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嗨大家,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如何查看勞健保投保級距,在先前的貼文中屢次提到,要大家留意自己的投保情況,但某一天我突然想到,會不會有讀者不瞭解自己薪資的相對應級距為何,而這樣基本的主題我們似乎都沒有提過(先去面壁3分鐘🥲🥲🥲),只能說很抱歉這篇真的是來晚了,但你現在看到也不遲,有興趣的話請跟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一、瞭解工資項目
在進入主題之前,想先請大家去看看我們之前撰寫過的文章「工資項目百百種,到底哪些要列入加班費計算基礎呢?」,瞭解哪些項目應列為「工資」的一部份,才能確實的對照自己的勞健保投保級距與勞退提繳金額。因為依照勞保條例第14條規定,月投保薪資應是以「月薪資總額」對照分級表後申報投保,另外依照施行細則第27條,月薪資總額又應以勞基法所定的工資為準據,因此了解哪些項目屬於工資格外重要。
比較常見的工資包含全勤獎金、伙食津貼、績效獎金、職務加給、交通津貼......等等,這些項目通常會與員工出勤狀況或工作表現有高度相關,所以具有「勞務對價性」,通常都會被認定為勞基法所稱的「工資」。(更多的說明還是去看看文章吧)
二、準備薪資明細
依照勞基法第23條第1項規定,雇主發放工資時應將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明細提供給勞工,至於要有哪些內容才算是薪資明細呢?可參考勞基法施行細則第14之1條,應包含下列這些項目:
❶ 勞雇雙方議定之工資總額。
❷ 工資各項目之給付金額。
❸ 依法令規定或勞雇雙方約定,得扣除項目之金額。
❹ 實際發給之金額。
如果你從來沒有拿過、或是剛好這個月就漏拿的,可以請老闆以紙本、電子資料傳輸方式或其他你可以隨時取得或列印的方式提供(拿到後也要先看看記載的項目是否有包含上述的內容)。有了薪資明細,我們才能確認正確的項目以及雇主每月代扣的勞健保自付額有多少,未來發生爭議時也才能舉證。
三、依照薪資對照
準備好薪資明細後,再來就是打開我們的勞健保保費及勞退提繳三合一費用對照表(連結在首頁),這份表格皆是以「月」(即投保日數皆為30 日)為單位來顯示負擔保費,因此只要依照你的「全薪」(具有工資性質項目的總額)來對照該級距表,就能知道應負擔的保險費用為何。如果薪資是介於兩投保級距間的話,則是以「較高級數」的投保級距為準,例如全月薪資為35,000元的話,則應對照36,300的級距,勞保費勞工負擔的部分為835元、健保費為563元,這個月的勞健保扣項總計是1,398元。(勞健保費率每年可能會依照主管機關的公告而有異動,因此應特別留一下要對照的年度)
四、我的薪資每個月都不固定的話呢?
一般如果有這種情況的話,雇主應在每年的2月及8月調整(勞保條例第14條第2項),調整時則會依照最近三個月的平均收入來對照投保級距(勞保條例施行細則第27條第1項),並在申報調整級距的下個月生效。由於實務上很常見投保薪資調整的爭議,過去我們也有發函直接詢問勞保局,並且也針對這個問題撰寫過文章-「每月薪水不固定的話,該怎麼計算投保薪資呢?」,所以如果剛好有這個情況或是有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再去官網看看文章說明
以上就是我們的小整理,其實真的不難,只是你剛好對工資項目不太熟悉的,會需要先花一點時間看看文章🙂有基本的概念後,要再去瞭解其他的權益就會簡單多了。如果你查對自己的投保級距OK了,有空也可以幫家人看看唷:)祝大家一切安好~
追蹤 @workforce.tw
獲取更多勞動法令小知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艾倫的理財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有沒有『我真的好累,我不想努力了』的這個想法? 幾年下來賺的錢都不夠,又沒存款,會不會覺得很空虛? 甚至看了這麼多,你已經放棄奮鬥,還是覺得不想努力? 其實你靠自己就可以完成這一切了,只是你不知道怎麼做... 今天我會跟你分享『資產配置』的三大重點。 想知道更多資訊... 可到臉書搜尋『艾倫的...
勞健保級距怎麼看 在 Workforce勞動力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嗨嗨大家,今天要送上新文章唷,不過米編先跟大家說一下,這是一篇討論的內容較為進階的文章,可能需要有基礎的勞動法令概念才比較容易吸收唷!如果你剛好是公司人資或是負責公司相關事務的人,不要猶豫了!趕快點首頁連結看看文章吧:)
·
我們在「每月薪水不固定的話,該怎麼計算投保薪資呢?」一文中有提到過,如果因為員工有領取特定的薪資項目,導致每個月的收入是浮動的話,那至少應該要在每年的2月份及8月份,依照前三個月的薪資收入平均來申報調整勞健保與勞退投保級距。然而,如果員工在先前有申請加班補休但又沒用完時,這時候是否應將補休未休的工資納入計算,又應該要怎麼認定呢?
