾乎忘記她是位女神、也幾乎就要讓人愛上的男神模樣,真心讓人佩服。
《搖滾啟示錄》的六個迪倫分身其中,最符合迪倫外在具象的分身,就是布蘭琪所飾演的 Jude Quinn,一個偏執傲慢又才氣縱橫的搖滾音樂家。
.
#叛逆與垮掉
Jude 曾經在羅德島的新港音樂節唱歌,他的另類歌詞與唱法,讓保守派無法接受而對他惡言相向,但是,也使得成群叛逆的少年為之瘋狂、爭相模仿。
銳不可擋的 Jude,也穿梭於60年代的藝術名人之間,從安迪沃荷(Andy Warhol)、名媛 Coco Rivington(威廉斯飾演)、直到代表「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詩人艾倫金斯保(Allen Ginsburg)。當他留連於紐約與倫敦的藝文界時,不只讓女人傾心、傷心,也留給藝術家靈感。
.
#邪惡的代表
布蘭琪飾演的迪倫,名字叫做Jude,Jude 諧音 Judas,暗示迪倫的性格:反骨、顛覆、故意、睥睨、瘋狂、又敗德。然而,因為如此特質,讓傳承於法國詩人蘭波的當代詩人金斯保,格外心生喜愛與崇拜,當 Jude 待在倫敦時,金斯保還特意騎著機車追趕 Jude 的保母車,堅持前來相見,一定要與他聊聊。
在《搖滾啟示錄》,編導海恩斯透過當代的藝術家與文學家,烘托迪倫與文學的連結,也透過迪倫與當代文學家的互動,產生他與歷代文學藝術家與詩人的一脈相承。
.
#迪倫與文學家的連結
例如,由法國詩人蘭波、英國詩人金斯保,一直到美國吟遊詩人迪倫,他們都是革命、邪惡、與反叛的傳承。
他們無懼於刻畫內心的黑暗與對社會不滿的年輕語言,他們陳述社會現實中的卑鄙齷齪,無畏父執權力的高牆,也張膽對抗宗教道德的諍言。他們的作品在一生產之初,就被冠上「邪惡」的評語,被認為是正常理智社會的「叛徒」,是種敗壞的象徵。
.
#座標性的歷史人物
迪倫這個名字,不屬於一個人,而是個座標性的歷史人物。透過小男孩 Woody 這個分身,迪倫明白他必須「活在自己的時代(Live your own time.)」,寫出自己的關懷,唱著自己的歌。
「活在自己的時代」意味著迪倫必須面對他所處的歷史空間,以自己的時空作為創作的題材。迪倫開始正式歌手的生涯,大約是從 1960,歷經甘迺迪(John F. Kennedy, 1917-63)與詹森(Lyndon B. Johnson, 1908-73)兩任總統,將近十年,這是美國最為不平靜又充滿內憂外患的時代。
迪倫的歌詞,就是關於這個時期的美國,有冷戰、越戰、女性民權運動、黑人民權運動、黑豹黨領袖被刺殺等等。他的歌曲包含美國的歷史,反應美國的社會文化,書寫出生活在這個時空下的人生與反思。
.
#為藝術而藝術
「一直改變」與「不斷顛覆」就成了迪倫的生命主題,這也是為何他不滿足於明明已是大受歡迎的民謠歌手,硬是要挑戰粉絲的極限。從「自由—感到不自由—逃離—踰越—再自由」,就成了他的生命循環,也成了「我不在那兒」的現實。
他是典型「為藝術而藝術」的詩人,於是,詩中沒有所謂的道德規矩與主流價值,因為「道德是大腦的缺陷(Morality is the weakness of the brain.)」。
.
#上帝已死的精神
宗教在他眼裡同樣也是不足一提,他不僅不在乎嚴格的天主教出生背景,還倡言「別再說神了!別再提神了!人就是王,人就是神。(No more gods! no more gods! Man is King, Man is God.)」。唯美又褻瀆的詩就是他不斷實驗與越界,以及實踐無神論與自由主義的果實。
.
