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香港Patreon】瀝源邨噴水池唔嘥水 原來它屬商場水冷系統
全文閱讀: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658225
瀝源邨是沙田新市鎮首個落成的公共屋邨,七五及七六年起分兩期入伙。邨裡公共空間充足、更設有公營房屋罕有的大型噴水池,環境之佳至今仍堪稱公屋典範。但這座經典噴水池,當年曾發生一段小插曲:一九七七年香港一級制水後,有人質疑這個偌大的水池是浪費食水的「大白象」,但房屋署回應民間批評時揭露出噴水池原來內有乾坤,不僅不浪費食水、而且頗為環保!
原來噴水池屬瀝源商場中央冷氣的水冷系統,其所用的水,是循環不息地再用......如欲了解更多,請登入: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658225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年,同你睇領展點樣賺盡你生活 領展旗下商場多不勝數,基本上收入穩如泰山,仲可以年年加租,買佢股票係穩穩的賺息 幾年前一直翻新各大商場,將租賃收益提升,可視為改革,亦有趕走好多老商戶 現實社會,賺到錢有賣點就會有得留低 2021同你睇場行場點樣賺你錢 興東商場,有711,一間洗衣店,西醫,家...
房屋署商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房屋署商場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房屋署商場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年,同你睇領展點樣賺盡你生活
領展旗下商場多不勝數,基本上收入穩如泰山,仲可以年年加租,買佢股票係穩穩的賺息
幾年前一直翻新各大商場,將租賃收益提升,可視為改革,亦有趕走好多老商戶
現實社會,賺到錢有賣點就會有得留低
2021同你睇場行場點樣賺你錢
興東商場,有711,一間洗衣店,西醫,家品城,日本城,IKEA,水電鋪一間
麵包鋪一間,老人中心,教育補習班一間,萬寧,眼鏡鋪一間,百佳,寵物店一間
提款機有HSBC,東亞,一間香燭鋪同中醫診所
共3層,最多人去既係1,2樓,有麵包鋪,711,IKEA
IKEA地方唔大,感覺少少似散貨場咁,放埋D過期或殘破陳列品賣,仲有少量商品擺放賣
反而最多人留意應該係門口2個大雪櫃,可以買到IKEA最出名既冷凍食品
IKEA已開4年,証明做得住,有市場
佔地逾9,300平方呎,展示一系列家居布置靈感。場内亦設有等候空間、提貨及退換貨品的服務櫃檯、免費車位設施。
顧客凡於任何分店訂購傢俬、或於香港宜家家居網站訂購指定產品後,可選擇於提貨中心免費提取。訂購產品後,最快可在翌日於提貨中心把產品帶回家。
每樣生活必須品都有一間,賺返呢條屋村既住戶為主,極少人會專登從第2區過黎
基本上你生活補給,除非係網購,唔係基本上都係呢度入貨,但由於人流唔多,未見有翻新計劃?
佢落到大街就係街市,要買野都好方便,選擇亦多
房屋署商場 在 Edmond Po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何文田荃灣天水圍,聽眾搬屋三度撞鬼!(恐怖在線第1971集重溫)
第1971集 (19 May 2016)
聽眾入住何文田,荃灣及天水圍三度撞鬼
恐怖在線 www.edmondpoon.com
逢星期一至五 晚上十一點半到凌晨一點
每日免費收睇直播
視像月費重溫$40
聲音月費重溫$30
相關香港新聞:
房屋署商場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這句話總聽不少,但在這個城市,近年好像用得太多。位於長沙灣麗閣邨的明順海鮮菜館,不是甚麼有名的餐廳,多年來默默地在屋邨內經營,不知不覺間陪伴麗閣邨已經三十個年頭。
「這餐廳從80年的冬菇亭做到現在。」對於過去,餐廳第二代老闆羅漢平笑得輕鬆地詳細訴說,小時候在冬菇亭放滿桌椅的光景依然歷歷在目。餐廳自麗閣邨建起時已存在,前身是位於屋邨外的冬菇亭,只開下午四時至凌晨一時,賣的都是一般的打冷小菜、冬天炭爐火鍋等,自小羅先生不用上學時,就已經被家人拉去幫忙,下單、上菜、洗碗,哪裏不夠人就去哪裏幫忙。
離開學校後,羅先生也曾經試過離家外出工作,文員、售貨員等不同種類的工作都做過,但是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回到家裏幫忙。「可能因為做慣了,習慣了跑跑跳跳,行行走走搬貨,有個位置給我,那就幫家裏忙。」
1999年,因為環境衞生及管理問題,房屋署將他們遷到新建的小商場內,搬到室內,租金跟在冬菇亭時代不可同日而語,為了應付成本,餐廳增設售賣點心及炒粉麵飯的早午市,從此成為了不少街坊的聚腳地。「曾經有個老人家,我說他怎麼如此多話說,他說對啊,我在這裏當然多話說,難道回到家對着四面牆說話麼?」
與街坊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也見證着這地區的變化:曾經的長沙灣警察宿舍變成了建築地盤、邨內的年輕人逐一搬走⋯⋯說到最深刻,還是2003年的沙士,原本晚晚滿座的晚市只有兩三枱客。「早市好一點,因為老人家們都幾十歲不害怕,照來飲茶聊天吃飯。而且那時房屋署退租,好像是退租三個月以及退回一個月按金,真的可以共度時艱。」
然而經歷社區變化,撐過沙士的低潮期,三十年後的今天,卻無可避免地捲入時代變遷的漩渦之中。羅先生說,於去年九月續約時,條款上已寫明只要有六個月的通知期,不管當初的續約期有多長亦需搬走,因此餐廳已確認在六月三十日結業。對於突然被告知要搬走,羅先生沒有不安或憤怒;有的,是不甘與失落。
「是不甘心,這麼多年,做了這麼多事情突然就沒了,感覺好似失落了一些東西。」雖然管理公司亦有提供隔鄰街市的鋪位叫他繼續經營,然而一想到不知道未來幾年能否賺回那個投資額,對於下一步,羅先生說未來總會再開店,視乎是重開海鮮菜館,或是開米線店。
問到他會不捨得一批熟客嗎?他回答得毫不猶豫:「不捨得,做了這麼多年,又不捨街坊,不捨熟客。」說到這裏,他停頓了數秒望向遠方,彷彿思量着還有甚麼值得掛念,然而到最後還是平靜的作結。「就是這些。」
百感交集的心情,寥寥數語又怎能說得清,但卻又恍如已包含萬語千言。
採訪:范名雅
攝影:周義安
明順海鮮菜館
地址:深水埗麗閣邨麗閣商場地下11號鋪
營業時間:5am-2pm,6pm-11pm
電話:2958 9897
詳情: http://bit.ly/2FVYyes
房屋署商場 在 鑽石山公屋入伙商場房委會啟鑽苑第一期商場開幕便利店711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啟鑽苑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一個出租公共房屋及綠表置居計劃屋苑的綜合發展計劃 ... 屬於鑽石山綜合發展區公營房屋項目第一期及第二期, 房屋署 項目編號 ... ... <看更多>
房屋署商場 在 追影族- 房屋署公佈蘇屋商場小冊子...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房屋署 公佈蘇屋商場小冊子 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 hk/common/pdf/commercial-properties/shopping- centres/shopping-centres-under-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