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17
近日,由於『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國百工百業突如其來進入了一種『瞬間停格』的『體感電影』場景畫面,如果你剛好看過韓國在 2013 年就上映過的『流感』(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81%E6%84%9F_(%E9%9B%BB%E5%BD%B1)) 這部電影,或是大名鼎鼎、在 2011年上映的『全境擴散』(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8%E5%A2%83%E6%93%B4%E6%95%A3),乃至於 2016年播放的冷僻改編美劇『隔離危城』(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A%94%E9%9B%A2%E5%8D%B1%E5%9F%8E),這些影、劇畫面與現今真實生活裡發生的既視感,真的會讓人疑惑究竟是戲如人生、還是人生如戲 …
(我們可能要祈禱的是:這 … 應該不會發展成為『全境封鎖』[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9%AF%E5%A7%86%E5%85%8B%E8%98%AD%E8%A5%BF%EF%BC%9A%E5%85%A8%E5%A2%83%E5%B0%81%E9%8E%96
] 的慘狀吧?)
當然,在生活層面的影響,特別對於影視音娛樂產業來說,整個產業活動的急凍,來得完全措手不及;面對可能整個年度的工作行程都被取消而『非自願性』的長假,在唉聲嘆氣之餘、從積極正面的角度來想,也許這多出來的時間,正可以用來研究一些平時無暇顧及、可又是世界潮流趨勢的資訊與器材、知識,也許~ 在不久的將來,會因此而增加了自身的戰力,或至少多瞭解一些『選擇性方案』。因為了這樣的想法,所以想在此做一些資訊的分享。
當真實世界暫停下來的過程裡,網路的數位虛擬世界其實還在以可怕的速度進化演變著;如果你是從實體器材一路走來的音樂工作者 --- 當然!特別是愛用真空管音箱的電吉他手,過往,一切以『數位模擬』做為號召的產品,不論它的價位落在什麼區間,想必你都是不太樂意接受的。我當然知道真空管器材所帶來的豐沛泛音與扎實的量感、彈奏的手感,都是無與倫比的真實體驗;只是,如果以居家練習、甚至到了錄音工作需求,你也不得不承認:『那不僅僅是一組真空管音箱而已』的事情了。
特別是,如果連器材測試達人 Pete Thorn,在本週都開始做這樣的器材示範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PzkkBMsk1g
,你可能要接受一種已經發生的事實:數位模擬與實體至少已經可以分庭抗禮。當然,Pete Thorn 的『數位演進之路』是其來有自的:他本人的簽名音箱型號『PT15 I.R.』(https://www.suhr.com/electronics/amplifiers/pt15-ir/),就是全真空管音箱頭搭配了 IR 箱體模擬技術,以方便個人工作室宅錄時的有效音量控制 --- 而我們也很理解:真正影響著電吉他音箱音色的最主要部件,其實就是『音箱箱體』與『麥克風收音模組』,如果這兩個部件都已經『IR』數位模擬化了的話,其實,再往前去將後級部件、前級部件一一數位模擬而成為『全數位軟體模擬』(Plug in),應該也是非常自然的進程吧?
