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 居日YouTuber愛亂闖日本店家拍攝【第2回】
業務スーパー之亂|不尊重規矩 難怪被討厭!
日本人是怎樣拍YouTube的? #長文慎入
前幾天提到,眼見不少居日YouTuber們經常亂闖日本店家拍攝,無視不准攝影的規矩,有不尊重當地文化之嫌。其實這個情況並非一朝半晚的事,只是大家都隻眼開隻眼閉。可是,早前香港發生業務超市風波,大家為了搶先跟上話題,增加收視,因此便突然跑出了很多條居日YouTuber拍攝業務超市的影片。就這些影片,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分析一些實態給大家知道。
📍1. 日本業務超市本來就有不准拍攝的規矩
其實日本業務超市就有不准於店內拍攝的規矩,更諷刺是有些影片入店一刻更拍到「不准拍攝」的貼紙。為了確認這一點,我今天再打去其中一間被拍攝到的分店,查詢有關店內攝影的問題:
請問可以於店內攝影嗎?
業務:不可以
最近在YouTube看到有影片介紹貴店,這是有申請的嗎?
業務:其實很大機會都是偷拍的,假如在店內拍攝的話我們都會拒絕,會提醒他們。如希望拍攝請與總部聯絡。
不准攝影的規矩適用於全部分店嗎?
業務:是
其實,小妹兩星期前已去信幫媒體申請拍攝,官方說因為疫情關係,必須要待緊急事態宣言解除後才准許拍攝,而且要去到6月中。再者,業務超市風波是負面新聞,日本總公司早已知道,在這段時期火上加油/宣傳,怎麼想也想不通⋯ 其實企業也不笨,天天來個YouTuber要拍攝,假如又不是甚麼大明星大頻道,又不是日本媒體,難道真的會人人都批准嗎?從事Marketing/PR的朋友,我相信你們會比我更清楚。
📍 2. 港台vs日本YouTuber是怎樣拍?
其實在YouTube上搜尋「業務スーパー」(日文)與 「業務超市」(中文),就能夠了解到日本人的拍攝手法,與港台YouTuber們拍攝手法之間的巨大差別。
首先,以日文搜尋,我暫且看了顯示於最開頭10多段影片,幾乎無一段影片是進店拍攝。例如以日本最有名的YouTuber Hikakin的哥哥 - Seikin (397萬訂閱),拍攝業務超市的影片時,一進店後就只是以聲音、靜態背景 與 對話方格 表現現場情況,而並非直接拍攝店內環境。我覺得從他的拍攝手法,確實學習得到日本人是如何在不破壞規矩的同時又能表達到內容。而其他日本YouTuber,通常都是買一大堆東西回家開箱,避開了拍攝店內環境這一部份。
之後,我們來搜尋一下中文keyword「業務超市」,竟剛好相反。頭十多段片都是直接走入店內拍攝,包括一些你也有可能看過的港台知名頻道。
📍 3. 如何發現拍攝者是申請了許可?
以我所認識一些可信性較高、做事真的光明正大的YouTuber,如果真的拿到了店家許可,通常都會在影片作出聲明,以免令人誤會是誰隨便都可以拍。因為假如拍了又沒有寫明「事先特別獲得店家許可/平日禁止拍攝」之類的話,就會令更多外國人以為普通市民都可以進去拍攝,這是創作者們的社會責任之一,不是說不一定需要寫就不寫,而是應不應該的問題。
當然,一些旅遊景點、公園,本來就沒有禁止個人攝影的地點,那不作聲明也沒問題。說到這裏,大家可能會想起街頭肖像權,到底什麼時候需要注意,為什麼有些日本新聞也不會打格,為什麼有些節目會整條街都打格,原來也要視乎不同情況,比較複雜。
📍 4.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明知故犯?
