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m處理器比較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earch
沒有科學比較,如何相信是真的比較快,總要拿出證據啊是驢是馬,也要拉 ... 而ARM是後續才出來的使用精簡指令集(RISC)的架構,那時已有預料到CPU在 ... ... <看更多>
CPU 是如何挤牙膏的?x86架构和 ARM 架构都是啥?捐赠:https://www.kenzhishi.com/support也欢迎大家访问我的网站:https://www.kenzhishi.com. ... <看更多>
#1. 五分鐘搞懂CPU x86 / x64 vs ARM 的差異
一般來說x86 / x64 的CPU 跑起來比較快但是較吃電,所以通常會用在桌機上,因為可以接電源。大部分的windows 版本都跑在x86 / x64 上。 ARM 的CPU 較不吃電,通常用在手機 ...
#2. 處理器架構x86 vs ARM-MoneyDJ理財網
處理器 架構x86 vs ARM產業分析,內容包括產業結構圖、產業供應鏈、產業從上游到下游分析、概念股報價、相關數據分析、相關新聞、財經百科、 ... 指令集RISC與CISC比較 ...
#3. 『深度文』x86架構與ARM架構的差異 - NinjaDrive Store
為了將更多的指令打包進一個小小的CPU上,就會需要將更多複雜的電晶體設計在晶片 ... 另外x86架構晶片也會比較耗能,發熱量也較大,因此目前除了個人電腦因為x86平台 ...
#4. 分不清ARM和X86架构,别跟我说你懂CPU! - 知乎专栏
从几个方面比较ARM与X86架构. Intel和ARM的处理器除了最本质的复杂指令集(CISC)和精简指令集(RISC)的区别之外,下面我们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下ARM和X86架构。
#5. day1 _為什麼要選擇cpu 架構? - iT 邦幫忙
但我相信很多人還是對ARM 這名詞感到陌生,疑惑著為什麼筆記型電腦除了記憶體,硬碟的大小,處理器的強弱,輕薄與否...之外還要多考量一個處理器的架構,他跟原先的有 ...
#6. 取代x86、ARM 第三大CPU架構尚不夠格至少高效能上不會
目前主要CPU指令集架構中,x86於桌上型及資料中心等領域佔優,ARM則為行動處理器之王,開放開源的RISC-V發展迅速,已經成為第三大CPU體系。
#7. ARM 与x86:有何区别?
x86 CPU 往往具有非常快的计算能力,并且在编程和指令数量方面会更加清晰或简单,但它的代价,就是更大、更昂贵且具有大量晶体管的芯片。ARM 处理器对于某 ...
#8. 【圖解】Arm牽緊Nvidia打造超強資料中心!RISC-V強勢來襲沒 ...
全球伺服器CPU歷年出貨量佔有率變化及預測 · 三大架構比較 · 三大架構主要採用企業 · x86架構 · RSIC-V架構 · Arm副總裁:不認為RISC-V是重要的對手 · 攜手 ...
3月15日,AMD發佈採用台積電7nm製程的全新EPYC 7003系列處理器,其中包括了代表著伺服器CPU性能新高的AMD EPYC 7763處理器。在最多可達64顆的「Zen 3」 ...
#10. NVIDIA與蘋果都選擇了ARM架構,但讓Intel頭痛的不只這兩家
這並不是NV第一次推出ARM 處理器,早在七八年前,它的Tegra 晶片就出現在了 ... 率,但比較遺憾的是,至今為止都沒有一款定位更高的旗艦級產品出現。
#11. ARM架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RM 架構,過去稱作進階精簡指令集機器(英語:Advanced RISC Machine,更早稱作艾康精簡指令集機器,Acorn RISC Machine),是一個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架構家族, ...
#12. arm M1比intel x86 還快是黑科技嗎? (第2頁) - Mobile01
沒有科學比較,如何相信是真的比較快,總要拿出證據啊是驢是馬,也要拉 ... 而ARM是後續才出來的使用精簡指令集(RISC)的架構,那時已有預料到CPU在 ...
#13. 聊聊~半導體基礎概論CPU架構X86/ARM - 痞客邦
比起同時脈的CISC處理器,耗電量較低。 RISC的缺點列舉如下:. 複雜指令需要由許多的小指令去完成,程式變得比較大,記憶體也占用 ...
#14. 【基礎知識普及】ARM與X86 CPU架構區別 - GetIt01
ARM 實際上在CPU晶元中已經整合了幾乎所有功能,幾乎所有線路按原理圖直接拉出就可以了,需要擴展的部分一般不多,所以其開發成本會比較低,通常三五萬就可以了。 但X86的 ...
#15. ARM架構處理器的由來與優勢:從智慧型手機到超級電腦
技嘉科技是高性能伺服器產品的知名品牌,發表本篇《科技指南》文章,回顧ARM處理器的發展過程,介紹ARM產品的優勢與特性,並且推薦適用於不同領域的 ...
#16. ARM&MIPS 之比較
V1 架構是最原始的ARM 指令. 集,僅具備有基本的資料處理指令,. 不包含乘法指令。 而在V2 版中,則是加入了乘法. 以及乘加指令,並且加入了輔助處. 理器的 ...
