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瑪衝浪板評測
夢裡才有的青蘋果高CP每日用復古版
NSP x Laguna Bay:#SleepWalker 9’4
請體諒本次文字量大包括前世今生
不少浪人對NSP印象停留超強塑鋼板
自從獲得新加坡投顧公司進場
已是起飛的嶄新衝浪板研製集團
來自夏威夷的NSP奠基於2001年
全名New Surf Project(NSP)
希望打造全新衝浪板計畫
成立Shapers Union與一流大師合作
包括夏威夷Carl Schaper(過去Bonga御用)
澳洲的Tully St. John與
Kym Thompson,Marcie O'Neill等
大多數NSP新產品使用CSE製程
CNC切割EPS為內芯可兼顧規格化與強度
與Laguna Bay聯名的Sleep Walker
是由來自澳洲的Tully St. John設計
材質維持傳統PU非EPS製程
強調適合日常各種浪況
實際在台灣北東西岸體驗兩個月後
有一些小心得與你分享
特色長處:
關鍵字是質感、鬆、彈性、規格化生產
板型上頭尾薄、深底凹槽、邊緣利、中段極厚
再強調一次由玻璃纖維材質製造
可做出複合材質很難做到的超薄頭尾
質感上透過眼睛欣賞就會懷孕
彈性亦是複合材質感受不到的活躍
越浪能讓你感覺是活的,富有生命力
板身厚達3寸擁有大浮力讓划水輕鬆
搭配剛好重量(7.38KG)與稍寬的板幅(23.25)
帶來妥當當穩定的安全感
少有機會在量產品上見到深長單一Concave
非裝飾有著實際駕乘幫助
在水面上幫助抬升極端明顯
板緣50/50設計有好有壞
表面拋光做工頗精緻用料不錯
遮住商標、細節應落在台幣5~6萬等級
拜進口商達叔佛心售價為36000(不含FIN)
大廠規格化生產理論上更有保障
首批內測搶先體驗發現舵槽安裝小問題
已反映廠家獲得修正,之後應該更安心
玩法感想:
借到手是9”4長度
寬又薄設計搭配單舵有復古味道
需要放慢節奏、拉高身體、集中重心
#讓它帶著你走…
它有自己的想法別硬凹腳開開
所有動作都提早準備
#板尾比板頭翹是澳洲板特色
追浪趴後面些即使浪捲都不怕丟
浪小板尾薄又翹需要壓低重心往前趴
板緣+板尾設計比想像中的lose(鬆)
在浪壁上非卡死拉不出來
反而有點船底輕鬆轉向感
斜跑適合整體站前面些保持續航力
優點是轉向不費力
缺點是浪快又大的時候相對咬不住
適合浪型:
#一人以下緩浪
北海岸與西部南部浪況非常適合
快又捲的東岸夏天可以
趨近鏡面浪可完全發揮優勢
風大跳跳浪雖然有玻纖彈性+concave
仍然極度考驗控制能力
適合對象:
各種程度玩家
#尤其人生第一張單舵長版
容錯度非常大,沒有板型帶來的癖性
卡住穩定性高練走板非它優勢
價格、易於轉向、練習抓重心才是它的長才
題外話:
大廠統一生產VS客製化訂製板
這是個很弔詭的命題、沒有孰優孰劣
#一切看玩家的程度而定
當你是有經驗的老玩家
客製化帶來的稀有耐玩保值度是考量點
當你還在努力培養經驗
#客製化或太小眾的玩具不等於厲害
因為客製化的另個面向就是差異性高
即便同樣的板型,
隨著代理商外文程度,當地浪況好壞
溫度濕度甚至削板師女朋友心情…
#每一張都會有差異
可能是尺寸,重心分布,板緣角度
甚至到港開箱才發現根本不是你的都有可能
削板師通常都是浪人嘛~總是比較隨心所欲
#量產品可有效避免這狀況
發泡統一生產、切削規格相同保證出錯低
覆蓋其上的纖維與膠的形狀不至於跑太多
讓溝通成本導致的錯誤降到最低
#穩定的品質讓浪人專心在技巧提升上就好
這就是NSP或其他大廠想幹的事
再強調一次客製化不是不好
#是要有心臟當作健達出奇蛋
綜合分數:
每項滿分10點,各評比互有衝突非越高越好
僅方便做另種判斷跟比較
容易上手度:9(容錯率很高)
板控炫耀度:6(CP值+原廠產量不足)
購買難易度:8(這個價格又是大廠划算)
強壯堅硬度:3(Poly亮面+板尾薄要照顧)
板頭駕乘度:6(很挑浪的位置)
甩來甩去度:6(比你想得靈活)
藝術收藏度:4(畢盡是量產品)