因為人人都知道,這些犯規拍攝的內容會更吸引,更吸睛,心情如同站在崖邊為了拍一張打卡相。但無視規矩不對就是不對,是非黑白很清楚。而有些堅決在家拍攝的YouTuber們,正是基於堅守原則的原因,雖然畫面上比較單一,但他們才是應該欣賞/學習的榜樣。在YouTube世界裏,為了收視、漠視道德的大有人在,因為背後牽涉很多金錢利益,從YT賺到的業配與廣告紅利可以很多,觀看次數就是錢。很多人都只是普通人,沒接受過傳媒訓練,道德與操守放在一邊。有時,當我撤下YouTuber身份,作為一個普通市民,也會覺得有一些YouTuber做法令太人側目。當然,過去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隨著住在日本的時間長了,又與不同媒體合作多了,逐漸知道有些規矩要遵守。我也在學習當中。
📍 5. 對此事的看法
其實這件事,只不過是冰山一角,還有太多這種類似情況出現,最常見的是偷拍便利店。事實上正因為讀者信任、讀者不會質疑、讀者不知道原來存在這些規矩,於是有人欺騙大家信任,因為他們知道反正沒有人知道,反正是在其他國家,例如日本,看準了日本人不會越洋控告,或者簡單說句「我不會日文」「我不知道」,日本人就怕了你放你走的心態。一次成功,就會有第二次,逐漸成為一種風氣。如果作為居日的外國人的我們也不做好自己,不入鄉隨俗,即使影片獲得多少個觀看次數,賺了多少廣告營利,這也很難怪我們會被人討厭。有朝一日大家來日本時,假如被日本人討厭的話,正正就是積少成多、累積下來的果。
我不想一枝竹打一船人,可能有一些人真的拿到了批准卻忘了寫上聲明,但就那些真犯規的人,這樣輕率的做法其實為很多人添了麻煩、添了不公平,創作要對觀眾交待,要對良心交待,也要對同行交待。其實不單是我,身邊有朋友多年前就有訴苦。大家不是看不見,只是一直吞聲忍氣。但後來我再想,為什麼在暗的人卻可以光明正大,在明的人卻要委屈求存?現實是,整個風氣已變成不偷步就是自己蝕底的風氣。收看次數是王道,道德觀念是多餘。守規的人很蠢很笨,因為會跑得比所有人慢,毫無益處。但,最可怕的是,人人都在拍,讓我都差點以為真的可以拍了,反正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極大的誘惑。世界就是這樣,眾口鑠金,當明明不對的事都可以變成主流,又為什麼不可以指鹿為馬?連日本人都在乖乖遵守規則,作為寄人籬下的我們怎麼可以反而不守規則??我常常認為,社會責任是創作者的基石,很重要,但時常被遺忘。
📍 6. 與觀眾的關係
作為YouTuber金主之一的觀眾們,盲目追捧、讚同,其實等同支持他們繼續進行這些不恰當的行為,只會助長更多人去無視規矩,令其他YouTuber以為原來這樣拍就可以爆紅。真相變得模糊,其實作為大眾的我們也有責任。
— 歡迎各位朋友也來分享你對事件的看法!---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不評論個別事件,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文中若有不正確的地方,歡迎作出指正。**
**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日本的著作權、肖像權與攝影禁忌吧。**
回看2018年我寫過的一篇文章: Influencer所創造的資訊世界 錯漏百出|全職Blogger的反思: https://bit.ly/3v8owT7
第1回:拍片大過天的YouTuber風氣 無視店家規矩|來談談YouTuber道德 -- https://bit.ly/3ueMMS6
#YouTuber #居日YouTuber #業務超市 #業務スーパー #業務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80的網紅極龍xDraG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影片資料 : Texture Pack : Titan V3 Mod : Optifine+LabyMod ================================== 影片簡介 : 這系列是拍一些下載的地圖 通常拍解...
yt 觀看次數 卡 住 在 BrianCuisin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在YT上紅嗎?有代價的 – 關於MCN
在不萊嗯經營YOUTUBE近5年來,接到過數不清加入所謂【MCN - Multi Channel Network】的邀約,神奇的還是來自不同國家的邀約,有中國、英國、俄羅斯、烏克蘭、澳洲、台灣….,但我沒有一個回覆的,因為我知道【想紅是有代價的】,你最想知道的應該是【什麼代價?】當然就離不開『錢』囉?
