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部去年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的電影等了很久,《#偶一為之》的原文名稱令人過目不忘,「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直翻是「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出自電影進行墮胎手術前一幕,諮商人員的例行調查,例如性伴侶拒絕避孕、阻撓妳避孕、恐嚇威脅妳、傷害妳的身體,甚至強迫妳發生性行為的程度或頻率,是從不、很少、有時、或總是呢?
⠀⠀⠀⠀⠀
因此,有人說這部電影是側寫著女性成長過程的「從不期待,很少反抗,有時落淚,總是沉默」,發覺自己懷孕的內向少女,不敢向父母坦承事實,被唯一得知內情且年齡相仿的表姐拉去紐約,毅然決然準備進行墮胎手術,那帶著稚氣與青澀的面龐,卻流露著微微矛盾的世故、迷惘與不安,就這麼穿梭在燈紅酒綠、龍蛇雜處的喧囂都會街頭。
⠀⠀⠀⠀⠀
這是一部如假包換屬於女性的角色電影,沒有過多情節設計,不討好,不批判,不張揚,不刻意,究竟是怎麼走上未婚懷孕這條路?導演沒有打算多作解釋,因為多數如此處境下的女孩只會維持一貫的沉默以對,有口難言。當得知自己懷孕一事時,她的第一個動作是給自己穿一個鼻環,縱使不知所措,仍設法宣告著將奪回屬於自己的身體自主權,曾經被迫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行為,卻只能獨自承擔種種苦痛與無助,處處提防男性、時時保持警戒,必要的時候成為支撐彼此的力量。她們涉世未深,卻早已懂得成人世界的運作模式。
⠀⠀⠀⠀⠀
如此殘酷的成年禮刻劃,教人想起鄭有傑導演的《陽陽》,強烈光影對比,大量手持搖晃畫面,巧妙運用局部特寫、肢體語言傳遞出情緒暗示,畫面反覆失焦、聚焦,透過魔幻詩意手法呈現中法混血女孩迷失自我的徬徨心境。觀眾關心的不再是情節如何發展,我們心知肚明結局至多只會是她人生的頓點,鏡頭亦步亦趨繞在陽陽身邊,仰望著她一次次墜落後不服輸的側臉,目送著她一次次挫敗後不甘心的淚水。
⠀⠀⠀⠀⠀
無論《陽陽》,抑或《偶一為之》,呈現了普遍存在於青春期少女之間的現況,難以明言的無聲處境、疏離冷漠的親子關係、父權社會下理所當然的壓迫。也幸好,她們都不是單打獨鬥,前者有長輩眼裡不正業的鳴人哥,成為真正在乎、關心、理解、引導陽陽同時為藝人與運動員心態的陪伴;後者,則是 Autumn 與 Skylar 這對表姊妹攜手闖蕩紐約的三天兩夜,身上僅有的錢全數拿去支付手術費用,繁華都市危機四伏,褪去批判與控訴後,她們仍得咬緊牙關自力更生,就如《燃燒烈愛》所言,沒有一個國家是為女性著想的。
⠀⠀⠀⠀⠀
在這些平凡人物身上,彷彿看見獨屬於女性的聰明,柔韌而堅毅的生命力,那只是各自人生的頓點,不禁深深相信,未來的她們必定會帶著傷疤綻放出更美麗動人的姿態。
⠀⠀⠀⠀⠀
⠀⠀⠀⠀⠀
▍2020 柏林評審團大獎《偶一為之》可於 CATCHPLAY+ 上觀賞:
https://bit.ly/3A4Z1E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6的網紅感性的蝎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倆姐妹的沈默寡言, 好比無聲的抗爭, 這一部電影提醒著我們 別讓勇敢墮落成—總是沈默 而是應該讓勇敢成長為—總是站出來 ?Movie Title: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電影名字: 从不 很少 有时 总是 ?配樂? "A Himitsu - Easie...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電影」的推薦目錄: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電影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絕不、很少、有時、總是 (Eliza Hittman, 2020)
Country : USA
Score : 7/10
