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品】打敗敵人與沒有敵人
✒文:釋常寬(法鼓山僧伽大學男眾副院長)🖼圖:釋常護
打架事件
小學二年級時,小我一歲的堂弟,跟小他一歲、也是遠房親戚的鄰居吵架,後來那個鄰居找他哥哥出面,把堂弟揍了一頓。當我被通知到達現場後,看到瘦弱的堂弟哭得不成人形,我當場把那個比我大一歲,又比我壯的鄰居哥哥痛扁一頓,打得他鼻血直流。
如果不是他開口求饒,我可能會一直打下去。不只他嚇壞了,其他圍觀的小朋友也都嚇壞了,連我自己也嚇壞了,不知道自己會為了保護堂弟而全力以赴,而且出手很重,全部的力氣加上生氣的力道,都用在拳頭上了。
當大家都離開之後,我一個人躺在地上,回想剛剛那一幕,心裡覺得很難過,雖然我替堂弟報仇了,但是看到鄰居被我打得遍體鱗傷,跟看到堂弟被他打得遍體鱗傷,都一樣讓我難過。我下定決心,從此不再打架。那是我一生唯一一次的「打架事件」。
我的修行領悟:
保護自己的當下就在對抗敵人,
對抗敵人的當下就在傷害自己。
打球事件
國中時,我們的班導師是陸光足球隊成員,他除了教我們數學,也教我們踢足球。我很享受從「各種角度」把球踢進球門的感覺,也很喜歡學習用「各種腳法」把球踢進球門,我學會倒掛金鉤,也學會飛身接力,把尚在空中的球踢進球門,唯一沒學會的就是用頭將球頂進球門。
這個興趣一直延續到高中,就讀三峽辭修高中一年級時,我興致勃勃地參加了足球社,有一次分隊比賽,我被安排擔任後衛,後衛的責任是盡量防範對方進入我方的球門區,所以我的任務就是盡量把球踢出我方的禁區。那一天我使盡全力,把球踢出去,球飛向我方與對方夾雜的球員當中,打在我方一位球員的臉上。這時,我方球員當中的幾位二、三年級學長圍過來,抓住我的領子,準備集體把我揍一頓。
沒想到,我的「無意防衛」,換來的卻是隊友的「有意攻擊」,從那天之後,我再也沒參加過任何足球比賽。我選擇踢足球、玩足球,但是不與任何人比賽足球。
我的修行領悟:
有比賽,就有輸贏;
有輸贏,就有敵我。
打坐事件
出家以後,還是沙彌時期,有一次我到法鼓山三義的教育訓練中心(今「三義DIY心靈環保教育中心」),擔任大專禪七的監香。有一位禪眾因為從小擔任乩童,在禪堂裡從氣動到靈動,在禪堂裡發功,口中喃喃自語,身體翻過來覆過去,不但自己無法正常用功,也干擾其他學員。
總護法師對著他打手印,他把總護法師的手印當下全部學會,打回來給總護法師;外護義工集體對著他念佛,還是無法讓他停止下來。我根據自己出家前打坐的氣動經驗,以為他也是氣動,對著他大聲說:「把眼睛張開。」當下就聽到附在他身上的靈界眾生對我吼了一聲,我當場嚇了一跳。
經過一段時間,這位學員慢慢恢復正常,才告訴我們他自己從小的經歷。後來我們請他多拜佛與經行,不要一直坐在蒲團上,以免下意識進入氣動狀態,進而延伸為靈動,終於平安地度過禪期。禪七結束時,他對我說:「法師!我們很有緣。」
禪七結束的前一晚,我無法入眠,想著這事件的經歷與涵義。
為什麼法師無法處理靈異事件?
為什麼大眾念佛對他沒有作用?
為什麼總護法師打手印會無效?