當然如果你已經很有錢,到網路平台賣臉就是很想要紅,享受走在路上大家都認識你的感覺,如果你自身資質不差,能歌善舞,那麼加入MCN絕對能加速為你帶來名聲,然而同時你犧牲掉的就是錢。為何呢?在YT經營頻道,唯一的收入就是靠廣告,每一支影片觀看次數愈多,有機會賺到廣告收入的金額就愈高,然而天天都有數以百萬計的影片在這平台上架,為何觀眾會《無意間》發現你?這就MCN的過人之處,因為它們能提高你的曝光率,無論背後是什麼合法或不合法的方法,總之絕大多數的MCN公司,就是採亂槍打鳥的方式,只要你稍有幾千名訂閱粉絲流量,它們一貫的說詞我都會背了。
『我們已經關注你很久了,你的頻道內容非常出色,我們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聯播網,我們是YOUTUBE的合作夥伴,能為你帶來更多的訂閱人數…』,看起來是不是極為讓人心動,既是官方合作夥伴,又能帶來新的訂閱人數,突然間你會有種我將成為藝人,我的才華與努力終於被看見,將會有經紀公司好好經營我….之類的內心戲開始上演,然而這些美好很快地就會幻滅。
還記得我前面說的,來接觸我的公司來自全球各地這件事吧?但我影片說的是中文,連英文字幕都沒有,俄羅斯、烏克蘭也聽得懂?這也未免太神奇了。當然我不是天生就聰明,是4年多前被騙過才變機靈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就在BrianCuisine頻道成立了不到幾個月後,也大約就是我的法式檸檬塔發表後沒多久的幾周,突然有間美國加州公司寫了一封熱情,亦如同上面我說的邀約信來,然後當時腦中也播映過那輪內心戲,『我要紅了嗎?』然後我簽約了。
當然簽約之前我也知道,必須提供廣告總收入的40%給MCN公司。問題是當你一個月只賺不到100美元,給40元剩下60元好像沒啥了不起,不過如果原本可收到500元,卻因為合約只剩300元時,是不是就突然變得很多?在簽約後的往下幾月,訂閱人數明顯變多了,收入也從一個月不到200美元,緩慢的突破近500~600元,然而沒錯那個覺得原本500元都應該進我口袋,而不是剩下300元的不平衡就開始浮現。
MCN的遊戲規則是這樣的,簽約過程無比簡單,一切都採網路進行,就類似你不會用心讀完信用卡那落落長的合約一樣,然後只要按了YES我同意就完成了。之後原本應該進自己銀行帳戶的錢,就會自動由YT公司自動轉入MCN公司,然後他們才會撥款給你。
就這樣開始我看著訂閱人數成長,但實際收到的錢卻幾乎沒有成長,或多個幾十塊錢這樣的情形就開始發生。這時我就開始回想『當時熱情的邀約信提到,可以幫助頻道成長、更大曝光、提高收益….這些承諾呢?』於是我把合約仔細讀了才發現,天呀我竟然簽了一個5年的合約。我在管理者後台所看到的收入數字都是空虛的,我就是一個過路財神而已。
剛開始頻道的主要經營都是我自己管理,製作人Pierre因當時還有電視製作公司要管理,並未多花費心思在這上頭,擠出來的假日拍攝與後製剪接,原有公司的事,外加這些多出來的拍攝工作已經讓他焦頭爛額,通常他只問頻道訂閱人數的增長狀態,直到某日他聽了業界朋友所推算的YT收入計算結果,然後回頭推算了我們當時已有的訂閱數及觀看次數所得到的數字,怎會與實際的營收有如此大的落差時,我才跟他詳細的說明MCN的合約情形,外加他是以北美的YT廣告來推算收入,然而台灣的YT廣告價格應該是全球排名最便宜的吧?例如1,000次的廣告出現,如果北美 (或英語系國家) 的Youtuber可賺到10元,那麼以台灣 (中文) 觀眾為主的頻道,就大約只有2元,而實際就是我的觀眾64%都來自台灣,只有不到6%是來自北美,因而單就收入來看就已經是無比的低了,更別說背MCN抽傭後所剩下的慘況。
那只《魔鬼合約》簽下之後,從管理者後台會莫名的會出現,許多非中文語系國家的訂閱或觀看流量,如俄羅斯、東歐南美….等國家,就算你想那裡也住著會講中文的人,還都剛好熱愛烘焙、還偏偏喜歡不萊嗯,這也太巧合了吧?沒錯那些就是所謂創造流量的虛擬帳戶,因為就是把我的流量做大之後,它們才能從YT那邊收到更多的廣告收益,所以這些觀眾當然不是真實的觀眾,換句話說,當時的『看起來很紅都是假的』,透過MCN神秘的操作方式,我會不斷的出現在推薦名單裡,因而確實接觸到更多對烘焙有點興趣的人,但也有大多影片觀看數字不是真人點閱而來,所以或許應該說:『那些急遽增長的觀眾原本就不屬於我』。