#17. arm, intel6大好處(2023年更新) - 宜東花
截至2009年,占大約90%的嵌入式32位元RISC處理器和ARM處理器被廣泛使用在 ... 複雜指令需要由許多的小指令去完成,程式變得比較大,記憶體也占用比較 ...
#18. 同為Arm架構晶片為何存在差距? - 電子技術設計 - EDN Taiwan
而蘋果2013年推出的iPhone 5S手機,其A7處理器就已用到64位元Arm核心 ... 而言,高通的高階處理器(8XX系列)和蘋果A系列處理器綜合比較,性能差不多。
#19. 該如何判斷我的NAS 是使用ARM 或x86 處理器? - QNAP
適用產品所有NAS 系列程序所有Intel 與AMD 處理器都是x86。若您不確定NAS 使用的處理器為何,可透過NAS 或QNAP 網站來確認。透過NAS 來確認使用管理員帳號登入NAS。
#20. ARM處理器之比較指令刪除最佳化之分析 - 博碩士論文網
Chen, Kuan Chung · ARM處理器之比較指令刪除最佳化之分析 · An Explorative Analysis of Compare Instruction Elimination on ARM Processors · 陳鵬升.
#21. 【產業動態】 處理器架構的第三大巨頭RISC-V,預估到2027 ...
過往,處理器架構被兩大巨頭所把持著,分別是x86 以及ARM。但近年來,RISC-V 因其開源、指令集簡潔、免授權費的 ... 詳細比較如下: 資料來源:Digitime ...
#22. ARM新规,芯片行业震动丨X86、ARM、RISC-V和MIPS对比汇总
近日ARM推出了一则新规则,内容是“2024年后,基于Arm架构的SOC中不再允许使用外部GPU、NPU或ISP“。 换言之,从2025年开始,如果还想使用ARM公版CPU ...
#23. 精簡指令集機器-低成本、高效能、低耗電的特性/x86泛指一 ...
更多核心數、效能功耗比更佳處理器的核心數,不完全取決於所採用的指令集架構;不過,主流x86處理器搭載的核心,大多是設計較為複雜、數量較少的核心。ARM ...
#24. CPU架构解析:ARM和x86大比拼 - 阿里云开发者社区
从几个方面比较ARM与X86架构Intel和ARM的处理器,除了最本质的复杂指令集(CISC)和精简指令集(RISC)的区别之外,下面我们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下ARM和X86架构。
#25. X86架构与Arm架构区别 - 51CTO
RISC的精简指令集CPU,指令较少,功耗比较小,但编译器设计很复杂,它的关键在与流水线操作能在一个时钟周期完成多条指令。 图片. X86 VS ARM. X86架构( ...
#26. X86架构与Arm架构区别 - Redian新闻
RISC的精简指令集CPU,指令较少,功耗比较小,但编译器设计很复杂,它的关键在与流水线操作能在一个时钟周期完成多条指令。 X86 VS ARM. X86架构(The X86 ...
#27. CPU的x86架构和ARM架构有啥区别?指令集又是什么?
CPU 是如何挤牙膏的?x86架构和 ARM 架构都是啥?捐赠:https://www.kenzhishi.com/support也欢迎大家访问我的网站:https://www.kenzhishi.com.
#28. Linux内核-ARM处理器架构和x86处理器架构比较 - BiliBili
信不信,随便逮住一个人问他知不知道CPU,我想他的答案一定会是肯定的,但是如果你再问他知道ARM和X86架构么?这两者的区别又是什么?
#29. 看ARM如何搶走英特爾的x86市場––CPU市場上的逆襲!
目前全球的CPU 架構,以 Intel 的X86 架構和ARM 的ARM 架構為兩大要角。 ... Language),改用較短的字串取代機器語言的0與1,讓人類比較好看的懂。
#30. ARM处理器的分类_54笨鸟
ARM处理器 的分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区分不同的架构、类型(系列)和具体的芯片型号,其中架构和类型(系列)是ARM公司提供的,而芯片型号则是由生产厂商所提供 ...
#31. 2025年ARM架構伺服器滲透率估達22% 資料中心將採用 - 聯合報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目前x86仍為市場主流,且現階段ARM架構server CPU供應商僅維持小批量的接單生產,並以超大規模資料中心為主,在企業資料中心之 ...
#32. Cortex-M0 - Arm
Arm Cortex-M0 處理器是專為智慧及連網嵌入式應用項目設計的產品,尤其是在裝置尺寸有限的 ... Cortex-M0 處理器產品規格書; 比較Cortex-M 處理器的規格:下載比較PDF.
#33. 電腦
CPU, 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register)三部分组成,目前有許多架構,像是x86、ARM還有較少人用的MIPS、IA64. RISC,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
#34. 跨平台处理器性能如何对比?不同时期的ARM分别相当于哪个
因为这个办法比较科学,所以开发CPU的都认这个。这个标准有2000,2006,2017版本,对应着这些年代服务器的主要工作任务。 移动处理器,或者一些后发产品 ...
#35. 【2023手機CPU天梯】比較手機CPU處理器排名,看這篇就 ...
說到手機CPU天梯,最常被拿來比較的為Apple A 系列、三星獵戶座系列、華為Kirin、高通驍龍Sanpdargon...然而手機處理器天梯排名重要嗎?2023買手機 ...