#不斷改變才能自由的搖滾精神
在二十世紀末的搖滾時代,並非只有迪倫一位搖滾歌手是以「不在那兒」的叛逆越界大玩地獄創作。許多搖滾歌手同樣也是不斷踰越道德、挑戰界線。或許就是因為成功詮釋「不斷改變才能一直自由」的搖滾精神(rolling stone),《搖滾啟示錄》才會成為 2007 眾多評論家心目中的好電影。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72
#第45部電影
#2021年7月25日
#搖滾啟示錄
#BobDylan
#ImNotThere
#CateBlanchett
#2007年的冷門好電影
殉道者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巴黎的藝術之丘 | 蒙馬特 Montmartre
任何造訪巴黎的旅人,必定會注意到市區北方、山頂有座潔白教堂的山丘,這座山丘便是蒙馬特。蒙馬特除了聖心堂這個顯眼的地標外,近代也以藝術家聚集而擁有不同於市區的氛圍。天生的藝術底蘊再佐以幾部電影帶動的浪潮,讓這座巴黎之丘成為旅人的必訪之地。
蒙馬特其實是此地的音譯,意譯則為烈士山(或殉道者山),這位殉道者便是大名鼎鼎的聖丹尼 (Sainte Denis)。這位天主教的主教因為在當時羅馬統治的蒙馬特傳教,而在山頂被羅馬人斬首。根據傳說,聖丹尼的軀體捧起了自己的首級,走到今日impasse Girardon一帶,才倒地而亡。蒙馬特也從原名戰神山Mont de Mars,改為烈士山Mont des Martyrs。
因為是巴黎市區的高地,蒙馬特自然也是戰略要地,若要攻下巴黎,必要先佔領蒙馬特。十九世紀時,俄軍在巴黎戰役時,就曾經佔領蒙馬特,並架設火砲利用高度優勢砲轟巴黎市區。戰役最後由普奧俄組成的第六反法聯盟獲勝,迫使拿破崙退位並且將其流放。
此外,法軍血腥鎮壓巴黎公社的戰役也是在蒙馬特發生。也是在普法戰爭失敗與巴黎公社鎮壓的背景下,潔白的聖心堂以贖罪教堂的形式開始興建,是許多重要歷史的發生地。
儘管這樣沈重的氛圍,十九世紀末期至二十世紀初期,由於較為低廉的房租,蒙馬特成為藝術家聚集的熱點,許多著名的藝術家如莫內、雷諾瓦、畢卡索、馬諦斯與梵谷,作曲家 Eric Satie 等都曾在這裡居住與工作過。作為眾多傑出的靈魂聚集地與名作產地的蒙馬特,今日也引來許多追隨/憑弔大師的旅人,在小丘廣場 Place du Tertre 與狡兔酒吧 Lapin Agile 這些過去藝術家工作與聚會的地點常可看到他們的身影。
今日的蒙馬特也由於電影與當代藝術家的帶動,在蒙馬特與周邊也產生了許多新的景點。像是「艾蜜莉異想世界」中的Les Deux Moulins café、紅磨坊和愛之牆等等。
我雖不是每次來巴黎,都一定會去蒙馬特。但不知是這裡巷弄間流散出的藝術氣息,還是偶爾瞥見的山下巴黎市景,只要有到蒙馬特,總是讓我心曠神怡。推薦大家在下午時分來走走,並在黃昏時坐在聖心堂前的台階,細嚐巴黎的美好。
▌更完整的呈現旅行時刻
最近我除了在Instagram上分享旅行攝影作品外,也開始分享一些拍攝當下的短片與空拍影片,希望能夠更完整的呈現我所到訪的地方,歡迎大家參考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殉道者電影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modified video from DVD)羅馬市作為歐洲最大的文化城市之一,擁有伊特魯里亞時代至今不計其數的歷史遺蹟,是伊特魯里亞時代王朝和羅馬早期至晚期的歷史見證,羅馬帝國同樣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財富。
羅馬是天主教中心,天主教建築遍布整個城市,最重要和最中心的是羅馬的城中之國梵蒂岡。全世界最大的教堂聖伯多祿教堂(義大利語 Basilica di San Pietro, 又譯聖彼得大教堂)與容納教會歷代收藏的梵蒂岡博物館 (Musei Vaticani)位於其中。市中心東南側的聖若望拉特朗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英文:Archbasilica of Saint John Lateran)是教宗主教座堂。西斯廷禮拜堂 (Cappella Sistina,英文:Sistine Chapel)緊鄰聖伯多祿大殿,以米開朗基羅所繪《創世紀》穹頂畫,及壁畫《最後的審判》而聞名。此外,現在這裡也是教宗選舉的舉行處。 