一般來說,數位模擬的主流技術大致分為兩類,其一,在此再次引用網友『Monk』兄對於『IR』技術的解釋專文:http://monkcustom.blogspot.com/2019/04/irimpulse-response-application-tips.html,這裡提到『卷積運算』,我們可以把它視為是『箱體部件』的獨立模擬技術;而如果往前延伸,將『前級 + 後級 + 箱體 + 麥克風收音』整個視為一整組『卷積運算』,這就是『Kemper Profile』(https://www.kemper-amps.com/) 系統、類似『音色照相』的取樣技術。另外一種主流技術,則是將『構成真空管音箱的每一個零件的作用方式都逐項以數位運算方式模擬,再將零件逐項加總』的建模方式,硬體類的『Fractal Audio System』(https://www.fractalaudio.com/p-axe-fx-ii-preamp-fx-processor/) 與軟體類的『Positive Grid Bias 系列』(https://www.positivegrid.com/promo/?gclid=Cj0KCQjw9tbzBRDVARIsAMBplx8YQaZAKNbEHsjJLlCEEM2DKgKFp57iC4N98itCXOHwBeFE-EdieekaAntwEALw_wcB),都是走這種硬功夫路線。今天所想分享的『全數位軟體模擬』產品,也都涵括在這兩種技術慨念之內。
[三. 電吉他相關器材測試]_測試藍皮書_03 音箱模擬軟體 (Plug in) – 1
在真正進入品項簡介之前,有幾個工作重點,我想要先提出來,簡單說明一下:
(1) 現今在網路上頗有聲量的各廠牌音箱模擬 Plug in,不論是免費或付費形式,我大致都親身試彈過;而今天所分享的『付費式』產品,全都提供了『免費前期試用』的行銷方式,對於宅錄需求的經濟考量,我覺得是非常值得讚許的推廣手法。
(2) 如果你的器材連接路徑,是電吉他直接進入錄音介面來驅動軟體的話,我強烈建議在吉他與錄音介面之間,安插一個具有『Buffer』功能的任何形式效果器 (Pedal) --- 你不需要開啟它的功能,只要讓訊號經過它,這會讓你得到非常清晰乾淨的軟體驅動音色,否則,你很容易覺得軟體的音色在低頻部位一直有一種無法擺脫的『拖泥帶水的骯髒、沈滯』感。詳細的原因在附圖相片中有若干說明,另外~ 請見這個產品說明連結:https://www.waves.com/1lib/pdf/plugins/prs-supermodels.pdf
(3) 對於現今的這類型數位模擬軟體,最讓譬如 Steve Vai 這樣的大師所敬而遠之的主要病因,其實是來自彈奏時,實際撥奏與音色驅動反應呈現之間的『延遲感』(Latency)。為了解決這個延遲問題,通常我們都會將電腦的錄音軟體所設定的工作暫存區域『Buffer Size』調小;但如果你正在一個編曲工作檔案中,你很可能同時還開了許多的軟體音源,如果 Buffer Size 過小,非常容易造成音源的『爆音』或甚至跑不動程式因而當機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在選擇數位模擬音箱軟體的品項時,盡量尋找除了從 DAW 裏呼叫使用的格式 (AU, VST, AAX) 之外,還配置有『外部獨立運作』(Stand Alone App) 格式的產品來工作:我會讓我的 DAW 維持在正常的 Buffer Size 大小 (約略是 512 ~ 1024 Samples),來維持編曲程式的必要運作,這時,我所錄進去的吉他訊號,是完全沒有任何效果的『乾訊號』,並且,是不播放出來的;但我會在 DAW 之外的電腦桌面開啟 Stand Alone 的軟體版本,此時,我可以將這個獨立運作的軟體版本 Buffer Size 調到極小 (有時甚至可以到 32 ~ 64 Samples) 來維持彈奏時的手感,並且可以同時與編曲軟體進行同步播放與錄音 (錄進乾的訊號),完成錄音之後,再從 DAW 呼叫同一個音色設置的預設,來對乾訊號進行類似『Re-Amping』的播放,這樣的工作模式,將會大大降低實際錄音時,Buffer Size 對於彈奏手感的困擾。
那麼~ 接下來就簡單介紹幾款近期內我覺得 C/P 值值得推薦的產品:
[壹] Kuassa Amplifikation Matchlock / Vermilion (https://www.kuassa.com/products/amplifikation-matchlock/, https://www.kuassa.com/products/amplifikation-vermilion/)
通常,數位模擬的領域中,Clean tone ~ Low Gain 音色一直都很難真的找到在手感反應與音色動態上能令人滿意的作品;大半年前,我搜尋到了這個品牌的這兩款產品並且實際使用於商業工作案時,它所提供的音色顆粒與直觀的操作方式,甚至超越了同樣是數位建模方式的 Fractal Axe-Fx ll!因此,現在只要是在這種音色範圍的工作需求,我已經很習慣同時混合兩道以上的 (包括了 Fx II 與 上述兩者其中之一,視音樂內容實際需要而決定) 聲音訊號,來得到清楚的弦聲顆粒感與華麗的音場空間。
而且!它的視覺設計真是加分啊!
