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Hikvision在專業市場與消費市場的雙線發展>
在今年的8月6日,樂視網與海康威視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將在互聯網視頻領域展開硬體、內容與業務、平臺、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合作,協議有效期為兩年。簡單的合作內容如下:
- Hardware:藉由海康開發螢石系列的前端經驗,與樂視共同開發適合樂視生態系統的前端攝影機,並且以co-brand的方式行銷。
- Content:海康的視頻盒子(Home NAS)加入了樂視內容的Ecosystem,樂視的視頻盒子則是整合了海康的螢石雲服務。
- Cloud Platform:樂視佈建在全世界各地超過300個CDN節點,雙方將從雲端服務的技術與商業角度進行合作。
- Application:針對Smart Home與Smart Building垂直應用進行深入合作。
而就在九月底,海康威視與阿里雲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推動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在家庭監控、個人安全生活以及平安城市建設等領域的應用。阿里雲將成為海康在民用安防與平安城市雲端應用的首選平台,在民用安防部分,海康螢石系列的IP Camera/Home NAS/Alarm Sensors將會整合進入阿里物聯網平台,與其他智能家居系統在此平台上互聯互通,而在平安城市部分則會在雲端巨量影音資料視頻分析部分(VCA, Video Content Analytics)做合作,提供執法單位更快速的智能與數據分析結果。
以上這兩個合作其實正勾勒出海康在後安防時代的一些策略,其實也正是安防產業之後發展的方向。做為一個很可能在五年後即將登上世界霸主的產業龍頭廠商,海康思索的不僅僅是藉由海外市場的拓展保持高動能的營收成長,尤其在硬體製造成本不論前後端,都很可能幾年內會大幅下跌的前提下,要如何開展下一代的營利模式,才是這批華人安防業界的菁英所該想的事情。
很明顯的,民用市場與行業市場(公用/商用/軍用)是不可偏廢的,在民用市場方面海康的螢石系列整合了(IPCAM/Home NAS/NVR/Alarm Sensors)等前後端硬體,以及不惜成本的提供一年內免費7天雲端錄影的螢石雲端服務,確實在前/後/雲端三方面都提供了很優越的使用者經驗,再加上其靈活的走出安防產業與內容、雲端平台廠商的合作,甚至與電信商的合作勢必不會少,看得出來在民用市場這塊海康狹著其龐大的資源,確實目前是走在業界前頭。而在行業市場呢?
今年以來台灣安全監控廠商的表現並不是很好,除了技術本位的代工廠彩富(Dynacolor)由於靠的是國際大廠的訂單比較突出之外,其他或多或少都受到陸廠的嚴重影響節節敗退,個人覺得這係非戰之罪,只是時間到了。任何產業皆逃不了和久必分、分久必和的過程,早期IPCAM/NVR在整合上常常出問題時,把前後端整合好出貨是很重要的,後來裝置比較成熟後IPCAM/NVR/VMS都各自出現了專業廠商,各領風騷,但時至今日,當硬體的差異化越來越難做的時候,靠異質系統與方案整合的作法又紛紛出現,就這一年來第三方獨立VMS大廠Exacq與Milestone相繼被Tyco/Canon收購,而原本做後端的跑去貼牌或者找代工做前端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看起來接下來幾年全球安防市場會進入一個大整併大換血的時代,客戶問的不是你設備做的多好,而是看你的方案整得夠不夠深入,夠不夠全面,以有著巨大潛力的零售市場來看,除了IPCAM/NVR之外,CMS還得整合門禁系統、防盜警衛、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甚至廣播與數位看板系統,可以看出原廠在各式各樣的需求底下,只做設備已經是不夠了,而在原廠逐漸開始走向Solution Provider的情況下,系統整合的價值就慢慢的從SI回到原廠,因此不管是做設備的或者SI/Installer都會在之後幾年遭受到衝擊,而海康在這種局面下又會佔到什麼便宜?