羅馬的其他教堂,修道院也大都建築雄偉,藏有歷代重要聖物和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萬神殿(Pantheon)是前27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屋大維的副手阿格裡帕為了紀念打敗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而建造的。這座廟宇在80年被大火焚毀,直到公元125年由哈德良皇帝下令重建。609年拜占庭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宗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萬神廟至今還是一個教堂,這裡會定期舉行彌撒以及婚禮慶典,同時也是世界各國觀光客們競相參觀的地方。
羅馬競技場(Colosseo,英語:Colosseum)由維斯帕先皇帝下令興建,於80年建成大圓形的競技場。當時稱能容納5萬人在這裡觀賞猛獸與鬥獸士或者鬥獸士之間淒慘悲壯的角鬥,中場休息時間則安排處死人犯,而這樣殘忍的大眾娛樂活動到523年才被完全禁止,最後共約有七十萬人死於競技場。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競技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加上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拆除了競技場的部分石料,所以形成現在殘缺的模樣。
羅馬廣場(Foro Romano, 英語:Roman Forum)曾是古代羅馬城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生活的中心,羅馬城和羅馬帝國政治權力的中心,是世界最古老的一座議事廣場,反映了整個羅馬歷史的面貌;帝國議事廣場是羅馬論壇的一系列擴展建築,建成於羅馬共和國末期和羅馬帝國早期,君士坦丁凱旋門(Arco di Costantino)位於其間。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是古羅馬廣場上最大的建築物,位於廣場北側,由皇帝馬克森提烏斯始建於308年,312年由君士坦丁一世完成於米里維橋戰役擊敗馬克森提烏斯之後。
帕拉蒂尼山 (Palatino, 英語:Palatine Hill) 是羅馬七座山丘中位處中央的一座,其為現代義大利羅馬市裡所保存的最古老的地區之一。其高約40多米,在山頂上往下望,一側為古羅馬廣場,另一側為馬克西穆斯競技場。
馬克西穆斯競技場(Circus Maximus,意為「大競技場」)是羅馬共和時期第一座競技場,也是最大的一座。馬克西穆斯競技場長621公尺(2,037英尺),寬118公尺(387英尺),可容納300000觀眾。競技場大部分建築已被拆毀,僅有東端一小段看台地基殘留。
卡拉卡拉浴場 (Terme di Caracalla )(建於212年至217年)除了洗浴池外,同時擁有花園、健身房、會議廳、圖書館和理髮店等服務設施,是個古代的公共娛樂場所,它的供水排水系統和中央供暖系統的技術問題在當時都被完美地解決了,現在的卡拉卡拉浴場仍用於夏季歌劇演出。
聖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曾是羅馬皇帝哈德良的陵墓,中世紀時改建成一座城堡。
塞維安城牆(Mura serviane, 拉丁語:Murus Servii Tullii)是羅馬的一道城牆,塞維安城牆用大塊凝灰岩砌築,城牆高達10米,底寬3.6米,據信有16個大門,其中許多只在著作中提到。現存的城牆建於公元前4世紀。
奧勒良城牆 (Mura aureliane)。修建於公元271年到275年,羅馬皇帝奧勒良和普羅布斯在位時期。高16米,城牆擁有383個塔樓、7,020個垛口、18個主要城門,5個邊門、116個廁所,以及2,066個對外窗口。
亞壁古道 (Via Appia) 修建於公元前4世紀,是古羅馬城通向卡拉布里亞的主要公路。路兩旁有眾多古代遺蹟,其中有埋葬有50萬早期基督徒的San Callisto墓穴。
國立羅馬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Romano)有四間分館。分館之一是古羅馬時可容納6000多人入浴的戴克里先浴場(Terme di Diocleziano)的遺跡。另外三個展館分別是Palazzo Massimo,Crypta Balbi以及Palazzo Altemps三個地方。四間博物館陳列著希臘、羅馬時代的大量雕塑,馬賽克。古羅馬雕塑的館藏世界最豐。