[貳] MERCURIALL EUPHORIA AMP SIM (https://mercuriall.com/cms/details_xtc )
同樣是數位建模原理,這個產品的音色則是涵蓋了從 Low Gain 一直到 Heavy High Gain 的音色領域,並且帶著濃濃的 90s’風味的音箱氣質 --- 你應該會知道這是模仿哪個品牌的哪兩款音箱作品。一般說來,不論是硬體或是軟體,原廠設定的音色都很讓人不敢恭維;然而,這個作品的預設音色卻非常容易上手,不論你使用的是單線圈或雙線圈的琴,幾乎不需要什麼費事兒的調整,就能得到相當不錯的音色品質。
我特別想推崇這個產品的『後級音色模擬部件』,它真的讓音色有一種『活起來』的感覺!而『MERCURIALL』這個俄國品牌的其他產品:https://mercuriall.com/cms/ ,從圖例就可以看出各自在師法的具體對象,在嘗試過它們所有作品的免費 Demo 版本之後,我真的覺得各品項的『還原度』非常令人滿意!而整個系列對於『回頭客』都有著價格上的優惠,如果你覺得這些產品的確值得逐項入手,我會建議先購買單價最低的商品,然後再以優惠價格收購其他作品。
[參] STL Tonehub (https://www.stltones.com/products/stl-tonehub-plugin?utm_source=STL+Tones&utm_campaign=353a7a44d6-EMAIL_CAMPAIGN_2019_05_02_11_40_COPY_01&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949ede8d45-353a7a44d6-70838879&mc_cid=353a7a44d6&mc_eid=8dae41d5bb )
這個作品就比較像是 Kemper Profile 那一類『音色照相機』式的運作邏輯,它網羅了近代有名的吉他手 (都是樂風比較激烈、極限走向) 所調校出來的音色,做成『音色包裹』在音色平台上運作。如果你還不想額外付費去取得那些樂手的簽名音色,那麼~ 原廠提供的基礎音色其實也還算全面。只是不同於前面那兩款『數位建模』的工作原理,這一款作品的『音箱模擬部件』是無法獨立出來、去支援第三方 IR 檔案的 --- 如果你試過了前面兩款作品,也嘗試過更換第三方箱體 IR 檔案,你就會知道這類型『照相機』式的音色取樣,在功能上會略顯侷限。不過~ 這種工作邏輯的作品音色,通常都有著更『拳拳到肉』的扎實感,或許,這就是不同的市場區隔策略吧?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品牌在前幾年都是提供免費的數位建模模擬音色,你可以從他們的產品線找到一款完全免費的『音箱頭模擬 + 箱體模擬』的套餐,那個兇殘的音色,在金屬界可算是赫赫有名得很啊!
以上。
當然!再一次,這些數位模擬的產品,在彈奏的動態上,目前依然還無法超越實體的器材;然而,如果觀察過去五年數位領域演算法發展的質量,我覺得這個走向完全無法預測它的極限;又如果再加上類比環境所有周邊設備的考量,以及工作時段、地點的機動性,整體說來,我覺得趁現在來瞭解一下這個世界展現的趨勢,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選擇。
而且!第一,它不用出門就可以取得。第二,你很可能根本不會花到錢。第三 ……
啊~ 放假就是要彈吉他、研究器材、修練武功啊!啊~ 不然勒?