當靈界眾生吼我時,我除了嚇一跳,還發現他所發出的聲音口氣,幾乎就是我對他說話的語氣。原來,那一股力道正是自己聲音的反彈與心理狀態的反射。
我的修行領悟:
不是念佛無效,也不是打手印無用,
而是我們沒有以慈悲相對待。
因害怕而念佛,以反擊的心打手印,
在那個當下敵我對抗已產生。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69期專欄「人生選擇題」
更多心靈小品 https://pse.is/3b4wkr
#心靈小品
打坐手印 在 郭葉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衝突是值得的」
女兒在我家負責廚房和地板的清潔,兒子則是負責洗衣服,分工清楚,家裏乾乾淨淨的很舒服。
唯一困擾的是,我女兒是完美小姐,經常深度清潔廚房,只要我和兒子看到她火力全開打掃就會開始瑟瑟發抖。
通常劇碼會是依照這個順序上演的:
女兒打掃廚房拼到半夜沒力了,希望我們幫忙剩下的活兒。
我們有自己的作息韻律,不想馬上做,可是又知道她做很多很累了,如果推託不馬上做,隔天她起床上班前看到交待我們的事我們沒做,她就會很委屈:我做了那麼多,只不過要你們幫一點忙你們都做不到嗎?
為了不要讓她感覺不舒服,我和兒子總是會天人交戰一番,勉強自己打斷手邊的事去做她交代的事,或隔天早上趕快起床,趁她還沒醒快點做完。
終於有一天,我覺得這樣不行,找了兒子在女兒下班回家前商量著策反大計。
我:「我很樂意收拾剩下的活兒,像是收洗碗機裡面洗好的碗。可是我不想馬上做,不馬上收又不會死。我想等我工作唸書累了再做,這樣交錯著當調劑,效率會比較好。」
兒子:「我不敢講,她已經那麼辛苦了,我們還拖拖拉拉不馬上做,她會很傷心。」
我:「可是不跟她講我們會積怨,遲早會大爆炸。」
兒子:「可是這樣會有衝突。」
我:「如果是為了我們所有人的福祉,衝突是值得的。」
女兒下班了,我們仨一起吃東西聊天。女兒說到老闆要她想一個廣告行銷策略,結果想出來的點子,老闆不是說這個創意不是創意,要不然就是那個創意了無新意。說著說著,女兒把冰雪奇緣改編了一段,用英文唱Miss perfect goes away, 意思是她不再要求自己完美了,沒創意就沒創意,她接受自己不是十項全能。
我趕緊接著她的話說:「誒,是嘛是嘛,媽媽養你們那麼大,廚房沒有像妳弄那麼乾淨,你們也是活得好好的呀。我說啊,Miss perfect 既然goes away, 妳就不用那麼拼命了吧?」
女兒堅持:「你們會因為我努力維持清潔而多活一年。」
我:「可是我們看到妳拼命打掃都很害怕,怕到命可能少活一年。」
我覺得我兒子很想腳底抹油開溜,我逼他留下來。
我:「我們很謝謝妳這麼努力,想跟妳商量,妳交代我們的事情,我們可以晚一點再做嗎?」
兒子接口:「我們都知道妳很辛苦,也知道這樣要求妳會很委曲。我們很重視妳的感受,所以才這麼正式的跟妳打商量。」
女兒想一想說:「我理性上知道我不用那麼拼命做深度清潔,你們就不需要幫我做剩下的事。我也知道你們很重視我,才會這樣小心翼翼的跟我商量。我得承認我很受傷,不過我還有能力進去我的房間打坐平靜我的心情。」女兒搞笑的雙手結手印,大口深呼吸:「好的,我接受你們的提議。」
我們總是怕衝突,覺得小小不滿就算了,於是一天一天的拖著,拖到事情多到結成理不清楚的大球了才不得不去處理。可是等到那個時候,事情的始末已經淡忘,而情緒卻像是瓦斯愈來愈濃重,等爆炸的那一天,記憶已模糊了,大家憑著情緒亂講自己所認為的事實。雞同鴨講之下,最後就是一場洩恨與火上加油的對罵,一發不可收拾。