特拉斯提弗列街區(Trastevere)該地區是羅馬的第13區, 位於台伯河西岸,以精釀啤酒酒吧,工匠商店,小餐館,經濟型酒店和住宿加早餐旅館聞名。 狹窄,鵝卵石鋪成的街道上充滿魅力,在主要廣場外,夜晚該區域可能非常安靜。 隨著傍晚的臨近,街頭藝人,詩人,大鬍子的滑板手和興高采烈的喜樂演員,以不顧一切的熱情,紛紛湧入街區的無數俱樂部,酒吧和廣場。 該地區也是最受遊客歡迎的社區之一。
其他受遊客歡迎的地點還有許願池和它的18世紀巴洛克噴泉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建於1732年至1762年),高約26米,寬約20米,是羅馬最大的噴泉,也是全世界最受歡迎和最著名的噴泉之一,傳說閉著眼睛背對著許願池投硬幣,願望就會成真,因此吸引了眾多遊客紛紛向池內投硬幣許願。
除此之外還有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 威尼斯廣場 ( Piazza Venezia), 鮮花廣場 ( Campo de' Fiori)等多座大型廣場,18世紀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和廣場上的西班牙階梯 (Scalinata di Trinità dei Monti,英語Spanish Steps) 曾是電影《羅馬假期》的經典取景地。
現代羅馬的大部分著名建築都位於城市的外圍,如法西斯墨索里尼時期興建的EUR區。196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場館等,城市西部的10層居住樓Corviale(建於1972年至1982年)是全歐洲最長的高層建築。
殉道者電影 在 [好雷] 極限:殘殺煉獄- movie | PTT Web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電影 非常血腥,劇情前半段主要敘述曾經被綁架遭到虐待的露西被救出後,與 ... 到底要翻譯成「殉道者」還是「殉難者」我實在想不透,有些人說電影中的 ... ... <看更多>
殉道者電影 在 [好雷] 極限:殘殺煉獄-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圖文版: https://lf25166234.blogspot.tw/2016/12/martyrs.html
級別 : 限制級
上映日期 : 2008年
片長 : 1時39分
IMDb : 7.1/10(61,497票)
爛番茄 : 53%(30票)
與其做懺悔,不如做個殉道者
[劇情介紹]
曾遭人綁架並殘酷凌虐的露西,幸運逃脫之後,精神嚴重受創,絕口不提那段恐怖經歷,
而在療養院結識的好友安娜,則逐漸成為她唯一依靠。十五年後,露西意外發現綁匪的蹤
跡,追蹤前往其住所,安娜擔憂好友安危而隨行,卻絲毫不知道,自己已經一步步陷入無
法預料的處境,而綁架案背後的恐怖真相也即將浮現……。
上一部讓我看到覺得反胃的電影是《腥夢驚魂》,跟《極限:殘殺煉獄》讓人不舒服的地
方不一樣,《腥夢驚魂》主要是女主角遇到的悲慘遭遇跟人性骯髒的一面讓人感到噁心,
而《極限:殘殺煉獄》則是藉由大量的血腥虐殺與黑暗的思想來造成觀眾的不適,事實上
網路上流傳的十大禁片之首《索多瑪二十一天》都沒有帶給我如同前兩部片的衝擊,《索
多瑪二十一天》非常難看,電影中出現的裸體、雞姦、食糞、虐殺等等的畫面說實在的就
只是噁心而已,就像是在看排泄物一樣單純覺得「好噁喔,導演有病嗎?」,跟《腥夢驚
魂》與《極限:殘殺煉獄》帶來的心理壓迫比起來根本是小兒科,這兩部片都很好看,但
是心理建設不夠堅強的人還是不要隨便找來看。
電影非常血腥,劇情前半段主要敘述曾經被綁架遭到虐待的露西被救出後,與同樣在療養
院的安娜變成好友,兩人互相依靠扶持,安娜對露西也有種超越友誼的愛,可是露西始終
擺脫不了被虐待的陰影,15年過後,露西來到小時候綁架他的人的家中,拿起獵槍屠殺所
有人,導演也真的刻意要讓觀眾不舒服,綁架犯一家人硬是要營造出一個幸福家庭的身影
,有著可愛的女兒還有帥氣的兒子,一家人坐在餐桌上吃著早餐,彼此之間有點小爭執,
不過看的出來感情不錯,下一刻卻被露西無情的屠殺,屠殺畫面相當逼真,每次看虐殺片
的時候就常常覺得拿槍殺人畫面不太真實,像是《惡之教典》裡伊藤英明拿著獵槍對著學
生開槍的時候,明明子彈的衝擊力應該很大才對,有些學生卻沒有被衝擊力彈飛而是站在
原地被射殺,顯得不太真實,而露西拿獵槍射殺綁票犯的畫面就非常寫實,血漿大量出現
,甚至還有被視為恐怖片大忌的殺害小孩子,對血腥片迷來說很過癮。
血腥的地方不只這部分,後面陸續出現各種自殘畫面,露西被虐待而形成的心魔讓她以為
