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https://wiki.bash-hackers.org/howto/redirection_tutorial
本篇是個 Linux 相關的教學文,專注於透過視覺化的方式來教學到底 shell 上常常使用的 >, 2>&1 等差異是什麼。
舉例來說,你能不能清楚的說出下列兩種用法的差異,實際上 fd 到底會怎麼運作?
1. > file 2>&1
2. 2>&1 > file
亦或是某些 shell script 常看到 exec 2>log 到底是什麼意思?
本篇文章解釋得非常清除,透過 /dev/pts 這種 pseudo terminal 為起點,將 0(stdin), 1(stdout), 2(stderr) 三個 fd 給視覺化呈現。
基於這個概念開始探討下列不同指令實際上 fd 會有什麼變化
# Simple Redirections
">" 應該是最為簡單也最廣為人知的用法,command > file 的方式將輸入(stdout)給導入檔案(file)。
那加上數字後會有什麼變化呢? 譬如 command 1>file, command 3>file ?
下一個不能不知的就是 pipe 的概念,透過 pipe 能夠組合出各種指令來解決問題,到底 pipe(|) 的過程中這些 fd 是什麼變化?
# More On File Descriptors
另外一個很常被問到的用法就是,有沒有辦法將 stderr 跟 stdout 一起輸出?
這時候可能就會看到 1>&2 2>&1 等各種答案,那到底這些語法的背後是什麼意思?
非常推薦所有人都仔細閱讀這篇文章重新複習/學習這類型操作的底層變化。
「shell script 列 出 所有檔案」的推薦目錄:
shell script 列 出 所有檔案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這篇文章的內容比較主觀,是作者列出自己認為 DevOps/SRE 2021 需要注意的工具
1. Managing Cloud Services via Kubernetes CRDs.
三大公有雲廠商目前也都推出透過 CRD 的方式來管理 Cloud Services,譬如 AWS Controllers for Kubernetes, Azure Service Operator, GCP Config Connector。一旦這些工具逐漸成熟,管理人員可以使用管理 kubernetes 的方式一併來管理相關的雲端資源。
個人看法:目前大家習慣用 Terraform, Ansible 等 IaC 等工具來管理,如果往這個方向走去,等於就是逐漸使用一個方式去管理一切。
此外也滿好奇最初的 Kubernetes Service Catalog 搭配 Broker 的方式其實也已經可以用 Yaml 等方式來管理雲端資源了,沒有仔細看 Service Catalog 目前的發展狀況,這兩者的差異有哪些
2. Pulumi
Terraform 作為 IaC 工具的龍頭老大勢必會有挑戰者對其虎視眈眈, Pulumi 這家公司就是挑戰者之一,該公司的產品提供的 IaC 工具能夠採用常見的程式語言來撰寫,避免所有開發者都要額外學習全新的 DSL。此外 Pulumi 今年度也有推出自己的 GitOps 相關工具,不過儘管如此,目前其使用社群都還是不及 Terraform.
個人看法: 當 CDK + Terraform 整合逐漸穩定後, Pulumi 的特色就會減少一項,這場戰爭目前還是看好 Terraform
3. Terragrunt & TFSEC
Terraform 因為其開放原始碼社群的緣故,有愈來愈多的整合工具來幫忙 Terraform 去處理不同的議題,這種合作模式會讓 Terraform 的功能愈來愈強大。 Terrafrunt 則是一個用來管理大型 Terraform 專案的好工具,能夠幫助開發者更友善的管理眾多設定檔案。此外 TFSEC 則是一個針對安全性議題的整合工具,幫助開發者透過靜態分析的方式去檢查當前 Terraform 的內容是否會有潛在的安全性問題。隨者 DevSecOps 的概念慢慢出來,開發與維運者也要多注重些關於安全性的整合工具。
4. Tekton
CI/CD 市場上能夠選擇的工具實在太多,而 Tekton 則是一個基於 Kubernetes 的 CI/CD pipeline 系統,相對於大部分的系統是透過單一 Yaml 去描述 Pipelin, Tekton 則是透過 CRD 的方式於去定義每個 Stage,其帶來的好處就是相同的 stage 可以重複利用,不需要針對每個 pipeline 都去重新設計
個人看法: Tekton 的架構有好有壞,隨者所有的 stage 都變成單一小CRD,管理者想要一目瞭然整個 pipeline 變得非常繁瑣,使用上也常搭配 JenkinsX 來提供複雜的 CI/CD 功能
5. Trivy
如同前面提過,DevSecOps 的概念出來後,任何部分都要去考慮安全性,而 Container Image 本身也是個不容忽視的地方。因此也有不少的開源專案針對 Container Image 來進行掃描與偵測。有些 Contianer Image Registry 直接整合相關的掃描工具,自動掃描所有更新的 Image 並且提供報告給管理人員。 掃描工具諸如 Trivy, Falco, Clair, Anchore Engine 等都值得大家多多注意。
6. ShellCheck
儘管現在有愈來愈多的工具幫助開發者來管理整個叢集,然而 shell script 的定位還是不可動搖,太多時候我們還是需要自行撰寫相關的 shell scrtip 來完成一些任務。 ShellCheck 則是一個針對 shll script 的靜態分析工具,透過 lint 與常見錯誤等分析,讓開發者能夠寫出有更好品質且更好維護的 shell script.
7. Litmus
2011 Netflix 提出 Chaos Monkey 這類型的環境檢測工具,這方面的議題就沒有減少過,即是到了充滿 Kubernetes 的今日,還是有不少的開源專案或是商業平台在提供這方面的服務,譬如 chaoskube, kube-monkey, PowerfulSeal 以及 Gremlin.
作者這邊想要強調另外一套更容易使用且容易擴充的專案 Litmus,該專案基於 Kubernetes Operator 的概念去開發,透過 ChaosEngine, ChaosExperiment 以及 ChaosResult
原文: https://medium.com/dev-genius/technologies-tools-to-watch-in-2021-a216dfc30f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