有些不滿是值得去衝突的。只要護著對方的自尊心與認可對方的努力,用「我」開頭陳述自己的願望,衝突不但不是壞事,反而有助於長長久久的共同生活在一起。
打坐手印 在 江柏樂風水好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鄭人碩禁慾扮虎爺 專家:要擲筊同意🙏🏼
鄭人碩演出恐怖片《人面魚 紅衣小女孩外傳》的虎爺一角,開拍前曾南下北港武德宮親擲筊獲得黑虎將軍認可,祈求電影票房大賣,不只如此,開拍前鄭人碩更向道長學了7至8種手印,每次結完手印,便要握拳以手對口「吸」一下來解印,而且必須盡量吃素、禁慾,為了這個角色,可是吃了苦頭。
虎爺霸氣驅趕邪靈,鄭人碩這回在恐怖電影《人面魚 紅衣小女孩外傳》中,飾演黑虎將軍的乩身,為了能演出這個角色,必須遵守很多禁忌。鄭人碩說:「就是禁慾,然後不能近女色,然後盡量吃素。」
鄭人碩表示,要嚴格遵守師父的叮囑,除了禁慾是必要條件之外,民俗專家說最重要的是必須得經過神明允許「擲筊」同意才可以。鄭人碩說:「很有力道的就是驅魔的一個手勢,叫做『開口虎』,這樣是個『開口虎』,看好了喔,拍好了喔,不能傷害到人。」
鄭人碩為了能逼真演出虎爺,向道長學了7至8種手印,結完手印還得以手對口「吸」一下來解印,民俗專家說想讓手印有效得「淨口」,也就是吃3至7天的素,還要在神桌下打坐,想演神佛兵將沒那麼簡單。
民俗專家江柏樂表示,「你本身跟神佛有緣,那你扮這個就像這個,但是如果本身你沒有經過神明允許,強來扮演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很多藝人扮演了神明之後,下場有時候不是很好。」
想飾演神明代言人要好好遵守規則,如果沒有依照規矩,很容易反撲到自己身上,可就沒那麼容易解決,但到底是真是假只能說信者恆信。
點《讚 👍🏻》+《分享 💁》= 🉐️好運 🤘🏻 🤘🏼
▫️ ▪️ ▪️ ▫️ ▪️ ▪️ ▫️ ▪️ ▪️ ▫️ ▪️ ▪️ ▫️ ▫️ ▪️
服務項目:陽宅風水,陰宅風水,改名,命名,取藝名,公司命名,祖先處理,改運符咒,易經卜卦算命,命理風水教學,開運商品販售...
☎️好風水專線:02- 2523-8282、02-2523-2277
打坐手印 在 這是正定手印。在佛殿中結這個手印的即是釋迦牟尼佛。 禪修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何打坐念佛? 手該怎麼擺?】 禪坐時手該怎麽擺?一般的禪修,都是結「三昧印」為手印。「三」梵語即是正,「昧」是定,正定手印,要能入正定都是從 ... ... <看更多>
打坐手印 在 Re: [請益] 打坐的一些疑問- 看板Buddhism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何靜坐-南懷瑾師
------------------------------------------------------------------------------
--------------------------------------------------------------
(文字根據如何靜坐視頻錄入)
現在世界各地都在流行靜坐,但是大多數人對於靜坐的意義都沒有弄清楚。靜坐的目
的主要是使身心學靜 ,而不是學座,靜是所有生命恢復本有自然規律狀態。人要增強自