#36. Arm 式處理器產品選擇| TI.com
從TI 的Arm 式處理器系列裝置中選擇。Arm 式處理器參數、產品規格表與設計資源。 ... MCU Island of 2 Arm Cortex-R5F (lockstep opt), SoC main of 6 Arm Corex-R5F ...
#37. 2023手機CPU天梯、跑分比較- 手把手教你挑適合的 ... - 地標網通
Samsung S22 Ultra 搭載的是2022 高通旗艦處理器S8 Gen 1,由三星4nm製程打造,均採用「1+3+4」核心配置, 其中主核採用Arm Cortex-X2 CPU設計,最高運作 ...
#38. NVIDIA Grace CPU 和Arm 架構
全球第一個適用於伺服器的CPU,專為處理TB 規模的加速運算而打造。 ... 基於Arm 的NVIDIA Grace Hopper Superchip、BlueField-3 DPU 和Aerial SDK 為生成式AI 和5G/6G ...
#39. 【深智書摘】新的主流處理器時代,ARM64的架構系統介紹
熟悉ARM架構一定是硬體工程師想要進軍CPU領域的唯一目標(當然還有一個 ... 支援的中斷來源比較少並且是單核心處理器系統,使用簡單的暫存器表示每個 ...
#40. ARM与X86 CPU架构区别 - 华为云社区
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和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是当前CPU的两种架构。 ... 几个方面的要数,ARM确实无法与X86电脑竞争,甚至连比较的资格都没有。
#41. 硬科技:x86在伺服器的地位是怎麼來的商業篇#intel (167799)
intel,ARM,ibm,處理器,x86,硬科技,伺服器市場(167799) ... 充分彌補了x86指令集的眾多先天缺陷(以Pentium比較PowerPC 601,多出30%電晶體付在維持x86 ...
#42. 【圖解】新興對手RISC-V來襲,Arm高喊沒在怕!牽緊Nvidia ...
架構大戰越演越烈,參賽玩家之一的安謀(Arm),近日才發表CPU(中央處理 ... x86由於發展歷史比較久遠,生態完備,但指令集以及部分的主要IP皆不對外 ...
#43. RISC与CISC是比较x86、ARM CPU的错误视角 - 与非网
关于如何将x86 CPU与其他公司制造的处理器进行比较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x86在近20年里没有一个有意义的对手。ARM可能会突出地将自己定位为一家RISC ...
#44. 【IC蝦米戰魔王】打破ARM獨霸至尊地位RISC-V台廠揪團單挑
原來,RISC是精簡指令集(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pmuting)的縮寫,起源於1980年代,與英特爾x86一樣都是處理器架構,但RISC減少電腦運算指令,讓晶片 ...
#45. X86与ARM的功耗战,四款处理器的深度对比测试 - 超能网
ARM处理器 的功耗测试,除了Atom Z2760(双核四线程,32nm HKMG工艺)、Tegra 3(四核Cortex-A9) ... 黄色部分运行的是《Modern Combat 3》游戏,它对GPU要求比较高。
#46. X86架構與ARM架構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 人人焦點
X86主要用於PC領域如筆記本、台式機、小型伺服器;ARM主要用於移動領域如手機、平板。 1.X86的功耗比較高比如我們常用的台式機的CPU的TDP可達65W甚至更高 ...
#47. 完全不是Apple 對手!在M1 面前Windows ARM 很老尷!
自家打的水深火熱,如果與Windows PC 相比較呢? ... 為您推薦更多相關文章: 彭博揭露新一代Apple 桌面處理器:32 核心CPU + 128 核心GPU!
#48. 「基礎知識普及」ARM與X86 CPU架構區別 - 每日頭條
但是,Intel以增加處理器本身複雜度作為代價,去換取更高的性能,但集成的指令集數量越來越多,給硬體帶來的負荷也就越來越大,無形中增加了功耗和設計 ...
#49. 为啥arm架构比x86 x64省电? - 百度
所以,X86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高性能目标,自然省电就放在比较低的位置了。而ARM则是以低功耗为出发点的,自然省电是最重要的。下面看看在CPU设计阶段 ...
#50. GPU、MCU、DSP、MPU各是什麼?|數位積體電路IC介紹
➤ARM 處理器:由ARM 公司所設計,廣泛地應用在汽車電子、多媒體、影音 ... 低、耗電量小,比較適合用來作為「嵌入式處理器(EP)」,這些產品共同的 ...
#51. 比較常見CPU的區別:Intel、ARM、AMD? - 劇多
具體舉例就是X86 的cpu你可以讓他執行命令說,你把這個房子拆了,然後他去找個辦法給你以他能達到的最快的速度拆了. 那麼ARM呢只能對他說,把這個牆拆 ...
#52. 【專欄】為何蘋果要將Mac 轉ARM ? 好壞逐一詳細分析!
蘋果表示轉用ARM 架構自家開發的處理器,主要原因是為了設計更好的產品,但 ... 因為系統需要使用部分資源用作翻譯指令的工作上,因此效能會比較低。
#53. Arm vs x86:智能手机处理器的霸主与PC处理器王者 - 闪德资讯
Arm 是安卓和苹果生态系统中所有现代智能手机使用的CPU架构,Arm处理器也正在通过Windows on Arm和苹果用于Mac的定制M1 CPU进入PC市场。随着Arm与英特尔CPU ...
