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Google
誰是世上最多人看的醫生?
答案是Dr Google。一不舒服就google,看了醫生再google,任何變化都google,可是同樣一種病,美國人和香港人會分別google出什麼?
《Your Medical Mind:How to Decide What is Right for You》裡描述了一位美國病人麥特:麥特是創投公司老闆,泌尿科醫生一直說「沒什麼好擔心的」只是檢查一下,卻突然發現前列腺癌,麥特無法再相信這醫生,開始上網google「前列腺癌」。
電腦出現了幾百萬條資訊,麥特選了比較可靠的網頁,例如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和美國癌症學會,但大多資訊都是治療的客觀資料;他想知道那一種方法比較有效,開始去看醫學期刊上的文章,然而很快就看不下去:資料太多、技術名詞看不懂、不知道那些是有關自己的病情;於是他去書店買了一堆討論治療前列腺癌最新理論的醫療書籍。
麥特根據資料找到更多治療理論和方法,但見了很多醫生後,他累了:「我終於想通了,只要我去找外科醫生,他一定會要我開刀。如果去找放射醫師,他就會建議我用放射療法。每一位專家都推薦自己的方式,而且提供手中的統計數給我,但這些數字對我而言,沒有什麼幫助。」
最後因為麥特曾經是工程師,又開設創投公司,選擇了所相信的高科技方法開刀做手術。
........
想像,麥特是香港一間小型地產鋪老闆,知道患癌後同樣上網google。
香港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有一些本地數字:在二零一二年本港男性十大最常見的癌症當中,前列腺癌排列第三;二零一二年有1,631宗新增前列腺癌病例;過去二十年,本港的前列腺癌新增個案急劇上升超過六倍;一生累積風險為每三十一個男人有一個會患上前列腺癌——可是這些數字對麥先生的意義是什麼?能參考作決定嗎?
麥先生再在醫院局「智友站」網頁找列腺癌成因和治療方法,相當簡單的問與答;然後在癌症基金會網頁找到更詳細的治療資料,但都是客觀描述,讀了也難以知道自己可以選擇什麼治療;防癌會亦上載十六頁的小冊子,然而這些資料愈讀愈「熟口熟臉」——香港官方網頁的資料比起美國的,較為基本簡單,往往多年不會更新。
香港醫生亦較少會寫書給市民,就算有,也是較為「穩妥」的背景資料,和官方網上資訊相去不遠。美國醫護團體還會設計一些[決策輔助工具],讓病人估評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想法,不同醫療決定的風險,但這在香港並不普遍。
麥先生看中文醫學術語都感到吃力,沒法用英文閱讀香港醫生發表在學術期刊的研究,或者美國加拿大等較新的資料;傳媒不時報導外國「突破」發展,新聞似是而非無法求證。
突然網上一份資料非常吸引:「中醫藥對前列腺癌的預防及治療作用」。他想起平時在臉書看了大堆癌症是假、化療才致命……開始考慮找中醫治療,但在香港應該找誰?上網討論站,網友意見多多,那些過來人不知真假;打電話問親朋戚友,更多資訊湧過來:湯水、食療、另類治療……
麥先生累了,私家醫生說什麼就什麼吧,彷彿診金愈高,愈有權威。
延伸閱讀:
美國醫療決策基金會專門研究決策輔助工具設計,渥太華醫院的網站decisionaid.ohri.ca輸入關鍵字,就有大量相關的網上資源讓病人知道不同治療的利弊,並且可以輸入個人資料,評估這些選擇的風險。
35% of U.S. adults have gone online to try to identify a medical condition in themselves or someone else, according to a 2013 survey from Pew Research Center
http://www.acpinternist.org/archives/2013/11/dr-google.htm
Illustration by David Cutler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