解約可以嗎?當然門都沒有!當我發現對方似乎什麼也沒為我做,只是靜靜等著收我的廣告費再分給我,我的心裡當然不會好過,殊不知其實它們已經動員網路上的虛擬帳戶,讓我得到原本就不屬於我,連中文都聽不懂得觀眾的訂閱及流量了,所以那些看似多出來的增長收益,根本就不會存在,不過這些都是我後來這幾年才知道的事,當時我還天真地以為『不萊嗯很紅,還紅遍全球咧!』我記得總共寫了2次信到加州的MCN公司,對方客服先是假惺惺地跟你說,很可惜我有離開的想法,但是不是有什麼誤解…..這類的,後來直接跟你說『很抱歉喔!這合約是5年,無法提前解約』。那麼從YT下手有用嗎?當然也沒有,他們只是四兩撥千金的說,我們無法直接把錢匯到我的戶頭,因為我與MCN有了合約關係,要我自己去處理。
好了,到這裡就是鬼打牆的循環了。於是我把來龍去脈告訴了Pierre先生,他火大極了,認為這樣的公司也太可惡,於是他使出殺手鐧,還記得他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知名電視製作公司負責人這件事嗎,影視全球版權原本就有專業法務律師事務所處理,所以Pierre打電話給加拿大最大的影音版權公司,合作多年的大律師,那位大律師以律師事務所名義寫了一封信給加州MCN公司,然後隔天親自打電話給該公司負責人之後的24小時,我頻道合約立即解除生效,對方還頻頻道歉說一定是客服人員的曲解。
你能有這麼幸運身邊有這樣的律師嗎?你知道百萬訂閱網紅,當他們與原經紀公司撕破臉後,流量跌至谷底爾或放棄原頻道另起爐灶….這些都是有原因的。我自由了,然後頻道也開始一天出現500~600名退訂潮,某段時間的訂閱數都是負成長,帳面廣告收入當然也銳減,一切回到最原始的原始。但為什麼後來的4年我還在這裡?因為我真的很喜歡烘焙、研究與分享,紅與不紅並不是我經營頻道的最主要原因,就如同我說的,就算我紅翻了天,我住在加拿大山上根本沒人認得我,自然也享受不到當名人遊走江湖能獲得的特別優待 (好討厭喔!),我也不接任何廣告業配,因為我的生活還過得去,只有這樣才能完全自主地說我想說的,做我願意做的,當一個屬於自己的自己。
除了頻道成立第一年的動盪之外,後來的這四年,頻道的成長完全就是靠實力而來。雖然一天最多就是近百位新觀眾訂閱,然而這些都是真心留下來的人,就算YT關愛的推薦流量,只能分配給那些有加入MCN的YOUTUBER,但我無所謂,紅與不紅原本就不是我經營頻道的動力,而且我也早領悟,想靠YOUTUBE外,加自己不接任何業配的自命清高,是鐵定賺不到錢的,但少了這些枷鎖,我只留下對於烘焙的純粹。
雖然很快的將手邊的存檔影片陸續在年底前放映完畢後,螢幕前的STEP BY STEP就要走入歷史,但這5年來給了我很多成長,雖然了解了網路與商業的險惡,但人都是有選擇的,你在乎的才會擁有,你不愛錢你就賺不到錢,你不愛拋頭露臉你就紅不了,這些都是自己決定後所走向的結果。我分享這篇文章只是想告訴有幸讀到的人,網路的爆紅都是假的,唯有實力才能走得下去,然而如果你很有實力卻紅不了,也不要氣餒,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用數字來斷定自己的價值,只有你認為自己夠好,那才是真的。自我感覺良好不見得都是壞事,很多時候只有這樣才能讓你活在網路世界,不要輕易被網路的惡意語言擊倒,他們又不會給你明天的便當錢 WHO CARES 對吧!
我選擇離開廚房只因為我覺得已經足夠,不想走火入魔的把烘焙,變成是刁鑽不適合在家庭廚房實現的幻術,這已不是當時頻道是為大眾需求而教的理想,不萊嗯沒要出國比賽,沒要開店也沒要到星級餐廳應徵工作,之後冷僻的廚房或食物學問,我就只留給我自己了。
yt 觀看次數 卡 住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也開始有政論Youtube了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glrTjKvpfdMtIfPFN1mg…
(圖1:圖與文無關。理科變漂亮了)
(圖2:圖與文無關。2019年,阿滴終於發瘋了)
【關於youtube發燒榜】
發燒榜有一些奇特的現象很適合拿來討論,首先是電視節目:電視節目幾乎占據了發燒榜一半的名額。
這是在衝三小?