#54. Arm服务器CPU将进一步扩大与x86 CPU的性能差距 - 雷峰网
经过近十年的生态建设之后,Arm高性能CPU终于在服务器市场崭露头角, ... 高核心数量的优势,每一个核心仅运行一个单线程,可以表现出比较好的性能和 ...
#55. Visual C++ ARM 移轉時常見的問題 - Microsoft Learn
不過,編譯器廠商不需要預先決定結果或保證可比較調用之間的一致行為,而且不需要檔。 未指定行為的範例是評估子運算式包含函式呼叫引數的順序。 其他移轉 ...
#56. 第三章ARM CPU 規劃設計
DPU 模組內含ALU、乘法器、移位器,根據指令集設計,具有. 16 種資料處理指令,含加減運算、邏輯運算、比較運算、搬移. (Move)與測試(Test)運算。 二、指令暫存器單元( ...
#57. arm intel10大優點! 獨家資料! (2023年更新) - Clarisonic
因此,ARM處理器的能源效率超高,所產出的廢熱也相對比較低,這對於行動裝置很重要,因為可提升續航力,放在口袋內的裝備當然也不能太燙! 這些特性對伺服器也很有 ...
#58. 以專利組合觀察:走向自製ARM 晶片的蘋果Mac 系統 - InQuartik
ARM 處理器 是由安謀控股公司(ARM)開發,以RISC(精簡指令集計算機)架構為 ... 蘋果ARM 相關專利在同一領域的同行比較情況資料來源: Due Diligence.
#59. CPU架构解析:ARM和x86大比拼 - 福康实业有限公司
今天小编就带你深入了解CPU的这两大架构:ARM和X86. ... 从几个方面比较ARM与X86架构Intel和ARM的处理器,除了最本质的复杂指令集(CISC)和精简指令 ...
#60. CPU比較/處理器比較
我們可以幫助您比較不同的CPU。我們使用Cinebench R20、Cinebench R23和Geekbench 5以及内建顯卡FP32基礎性能(GFLOPS)等基準測試成績。
#61. NVIDIA切入Arm伺服器處理器市場刺激超微重返賽局?
NVIDIA初探Arm架構伺服器CPU市場戰役,率先鎖定的比較對手,並非資料中心市佔率霸主英特爾(Intel),反而是超微(AMD)最新Epyc處理器。NVIDIA此番挑戰, ...
#62. ARM是什么?与x86、MIPS区别在哪?应用领域介绍
由于节能的特点,ARM处理器非常适用于移动通讯领域,符合其主要设计目标为低耗电的特性。 2 ARM架构与X86、MIPS的比较(cpu主流架构). ARM优势有(1)体积 ...
#63. 法律專業人士應有的技術意識- 從ARM v. X86談起
通過討論基於ARM的處理器的最新趨勢和x86指令的處理,強調了法律專業人士 ... ARM的結構一般而言只需要比較少的交換器, 故向來只使用在手提電子設備, ...
#64. ARM Cortex-A系列处理器性能分类比较- 蚂蚁少儿编程 - 简书
所谓处理器架构是CPU厂商给属于同一系列的CPU产品定的一个规范,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类型CPU的重要标示。目前市面上的CPU指令集分类主要分有两大阵营, ...
#65. [分享] x86 vs ARM? & 2022資訊回顧- 看板nb-shopping
... 說12代處理器在能耗比上的成果是值得表揚的相較於x86 較為年輕的ARM確實比較沒有包袱但Apple轉往ARM並不單純是因為與Intel不合 邏輯上在原有的x86 ...
#66. ARM Cortex-A系列处理器性能分类大比较! - 吴川斌的博客
所谓处理器架构是CPU厂商给属于同一系列的CPU产品定的一个规范,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类型CPU的重要标示。目前市面上的CPU指令集分类主要分有两大阵营, ...
#67. x86架构、ARM架构、RISC-V三家架构战火纷飞的如何?
x86架构和ARM架构是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架构,而RISC-V架构是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架构。 CISC架构的指令集比较复杂,处理器有较高的复杂 ...
#68. ARM基础教程| ARM 和x86 的区别转载 - CSDN博客
指令的强弱是CPU的重要指标,指令集是提高微处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从现阶段的主流体系结构讲,指令集可分为 ... 汇编语言差异比较——从X86到ARM.
#69. 改用ARM處理器的Mac:動搖Apple國本,還是小菜一碟?
雖然A11在評測中仍然獲得高分,但這個比較的立足點有些不太平等;因為以行動應用為主的A11,是以省電為最高優先考量,而x86處理器則是以耗電量來換取 ...
#70. ARM和x86比较 - 求索阁
中央处理单元(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三部分组成,从字面意思看运算器就是起着运算的作用,控制器就是负责发出CPU每条指令所需要的信息, ...
#71. Apple 晶片哪裡強?蘋果M1、M2 晶片性能比較
首先,Apple M 系處理器在「CPU 效能的基礎」——通用計算單元上,就承襲了Apple 晶片一貫強大的ARM 微架構。自2010 年Apple 開始自研晶片及微架構以來,其A ...
#72. ARM MIPS PowerPC X86 四大常見處理架構比較 - 台部落
起初,Acorn公司打算使用摩托羅拉公司的16位芯片,但是發現這種芯片太慢也太貴。"一臺售價500英鎊的機器,不可能使用價格100英鎊的CPU!"他們轉而向Intel ...