奇耙耐玩度:7(可以玩很久)
脫手保值度:7(數量不多+大廠)
攜帶便利度:4 (材質需要多點照顧)
總點數:60
品牌: NSP
削板濕: Tully St. John
板型:Sleep Walker (夢遊者)
材質:Poly
長度x寬度x厚度x浮力x重量
9’4 x 23 1/4 x 3 x 78.1 L x 7.38KG
9’6 x 23 1/4 x 3 1/8 x 83.7L x 7.79KG
品牌資訊:
NSP - Surf and Stand Up Paddle Boards
價格含稅:NT36000(不含Fin)
聯絡方式:
FB: 許永達 Holiway 哈樂維
Line:holiway-da
IG:holiway.da
達叔非常熱心推廣衝浪與電動腳踏車
他住在台中,西岸朋友找他老人家聊聊😂
小朋友還可以在他腳踏車場地玩得很開心❤️
照片攝影感謝 Chris Wang王大哥
與 范森sup教學俱樂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優依U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一次用eva做盔甲,poly+玻璃纖維太毀天滅地了又太累了 表面處理還有些地方需要克服,若收藏不須要擠壓道具的話直接用補土,這邊需要找出膠質表面處理的更好方式 優依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yueiolgame/ #夢幻模擬戰 #EVA盔甲 #cosplay #la...
poly 玻璃纖維 在 阿瑪 - Surfing Life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阿瑪浪板長期測試小報告
Finesurfcraft 板型:40 ounce
#相信讓你成為一位believer
品牌: finesurf craft by andrew warhurst
削板濕: Andrew Warhurst
板型:40 Ounce(40盎司)
尺寸:9’6”
材質:poly
削板濕資訊:IG: #finesurfcraftbyandrewwarhurst
價格含稅:NT48000
削板濕Andrew已經在業界超過16年頭
各大廠打拼很久後回到家鄉成立自己品牌
從短板、mid length 到三舵長板以及最經典的單舵長板都有特色
自己這張是經典40 Ounce
核心觀念為對古早加州風格致敬的作品
後續很多板型也都從此延伸
當初挑它就是希望透過傳統單舵長板
學習慢與鬆的風格
板身做工:
用色大膽,它色膏很通透適合大面積單色
可以很現代、可以很粉嫩、可以很女孩兒
#非常紮實
bing是復古派取向愛的細節控
MT色膏多到看不出玻璃纖維布
比湯瑪士年輕些、只是渲染不是它長處
特色:
比同尺寸其他品牌輕的重量
寬大又薄的板頭
非常長又深的板底凹槽設計
比想像中經典板型更翹的翹度
很利的板緣
很薄的方形板尾
很厚實的紅木龍骨
原廠fin設計剛好塞滿那個洞,緊緊的
感想:
入手接近一年、是真正長期測試
從沙灘到定點礁盤、大風到鏡面
腳踝到大浪、台灣各地都經歷過
各種丟板強度測試沒問題
40盎司很適合大些的浪尺寸
不挑風或皺皺海相
越有力捲的浪壁越能發揮它板頭抬升效果
沒這麼重的板身讓他有很好帶動的空間
反應在這麼長的尺寸中是最快的板型
#適合各種風格浪人接觸九呎六世界
玩法:
單舵長板主要分兩大方向路線
一種是頭大尾巴小 (noserider)
一種是頭小尾巴大(pig)
前者速度快需要減速技巧多適合定點浪型
後者速度慢需要移動製造速度適合沙灘浪
40盎司就是前者
起乘之後只要站在板身中段
剩下的就讓它自己跑
視情況調整身體前或後
身體是微調、腳步再配合
例如跑太快的時候
兩腳夾緊、上半身往後
還是太快
前腳向後交叉等著就是減速
確定跑過頭直接兩步後退配合身體切回
這樣的細微調整在40盎司上面不斷出現
也是不斷透過練習給你反饋的好老師