「steve vai wiki」的推薦目錄:
steve vai wiki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10
在前文中關於編曲的思考順序,我下了一個很偏見式的定義:『 影響一個流行音樂編曲的最重要因素,不是來自於旋律所建構的『和絃』,而是【節奏】』,而『節奏』這個概念,除了意指『Rhythm』的設計之外,它隱含的效應,是指整個音樂『Groove』的好與壞。固然在某些速度比較快、或形式比較特定的音樂(譬如 Rock style 或舞曲),我們很容易理解『節奏』的必要性,但其實這種『注意Groove設計』的觀念,在比較舒緩或速度較慢的歌曲中,它可能還更需要仔細琢磨,才能在相對綿長的音樂呼吸中,仍然維持著一種良好的律動感、推送著音樂在時間軸上的進行。
讓我們先聽一首來自美國鄉村歌手John Denver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84%E7%BF%B0%C2%B7%E4%B8%B9%E4%BD%9B ) 在1966年發行的名曲『Leaving on a Jet Pla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4hsC0nRvZM
在這種非常基本的鄉村音樂『節奏』中,木吉他的根音一直在第一拍與第三拍執行著『重音』與『次重音』的穩定角色,讓John Denver的主旋律線能夠『相對』更自由地用『圓滑線』(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93%E6%BB%91%E7%B7%9A ) 或『切分音』去詮釋歌詞本身的語意情境,來構成這首優美動人的抒情傑作。
但~也來聽聽看這同一首曲子在1998年電影『世界末日』(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mageddon_(1998_film) ) 中由加拿大歌手Chantal Kreviazu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ntal_Kreviazuk ) 的改編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t2G71uT1M
隨著音樂拍分與節奏的改變,一個原版在八分/十六分音符基底的結構,改換成帶有 Shuffle beat 的二十四分音符的色彩,搭配上整個電影情節的推演,讓這首詞意也轉換為一種憂鬱哀傷、不祥的暗示。
兩種版本,速度變了、節奏型態變了,所呈現的音樂意義也完全不同了;當然,這兩個版本在和絃的使用上也有若干的出入,但你第一個會注意到的音樂元素,仍然是來自『節奏』、或是『Groove』的差異---你會發現你的身體的『擺動』方式完全不一樣了。
也許我們可以這樣看:流行音樂的編曲,就是應該要讓聽眾在聆聽的音樂的過程中,非常自然而不刻意地,隨著音樂的節奏擺動他們的肢體或身體,因為在那樣的情境下,聽眾其實已經『融入』在你所設計的『Groove』裡,因此,其他相關的音樂資訊,可以有更好的傳達效率,來讓聽眾在更好的『環境』中,去接受整個音樂包裝的核心---『詞、曲』,所傳遞的情感,而更有效率地達成『感動』的要件。
那麼,一個『好』的節奏,應該如何被訓練而產生出來呢?我的見解很簡單:在走路的過程中用嘴巴唱出來。
[二. 關於編曲可以想想的幾件事_07] ~時間_07//Rhythm_02
很多音樂學習的初步階段,甚至在這個專頁的前面一些文字敘述,都提到了『節拍器』練習的重要性;但~我相信在開始接觸節拍器、要讓自己維持一種『恆定』的機械運動 (彈奏) ,大多數的學習者都會感到很大的挫折---至少我自己就是。一直到某一個牛角尖的深度之後,我突然意識到:其實在正常的狀態下,我的心跳與呼吸 (在不刻意的注意之下) 會維持著一種恆定的『頻率』,來維持我的生命狀態;而當我們很自然地在走路的時候 (不是急著趕上下一班捷運或什麼的時候) ,我們的步幅、步伐,也會很自然地維持著一種恆定的速率---你很少會在走路時表現出一種忽快忽慢的狀態---,其實,那就是一種『Groove』!如果我的每一個步伐都是自然恆定的,我可以將它視為一種切割時間的工具,如果我在每一個步幅中、在心中平均地默念『1、2』,我其實就是在走路的過程中練習著八分音符的『時間感』;我如果在每一個步幅中、心中平均地默念『1、2、3、4』,其實我就是在走路的過程中練習著十六分音符的時間感。
你應該都做過這種事: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或是在軍訓課、部隊裡被要求學會『唱歌、答數』,其實~你已經很自然地被潛移默化學會了非常自然的時間分割,只是你沒有想過拿來用做音樂的基本訓練。一直到現在,只要我是在走路的狀態,我都會在步伐間練習著『1234、2234…』、『123、223…』、『123456、223456…』、『1x34、22x4、323x、x234…』等等這些看似無聊、但組合千變萬化的拍分切割時間感的基本訓練。我當然不是說…所以如果你徒步走完了環島一周,你的彈奏就立刻可以合得上節拍器的無情,但我可以保證的是,這樣的觀念與練習,一定可以提高你在彈奏樂器時所需要的時間感切割精準度。
那~~~怎麼去『唱』一個節奏呢?