自己被一隻怪物追殺,怪物的的型態是一隻身上充滿刀疤的裸體女人,會拿刀子在露西身
上割來割去,實際上旁人看起來是露西拿刀自殘,還有之後出現的鐵面人,最後一幕被全
身剝皮的安娜,各式各樣的血漿與噁爛,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化妝師在拍攝完本片後不
久就自殺了,讓人有了無限的想像,不過血腥虐殺不是本片的主軸,電影之所以會得到高
評價的原因在於這有創意又黑暗到令人發毛的主題。
之前不知道聽誰說過,人在接近死亡的時候會出現「瀕死經驗」,有些人會看到一束強烈
的光線,或是看見天堂或地獄、看見親人、看見宗教人物、回顧一生的生活、極度的恐懼
、完全的平靜、安全感、溫暖、徹底的破碎感、甚至看見超我和超時空的東西、以及其他
超驗的現象,電影的主題跟「瀕死經驗」很像,電影中的宗教狂熱團體抓到受害者後會不
斷施暴虐待他們,使他們身心趨於崩潰,看見一些不存在的東西,最後再給予極大的痛苦
,像是剝掉全身的皮、把肉一片片割下來,宣稱這樣能讓受害者在最接近死亡的時候看見
死後的世界,趁他們還剩下一口氣的時候將他們所見記錄下來,並稱呼那些受害者為「殉
道者(Martyr)」。
這個想法非常厲害,所有宗教最大的共同弱點就是缺乏有力的科學根據,神或是鬼、死後
世界、天堂地獄...等等,根本沒有科學實驗證據來當作依據,當然我們生活中一定有很
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但在這個人定勝天、以科學為知識基礎的是世代裡,沒有科學根
據的東西就跟想像出來的沒什麼兩樣,可是本片卻想要打破這個想法,透過「殉道者」來
見證死後世界,如果只有一個殉道者看到死後世界那肯定會被科學理論給打翻,那如果今
天有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殉道者都看到相同的東西,到時候還能只是用簡單的理論來推翻
它嗎?
每個宗教都存在著對死後世界的描述,可見人們非常在意肉體死去後的靈魂將以何處為歸
,或是意識就此消失、不復存在,別說是電影中的宗教狂熱分子了,連我也想知道,假如
我們真的證實了有死後世界的存在,那麼近兩千年來的科學發展,特別是心理學的部分恐
怕都要重新改寫,可是我們為了得到這些足以轟動世界、改寫歷史的資訊,選擇去造就其
他人的苦痛,這對提倡和平、神愛世人的宗教來說不是顯得十分諷刺嗎。
而在電影最後,宗教狂熱分子的女魔頭在得知死後世界的資訊後舉槍自盡,這讓觀眾既困
惑又覺得毛骨悚然,究竟女魔頭到底知道了什麼,為什麼會選擇舉槍自盡呢,難不成死後
世界非常美好又令人嚮往,所以選擇提早到達那裡?又是因為自己作惡多端,一輩子也到
達不了美好的日光蘭之境,所以絕望地自殺?還是這世上根本就沒有死後世界,付出了這
麼多努力與手染無數鮮血,到頭來只是一場空,所以選擇贖罪自盡?可是從電影中女魔頭
與手下最後的對話來看,又不像是如此,難不成女魔頭害怕大家得知這項資訊後會讓世界
陷入瘋狂?這部片真的好愛玩弄觀眾啊,開放式的結局無疑是想逼瘋人,但這也是電影最
精華的地方。
電影很好看,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部電影好看的地方,有些人覺得血腥度太過火了,
但是如果有看過美國重拍版的人又會覺得沒了極度暴力的畫面,電影就像是少了什麼東西
一樣,怎麼看都不對味,有了血腥暴力的加持後,更能讓觀眾進入那黑暗令人屏息的氣氛
之中,尤其是電影特效化妝,不管是露西的心魔或是鐵面人身上得疤痕都畫得唯妙唯肖,
看起來超級噁心,被剝皮完的露西身上的肌肉血管也做得很真實,不過化妝師在電影完成
後不久就自殺了,不禁讓人聯想到電影中女魔頭自殺一幕,替電影多蒙上一層陰影。
評分(滿分5分):
劇情: 4
結局: 5
血腥: 4
氣氛: 5
推薦: 5
個人喜好: 5
※註: Martyr到底要翻譯成「殉道者」還是「殉難者」我實在想不透,有些人說電影中的
人物並非自願犧牲,所以應該稱作「殉難者」,但是電影裡字幕的翻譯又翻作「殉道者」
,我實在是一透霧水,所以就以英文字典的Martyr的意思「殉道者」來寫作,如果用詞不
恰當還請見諒。
--
阿揚的恐怖片俱樂部~
https://lf25166234.blogspo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18.8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82037317.A.595.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