·
這篇文章會提到:
❶補休未休工資,是否應列入認定投保級距的「月薪資總額」內?
❷補休折算工資,只要座落在計算平均收入的範圍內,即應納入
❸計算平均工資時,應回頭看該補休時數原本的加班時間點
❹調整投保薪資時,特休未休工資也同樣應納入計算
·
老樣子,附上文章傳送門:https://twworkforce.com/2020/09/16/comp-time/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過去瞧瞧~覺得這篇貼文實用的話,請點愛心收藏,並且分享給你所有的親朋好友吧!祝大家一切安好
勞健保級距怎麼看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年小金魚的日更200篇挑戰 #Day29
這個問題非常現實,也問得非常好。前面「怎麼升職」說的是「職稱」,例如說原本是主任,升職之後是經理。而後面說的細節,說的是「薪水的調升」。因此,我從這裡推測,提問這個問題的人,是想要藉由升職來加薪,最主要的目的應該是加薪。
✔︎ 升職跟加薪一定有關係嗎?
我這裡提一件事情,雖然升職跟加薪被強關聯在一起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存在兩種狀況:
1.加薪不升職
2.升職不加薪(或是加薪幅度範圍很小,可能落在5000元以內)
1.「加薪不升職」:
又通常分為兩種可能
(1)該職位在公司屬於扁平組織,也就是說彼此的階級關聯不大,因此,調整職稱一方面太大張旗鼓,一方面也沒有意義。
(2)老闆欣賞你,但是其他人沒有調薪,因此低調幫你做調整。這件事情,除非你說,否則沒有人知道,為的是減少其他人的閒言閒語或是反彈而造成主管或是老闆的困擾。
2.「升職不加薪」
通常因為公司內的薪資調整不易(老實說台灣的公司擁有完善薪酬制度的不多,我自己待過的公司裡只遇到一家),但是又不想要你走(可能你任勞任怨、又加班又不抱怨或是你掌握了很多公司麻煩的瑣事,失去你要花很多時間訓練一個新的人),所以增加你的頭銜,讓你的心裡覺得舒坦一些。
***
回到這個問題,主管的回覆對我而言,其實就是在拖延你的時間。這個狀況我真實發生過,而且那時我就是那個主管,我說的就是一模一樣的話,前後兩個場景的狀況不一樣,我稍微簡述一下當時的場景:
✔︎我主管這麼說是什麼意思?
1.當主管說:「 你的薪水已經到頂了 」
當時提出加薪需求的A,事實上他的薪水已經比其他的人都還要高了,可以說是當時該階層、同職位的人最高的(當然這件事情我不能明明白白的跟他說,畢竟薪資是保密條款之一),但我自己知道,事實上以他的能力,值得擁有更好的薪水,但我沒有辦法往上提,為什麼?因為當時整個BU(Business Unit,事業單位)距離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是落後的,他所處的部門是後勤單位,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其實我就算再怎麼覺得他提出的加薪有理也無能為力。
2.當主管說:「你先努力工作,我們之後再調 」
當時提出加薪需求的B,其實薪水的確是偏低的,與同階層、同職位的人比較起來,其實並沒有比較好,而跟同階層不同職位的人比較起來,其實是偏低的,這跟兩件事情有關係:
(1)時間點:
每一個職位在不同時期進公司的薪水級距可能會不一樣,在公司剛開始的時候,可能還比較有錢,因此薪水給的比較優渥,等到中後期,用人條件會提高、薪水開始沒那麼好談(因為公司開始知道ROI如何了),這時候就可能往下。
但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你剛進公司的時候,這個部門不受重視,等到後期,BU狀況好轉,這時候,部門有經費了,可以談的薪水範圍就變廣了。
(2)部門:
第二個則是和你待在哪一個部門/做哪個位置有關係,舉例來說,都是經理,行政經理就可能跟業務經理的薪水不一樣,所以可能行政經理的頂是業務經理的中上而已,
說了這麼多種狀況,我只是想要跟你們說「薪水、職位對我來說,機運的成分大於努力的成分還要很多,幾乎不可控,因為影響的層面太多了,你不會知道整個公司的大方向是什麼」,因此,關於升職加薪這個問題,我會把掌握權拉回來我自己的身上。
***
什麼意思是「把掌握權拉回來我自己的身上」?