己生命的功能,並且活的健康長壽,那麼建議您來學習靜坐。
「靜」和「靜坐」是世界上各學派各宗教的共法,從靜坐得到定靜的境界,不屬於哪
一家,所以是共法,另外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真正的佛法是不共法,和其他各宗各派都不一
樣,那是無上智慧成就的大學問。
不過靜坐不一定就是學佛、修道,也不是一定要信仰任何宗教,靜坐的目的是要使自
己的身心達到決對的寧靜。
靜為什麼重要呢?道家老子說過,「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這是天地間不易的原理。宇宙萬物,不管哪種生物形態,它的生、發、茂、盛,都要歸元
到本身根本的蘊藏,就像草木一樣,要有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就是恢復自己本
有的靜態生命,這個宇宙究竟是「恆動」還是「恆靜」呢?這是最高深的哲學問題,暫時
不在這裡討論。
中國的道家、儒家和佛家,各家的修養想要求得「入定」,「入定」是要進入某種程
度的靜的專有名稱。宋代理學家主張,在靜中養其端倪,認為在靜中才可能培養出真正的
能力。西方宗教要禮拜、禱告,並且講究慧思,也要很寧靜的時候才能產生高超的智慧,
這些都足以說明靜的重要。
靜坐的種類
您現在看到的是印度瑜伽術裡的單腳站立,由南懷瑾先生示範,這種姿勢和釋迦牟尼
佛涅槃時候的臥姿以及許多各式各樣的坐姿都是靜坐的姿勢,統計起來大約有96種之多。
在這麼多姿勢當中,以坐姿勢最容易讓身心進入靜的境界,現在我們要介紹的是毗盧遮那
佛的七支坐法。
毗盧遮那佛是法界體性佛,又稱為「中央佛」,佛家認為宇宙萬物總歸一體,一切眾
生本性都屬於一尊佛,一切佛也都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七支坐法是指這種靜坐的方式,
包含有七個要點,這種靜坐方式採取雙盤足,端容正坐的姿態,好像大家在中國廟宇裡看
到的端正莊嚴的菩薩像一樣,這種坐法能讓我們的身心達到靜態的最高功效,乃至超越物
質與精神,超越生理與心理,得到最大的寧靜享受。
靜坐前注意事項
在介紹這種坐法以前,先要說明靜坐之前必須先注意的幾個重點。
第一,靜坐的地方該如何選擇呢?很多宗派講在靜坐的時候要面對東方,因為按照五
行來看,東方屬木,是生氣方,氣都從這裡生發上來;西方屬金,是太陽落下去的地方,
是死方;北方是完全冷凍的方位,南方又太熱了,所以有些人認為打坐一定要面向東方。
另外有些宗教的人,為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主張要面向西方。又有些道家的修行
人,要坐北朝南,像當皇帝似的南面而王,南面是光明面,也屬於生旺面。還有些人修神
通的,又認為需面對北方,北方屬於不空成就佛,面對北方修法才會有效。世界上就有些
對方位執著的觀念。也有些國家學了中國禪宗的末流,認為打坐一定要面壁而坐,把被背
對著外面,這些都是誤解,執著的觀念,雖然都各有理由,但是都不圓滿、不究竟。
真正學靜坐,是學「靜」,而不是學「坐」,所以到處都可以靜坐,無往而不靜,無
處而不靜,如果被空間、方位限制,而不能靜,坐得再好也沒有用,因為坐的目的是「靜
」,靜到最後得「定」,至於得了定以後又如何呢,,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所以我們學靜坐,必須自己得定,找一個最適宜的地點,在家裡、在房間裡面,甚至