看看這個文字敘述:『咚次搭次、咚次搭次、咚次搭咚、咚次搭次』,不論妳用多快或多慢的速度,恆定地唸出了上面十六個字,其實,你已經唱出了一個非常基礎的兩小節節奏『Pattern』!我們把『咚』看成一個大鼓的聲響、『搭』看成一個小鼓的聲響,而『次』視為一種Hi-hat會類似的高頻打擊樂器,把這個類似口訣的文字組合起來,你這一生到目前為止所聽過的流行音樂,可能有1/3以上都可以套用進這個基本的節奏pattern裡。
而這種看似玩鬧的音樂練習方式,甚至發展成一種專門的音樂技能---『BeatBox』(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atboxing )!
高級示範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NZBSZD16c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2CLjBKIjn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GbfD4e2wRo
在這三個看起來越來越不可能的連結裡,不論這些傑出的音樂家用口唇、口腔製造出多少種的聲響、多少種複雜的節奏組合,他們對於如何讓聽眾理解當下樂段的『重音』位置的理念都是一致的。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些高段的音樂表現,也都是從最基礎的地方開始練習的:
基礎練習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wvUZZxy1-w (這個系列有四個短篇連結,可以依序觀看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_UZj9mUL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jLaQItQ4S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H1tncGJa6c (這三個依序的連結,我覺得非常實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3-UfEuHqcg (這些『口訣』類型的資料很多,不妨繼續挖掘。)
在上面幾個基礎教學中,一樣是把節奏組先看成三個元素:大鼓、小鼓與 Hi-hat,然後來學習如何組合這些元素成為一個一個有 Groove 的 Pattern。但不論是初階或進階,Beatboxer 在呈現這些音樂元素時,都必須維持著一種恆定的時間感,然後才能去切割、用不同的聲響去建構整個節奏,並且能讓聽眾抓得到他們設計的節奏型態重音。
這類型的練習,其實在你走路的過程中就可以非常有效率地去練習!你只要能維持住恆定的時間感,你就可以自由、任意地去做各種節奏的組合變化;當你覺得『唱』出了一個很不錯的 Pattern,請立刻用你的行動裝置紀錄下來,然後回到家裡後,用Midi的方式將它們 Key 出來,成為你的音樂資料庫。
於此同時,我會非常建議你,找個二、三十首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將音樂中的節奏組也試著唱出來,一樣用 Midi 的方式紀錄下來,一方面可以擴充自己的節奏資料庫,更重要的是,可以分析別人在不同的音樂型態裡,會如何去建構他們的節奏性,找出彼此的異同點,試著想想如果是自己來重新設計,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與實踐的可能。
這樣,當你拿到一個原始的歌曲Demo、需要你去做從零開始的編曲工作時,你會更有效率地『發想』出一個適合於當下旋律線的基本節奏。
對於樂器的彈奏,或是編曲的執行,無非都在追求『形意合一』的狀態:『形』,是指外在的、物理性的『操作』,它涵蓋了對於樂器硬體的瞭解與肌肉的熟悉、記憶;『意』是指所有一切內化的、化學性的心智鍛鍊,總其名,可謂之『想像力』。容我再次引述 Steve Vai 先生所提到的『練習(鍛鍊)你的想像力』這句話,因為,在音樂學習的道路上,唯一會阻止你進步的,就只是你『停止』了想像。
共勉之。
steve vai wiki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09
前文用『切分音』與『休止符』,試著來界定、解釋關於『Groove』的基本元素定義,但這些個牽涉到『拍分』的基本元素,其實都建立在一個隱性的因素之上:『可預期的、穩定的時間感』。而當『切分音』、『休止符』用一種模組化 (Pattern) 的形式出現時,這兩個元素就會共同組成一個在音樂世界裡極為重要的結構:『Rhythm』!
