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以色列公司,正在徹底改寫'全球貨櫃運輸'
因為貨櫃重量之虛報而造成的海難,以及在全球貨櫃場(碼頭)所造成的事故”:
(1)2006年一月,P&O Nedlloyd Genoa在裝船中造成甲板貨倒塌
(2)2007年二月,MV”Limari”在Damietta港,裝船中貨櫃倒塌
(3)2007年一月,MSC Napoli在英倫海峽航行中船身折斷
(4)2011.2.25在澳洲達爾文港,超重貨櫃墜落,2個工人死亡
(5)2011.6月貨櫃船Deneb在Algeciras甲板貨因船隻傾斜入海
(6)2013年6月17日MOL Comfort在葉門外海船身折成兩段
2016年7月,國際海事組織(IMO)發布了一項強制性要求,要求所有的貨櫃要提供”秤重”及準確的VGM" VERIFIED GROSS MASS",並於2016.7.01實施. 新修訂的SOLAS 公約規定貨櫃必須稱重,並將經核實的重量(即VGM)報給船舶經營人及碼頭運營商。VGM為託運人,船舶帶來大幅成本支出,及額外工作.然而最近這一切可能因為一家以色列實驗室的專利而為貨櫃運輸帶來”革命式的改變”
Contopia Labs,由以色列內蓋夫本古里安大學工業工程和管理系的Rami Pugatch博士領導,該實驗室的業務部門將由Loginno創始人Amit Aflalo擔任主席。
Loginno的專利技術,是它將利用傳感器在貨櫃通風口中的位置,將貨櫃的聲學和振動結合在一起。來測量重量,當然,這種傳感器也可同時結合GPS位置並藉由網路上傳至各有關單位.
有人預測,這即將成為“運輸業的Google”, “這是關於改變遊戲規則並為整個多式聯運物流鏈提供價值。使用托運人到港口,碼頭,保險公司,海關和國土安全局,每個人都可以使用智能貨櫃更加有效地運作。”
該中心將把研究重點放在”實時”貨櫃庫存管理,港口和船隻連接以及數位貨櫃密封的新技術上。
此計劃的一部分,他們於2019年6月通過競賽選擇巴西Log-In Logistica作為世界上第一家將其全部20000個貨櫃船隊 轉換為完全智能的支持IoT的航運公司。 。
Log-in Logistica擁有這項最新專利的稱重技術,也將是第一家提供Loginno獨特的SOLAS VGM稱重服務的運輸公司,從而為其客戶和合作夥伴帶來更多價值。Loginno目前正與行業領導者(例如Navis,勞氏船級社,以色列航空太空工業,微軟和Marlink)合作開展多個項目。
利用密閉空間中的聲波與共振,來計算貨物之重量,對海運界來說,其功能不僅僅是重載船的應力安全性,對於虛報謊報貨物,也可藉重量之比對而使其”現形”.物理,數學等”理科”的威力,還真不止於”理科太太”.
solas vgm 在 海洋首都中的航海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超大型貨櫃船之"罩門"
商人追錢,立法者追(規範)商人,三者繞圈追著跑,永遠追不上!
自從船東們發現亞歐線20,000teu的貨櫃船比14,000teu的貨櫃船,在成本上有USD500/teu的優勢之後,就有人開始對22,000teu的ULCs連下9條訂單.
法令趕不上實際!在全球超大型貨櫃(ULCs)兩個有關"安全"的議題上:
(1)虛報或謊報貨重,導致船舶縱向結構之強度不足,進而導致斷裂.雖然SOLAS隨後以VGM之規定(貨櫃之過磅取證),NK船籍協會也以加強縱樑作為彌補,但實際效果仍有待實戰之驗證.
(2)火災. 多數問題是出在貨物代理業對於貨品之認知與申報
生活中我們經常用的東西,比如手機電池、卸妝水、修正液、染髮噴霧劑、指甲油、打火機等,雖然未必含有有害物質,但是卻都屬於危險品。 多數乒乓球是用一種叫“賽璐珞”的易燃材料做的,屬於4類危險貨物,這類乒乓球不僅易燃而且燃燒速度非常快!賽璐珞裡面硝化纖維佔了70%,而硝化纖維是製作TNT炸藥的原料! “賽璐珞”材質的乒乓球熔點僅為110℃,一塊放大鏡就能點燃,從點著到猛烈燃燒僅需幾秒,而且燃燒時像噴火一樣。運輸這類乒乓球一定要進行危險貨物申報!
重點在於:貨櫃船在大洋,沿岸,或港口中發生火災時,因為甲板貨太高,消防船水柱之揚程已追趕不上頂層甲板貨之高度,所以在大洋中或是近岸航行發生火災時,就靠老天爺了.
(3)我的感覺,船上火災還是要靠船員自己救
10月3日,一艘由 Tanjung Pelepas開往鹿特丹的超大型貨櫃船"MSC London",長度/399米,總噸位/176490,船寬/54米,在西班牙外海甲板貨起火!
船員海上救火三原則: 宜早(瞭望仔細);宜快(平時多演練);宜全力(殺雞必用牛刀).
問題是"工具夠不夠"(這就是需要IMO在SOLAS中另章規範),機艙中超大型幫浦,加上主甲板上的加壓幫浦,及覆蓋全船的"滅火槍". 以目前的工程技術來說,救火設備之不足,應該是不為,而不是不能.
#ULCs #SOLAS #ULCsFire
solas vgm 在 海洋首都中的航海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VGM的實施,再次考驗各海運國家將"國際法規"內國化(National
Regulation)的能力.
近年來數起重大海事案件的原因,不約而同地都指向一個原因:那就是"每個託運的貨櫃到底有多重",以前是隨託運人自由心證的"申報",他講了算數.然而隨著貨櫃船急遽的大型化,一個30噸的貨櫃"申報"為10噸,對一條1000teu 的貨櫃船來說,也就是兩萬噸的誤差,仍在主結構鋼樑之承受範圍內;但是大型化以後這種誤差對一條一萬teu的船來說,就是20萬噸之誤差,所以會有新船就折斷的案件連續發生.
因此國際海事組織(IMO)就在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第六章第二節中規定:所有託運之貨櫃必須提出"整櫃重量"之書面證明,也就是每個貨櫃都要過地磅稱重.這就是Verified Gross Mass(VGM),但因為牽涉過廣,沒規定開始實施的時間.
每一個國際公約都要靠其成員國將他"制定成國內法"(這就是"內國化")以便執法時有所依據.不會在台灣通過,但到外國卸貨時出問題.
海運界最近新的規定連番出台:廢船解體安全規則,壓艙水換水公約(BWM),貨櫃稱重規定(VGM)....國內現在是萬里無雲,沒事!
據稱Maersk Line準備於今年七月一日起首先推動以下列幾種方式開始實施: “receive submissions of the VGM from shippers in the usual manner, ie via mymaerskline.com, industry portals, direct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and manually.”
#VerifiedGrossM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