在床鋪上面,都可以,最好準備一個大的坐墊和一個小的坐墊,坐墊要柔軟而平穩,並不
一定要棉花墊,也可以用草做成,比如榻榻米,或者好幾層地毯堆起來,但是不能像沙發
一樣柔軟而有彈性,在沙發上打坐,坐起來軀幹是傾斜的,會妨礙生理的氣血運行,還有
要有蓋腿的毛巾或毯子等,兩個膝蓋頭和後頸這三點,對靜坐特別重要,一定要準備穿的
衣服,遇到氣候或個人感覺氣體變化的時候,就要遮蓋兩個膝蓋頭以及兩個頸肩背部。
靜坐的地方第一個要注意的是空氣,假使開門窗,不能對著身體正面,更不能對著身
體背面,空氣需要對流,但是要在座位前方使空氣左右對流,決不能夠使身體正前方和正
後方的空氣對流,這是錯的。因為靜坐的時候體溫容易降低,所以不要直接吹風,這樣會
生病的。身上也一定要準備披掛的東西,就像人在睡眠中一定要蓋被子一樣,等到將來功
夫到了某一步,就算脫光了裸體,在雪地裡靜坐,雪都會融化,那是以後的事,不能混為
一談。
第二,練習靜坐還要保持光線,與其他事項。初學靜坐的人,光線太強的地方不能坐
,容易散亂,因為光線會刺激眼部神經,不得安詳,腦神經也不能安靜。太暗的地方不能
坐,容易昏沉而陷入睡眠狀態,而且有些膽子小的還會引起恐懼感,所以光線要恰到好處
。什麼叫恰到好處呢?因性別、體能和年齡而有不同,要自己內醒而注意體悟的。像您現
在看到的這個畫面,光線就很適合初學靜坐的人練習。
七支坐法的要點
現在我們來看看七支坐法的標準姿勢,為了讓大家看得清楚,所以南師懷瑾先生在示
範動作的時候,並沒有加蓋衣服或毛巾。當您學靜坐的時候,這樣容易受風寒,請大家要
特別注意。
七支坐法的第一個要點是盤腳,從梵文翻譯過來叫做「跏趺」,趺是腳背、後跟,把
你的背後跟疊起來,叫跏趺,中國話叫「盤腳」。盤腳分三種姿勢,雙盤是正跏趺,正坐
,有人會問,右腳在外面還是左腳在外面呢?這就要先量自己的腿,一般人的兩條腿都不
一樣長短,或者差一分,或者差半寸、一寸,在雙跏趺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長的那隻
腳在外面就舒服。有的人不懂,這條腿長,卻拚命搬另外一隻腿,那是不對的。另外身體
柔軟功夫到家的人,兩隻腳掌都可以向上反過來,就向畫的佛像一樣。西洋人學雙跏趺很
容易,因為他們的腿長,就算腳掌沒有翻過來,也容易做到雙跏趺。
另外學跏趺坐一定要加坐墊,雙跏趺更要加高一點,尤其是腿部練習得不夠熟悉的人
。為什麼要墊坐墊呢?尾椎骨也就是最後一塊坐骨下面,兩邊是凹進去的,空的,如果不
加坐墊,平著坐著,身體整個力量就會支撐到後面去了,否則就會前傾後仰,或者左倒右
斜,這樣的姿勢身體不平衡,為了身體平衡,尾閭中正,督脈氣通,不管雙盤怎麼純熟,
最好還是加一點坐墊,貼近身體正規地擺著,就會下意識去支持身體,姿勢也比較自然,
就中了。
另外單跏趺右腳在下,左腳在上,叫做「如意坐」;左腳在下,右腳在上,叫做「金
剛坐」,名稱為什麼有這樣的不同呢?這兩條腿一交換,氣脈就變了,左邊屬陽,右邊屬
陰,右邊在下,左邊在上,負陰而抱陽;左邊在下右邊在上,負陽而抱陰,作用自然有所
不同,這是根據易經的解釋。實際上左右兩邊的神經是交叉的,金剛坐和如意坐身體的氣
脈會有不同的作用,單盤最好的標準是足底心抵到膝彎,你做不到,下面一隻腳的後跟蓋
不要踮起來。如果如意坐的話,右面膝蓋頭放這裡,左面的膝蓋頭剛好踮在後跟上面,身
體就不正了,後跟剛好壓住腿彎,也就是下面一隻的腿彎,上面一隻也正好在腿彎,身體
