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自己沒感覺,也許是因為你太有感受。
近期在看這部韓劇,片名很有意味” It’s okay to not be okay.”(文法不對吧?還是為了要呼應劇情,不好也沒關係?),中文翻成「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身為心理學愛好者,當然不會錯過。
其中一集(沒要爆雷請放心)讓我印象深刻,男主角敍述女主角像空罐頭一樣的不清楚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感覺時,我被女主角的表情觸動了心中某部分。那股「你以為我的沒感覺,其實是因為我太波濤洶湧、太有感受,以至於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只能以切斷來保護自己不再受傷的假面,日子久了我就會從假裝到真正感覺不到感覺了。」的強烈執拗,豈是一個旁人(outsider)能懂的?
想起了我唸書時也有很強烈的「感受不到自己感覺」的時期,那個時候我的人生就像是罐頭訊息一樣大量且不斷重複,沒有知覺也沒有感覺。我印象很深刻,自己常覺得自己沒有感覺,不知道快樂是什麼,也沒有不開心,但也並不開心。就像忘了加鹽巴的青菜豆腐湯,平淡無味但也不至於食不下嚥。想想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思考活著及存在的意義,也在年紀很小的時期就有情緒上的敏感度,卻呈現無感的狀態。
以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的人格發展理論來看,一個人自發性的有機體評價歷程(Organismic valuing process)若是受到父母條件價值(conditions of worth)的影響,就會內化為自己的自我概念,而有不一致的負面的感受,如:低真尊、負面自我意象、不真實、焦慮、憂鬱、不適應行為,而無法成為一個充份發揮功能的人。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我們因為要獲取父母的肯定、接納、支持與愛,而必須放棄自發性的情緒、感受或行為時,就有一部分的自己被排斥隱藏起來,然後我們會載上面具裝扮成那個社會、家庭或自己期待中的樣子,而離真正完整的自己愈來愈遠。人的痛苦,幾乎由此而生。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經驗自己的經歷,體會自己真實的感受,也完整如實地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那麼與自己和諧一致時,便不會有與自己不一致時而產生的痛苦了。
回到劇中,男主角就是因為兒時體驗不到被接納及支持,反倒被冀望為照顧高功能自閉障礙哥哥的附屬品,而失去與內在真實自己接觸的機會。扮演成母親期望中的樣子,也擔起自己內化概念中負責任的弟弟角色,卻一心只想要被疼愛。如同女主角的畫本裡的結語:「到底孩子要的是食物,還是母親的溫暖呢?」,他的痛苦來自於真實我與理想我的差距。
#男女主角對看時間實在太久
#裡面的童話故事都好有寓意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