#73. Apple前Mac負責人認為,微軟Windows最終不得不轉換至ARM ...
正因為Apple於WWDC 2020發表了macOS Big Sur (v11.0)作業系統,能同時支援ARM與Intel雙處理器架構,又說在2年內將正式轉移至ARM架構,使, ...
#74. 【Arm 專欄】Arm 2022 全面運算解決方案:推升次世代裝置 ...
專欄,手機,遊戲,CPU,ARM,GPU,筆電,Armv9,Cortex-X3,Cortex-A715 ... 元件,可以讓開發人員在轉戰Armv9 平台時,能夠輕鬆地把效能視覺化並進行比較。
#75. 到底哪家的"網頁開啟速度"比較比較快?ARM Cortex-A8 or Intel ...
在行動通訊市場上,行動聯網裝置(MID的)話題持續發燒,採用不同處理器架構的MID效能表現,也成為大家比較的重點之一。在行動通訊市場上, ...
#76. PC芯片,ARM能否挑战X86? - 36氪
如果说X86是PC端历来最成功的CPU架构,那么ARM 就是在移动生态系统上取得了 ... ARM和X86谁好谁坏,无法做出比较,因为这两款处理器架构都有着自己的 ...
#77. x86、amd、arm和GPU - FinClip
x86、amd、arm和GPUCPU和GPU。题目其实比较乱,不同类的东西都堆在一起了。但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不容易搞清。应该这么说,x86和arm是一类,是CPU架构 ...
#78. arm-based-solution - iLu CO., LTD.譯麓有限公司
是什麼讓基於ARM的芯片比較省電? 一般來說,有四種設計功能,使ARM處理器比起x86處理器有大部分的 ...
#79. 效率之战:比较移动设备中的ARM 和x86 处理器 - 网易
ARM 处理器用于大多数移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 这些处理器以其高能效而著称,这使它们成为电池寿命有限的设备的理想选择。 ARM ...
#80. 跨平台处理器性能如何对比?不同时期的ARM分别相当于哪个
IBM有自家的PowerPC,DEC有Alpha系列,SUN有sparc,怎么比较各家服务器性能呢? 于是就有了SPEC CPU2000,这是是由标准性能评价机构“The Standard ...
#81. 諸多因素交互作用CPU競爭態勢回溫 - 新電子雜誌
而其他專屬架構的CPU多少受x86、Arm兩架構的壯大而式微、結束,如AMD的29k架構(曾 ... 圖5 Graviton3處理器效能與成本比較(資料來源:NextPlatform).
#82. ARM 處理器– 效能處理器– AWS EC2 Graviton - Amazon AWS
相較於第一代AWS Graviton 處理器,AWS Graviton2 處理器提供大幅提升的效能和功能。基於Graviton2 的執行個體為Amazon EC2 中的工作負載提供了最佳價格效能。
#83. 代號Project Kalamata,Arm 架構Mac 機種2021 年推 - ePrice.TW
關於蘋果將於Mac機種擺脫仰賴Intel處理器供應的說法已有一段時間,而按照彭博新聞稍早報導說明,更指出蘋果內部以代號「ProjectKalamata」作為搭載Arm處理器的Mac機種 ...
#84. Apple M1 vs Apple A14 Bionic 基準、比較和差異
AnTuTu 版本9 可以比較任何運行在Android 或iOS 上的ARM CPU。 在不同操作系統上進行基準測試時,設備可能無法直接比較。 在AnTuTu 9 基準測試中,處理器的單核 ...
#85. 苹果电脑为什么要换CPU:Intel 与ARM 的战争 - 阮一峰
Mac 电脑这一次更换CPU,就是准备从x86 架构改为ARM 架构。 ... 这样比较保险,因为笔记本不需要特别强劲的性能,也不需要扩充卡,不会影响到那些需要 ...
#86. WD Discovery 無法在Apple M1 ARM處理器上裝載My Cloud ...
WD Discovery 無法支援基於ARM的處理器; 請參考Apple文章找到您使用的處理器 ... 使用基於intel處理器的電腦安裝WDDiscovery; 請期待Western Digital ...
#87. ARM, MIPS, Power PC的比较 - 中文社区- 电子创新网
单纯从处理器体系结构的角度来讲,他们只有设计理念的差别,没有好坏的区别。” “PowerPC在是嵌入式领域的应用也是在中高端的吧,不在消费领域,比如企业级 ...
#88. 實測結果:ARM Windows 想過蘋果M1 Mac 需要奇蹟
在ARM 處理器上運行Windows 應用有一些問題。 ... 的是,我們以1280×800 分辨率(中等設置) 運行HP Pavilion 基準測試,以與MacBook M1 進行比較。
#89. 高通Snapdragon 8 Gen 1 vs. 聯發科天璣9000 - OP響樂生活
今天喬安姐要跟大家介紹2022年旗艦機處理器高通Snapdragon 8 Gen 1 和聯發科天璣9000這兩顆處理器的比較,包含截至目前為止有哪些手機品牌、那些手機型號 ...