綜藝類──有《綜藝玩很大》、《瘋神無雙》、《國光》、《娛樂百分百》等等;政論類──有《新聞面對面》、《關鍵時刻》、《年代向錢看》等等;鄉土劇有─《大時代》跟《砲仔聲》;還有新聞台短片,例如三立、中天、台視等等。這些節目不僅日更而且大部分都超長,對演算法非常友善,導致他們長期霸佔發燒排行榜。
詭異的是,上述節目除了新聞短片與《年代向錢看》之外,其他我一個都沒看,綜藝節目出現的來賓我也完全不認識。如果不是為了研究發燒榜,我甚至已經完全忘記電視節目的存在。
電視節目也存在一些特殊的現象,觀看次數很多的同時,按讚卻非常少,比例多半落在200~300:1,例如《瘋神無雙》最新一集97萬觀看4500讚,比數是215:1;《綜藝玩很大》最新一集80萬觀看3500讚,比數228:1;《砲仔聲》102集觀看32萬按讚900,比數355:1。觀眾按讚的意願非常低。
除了我之外很多人都已經沒看電視,再加上電視節目的低按讚量,,基本可以推測那些電視節目的主要觀眾仍然是典型的電視族群,他們可能學會使用MOD看YT影片,或者是家庭主婦用手機或平板之類的裝置來看YT影片,只是這些人與網路原生族群的習慣不同,沒有按讚的習慣。
相比之下,原生網路內容的特色是按讚數量多,基本都能落在60:1以內,30:1就算是腦粉類頻道。
這是交互作用產生的結果。原生網紅通常就是頻道負責人,他們會在影片中呼籲大家訂閱按讚開小鈴鐺,觀眾也願意用按讚訂閱的方式表達支持,所以原生網路內容的按讚數量通常比較高。
電視台的YT頻道比較像上架工具,大家看完之後就閃人,毫無感情可言。
這是其一。
再來是網路原生族群相較於電視觀眾更願意按讚,哪怕是《腦補給》之類的內容農場也勉強有60:1的按讚比例,網路族群按讚的意願比較高,而且越年輕愈高,相比之下電視族群就算學會用YT看電視節目,可能也不習慣按讚-他們可能不習慣對內容做出反饋,彼此都是單方面互動。
電視觀眾確實大量進入yuotube,導致電視影片能夠上發燒,本質上卻只是把整套電視的模式給搬到YT上,雙方都是單向的。對他們而言,差別只在於YT影片可以隨時觀看,骨子裡缺乏網路文化的互動精神。
所以影片按讚數量高就很棒?具體情況其實沒這麼單純。
觀看/按讚比例不一定越接近越好,畢竟當一個頻道過大的時候,比例拉開也是很正常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網路原生族群」這個大框架下,網路原生內容的觀看/按讚還是能勉強維持在40~60:1左右,《這群人》跟千千就是典型代表。
至於howhow或上班不要看的影片常常有30:1的好成績,這很屌,不僅如此,每次上片通常都有20萬保底觀看量,是公認的腦殘粉頻道,我自己本身也是他們的腦殘粉,每次上片都是未看先讚,表現不好也讚。然而眾所周知的是這兩個頻道都面臨同溫層的問題,TA都是臭宅,很穩定沒錯,但很難拓展新的觀眾。這就是典型的觀看/按讚比例很漂亮,有強大的腦粉護衛軍,上升空間卻遇到瓶頸。蔡哥的《猜歌大賽》試圖走出更寬的族群,正在努力當中,HOWHOW的部分目前看來沒什麼對應,仍舊穩定固守臭宅陣線,這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當然也有一些非常誇張的人,觀看量跟按讚量都超高,甚至能夠吸引海外用戶,一些在特定議題做到很強的人,例如李子柒、黃阿瑪、老高&小茉、信誓蛋蛋,觀看跟按讚都超高,這沒什麼道理可言,如果你不能理解,頂多代表你不是他們的TA,唯一需要明白的是這些人多半都具備特殊才能,絕非等閒之輩。我本身是老高&小茉的腦粉,每出必看,未看先讚,他們靠著無敵的人設與超高智商在神祕類主題屌打所有人,我甚至想要購買他們之後可能推出的尼比魯人T恤。
最後,還有一種網路原生內容---通常是邊緣議題,例如夜店、搭訕、女生分享性經驗之類的噁爛頻道,反而多半是高觀看低讚數,我自己本身很討厭這類頻道,會去看這類頻道的都是一些低品質的用戶,喜歡在留言區發表噁心的言論。
------
接下來要分析發燒榜上的影片大類
【電視綜藝節目】
這部分沒有太多心得,電視綜藝節目比較單純,喜歡的人就喜歡看,只是把習慣搬到網路上。不喜的看的人,尤其是已經習慣網路圈的人,例如我,永遠都不會去看電視綜藝節目。
【政治與新聞類】
由於2019年的緣故,政治類影片大量攻占發燒榜,最直接的證據是《眼球中央電視台》的人氣,這個原本相對小眾的頻道在韓國瑜當選之後,因為維持一貫的反國民黨立場,人氣獲得爆炸性的增長,轉眼就變成發燒榜常客。
政治與新聞類的影片還具有不可替代性。縱使有成千上萬的娛樂類節目,也無法取代選擇性相對較少的政治新聞類影片。觀眾的需求量也是很大很穩定,檯面上的選擇卻相對比較少。
嚴肅的新聞有不少人在做,如果不想看嚴肅的新聞,卡提諾與老天鵝或許能解決一點問題,但算不上是真正優質的選項,《眼球》的話因為有膜膜所以還可以,更狂熱的人則會跑去看政論節目,哪怕是原生網路族群也會看,政論節目確實是同溫層快速吸收資訊的優質來源。
如果覺得政論節目太嚴肅,最終的救贖其實就是新聞脫口秀節目,這是很大的需求缺口,無奈節目難度太高,放眼望去也只有博恩有辦法做(而且還是被逼的)。當前的博恩腹背受敵,前有賀瓏逼宮,後有JIM悄悄崛起,還有一個想被博恩用口琴捅屁眼的阿秋,投影片組的家恩又常常出包,Hauer的體重看上去也快失去控制,STR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除此之外其實還不錯,真心希望博恩可以做到第17季。
