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競爭地圖】台灣零售集團邁向「生活全通路布局」
做為承載民眾剛性需求的生活通路零售業,不僅是各國消費類股中最重要的構成份子,也成為評斷各國生活水準與社會流通效率的關鍵指標。因此,全球各個成熟消費市場均培育出知名的大型生活通路零售集團,例如美國的Walmart及Costco、法國的Carrefour、英國的TESCO、德國的Metro以及日本的7&i等。
日前家樂福集團宣布自香港牛奶國際手中收購全台199間頂好Wellcome超市,以及25間JASONS Market Place高檔超市,希望藉此成為僅次於全聯超市、台灣市占率第2大的超市通路。由於統一集團持有台灣家樂福40%股權,此次家樂福在台灣超市業態的擴大布局,不僅代表著家樂福在台灣將正式由大型零售量販店跨足至中小型社區超市,也為現階段仍缺乏超市業態的統一集團補上了缺口。至此,統一流通次集團將成為台灣第一個橫跨量販、百貨、超市、超商、電商、宅配的「生活全通路布局」集團。
全通路布局對於大型生活零售業集團而言,可以說是最關鍵的競爭優勢展現。除了一般零售業在採購與物流方面的規模經濟優勢之外,更重要的是覆蓋消費者「全生命週期」的多元消費通路優勢。以日本7&i控股為例,旗下除了知名的7-11超商、伊藤洋華堂超市、西武百貨之外,還囊括了各類型特色通路,例如日本最大的母嬰零售通路阿卡將本舖(赤ちゃん本舗)、文具禮品零售通路LOFT、連鎖家庭餐廳Denny's等,將消費者各生命階段的生活需求盡收囊中。再加上7&i近年大力推動的全集團共通會員機制、跨通路電商平台、交叉銷售服務等,將顧客生命價值LTV(Lifetime Value)發揮到最大。
以生活通路為範疇,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爬取了台灣相關零售集團數據與公開資訊,繪製出2020台灣生活通路產業競爭地圖。在觀察台灣零售集團布局的同時,也思索台灣生活通路的未來樣貌。
我們可以看到,統一集團果然是台灣佈局最完整的生活通路,涵蓋零售、電商、餐飲、支付、宅配以及觀光等多元服務,成為支撐眾多消費者的生活基礎設施;其次則是近年透過大舉併購快速拓展經營版圖的全聯集團,除了是台灣市佔率遙遙領先的第一大超市通路外,去年也推出PX GO與PX Pay線上通路與支付服務,並開出第一家We Sweet咖啡館,積極朝向數位經營轉型並切入新的市場類別。目前全聯的生活全通路拼圖中,僅剩下餐飲與宅配領域仍待突破,是否有可能成為全聯下一個進軍的戰場,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此外,將零售業務與生活風格提案及文化元素成功結合、同時也是台灣近年輸出海外市場的代表企業誠品集團;緊抓快速崛起平價生活百貨商機的寶雅國際;以及以CITYLINK品牌切入新興軌道經濟的潤泰集團,也都是相當具備特色、正在形塑台灣未來多元生活通路樣貌的注目集團。
📣 更新圖片於評論處喔(2020/06/11)
-----------------------------------------------------
關聯閱讀:
日本7&i推出全新數位轉型戰略:https://reurl.cc/WdMQ5L
誠品式經營,是否能力挽日本實體書店的頹勢:https://reurl.cc/xZ4ql5
過去一年,台灣哪些流通生活產業在高速成長:https://reurl.cc/D9L5mO
#產業競爭地圖
#事件分析
tesco costco 在 英國的另類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倉日@Morrisons~
我沒有Panic Buy~
不過是因為Lloyds Bank又有優惠,
15% cash back! Max £10 reward~
所以趁機入貨而已~ 😎
不過買買下竟然買了£90 (・_・;) 很多朋友都說英國不少地區的超市都開始出現搶購廁紙潮。
幸好暫時我家附近的Morrisons還是貨源充足的。
加上我上年從Costco買的5x9卷廁紙廁紙還有1包未開ar 😆
所以我還是等特價才買。
我想要的那款Waitrose在做特價!
