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碳」轉型之道】最近大家經常會聽到「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碳中和」(Carbon Neutral)同「碳密度」(Carbon Intensity)等關鍵詞,究竟佢哋各自代表咩意思?對投資者又有乜意義呢?Click入去為你一一講解,仲會介紹市面上有邊啲低碳投資工具!
投資涉及風險。請細閱相關產品的銷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資料。
#碳中和 #淨零 #淨零碳排放 #碳密度 #低碳轉型
#滙豐投資管理 #HSBCAssetManagement #可持續投資 #ESG投資 #ESG #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investing #責任投資 #responsibleinvesting #responsibleinvestment #substainableinvesting #greenfinance #財富管理 #資產管理 #wealthmanagement #市場熱話 #投資新方向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net zero carbon emission」的推薦目錄:
- 關於net zero carbon emission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net zero carbon emission 在 ITRI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net zero carbon emission 在 賴惠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net zero carbon emission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net zero carbon emission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net zero carbon emission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net zero carbon emission 在 ITRI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chieving net zero emissions by 2050 is now a global goal and a formidable challenge. Dr. Alex Y.M. Peng, ITRI’s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explains ITRI’s commitment to assisting Taiwan in achieving this goal from four aspects: zero-carbon power generation, low-carbon/zero-emission manufacturing, changing consumer and user behaviors, and CO2 capture and reuse. ITRI has been developing multiple low carbon technologies based on these sectors, and these innovations can fuel industries in transforming towards a net zero circular economy.
Read the full article on ITRI Today Summer Issue 2021.
-
✅ITRI TODAY is ITRI's quarterly English publication. Subscribe for free: www.itri.org/itritoday/subscription
net zero carbon emission 在 賴惠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氣候危機近年不斷升溫,暴雨洪水、森林大火、創下最高溫、乾旱等氣候事件造成的衝擊也愈發巨大。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碳排放去年其實下降了大約7%,但影響地表均溫的指標: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卻在去年達到418ppm新高,預計今年就會突破420ppm。
也就在去年COVID-19疫情中,各國陸續宣布國家層級的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或「淨零排碳」(net-zero carbon emission)目標,比如日本南韓宣布2050年、中國宣布2060年達到碳中和,若加上2019年就宣布2050年要達到碳中和的歐盟,目前全世界有超過50個國家宣告達到碳中和時程,超過100個國家在政策中提及,而2050年是大部分國家設定的目標年。
什麼是碳中和?
簡單說,就是一個國家或企業用各種方法抵銷排放到大氣中的碳排放量,達到淨碳排放為零。
方法有哪些呢?
比如購買碳信用(carbon credit)或碳權,植樹造林,購買再生能源憑證或使用低碳、零碳排的能源,甚至是使用把碳從大氣中捕捉回來的技術。
舉例來說,今天辦一場符合防疫計畫的碳中和會議,參加人數20人。
1.計算所有活動中會產生的碳足跡,從食物、電力、場地布置、交通到會議使用的耗材,並避免一次性裝飾。
2.提出碳足跡中和計畫書,經第三方確認。
3.購買本土或境外碳權抵換,註銷碳權額度,再經第三方確認,達成碳中和宣告。
未完,待續。
#農業民生立委
#碳中和會逐漸影響我們每個人生活
圖片:D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