M觀點跟科技島讀都很棒,這兩個也都是每出必看,只是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內,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聽。
【小玉】
他是我心目中僅存的小朋友代表,除此之外現在的小朋友在看三小我真的一無所知。聖結石已經脫離小朋友的範圍,往成人方向發展。尊跟放火的更新頻率太慢,之前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最近又突然復出,不算是穩定經營。唯一一個有在穩定更新的只剩下小玉。很多人都不喜歡小玉,我倒是非常尊敬他,他就算得了憂鬱症也沒有停止更新影片,每支影片仍然保持很高的觀看次數,非常值得尊敬,他比很多大人都優秀。而且他背後所代表的,是一群網路黏性更高的小朋友族群,這些小朋友的按讚意願可能比25~35歲的人要高出好幾倍,這點不容忽視。
內容部分,小玉好歹也會男扮女裝做一些很病態的行為,甚至扮演瘋狗在新家亂叫,這些表現都非常加分,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糟糕。
縱使如此,做為一名成人觀眾,心態上就如同成年女性那樣───年紀小的男生無論如何都不OK,沒有為什麼。
同樣是穿女裝的變態,我寧可看呱吉也不要看小玉。
【主流youtuber領先集團】
這些人不僅是網路原生族群的經典代表,同時也是youtube的中堅力量,不僅是發燒榜的常客,彼此之間也會互相合作,確保自己不會消失在公眾的目光之中,其中一部分人跟google官方的私交也不錯。在此只列舉我認識的,例如上班不要看、白癡公主、木耀四、HOWHOW、啾啾鞋、千千、安安邊緣子、狠愛演、反骨、視網膜、蓋伊、呱吉、這群人、阿滴、滴妹、大謙、博恩、理科太太、蔡阿嘎、紅石口袋集團(安啾、魚乾)、joeman、加點吉拿棒等等。
我不管他們背後的經紀公司是什麼,檯面上這些人就是一個大集團,有著強弱不一的社交連結。打個比方,我本身不是千千的TA,但因為千千跟蔡哥關係很好,我現在也會無條件支持千千,就這樣。魚乾也因為曾經參加走鐘獎,我現在偶而也會去看她的影片。
這些人由於持續提供穩定的創作,抓住了很大一塊網路主流觀眾,所以廣告費跟業配也集中在這群人身上。其中一些人的主頻道觀看有所下降,透過feat的方式仍然停留在觀眾的視野中。
不過總的來說,這些人也是壓力最大的族群,他們曾經有過光榮的時刻,如今面臨整體性的觀看縮水,觀看數量變得很不穩定,可能a影片是80萬,b影片一下就掉到10萬,心情真的會起伏很大。一方面必須承擔提升製作水準的壓力,又必須面對後起之秀百家爭鳴、還必須擔心過氣的問題,壓力確實很大。我個人認為目前最慘的是阿滴,當人數破100萬時,他頂著巨大的壓力試圖找到娛樂與教學之間的平衡,好不容易一路奮戰到200萬,卻發現眼前的苦難根本沒有盡頭,娛樂與教學之間的矛盾仍舊無法解決。在200萬這個數字底下,教學類影片的人氣無異於自殺,眼睜睜看著娛樂類影片的效果,最後只好掛羊頭賣狗肉,以教學名義行娛樂事實。再這樣下去,阿滴發瘋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單體類頻道】
這些人幾乎不FEAT,或者很少FEAT,或者覺得FEAT沒有太大幫助,靠著優質的分眾內容,像是手工藝或外星人,也有人冒著被iphone炸斷手指的風險,做出優異的成績,這些人包括李子柒、黃阿瑪、古阿莫(屬luve集團)、《宇哥講電影》、館長、老高&小茉、信誓旦旦等。
這些人的成績真的太好了,彷彿大環境跟他們沒什麼關係,人氣依舊強強滾。
你不喜歡的東西,其他人可能喜歡,這就是網際網路的奧妙之處。
【MV】
MV也是不分類發燒榜的常客,觀看數動輒好幾百萬,喜歡音樂的人真的非常多(偏偏我不是這種人),除此之外MV也有屬於自己的專門分區。MV類影片主要被音樂藝人所佔據,這理所當然。音樂藝人的MV其實普遍也有高觀看/低讚數的現象,純粹是因為看的人太多,大部分人沒有按讚的好習慣。
youtuber也喜歡出單曲,單曲通常被認為是票房保證,也代表著某種里程碑,很像要拍MV才算是正式出道一樣。當然也有一些人不顧眾人阻止,試圖透過出單曲的方式毀滅大家的聽力,我指的是千千,高嘉瑜似乎也躍躍欲試,拜託不要。
很多youtuber都有出單曲,典型的案例有滴妹的【最好的樣子】,她冒著糖尿病的風險set出一個「全糖女孩」的人設,目前有360萬觀看,10萬按讚。另外一個目前比較小的團體《安安邊緣子》的【大麻煩】也有100萬觀看跟2.5萬讚,這就是大家對MV趨之若鶩的主要原因,因為MV的票房收益通常都不錯,其他一堆出MV的網紅在此不贅述。
MV最強的當然是反骨,反骨的單曲不僅無恥下流,還能帶動一些流行用語,例如「包廂內吃吃」、「菜棒還是肉棒」、「痘痘那邊才會爽」。當弱智的台灣家長極力阻擋性教育,試圖掩耳盜鈴時,小朋友學習性知識的管道就是反骨男孩,雖然某種程度上反骨講的確實沒錯。
【電玩類影片】