[二. 關於編曲可以想想的幾件事_06] ~時間_06//Rhythm_01
『Rhythm』!這個字詞應該怎麼翻譯呢?『節奏』~恐怕是第一個會浮現的中文譯詞;但如果你真的用Google翻譯來看,它最標題顯示的意思是『韻律』(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safe=off&ei=KQV_WvGsM8qn0AS31KH4Aw&q=rhythm+%E7%BF%BB%E8%AD%AF&oq=rhythm+%E7%BF%BB%E8%AD%AF&gs_l=psy-ab.3..0j0i5i30k1l9.22874.27909.0.29006.7.7.0.0.0.0.114.508.6j1.7.0....0...1c.1j4.64.psy-ab..0.4.315...38j0i67k1j0i30k1j0i8i30k1j35i39k1.0.s5Zm1lAi1bY ),而『韻』、『律』兩個字在中文的意涵裡,恐怕更偏向『母音』(重音)與『音高』這兩者的混合、而不單純指『節奏』(『韻』~ http://www.zdic.net/z/27/js/97F5.htm ,『律』~ http://www.zdic.net/z/19/js/5F8B.htm )。
說起來,『Groove』、『Pattern』、『Rhythm』這些英文名詞,要找到適切的翻譯,恐怕還是得要用英文的思考,才能求得更全面的認識: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E8%A9%9E%E5%85%B8/%E8%8B%B1%E8%AA%9E/rhythm ,但其實這些我們『似懂非懂』的音樂定義,不單是在英翻中的過程中,我們取巧地『以為自己知道了』,事實上,即便是在英語系統的音樂教育認知中,也存在著這些難以用文字定義清楚的窘境。下面這個用『What is Rhythm』所搜尋出的連結,在解釋『Rhythm』時就聊到了上述的困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EtvJ0WwRdQ 。
不論我們究竟是不是真的能理解『Rhythm』所應該代表的意思,這個連結在一開始就簡單扼要地示範了沒有節奏元素的音樂,即便那是你早就耳熟能詳的古典曲目,你還是無法分辨出來;但一旦加入了節奏 (拍分、輕重音、休止符),你立刻就能辨識這個音樂。然後在影片中,解說者提出一個科學的問題:如果單純只有『節奏』,還可不可以算是音樂?他提出的見解是:作曲家Steve Reic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eve_Reich )所寫作的一首只有用到『拍掌』(Clap)的作品,對解說者而言絕對是足稱音樂。我們趕快來見識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zkOFJMI5i8 。
這個Youtube連結的高明之處,就是用視覺的方式讓我們瞭解作曲者的巧思:兩組樂手在一個以3/4拍分、一個小節的固定樂句重複演奏形成一種Pattern,而每八個小節,A組的樂手會將這個固定樂句往後移動半拍,來對比B組樂手的固定樂句,並且循環延後,形成有趣而複雜的節奏組合。這算不算是音樂呢?我覺得作曲家用非常簡單的元素,說明了自身在非洲音樂浸淫研究所得的學養,當然絕對是非常有創意的音樂!而如果希望在這樣的元素之下,還能有更『旋律化』的音樂呈現,那就請聽聽看這首由King Crims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ing_Crimson ) 這個恐怖音樂組織在1981年的專輯『Discipline』的唱片A面第二首傑作『Frame by Frame』所做的相同手法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M2vUWVKeSM&list=PLbouzmFCyUKYYOS42n25qm-N6RtZAp8ft 。
在前奏中,吉他手Robert Fripp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Fripp ) 利用了兩台盤式錄音機所建立的Tape Delay效果,讓一個重複的樂句經由時間延遲的方式,同樣做出一種『樂句錯位』的切分感,帶來一種在和聲上非常嶄新的聽覺經驗 (不好意思!我是說在1981年---30年前耶!當然~後來的U2吉他手Edge,也大量應用了類比、數位的Delay混合,讓簡單的樂句彈奏,被建構成巨大的音牆;但…我還是覺得Robert Fripp要去計算兩台盤式錄音機的錄音頭與播放頭的距離去達成正確的Delay時間,難度高出許多!)。
其實,在這些音樂範例裡,都存在著『時間』的作用,我們再回到第一個影片連結的開始,一組音符在沒有節奏感的演奏之下,似乎比較難以感受到『音樂性』;但單純只存在的節奏 (如第三個連結),卻可以感受到一種明確的音樂意圖,在此,我想表述一個關於流行音樂編曲的極端意見 (以下純屬我個人的固執偏見):影響一個流行音樂編曲的最重要因素,不是來自於旋律所建構的『和絃』,而是『節奏』。
很多時候,我們明明寫了很漂亮的低音線條以及內聲部,它們與主旋律所形成的和絃也好聽到不行,但為什麼整個編曲就是有點兒提不起勁兒、甚至音樂進行到一半,就覺得好像快睡著了?因為~那就像第一個影片範例一樣,這些旋律性的元素,缺乏了『節奏性』的動能。
…『可是~我也知道切分音、也知道休止符,那還要怎樣纔會讓音樂有節奏性呢?』
請容我用下面這個應該是小學生音樂教育的影片,來定義一下我們手邊的這些音樂字詞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AtCL7N91M 。這位和藹的老師絕對不是來侮辱大家智商的!請看看她多麼簡明地用『Sound』與『Silence』就解釋了音符存在與休止符的關聯性;而最後一句話:『Rhythm is a pattern of sounds and silences』,應該是我所能找到的最言簡意賅的音樂定義了!如果你已經很有耐性地看完了這三分多鐘的簡易說明,那麼,請再花個5分22秒,來看一個可以讓你『耳目一新』的節奏詮釋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UphAzryVpY !