一部無比沉重的電影, 看時不斷想起20年前 Cristian Mungiu執導政治議題強烈的羅馬尼亞電影《四月三週又兩天》,向來被視為墮胎議題電影的里程碑,本片亦不露痕跡地檢討了美國混亂無章法的墮胎政策,政治性較為薄弱,但導演完整表達的是對於懷孕少女的諒解與無力感,以及女性在社會中被迫面對的各種侵犯,例如台下的男孩對Autumn大喊「蕩婦」,或是Skylar在工作時,不斷遭遇上司, 客人, 隔壁乘客的搭訕。從各種面相, 抽絲剝繭地檢視這世界是如何對待女孩,女性朋友間有難互助, 無條件相挺的情誼。從紐約打了一仗回家, 身心俱疲的Autumn與Skylar,再也不會是三天前她們離家的小女孩,或許仍舊克服不了害怕與恐懼,但在女孩與女人之間,深知其未來始終會有彼此陪伴,過了這關, 就是一輩子的肝膽相照, 笑看人生! 片悶, 慎入!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93屆奧斯卡入圍名單將於明日 3/15 台灣時間晚間 8:19 揭曉。於此之前,先列一下過去這一年我心目中的最佳演出(為私心喜愛,非奧斯卡預測):
【最佳男主角】
Mads Mikkelsen, 《醉好的時光》
Riz Ahmed, 《金屬之聲》
Delroy Lindo, 《誓血五人組》
Kingsley Ben-Adir, 《邁阿密的一夜》
Chadwick Boseman, 《藍調天后》
Christopher Abbott, 《Possessor》
【最佳女主角】
Frances McDormand, 《游牧人生》
Yuliya Vysotskaya, 《親愛的同志》
Elisabeth Moss, 《隱形人》
Carey Mulligan, 《花漾女子》
Vanessa Kirby, 《女人碎片》
Sidney Flanigan,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最佳男配角】
Daniel Kaluuya, 《猶大與黑彌賽亞》
Bo Burnham, 《花漾女子》
Leslie Odom Jr., 《邁阿密的一夜》
Frank Langella, 《芝加哥七人案》
Jonathan Majors, 《誓血五人組》
Paul Raci, 《金屬之聲》
【最佳女配角】
Julia Hart, 《艾瑪.》
Dakota Johnson, 《友你真好》
Dylan Gelula, 《Shithouse》
Talia Ryder,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Youn Yuh-jung, 《夢想之地》
Glenn Close, 《絕望者之歌》
【最佳突破演員】
Alan Kim, 《夢想之地》
Radha Blank, 《40衝一波》
Cooper Raiff, 《Shithouse》
Leah Lewis, 《青春未知數》
Maria Bakalova, 《芭樂特續集電影》
Orion Lee, 《深夜裡的美味秘方》
#除了女配角幾乎選不到人之外其他都很難取捨
#所以每個類別選六名入圍者
-
(還沒看過:《父親》、《失控的審判》、《細物警探》、《人生觸礁時》、《Quo Vadis, Aida?》、《Fourteen》、《Rocks》)
不知道大家心目中的最佳演出有誰呢?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電影 在 感性的蝎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倆姐妹的沈默寡言, 好比無聲的抗爭,
這一部電影提醒著我們
別讓勇敢墮落成—總是沈默
而是應該讓勇敢成長為—總是站出來
?Movie Title: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電影名字: 从不 很少 有时 总是
?配樂?
"A Himitsu - Easier to Fade (feat. Madi Larson)"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CC BY 3.0)
Music provided by BreakingCopyright: https://youtu.be/-ZwYFeI4ekE
Skyward by Scott Buckley http://www.scottbuckley.com.au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bit.ly/2SFARdU
"A Himitsu - Fragile" is free to use on YouTube if you give credit to A Himitsu.
Music promoted by BreakingCopyright: https://youtu.be/CkDjeLlZA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