挾著過去幾年在中國平安城市練兵的成果,不論在產品縱度跟深度、行業市場的智能分析應用、動輒超過幾萬台前端海量資料的結構化分析、前後端系統整合能力,海康都逐步的超越了眾多的對手,在國際間的專案與貼牌代工市場不斷的開疆闢土,受害最深的就是水平差不多的台灣廠商,但這還只是目前立即的傷害,未來在高清往5M/8M發展的情況下,影音巨量資料的關鍵已經不是在取得與儲存,而是結構化資料的分析、應用與管理,誰能最快速/最低成本地在大海撈針找出需要的影音資料,誰就是最後贏家。
而營收成長的另一條腿VSaaS,海康螢石正以穩健但大步的往前邁進,儘管現在雲端監控在安全性不確定、儲存/運算/串流成本尚高、網路頻寬成本高且不穩定、壓縮效率進步緩慢的情況下,發展起來還是舉步維艱,但是摩爾定律告訴我們總有一天科技發展會超越你的想像,到時候唯有準備好的人才會有機會。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nvr vms 比較 在 智慧家庭實驗室-智家嚴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技術探討> IP Surveillance的前端儲存方案
今天來講一個不算新但還不普遍的概念,在過去類比時代我們用DVR做儲存工具,在轉IP之後把錄像存在NVR或者一些擴充的儲存裝置NAS/IP-SAN,而這兩年最夯的就是雲端儲存,在Home Security的部份,已經有很多朋友都已經半肢腳跨進來做了,那除了一般的後端或者雲端,是否將有第三個端會做"大量的儲存”?
目前所謂的前端或者本地儲存(Edge/Local Storage),指的就是儲存在IPCAM上的SD Card,常見的使用情境是儲存事件錄影或者做恆時錄影(Recycling),也有極少數技術比較前進的廠商有Video Reclaim的功能,也就是在網路斷線時先把錄像備份在SD卡上,而當網路reconnect之後把SD卡上的備份無接縫的上傳到NVR/VMS或者雲端,但很明顯的Edge Strorage還是僅僅被當做備份錄影的一種手法,並無法取代NVR或者雲端錄影。
當硬體依照摩爾定律以每18個月效能提昇一倍在持續進步,而同時儲存成本也以差不多的速度下降,這兩股力量逐步地把Edge Surveillance推向現實,前端的運算能力越來越強而且儲存的空間/成本值越來越大,將造成安防產業發展幾十來,第一次有可能把前端後端集成在一個裝置上面,也就是IPCAM與NVR的主從之分不在明顯(前端有自帶embedded NVR/VMS軟體),之後的裝置會依照所需的儲存狀態與影像需求配置儲存容量與鏡頭,分散的在整個系統中工作。
而前端儲存有什麼好處跟壞處,主要的壞處有二:
1. 前端比較容易遭到暴力破壞,影像保存的安全度低。
2. 由於影像分散地存在前端所以在要執行中控行為的時候效率較差。
但其好處也顯而易見:
1. 對於頻寬的要求不需要這麼高,可以傳小張到不同的裝置與端點但儲存高解圖像在本地端。
2. 不需花費額外的後端/雲端儲存費用。
3. 系統擴張性高,可彈性增加前端設備。
4. 網路斷線絲毫不影響系統儲存功能。
很明顯的Edge Surveillance由於中控化較弱、計算能力分散,但有TCO較低以及沒有人們對於存在雲端的安全性質疑,所以比較適合在小型案場、零售店等對成本敏感的市場推廣,這與目前商務雲端監控主打的市場剛好強碰,有可能未來幾年雙方會共同鯨吞蠶食這塊傳統安防(IPCAM+NVR)無力守護的市場。
nvr vms 比較 在 [分享]海康NVR DS-7108N-SN/P心得(第11頁)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還是要看影像解析度因為我們在大型VMS下有接上25隻攝影機(因為那區剛好架獨立系統),如果這樣算我們乙太都沒有1G交換,那就要爆了,不過我們其實最後只有40Mbps左右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