Weekend要去看看有沒有貨~
是日抵買之選:
15罐Original可樂 -->£5
Head&Shoulders 洗頭水 £10 3枝
Lamb Shoulder £8
酥皮其實減價,£1 ja, 不過無買到。
盒Special K買貴左ar, sosad...
750g Tesco同Sainabury原來都做緊特價£3, 但我買左£3.95... 扣埋cash back都係貴左,嗚嗚
tesco costco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Costco在中國怎麼念?】
Costco昨天在上海開幕,遭遇震撼教育,沒幾個小時便因為人潮過多而暫停營業。
這只會是第一個小挑戰,接下來會更麻煩。
這幾年並不是國際連鎖量販業在中國的好年。幾個月前,法國的家樂福將八成股權賣給蘇寧易購,之前有英國的Tesco、德國的Metro等,幾乎每一家都鎩羽而歸。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證明了有強大的在地性,國際企業沒有迅速調適(adapt),風光只有一時。
當然也不能忽略在中美貿易大戰的不確定下,朝令夕改的關稅對於量販業者在定價上的挑戰。
Costco在中國最大的挑戰,不是會員制。以上海的人均所得而言,299人民幣的年費並不高。Costco全球知名的寬鬆退貨政策,才是會在中國面臨的殘酷試金石。
我在洛杉磯那四年,蠻喜歡去逛Costco,每次去都會看到退貨(Return)的窗口大排長龍。一開始覺得困惑,後來才知道Costco的退貨政策出了名的大方,基本上除了酒類之外,幾乎全部的商品都可以在已開封或已使用的狀態下全額退費。例如,衣服可以穿過後拿去退,餅乾可以吃一半拿去退,果汁可以喝到剩兩口拿去退,甚至,烤雞吃到一隻腿也可以拿去退。退貨理由呢?只要你說「我不喜歡」(I don’t like it.)就可以了。顧客無需擔心被店員當場質疑「你不喜歡怎麼還會喝了半罐或吃了半包」而感到羞赧,相反地,店員會馬上全額退費。這樣無敵大方的無條件退貨政策,實在很難想像在實務上行得通。
但Costco辦到了。Costco的退貨政策,賭的是對人性的判斷。沒錯,一定有人會貪小便宜,我周遭的朋友也會這樣做。但Costco相信自身產品夠好夠優質,會讓大部分的顧客願意以正直(decent)的心態來購物。
以我在洛杉磯的經驗,坦白說,蠻高比例的Costco退貨顧客是經濟弱勢的西裔族群。雖然這樣說法有種族歧視的問題,但那的確就是我當時的觀察。但後來轉念一想,Costco也許不怕少數顧客濫用這樣的退貨政策善意,而轉而用一種社會福利的心態「照顧」這些經濟弱勢的顧客。
Costco的退貨政策在中國會面臨的也是「人性」的挑戰。上海的人均所得不低,但中國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也是不爭事實。人性的貪婪,會不會最後壓過Costco能承受的市場機制成本底線,不但是國際零售業眾所矚目的指標案例,同時也關乎中國的民族榮譽感。
畢竟,華人是愛面子的民族啊!
(補充後記:似乎我這句話沒有說清楚而引起許多人誤解。我的原意是,如果因為退貨政策被過度濫用,導致最後Costco決定退出中國,那對中國人來說很沒面子。特此說明。)
—圖片說明—
*照片Costco非當事Costco
*照片顧客非當事中國顧客
#Costco
#好市多
#開市客
#護台胖犬
#劉仕傑
Instagram: old_dog_chasing_ball (老狗追球)
新書:我在外交部工作
https://www.taisounds.com/w/TaiSounds/society_19082721020207820
(原文刊在太報 Tai Sounds專欄)
tesco costco 在 The Changing Face of Retailing in the Asia Pacific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operate under the Homeplus fascia and have not been re-branded Tesco. ... rivals such as WalMart, Carrefour and Costco who had also entered the market. ... <看更多>
tesco costco 在 講英- 入油邊間最平Costco 唔使諗 2nd Asda 3nd Tesco...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入油邊間最平Costco 唔使諗 2nd Asda 3nd Tesco 純粹個人意見哈哈哈 【生活篇】燃油價格來到英國生活了一段日子,開始慢慢地適應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