在不分類發燒榜上看不到電玩類影片,可能是為了避免不分類發燒榜被遊戲影片淹沒,所以集中放在「遊戲類」當中,進榜影片也會標註獨特的「遊戲類發燒影片#10」。電玩圈其實是一個獨立且複雜的圈子,跟上述提到的主流youtuber圈幾乎沒有交集,也不需要有交集,「實況觀賞」本身就是一種很特殊的觀賞行為,族群還蠻固定的。
電玩類網紅的影響力比較複雜,除了觀看次數之外,還有直播同上的部分。直播的生態目前仍然集中在twitch,一些大家沒聽過的網紅像是統神、接接、ko0416、老皮、小建跟殺梗,每個的同上都有6000~7000左右,也就是全台灣每晚有好幾萬人願意浪費1~2小看他們直播,這是非常厲害的數字。當然這些都不會反映在YT的發燒榜上。YT通常被用來放直播精華。阿神、TOYZ或老皮甚至會加上一些後製特效,讓影片看起來比較精緻。上述這些人通常都以日更頻率上片,一隻影片可能10~30萬,累積起來非常可怕,完全不輸百萬youtuber。
也有一些像DE JuN這樣的實況主,只在YT上片,靠著沒有任何後製的遊戲實況精華,就成為台灣youtuber的隱型冠軍。
上述這些人也並非鐵板一塊,為了提升youtube頻道的訂閱量,他們偶而會嘗試製作一些生活類短片,統神甚至成立了《張家兄弟滑起來》,號召一群臭宅拍攝生活廢片,他們可能想拓展電玩之外的觀眾,實際上更多是在深挖原本的電玩觀眾,畢竟電玩觀眾也會跑去看生活廢片。
這部分還有很多可以談,只是跟發燒榜也沒啥關係,這裡點到為止。
【其他】
隨機爆紅影片,體現了網際網路的神奇及難以預料。有些人抓到了優秀的主題,從此一飛衝天,也有人做完熱門議題之後,人氣一蹶不振。
------------
【結論】
上述是有關發燒榜的生態,理論上他們佔據了大量的目光,但對我來說,他們其實只占了我不到一半的觀看時間(我猜很多人也是這樣),我的其餘時間都貢獻給大量不溫不火,或者很小眾的頻道。
可能是M觀點、洪婉蒨、哥倫布、張家兄弟、龍龍、cheap 、大雲食堂、安迪遊戲頻道、英文角落、敖廠長、瘋狂老爹、機核網、電玩之夜、李永樂、台客劇場、雙尾彗星、健助師小柯、三國全面戰爭.....等等一大堆。這些長尾頻道滿足了多樣性的需求,其中有些人只需要服務相對較小的族群就能獲利,例如哥倫布在voicetube的線上課程創造了2000萬營收,M觀點在pressplay的月訂閱也有9萬元營收,ETF課程也有148萬營收,龍龍脫口秀賣票應該也賺了不少,這些人都很強。況且就算不能上發燒,1支影片10萬觀看其實也很強了好不好。
當然也有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小眾,例如上面提到的雙尾彗星、安迪遊戲頻道,真的就只有幾百人在看。
我個人認為,這些苦逼的小眾頻道才能代表網際網路的真正精神,成千上萬這樣的頻道,填補了難以想像複雜的興趣分眾。
大概就這樣。
yt 觀看次數 卡 住 在 極龍xDraG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影片資料 :
Texture Pack : Titan V3
Mod : Optifine+LabyMod
==================================
影片簡介 :
這系列是拍一些下載的地圖
通常拍解迷&PVP&跑酷&冒險四類型的MAP
鍛綀我MC的PVP&Parkour Skills
==================================
相關影片 :
7/5 直播 - MInecraft SkyWar (天空戰爭) Part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vTJxTwq7gE&t=581s
-------------------------------------------------------------------
【頻道拍片3周年回饋】Blaze Studio 第四期招生+討論觀看次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9m1-y94cEE
==================================
相關資訊 :
烈火工作室 FB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blazesStudio.com.hk/
烈火工作室 YT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MUoGrulEOgRLccXFvqGuw
==================================
手機規格 :
CPU / 處理器 : Snapdragon 625 CPU
GPU / 顯示卡 : Adreno 506
OS / 操作系統 : Android 6.0
RAM / 臨時存取 : 4GB
Storage / 儲存空間 : 64GB ROM+32GB Micro SD
-------------------------------------------------------------------
電腦規格 :
CPU / 處理器 : Intel Core™ I7-7700 3.60GHz
GPU / 顯示卡 : Forsa GeForce GTX 1060 3GB OC