『碰』!請再回想一下當你看到『Rhythm』這字詞時,心中所以為的理解是什麼?而這個影片是如何巧妙地將各種音樂型態的輕重音、休止符、重音位置做了如此高明的解釋!我們可以思考的是:那麼,當我在安排旋律時建構的和絃所應該出現的位置,究竟是一成不變的在每個小節的第一拍,還是應該要考慮現在我們所設計的『節奏』,來讓和絃出現在比較巧妙、有趣的位置呢?
真正的問題是:在編曲的時候,是應該先考慮『節奏』這個元素,還是『和絃』呢?
我很希望你會被我導引到那個『我的偏見』的位置。
而如果你真的被導引到這個『偏見』的認知,究竟好不好呢?我想請出現代吉他大師Steve Vai先生在幾天前釋出的音樂理論講學影片來試著回答: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qSB0lPJG8 。
Vai在一開始先簡單地用吉他來示範如何在『聆聽』節奏組的狀態下去『Lock』住節奏,然後怎麼在這個狀態裡『自發性』地建構其他的音樂元素。但~這都不算是這個影片的重點!重點是在中、後段,他用了很長的時間去詮釋了類似哲學的音樂觀點---他好像說了很多,又像是什麼都沒說---,我超級敬佩這樣的導師!因為,一切都是觀念,而觀念…永遠都是那麼……需要緣份的。
但至少,我可以推崇其中一句話,來做為我們在音樂工作上的基本起點:『Exercise Your Imagination』!什麼意思呢?以及~我們花了這麼多的時間來知道這些『觀念性』的事物,對於我的音樂編曲又有什麼幫助呢?
在下一週,我們『也許』會開始討論一些務實的入手法門之前,我很祈願你能花更多的時間、真的好好地看一下Steve Vai先生的這支影片,其實~很多的答案都已經在裡面了。
祝音樂冒險旅程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
後記1. 關於King Crimson吉他手Robert Fripp所使用的這種時間延遲技法,甚至被稱為『Frippertronics』這個專有名詞;而國外就是會有死忠樂迷兼器材控,認真地將這種在當年極有想像力的操作模組給複製了出來。在這裡轉貼分享,除了對於這位樂迷先生的研究精神表達敬佩之意以外,也有一點感歎、唏噓在那些個年代的音樂家們,為何能夠有那麼難以想像的實驗性與創造性,留下這些偉大的音樂資產,卻又似乎荒蕪在歷史的記憶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5OMrB9Opjg
後記2. Steve Vai先生的哲學觀點,的確與東方文化若合符節;幾年前他曾來到臺灣花蓮,舉辦了一個很有啓發性的大師班講座,也因而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但這些掌故軼聞,還是留待下一次再聊吧。
steve vai wiki 在 Steve vai - Artist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史提芬·范(Steve Vai,)是美國著名搖滾結他手、作曲家、歌手、製作人、養蜂者及 ... 其職業始於1980年為<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8%98%AD% ... ... <看更多>
steve vai wiki 在 Steve Vai - "For The Love Of God"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Steve Vai performs "For The Love of God" live with the Holland Metropole Orchestra, 2005, featuring orchestration by Chris Opperman. ... <看更多>
steve vai wiki 在 Steve Vai - Wikipedia - Pinteres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7/mar/2012 - Steven Siro Vai (born June 6, 1960) is a three-time Grammy Award-winning American guitarist, songwriter and producer who has sold over 15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