搭配10吋單舵
偏寬又大的板頭讓重心在前段
即使翹度大也容易追浪下浪
翹度大的好處是不怕抖浪或晚起乘
非常利的板緣50/50設計
#起乘後需要更多等待
浪壁拉起來才能咬住
如果不等待會一直往前跑
板緣沒咬住要走板會不停下墜
上上下下的加速動作對它是無用浮雲
移動到板頭附近自然爆炸快
寬大又薄的板身穩定性100分
在上面前前後後安定感過人
左右可以利用的面積很大就是塊塌塌米
好練習腳步移動的魔毯概念
浪壁位置選擇正確後
板頭會持續給出明顯抬升作用力
就算被白花蓋住依然可以穩定向前
薄又寬且角度利的板尾配合速度容易出現
對應蓋的快浪也可無畏lip
#是9‘6領域中全方位板型
適合浪況:
#對浪況非常不要求
各種尺寸浪型海相都玩的盡興
有經驗的浪人可以拿它玩大浪
推薦對象:
#講究cp值的消費者
這價格帶來的高品質年輕外觀不容易
對單舵板有興趣又怕太重玩不動
有單舵板卻沒對應大浪或反應快的板型
評分:
每項滿分10點,各評比互有衝突非越高越好
僅方便做另種判斷跟比較
容易上手度:7 (寬大板頭要習慣重心在前)
板控炫耀度:8 (顏色挑對應該10分)
購買難易度:3 (這價格根本佛心)
強壯堅硬度:7 (紮實尤其紅木龍骨)
板頭駕乘度:8 (會一直往上托著你)
甩來甩去度:6 (少數可以甩的9‘6)
藝術收藏度:7 (質感真心好)
奇耙耐玩度:6 (可以玩很久的老師級)
脫手保值度:8 (物以稀為貴、大家都不脫手)
攜帶便利度:3 (長又poly製要特別呵護)
總點數:63
很有澳洲風格的經典復古單舵長板
台灣區代理聯絡方式:
IG:#namiarusurfstudio
FB: 有浪嗎海浪工作室Namiarusurfstudio波あるサーフィン
華仔對各板型的特色與玩法體驗更深
直接請教的收穫絕對滿滿
這影片之前在漁光島拍的
讓我消費一下卡斯
他那天第一次玩這麼長的單舵也是輕鬆寫意
偏輕的重量真的很出色又關鍵
poly 玻璃纖維 在 Ryu-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FRP迷思,
其實一開始我在初學道具也搞不懂⋯
FRP是一總手法⋯不是材料
簡單來說,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的整體寫法就是纖維增強複合材料
最基本形成元素就是
(不同種類樹脂們)+(任何有纖維的材料)
=一個frp(纖維增強複合材料)
最常聽到就是poly+玻璃纖維
所以聽到有人說用frp灌模我都會黑人問號
frp都是用來翻模
基本上灌模就顧思議,就是用灌的
跟你灌水一樣,主要灌實心的東西(寶石啥的)
不過相對體積越大實心的就會越重而且越脆弱,但是就是方便而且快速。
那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人從淘寶oo家買來的道具在集運來的時候就斷了
(樹脂直灌,那比玻璃心還脆弱,折斷他都比折斷泡棉容易啊,重點還超級重,你的集運費用在哭泣)
至於翻模就是會有兩層基本的上下模然後一邊塗一邊黏纖維然後再塗然後打磨到天晃地老
基本上這是最基礎的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或者有高手要修正補完都行
poly 玻璃纖維 在 優依U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第一次用eva做盔甲,poly+玻璃纖維太毀天滅地了又太累了
表面處理還有些地方需要克服,若收藏不須要擠壓道具的話直接用補土,這邊需要找出膠質表面處理的更好方式
優依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yueiolgame/
#夢幻模擬戰 #EVA盔甲 #cosplay #langrisser #ラングリッ #魔化馬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