#90. ARM 推出64 位元處理器ARMv8 -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RISC 處理器目前比較多的用途在於支援行動運算以及嵌入式系統,在行動運算方面耗電一直是處理器設計的瓶頸,雖然多媒體或是通訊的效能也開始受到重視,但 ...
#91. X86架构与Arm架构区别 - 电子工程专辑
RISC的精简指令集CPU,指令较少,功耗比较小,但编译器设计很复杂,它的关键在与流水线操作能在一个时钟周期完成多条指令。 X86 VS ARM. X86架构(The X86 ...
#92. ARM生態系逐漸擴大伺服器應用呈現雙軌發展 - 網管人
一般大眾對於ARM處理器的印象,多半是行動通訊的應用,不過,ARM經營的 ... 在會場實際比較ARM伺服器與Intel伺服器的效能差異,右邊為ARM架構,左邊 ...
#93. [Man觀點]以ARM 處理器力戰高階市場,分析Surface Pro X 好 ...
這時候,大家或好奇這顆Microsoft SQ1 處理器的效能如何,老實說這與Intel 的i5、i7 有一定距離,倒不如與其他ARM 處理器比較。
#94. 【转载】CPU的ARM和x86架构到底是什么? - 李钟航的极客视界
一、重温下CPU是什么鬼; 二、要了解X86和ARM,就得先了解复杂指令集(CISC)和精简指令集(RISC); 三、从几个方面比较ARM与X86架构.
#95. ARM處理器 - MoneyDJ理財網
ARM 為嵌入式處理器IP供應商,公司前身為Acorn Computer,曾開發RISC處理 ... 結構,與同等的ARM9器件相比較,在同樣的時鐘頻率下,性能提高了近50%。
#96. 一文搞懂X86架构和ARM架构的区别 - 腾讯云- Tencent
美国的一家以研发、制造、销售CPU为主的公司,世界上第一块CPU在1971年诞生于英特尔,名字叫intel 4004。INTEL公司的名称来源于英文单词NTegrated ...
#97. 行動上網裝置商機引爆x86/ARM陣營肉搏戰開打 - 新通訊
向來在個人電腦與行動通訊市場上各自耕耘的x86處理器與ARM處理器陣營,在 ... 處理器裡,運行時脈僅有400MHz的ARM 11核心做效能比較,英特爾的處理器 ...
arm處理器比較 在 [分享] x86 vs ARM? & 2022資訊回顧- 看板nb-shop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最近一年其實也有點不知道在忙什麼 不過看起來算走過比較糟糕的時期了
希望可以慢慢變好 也祝大家2023年也都順順利利
自從換了主力機以來 時光匆匆也過了兩年 換換病蠢蠢欲動(X)
主要中間遇到改朝換代 都會稍微關注一下資訊更迭的東西
也因為最近與Intel的合作有機會接觸到最新的12代處理器
前幾個月有幸能受邀參加Intel Open House 2022 的活動 基本上是以十三代桌面平台為主
基本上效能在架構調整後又有顯著的提升 這邊就不贅述 有興趣的可以搜尋一些資料
主要特別讓我有興趣的是推出了 筆電手機連機app - Intel Unison
https://tinyurl.com/yc5b9j48
↑更詳細的資料可以看官網 或是有興趣自行google相關活動紀錄
主要亮點除了傳統的檔案傳輸 & win10後就很方便的螢幕投影功能外
進一步整合了APP通知 通話 訊息回覆的功能
而且是跨iOS與Android的(不知道有沒有HarmonyOS XD)
與MSI Summit E14 EVO開箱中提到的 內建軟體記憶體釋放功能一樣
過去需要透過第三方軟體或繁瑣的設定 學習使用技巧才能完成的功能
現在一樣由官方(Intel)自己推出 無論是安全性(首要) 穩定性
都可以預期對使用者很友善
------------------------我是分隔線-----------------------------------------
而在2022下半年幾件大事:
Apple M2晶片發表
Intel推出13代處理器
AMD推出7000系列處理器
NVIDIA發表4000系列顯卡
在談論效能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些最近看到的資料以及看法
我也很好奇到底x86或ARM有沒有先天的優劣之分
先講結論是 ISA(指令集架構)並不是主要因素
主要還是看晶片設計目標、 設計的功力 以及對應的生態系取捨
那當然也歡迎推文討論 可能有我沒看到的文章或YT影片
過去有些人的論點是x86是CISC ARM是RISC 後者的指令短 解碼快 能耗低
乍看之下合理 但實際上早已x86不若以往透過單一指令完成 而是拆分成許多μOP(微操作)
RISC就不需要嗎 也是需要 詳細的討論其實google也有 分享一下看到的資訊
https://tinyurl.com/2ytcka47
https://tinyurl.com/2p8ur63x
連CPU傳奇架構師Jim Keller也在專訪中回答過這個問題
https://www.anandtech.com/show/16762
原文意思就是 他認為談論ISA與效能關係是很悲哀的(表示問題不在這(ISA))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10678
首先從歷史脈絡而言 早期記憶體容量及半導體工藝技術還有編譯器並不像現在發達
工程師盡量用單一複雜指令完成 來減少記憶體使用
後來技術進步 以及多數常用指令其實更簡單
提出了RISC的想法 透過拆分指令 加以組合後完成任務
優化加速常用的短指令 讓處理器解碼更容易
但是會需要更多記憶體空間 也需要更多的讀取次數
CISC則是相對衍生出的概念 也不一定用RISC就比較沒有效能
在M1以前 其實IBM power就是RISC架構 後來Apple也是從IBM power轉到Intel x86
而Intel Atom也透過閹割部分指令集來提升能耗比 以更好的滿足設計目標
至於ARM及X86架構為何常常看到能耗之爭?