就比較正。
萬一初學靜坐的人,雙盤盤不起來,不妨將腿拉開,左右的幅度放寬,腿就盤起來了
。如果再不行,就夾馬而坐,不過後跟千萬不要貼到大腿裡頭,否則身體姿勢不正,後跟
足心抵到大腿內緣,這樣就平正了。
單盤盤不起來,或者盤腿盤得酥麻,而還想靜坐的人,也可以採取其他姿勢,像獅子
坐、六灶坐、仙人坐、菩薩坐和跨鶴坐等等輔助姿勢,跨鶴坐又分跪坐和交腿而坐兩種姿
勢,完全看自己的需要和舒適而定。
靜坐的時候盤兩條腿有什麼重要呢?非常非常重要!人和動物不同,人的頂天立地就
靠這兩條腿支柱,所以這兩條腿是氣脈、氣血和神經總匯聚的地方,尤其是臀部,關係很
大,拿血脈來講,是血庫的支柱。「精從足底生」,人的生命力由生到死,從兩條腿就可
以看出來。胎兒在母體裡,腿是交叉盤著的,胎兒就是靠兩條腿盤曲,才成長得快,因而
生下來,還在玩兩條腿,躺在床上淨蹬腳,越長大了腿就慢慢少動了。我們看小孩子,手
還不大拿得動東西,可是一天到晚跑,到了十幾歲,到處玩、運動,青年人也喜歡東跑西
跑。中年人就不不行了,坐的時候,腿要翹起來才舒服。再老一點,翹起來還不夠,一定
要蹺起來才舒服,這時候兩條腿差不多已經死亡了,可見人的一生,兩條腿是重要,如此
也可看到盤腿護腿下行神經的重要。
七支坐法第二個要點在背脊。
人老了背就馱了,一般人兩肩都是不平的,背脊骨也很容易彎,背脊骨一個一個骨節
必須使它兜緊,但並不需要挺腰,而且我們的背脊骨有個弧形的線條,並不是直豎的,在
腰部這裡彎進去,到了臀部翹起來,背上也有點弧度,所以真要端正得像古人講的「背脊
豎立如銅錢」,尤其現在有一幫學密宗,或者日本學禪的,坐起來要勉強挺胸,把背也勉
強挺直,這就犯了最大的錯誤,不但身體保養不好,還會出毛病。要順其自然,等功夫到
了,自然會挺直,自然就調理正直才好。
此外有些人從小習慣養成背脊骨比一般人都彎,身體是彎曲的,勉強完全正坐,不但
對健康沒有好處,還會出毛病,最好順其自然,稍加注意,比較端正就可以了。如果長期
的自己慢慢體會糾正,靜坐坐好,體型會慢慢校正過來。大家要注意,如果一個人對自己
體型是否正直都沒有絲毫感覺,注意力等於死了一半。
總之,初學靜坐要記住一個原則,背脊骨保持生理自然姿勢的直,不一定要像筷子、
筆桿那樣的直,背脊並不是筷子、筆桿,所以體型不好的人,在初學靜坐的時候,要先學
自然坐正,不要硬挺直而挺壞了,那將來姿勢坐對了,氣機發動了時候,自然會突然挺起
來,比塑起來的菩薩還要正,這是自然的,而不是有意的。
背脊骨豎立這個姿勢,尤其同坐墊的姿勢關係很大,所以必須要把背脊骨端正,但是
不要硬把它挺直,要合乎自然法則,尤其是腰鼓這裡,我們身體的骨架子,從後面胸腔的
肋骨,一直下來到骨盤這裡,只有一個背脊骨,這個支柱是空的,假如故意挺胸,這個支
柱可沒有力量,而且這兩邊的內臟包括腸子、腎臟等,故意挺直反而傷了腰,等到腰的氣
滿了,背脊骨自然會挺得很好,所以要求身體坐直,只要從尾椎骨上來到一半,也就是夾
肌這裡,這些骨節一個一個地都對得很正,這就算直,不要故意挺直。有些人學佛打坐,
胸腔張開,兩個肩膀拉開,把背脊骨和腰拉得直直的,這是氣功運動,和靜坐沒有關係,
而且背脊骨往往因此受傷,尤其是腰椎骨這裡,一定受傷,所以背脊骨坐直,是要先把骨
架子坐好,等於練拳打樁一樣,所講的部位到頸椎骨為止,也就是到後頸這裡,比較鼓出
來的骨頭為止,和督脈的觀念是聯繫的,道家的術語,背上的氣脈叫做督脈,督脈是沿著
背脊骨裡面的氣脈,氣脈和骨節是兩回事,在佛法裡,骨頭屬於地大,氣脈即不是地大,