那就是我思考一個問題:「這家公司提供給我什麼我需要的?」,換而言之「我在這裡還有成長的空間嗎?」
1.如果這裡還有成長的空間:
我曾經低薪過,28K扣完勞健保是26-27K左右,負擔台北的房租、食衣住行育樂,我永遠記得我是一個連吃飯要不要加滷蛋都考慮很久的人,最不敢吃的東西是滷味,因為我食量大,點滷味很容易爆預算,直接把隔天的伙食費也吃完,我記得那段日子,我沒有離職。
因為我問自己:「如果我現在離職我可以找到更好的嗎?」,我說:「不行。」
「為什麼不行?」我繼續問自己。「因為我想要有專業,有專業我才可以跳槽去更好的。」我自己回答自己。
「那你想要什麼專業?」我又問自己。「我想要成為專業的華語老師,我想要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我想要教學很多國家的學生,然後我可以拿這個經驗去更多地方,甚至是出國。」我告訴自己。
所以,我撐下來了。
我那時,每天都在上課,什麼課我都上,我甚至跟我主管說,我願意去做沒有人要做的事情,但是必須讓我維持可以上課的權利。(我後來沒有繼續走這條路,人會在努力中,找到自己的喜好,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
但我知道這家公司可以給我什麼我需要的,所以低薪我接受,而且我很認真,過分的認真。
最後我升職了,我也加薪了,我在我當時薪水最好的時候,我離職了,因為我覺得我找到其他我想做的事情,而公司沒辦法給我了。
2.如果這裡沒有成長的空間:
如果沒有的話,那還需要問嗎?哈哈哈當然是趕快找下一份薪水更好的工作啊!
這時候你如果沒有馬上這麼做,通常是因為幾個原因:
(1)對市場未知,怕自己沒有自己想的市場價值:
(2)你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能力,你只是不滿意自己的薪水,可能覺得自己做久了,想要加薪
我們來細說一下這兩點:
(1)對市場未知,怕自己沒有自己想的市場價值:
每個人都會對自己要重新回到求職市場感到害怕(我自己也不例外),但是,降低害怕的方法就是「趕快去嘗試」。趕快丟履歷、去面試、放出消息給可能可以幫你推薦的人、開始跟大量的人聊目前市場的狀況跟工作機會。
來找我諮詢的,或是我身邊的人,不乏觀望許久才出手的,其實這些都是沈默成本,你想一下,如果說你不開始找,你怎麼知道你在市場上缺少什麼?缺少了就補起來,也不一定要離職上課,可以在職自己去進修啊,既可以保有收入來源,又同時學習新知,說不定在職場上可以運用,反而你在工作中還會激起一點漣漪。(有時候只是缺乏外在的刺激,覺得生活乏味而已)
(2)你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能力,你只是不滿意自己的薪水,可能覺得自己做久了,想要加薪
如果你一時之間沒辦法說自己有什麼樣的能力吸引他人/業主的話,那是比較需要認認真真思考的。
說實話,每個人想過的人生不一樣,但如果你想要過比較好的人生,就一定要有特定的能力。你可能看某些主管很不喜歡,但他們可能比你更會圓融的人際關係、更會向上管理、更會見縫插針、或者就是比你待的久(待在一間公司很久放棄了其他的機會,這樣的機會成本也是其中一種付出)。
我以前如果不喜歡一個主管就會真的不喜歡,我現在不一樣,我會用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如果我討厭他,但他是主管,那他到底是哪裡做的比別人好啊?」用這個角度,你就會發現你有可以學習的地方,你還是可以討厭他,但是不用否定一個人。
回到能力面來說,如果你沒有什麼特別的能力,那加薪不管去哪裡都是困難的,我會建議你去好好思考,你要在哪裡深根,或是你的薪水可以來自於其他的地方。(例如我有朋友做夾娃娃機、做代購、做轉單等等),如果問題是薪水,是收入,那另外思考其他的收入,我覺得也是一條路。
***
我們總結一下今天關於升職與加薪的結論:
1.升職與加薪是強關聯,但未必是等號。
2.主管的說詞可能代表不同的意義,除了你的年資、表現外,你還需要考量公司的策略、部門的績效等。
3.升職加薪其實是一種機運,與其強求的是現在的公司,不如想一下如何在下一份取得更好的薪水。
4.當在現在的公司加薪被拒絕,那就是開始思考自己是否需要外找,關鍵的決策點在於「這家公司是否還可以提供什麼是我需要的」,也就是「我是否還有成長的空間」。
5.如果發現你在現在公司已經沒有成長空間了,那往外尋找工作就是必須的。
6.若是單純害怕回到求職市場,那我的建議會是越快嘗試越好,因為等待與觀望的時間都是沈默成本。
7.若是你想不到自己有什麼能力,那麼這是你最應該要重視的問題,沒有人可以回答,你需要自己思考。
👉最常見的100個職涯問題:https://goldfishblog.tw/top-100-career-questions/
勞健保級距怎麼看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有沒有『我真的好累,我不想努力了』的這個想法?
幾年下來賺的錢都不夠,又沒存款,會不會覺得很空虛?
甚至看了這麼多,你已經放棄奮鬥,還是覺得不想努力?
其實你靠自己就可以完成這一切了,只是你不知道怎麼做...
今天我會跟你分享『資產配置』的三大重點。
想知道更多資訊...
可到臉書搜尋『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合作/演講/諮詢聯絡信箱:
allen750528@gmail.com
勞健保級距怎麼看 在 由政府補助),就能算出自己應付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投保級距是以未扣勞健保來看?還是扣後? 6 年 檢舉. 查看之前的回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