追本溯源在於 年代的不同 歷史包袱不同 設計目標也不同
x86過去都在發展大型高效能晶片為主 降低功耗不是主要設計目標
ARM則專注在低成本、低功耗的設計目標
當然 由於x86指令架構的複雜性 開發週期往往都比ARM長
但ARM指令集也不斷在擴充 也變得越來越龐雜
而x86在進入64位元(x86-64)後 確實由於不用再支援古老的指令迎來一波提升
加上現代晶片設計 著重在分支預測與cache效能 RISC與CISC差異越來越小
我們也確實看到ARM一樣可以設計出高效能的晶片(Apple M1)
x86一樣也可以達到驚人的能耗比(Alder lake/Raptor Lake)
歸根結柢還是在晶片設計 當然以難度而言 我認為x86還是比較困難一些
當然也不能永遠推給歷史包袱 實際上也是因為有這些需求才有市場
總不能既要老客戶利潤又嫌棄老客戶拖累效能XD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說12代處理器在能耗比上的成果是值得表揚的
相較於x86 較為年輕的ARM確實比較沒有包袱
但Apple轉往ARM並不單純是因為與Intel不合
邏輯上 在原有的x86系統上 大可以直接跟AMD合作就好
大費周章轉往ARM架構 承擔開發成本外還有客戶不買單的風險
自己設計處理器的原因還是成本利益考量
利用其龐大的用戶與生態系主宰力 可以很好的推動ARM架構
若旗下產品都使用一樣的硬體 對於成本控制會更有利
同時iOS上的APP也可以不用重新設計(換個UI) 未來或許也可以看到MacOS在iPad上執行
加上蘋果在軟硬體成本上幾乎是一條龍 有絕對的控制權
很容易透過其他方面攤提成本 相較於其他筆電廠就很難這樣
生態系有多重要 可能可以看看當年Windows on ARM
實際上是由高通推動想分一杯羹 但對於絕大部分Windows軟體開發商而言
棄用既有x86架構誘因不足 最終導致體驗也差 而留下刻板印象
還有另一個常見的RISC-V架構 也是後起之秀
最常見的說法是RISC-V才是未來 但實際上也是由於年份的關係
RISC-V並沒有太多為了相容性的問題而犧牲效能
但由於RISC-V的開源 容易導致版本破碎化 各家開發的硬體可能不相容
但現在如果要開發高能耗比晶片RISC-V確實是首選 主要還是歷史包袱跟設計彈性
但相對的硬體環境就會受限 如可能只會用在電動車的中控電腦
或是工具機自己的解碼器 內嵌的平台等等 主要原因還是相容性以及成本考量
畢竟ARM或x86需要授權費用 相對不利小公司生存
同樣的也不太可能完全被捨棄轉往RISC-V 一切還是商業市場考量
比如伺服器看重穩定、安全、多核平行運算 後勤的能力 包含驅動等等
如果已經有穩定的平台 並不會貿然轉換 對已經小有所成的企業而言成本太高
大公司有些人會認為老狗變不出新把戲 但比起創新 追求穩定收益才是股東希望的
但對於新創公司 新產品應用 比如移動端 物聯網 RISC-V的低成本高能耗是很吸引人的
同樣的 如果有更多公司進來競爭 消費者最終都有機會拿到更好的產品
一些延伸:
https://mp.weixin.qq.com/s/9j6mtH7RBevJiyB9wrQeCA
https://www.pingwest.com/a/261677
https://www.eettaiwan.com/20220620nt31-risc-v-vs-arm/
------------------------我是分隔線-----------------------------------------
結論上而言究竟什麼架構一定好 並沒有定論 但現階段RISC是趨勢
Intel近年也對RISC-V有所行動 也進一步與聯發科合作
先前也拆分晶圓製造部門與晶片設計部門 除了能提高團隊效率找問題
另一部分或許就是想在代工這塊分搶RISC背後龐大的增長市場
https://tinyurl.com/4t5fnu8w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2073/
而未來或許有更先進的設計、製程又會回到CISC領先 但ISA不是決定性因素
邏輯上 沒有理由增加指令還讓能耗變差吧 多半是因為用不到就會主觀覺得很多餘
如同AVX指令被很多人詬病 但不可否認的是AI領域的應用非常多
如果要開發x86架構GPU也會需要AVX的加速 但AVX占用的面積、硬體資源很高
目前除了大改微架構外 常見的做法就是在專用單元上的取捨
如同Alder Lake的E-core 不支援AVX而有更好的面積 能耗比
或是M1/2晶片針對影音編/解碼塞入大量專用單元模組
https://www.eettaiwan.com/20210121nt61-why-apple-surpass-intel-and-qualcomm/
實際上還是看設計目標與需求做取捨 這也考驗廠商眼光與工程師功力
或許如同晶片性能提升往往是由於架構大改
過個幾年就會需要精簡優化指令集 更明確的劃分市場
加上製程進步 或許在埃米(A)等級下有新的物理現象被應用 未來怎麼樣還很難說
------------------------我是分隔線-----------------------------------------
回到2022年來看
幾年前Apple推出M1之後真的大殺四方 當時我自己也有看不少資料
不過軟體相容性還是問題 其次荷包不允許(X
今年推出M2看起來性能提升就沒那麼巨大 架構大改後就是細修
https://news.xfastest.com/apple/113038/apple-wwdc22-m2-chip-cp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0tNtMwYrGA
M1比較可惜的在GPU的應用偏少 不知道未來幾年會不會有所增長
其次就是Intel 13代 Raptor Lake發表 雖然是桌上型為主 Intel自己也承認是過渡產品