也不是火大、水大、風大,在唯識學叫做淨色根,那是脈的作用。
第三個要點是肩膀。
一般人打坐,肩膀往往都不對,有些圖畫所畫的佛像,肩膀部位也不對,尤其東方人
喜歡把兩個肩膀向前方撾下來,這樣一撾,肺部兩邊的肋骨就閉攏了,這是很嚴重的錯誤
,有些中國畫最喜歡這樣畫,看起來叫做老僧入定,其實在生理上是違反自然的,因為這
樣一來,沿背脊骨的五臟六腑統統被壓迫,這就不對了,所以肩膀一定要拉得平,兩邊肩
膀同背脊骨要平整得要像個十字架一樣,就像這樣,輕輕拉平了兩隻手能放攏來結成一個
圓圈,換句話說,肩膀不能向前面撾,也不能向後面拉,只要平整,然後把它鬆開,這些
都要自己注意調整。
第四個要點是手結定印。
七支坐法的定印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放在肚臍下面,丹田這裡,也就是恥骨這裡
,有些學密宗的人,還特別端高,那是練武功架勢,對靜坐有妨礙的,要把手收好,剛好
放在胯骨中間,甚至在丹田下一點,兩個大拇指相對,輕輕抵到就行了,如果手指拄得很
用力,那就變成練氣功了,違反靜坐原則。有人右手在下面,左手在上面,叫做彌陀印,
這個是差別名稱,同兩腳的原理一樣,左陽右陰,屬於氣脈問題,手印的姿勢很多,不止
這兩個手印,暫時不加以討論。
但是法身佛的成就,毗盧遮那佛的手印就是這個大三昧印。結手印要注意,有些人上
身很短,兩隻手長,叫他接這個手印很苦,不知道把手放在哪裡才好。有些人左右手長短
不一樣,手印也就有偏差了,像這種情形就要注意了,可以找東西或毛巾墊在手下,至於
手長的人,宜結金剛拳印,放在膝蓋頭上,或者用道家所謂的五心朝天方式,也就是手心
、腳心、頭頂心向上,仰著也可以,但是效果就不如大三昧印了,但是各有各的作用,比
如夏天天氣熱,不妨把拳放開,這樣結的印叫做「說法印」,冬天的時候就可以把手合龍
,氣也比較容易歸元,有的時候靜坐會碰到一些境界,心中感到畏懼就可以結金剛印了。
手印有很多種,比如道家有一種手印叫做掐子午,五指相錯,掐在子午的位置,一貫
道也用這種手印,同時這也是佛家的手印,北方不空如來的另一種手印,道理是陰陽交齊
。介紹到這裡,也許有的人會問,為什麼跏趺坐法一定要兩腿夾足交盤,手結定印呢?因
為人體以背脊骨為中心,背脊骨上來有中樞神經,督脈系統,全身的血管神經,是左右交
叉,我們的生命能量天天都放射出去,向外走。現在科學儀器已經可以照出人體的光,這
個光能也是左右一叉向外輻射出去,所以打坐的姿勢是兩邊合攏起來,像一朵花一樣,自
己本身的電能、光能循環交流,所以坐著和站著的光絕對兩樣,七支坐法的姿勢一擺,所
有的電能、光能自己收回,而自己本身左陽右陰,陰陽交媾,自己交,所以我們對七支坐
法的姿勢一定要研究好。
身體部分的姿勢瞭解了,再來看看第五個要點,頭要正。
頭太低,變成這樣,就不對了,頭太仰變成這樣也不對了,所以頭一定要擺正。現在
教大家一種調整姿勢的方法,就是坐下去把身體趴著,完全趴平,這樣背脊骨就拉平了,
然後以背脊骨為中心,慢慢地起來,背脊骨就擺正了。姿勢坐好了松下去,然後把腦袋勾
下去,對準頜骨,勾得很緊,然後沿著頸骨立正起來,這樣頭就擺正了。儘管調正了,到
了坐得不舒服的時候,又會慢慢歪過來,自己都不知道,因為人體多半都不是完全正的,
所以身體要坐得標準,就看頭。頭擺的正對頸部,尤其頸部這兩根靜脈管最重要,心臟把
血液送到腦部,就是通過這兩根動脈管,血壓高或者思想多,生氣的時候,這兩根動脈管
會暴出來,所以打坐一定要把頸部擺好,輕輕壓住兩根動脈管,怎麼樣才叫壓住呢?用剛