MotherBoard / 主機版 : Gigabyte GA-B250M Gaming
RAM / 臨時存取 : KingSton DDR4 2133MHz 8GB x2
Storage / 儲存空間 : Toshiba 2TB 7200rpm
Monitor / 顯示器 : Fujitsu E20T-7 LED
Mouse / 滑鼠 : Keve 光電機械遊戲鼠標
KeyBoard / 鍵盤 : Kinbas 背光遊戲鍵盤
HeadPhone / 耳機 : Sades 賽德斯狼靈遊戲耳機
Wifi / 網絡 : D-Link 1000MB
魯大師跑分 : 244671分
==================================
BGM : Beach Front Property
==================================
拍片程式 : Mobizen
剪片程式 : 威力導演
繪圖程式 : PhotoShop
==================================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和想FOLLOW我的片
記住LIKE及訂閲我
感謝收看~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IKXDrozGW4/hqdefault.jpg)
yt 觀看次數 卡 住 在 極龍xDraG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影片資料 : ------
==================================
影片簡介 :
這是有關頻道末來方向及發展
或一些訂閱慶祝
只要大家快點訂閱我
就可以有慶祝活動
==================================
相關影片 :
7/5 直播 - MInecraft SkyWar (天空戰爭) Part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vTJxTwq7gE&t=581s
-------------------------------------------------------------------
MC日常 - HK STRANGER 公會內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1pw_yybNs
==================================
相關資訊 :
烈火工作室 FB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blazesStudio.com.hk/
烈火工作室 YT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MUoGrulEOgRLccXFvqGuw
==================================
手機規格 :
CPU / 處理器 : Snapdragon 625 CPU
GPU / 顯示卡 : Adreno 506
OS / 操作系統 : Android 6.0
RAM / 臨時存取 : 4GB
Storage / 儲存空間 : 64GB ROM+32GB Micro SD
-------------------------------------------------------------------
電腦規格 :
CPU / 處理器 : Intel Core™ I7-7700 3.60GHz
GPU / 顯示卡 : Forsa GeForce GTX 1060 3GB OC
MotherBoard / 主機版 : Gigabyte GA-B250M Gaming
RAM / 臨時存取 : KingSton DDR4 2133MHz 8GB x2
Storage / 儲存空間 : Toshiba 2TB 7200rpm
Monitor / 顯示器 : Fujitsu E20T-7 LED
Mouse / 滑鼠 : Keve 光電機械遊戲鼠標
KeyBoard / 鍵盤 : Kinbas 背光遊戲鍵盤
HeadPhone / 耳機 : Sades 賽德斯狼靈遊戲耳機
Wifi / 網絡 : D-Link 1000MB
魯大師跑分 : 244671分
==================================
BGM : ------
==================================
拍片程式 : Mobizen
剪片程式 : 威力導演
繪圖程式 : PhotoShop
==================================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和想FOLLOW我的片
記住LIKE及訂閲我
感謝收看~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9m1-y94cE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