但性能的提升算相當有感 14代依然是相當讓人期待 不過我對於堆E-core有點看不懂XD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100868-intel-13th-raptor-lake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14代將會更新製程外 也將用上新的封裝技術
將台積電製造的tGPU封裝在一起(未來可能沒有所謂內顯)
https://www.pcdiy.com.tw/detail/23040
https://news.xfastest.com/intel/119876/intel-14-meteor-lake-15-arrow-lake/
https://tinyurl.com/4r64afth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65773-1-1.html
而在15代的微架構將迎來更新 有可能又是另一波性能大漲
https://news.xfastest.com/intel/116649/intel-cpu-ipc/
年初AMD推出6000系列處理器 基於Zen3+架構 主要著重在電源管理提升
https://twgreatdaily.com/e4b630c14f854138e2d4421f9549a935.html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402JOJK0511CIIP.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661381
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54842/
AMD 7000系列在近期的發布會上可以看到性能有卓越的提升
尤其時脈部分 直接沖破全核5Ghz 這個之前提過其實不簡單 移動端單核高頻又更重要
如之前文章提過的高頻應用越來越多 但對熱傳跳戰也是越來越嚴峻
面積變小熱量不變就有積熱問題(熱阻過高) 筆電端晶片給到多少規格就不確定了
先進製程後就是先進封裝技 術其實5G普及後也會越來越被看重
結構或材料都有賴工程師們努力了Orz
除此之外更進一步強化Advantage平台 而之前提過也會有混合架構會在Zen5加入
https://3cjohnhardware.wordpress.com/2021/11/12/amd-zen5-zen4d/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5D4HTGK0511DG68.html
https://www.ithome.com/0/584/768.htm
希望能提供更高的硬體整合度 著重在遊戲體驗上 與Intel EVO平台有些互別苗頭的味道
不過個人觀點看起來AMD只是把過去一些功耗控制技術深化
並沒有像Intel EVO那樣大量的市場調查
不過Advantage平台背後帶給廠商的誘因更多或許是成本考量
CPU+GPU的打包銷售 可能有更好的價格 如同ASUS G14就改成A+A
隨著Intel推出自己的GPU 也有許多I+I的筆電 加上如EVO這樣深化的合作
協助設計散熱模組 解決驅動韌體問題 下一個瑟瑟發抖的我想就是高通跟NVIDIA了XD
或許很快會看到NVIDIA推出自家的CPU 且很有機會是ARM架構
最後NVIDIA的4000系列發表發售 筆電端要到明年Q1大約二月才會看到
目前可以看到性能爆炸性成長
筆電端可以確定4050大概不會超過3060 但價格會高上許多
3060目前是可以買的 加上12代看起來誠意也夠 不一定要等
而4060則會有巨大提升 4070也會超過現在3080ti但有更低溫度
從左岸流出的資料來看 華碩天選系列 價格有機會50K可以拿到4070
高階機器4080/4090會比較早發表 但價格可預期會很高
因為晶片大小的關係 良率低成本就高 不過貴從來不是產品問題 是我的問題QQ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機器大概60K以上的產品會面臨巨大折價
------------------------我是分隔線-----------------------------------------
而目前的趨勢看來 混合架構 模組化 高整合(內顯更強)是趨勢 尤其在移動端
或許未來的CPU會有更多不同特化單元 混出不一樣的可能
基本上可以確定的是13代相較12代已經有巨大效能提升 14代或許會更好
AMD 7000也有大幅提升 功耗管理策略延續6000系列 加上大內顯 也是不錯的買點
CPU部分對大部分人而言其實性能都過剩 對高性能玩家來講永遠可以等到更好的XD
但顯卡部分 3070以上新機都不建議買了 明年會被更便宜溫度更低效能更好的4000取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31.2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shopping/M.1672458241.A.D0A.html
NVIDIA現在的CPU架構是給超級電腦用的 PC端可能還很久 畢竟三大龍頭很久了
macbook現在無論是parallel desktop(跑Win)或Rosetta 2(單跑軟體)都不錯
長續航又沒有一定要遊戲或特定軟體的話目前macbook很難撼動
1/1補充 剛好mac pro(桌機)也沒有如期使用apple scilicon
https://technews.tw/2022/12/29/apple-silicon-chip/
真正的原因只有蘋果知道 但包含大型晶片的良率成本、產能 穩定性
以及更重要的專業軟體的應用 桌機用戶可能仍然以x86軟體為主
所以要看看需求 畢竟ARM跟x86能做的事情還是不太一樣
※ 編輯: leo840908 (1.200.17.65 臺灣), 01/01/2023 17:47:2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