才我介紹的方法,把頭擺正,它自然就壓住了,這樣血液輸送到腦部的力量,就緩慢下來
,心臟負擔也減輕了,打坐姿勢對了,輕鬆了,自然就慈悲喜捨,面帶喜氣,那是自然的
,不是裝的。
第六個要點是舌抵上顎。
現代醫學主張有胃病的人,多嚥口水,道家則吃自己的口水叫做「玉液還丹」,更高
明的是打坐坐好了,頭頂會感到清涼,咽喉就有甜的口水,甘露水出來,細細嚥下去走咽
喉到胃,通丹田,這叫做「津液還丹」,不但可以治胃病,還可以調和荷爾蒙。按照中國
古代醫學的劃分,人體背上是督脈,督脈上來由舌頭抵到上顎,也就是嘴巴張開,上顎有
個穴道,從這裡通到前腦,叫上顎闋穴道,如果打坐坐到入定的時候,氣住脈停,舌頭就
會立起來,接住兩個鼻孔裡面的上咽喉,這時候,呼吸就不靠鼻子,而靠腦呼吸,緩慢出
入,這樣身體是個完整的生命,比嬰兒還要完整。人老了舌頭會向外伸,白癡也是這樣,
這是自律神經失調。修道人口水都是向內吸的,因為口水是很好的液體,也是荷爾蒙,如
果打坐坐得好,自己會聞到身體裡的液體都是香的,這是功夫做得好,真正究竟了,身體
整個都轉變過來。所以大家試試看,舌頭用力縮回,身體會感到特別充實。將來靜坐坐好
了,舌頭自己向上頂,這裡的氣脈就圓滿了,這是正入定的大圓滿。所以我們看氣脈通的
人下顎必定圓滿,舌頂上顎就有這個作用,接到腦下體荷爾蒙的下降,再接到甲狀腺的荷
爾蒙。
第七個要點是眼神半開半閉。
按照古代規定,眼睛要像初生嬰兒的眼睛,只有一條縫,在道家叫做「含光渦漠」,
含光包括外光及內光,乃至自己的神光,不外露,打坐到某一個境界,自然就充滿了,眼
睛閉也閉不住,就會含光渦漠,可是也不是張開。你看畫的菩薩像,就是含光渦漠,可以
看到一點眼珠子,這是正像。不過現代人的眼睛用得多,初學靜坐最好還是閉上眼睛,可
是眼珠子還是要正,不要掉下來,你試試看,把眼睛閉上,眼珠向下掛,就變成昏沉境界
了。眼睛張開,就容易變成散亂境界,所以最好是眼睛閉著,眼珠子還是正的,靜靜地定
住。關於眼珠的道理很多,不要左右分開,也不要鬥雞眼,更不要凝視,要很靜。
以上是七支坐法的要點,最重要的是腳、背、肩,手、頭、舌、眼這幾個重點部位的
姿勢都坐好了,臉上肌肉放鬆,怎麼放鬆呢?要面帶微笑,但是不是笑,而是由嘴角開始
,讓臉上的肌肉鬆開,尤其中國人始終臉上肌肉不松,容易繃緊面孔,這種神經和細胞都
很緊張,臉部神經鬆開,前後腦神經跟著鬆開,才寧靜得下來,希望大家都能養成習慣,
使每一位學習靜坐的人,都有一張慈悲喜樂的面孔。
在靜坐下坐以後,讓我們掌心相對,兩隻手掌互相揉搓,使掌心發熱,在臉上由下往
上,按摩幾下,從太陽穴繞過耳後,重複的做。同時由中指沿著眼窩按摩,接著揉搓鼻翼
,按摩到舒服為止。
接著是放鬆雙腿,適當地按摩、敲擊大腿和小腿,接著兩腳伸直,腳尖內拗,兩腳轉
圓圈,兩腳腳跟靠打,疏鬆兩腳關節之後,人稍微向外靠,並以手肘的另一支撐,雙腳彎
曲,兩腳腳跟輪流拉直,往外蹬出,這些動作可以幫助血液循環,使我們打坐之後不至於
受到風寒。
https://youtu.be/AGRz3GIOXz8
以上的動作由南師懷瑾先生示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4.130.1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39965591.A.18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