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2020年3月COVID-19大流行,目前有3項聯邦應變計劃:
(1)冠狀病毒防範和應對補充專用法(the Coronavirus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Supplemental Appropriations Act , CPRSA)。
(2)家庭優先冠狀病毒應對法(the Families First Coronavirus Response Act, FFCR)。
(3)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the Coronavirus Aid, Relief, and Economic Security, CARES)。
此外,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the US 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 CMS)進一步發布了監管豁免和規則,這些原則與緊急聲明和刺激計劃,有效地緩解了遠程醫療的束縛,並藉由鬆綁地區、病人條件、服務條件、服務輸送平台、監管規則、醫療照護人員條件、及核銷條件,迅速採用了遠程醫療。
但在鬆綁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保持醫療的安全性和質量。醫療人員必須在社交距離與適合的遠距服務中取得平衡,監控品質指標將有助於量化遠距醫療的照護品質,如,急診率、住院率、不良事件發生率等。
除了CMS的規定,但實施障礙仍然存在,如設備(如,病患及醫護人員的軟硬體設備)和人為(如病患及醫師的感受)因素;了解如貧困、老人、及偏遠地區等高風險族群的使用率將會變得非常重要。(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莊淑鈞博士摘要整理,完整文章,詳: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1880/)
📋 JAMA - 2020-07-16
Telemedicine for cancer care in the time of COVID-19
■ Author:Trevor J. Royce, Hanna K. Sanoff, Amar Rewari, et al.
■ Link: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fullarticle/2768022?resultClick=1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0/08/20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medicare medicaid」的推薦目錄:
medicare medicaid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帶走的可能不只是感染者的生命, 還有很多重症患者,因無法就醫正面臨龐大的生死風險。目前幾乎全美醫院的政策都是:所有手術"無限期延後"。幾乎所有ICU加護病房病床,都被用來搶救新冠患者,即使是首屈一指的美國紐約西奈山醫院,是少數仍進行重大器官移植手術的醫院,但院內規定:只進行若未移植,患者在一個月內的死亡率達8-9成的患者,及屍體移植,暫停活體移植。而這造成的結果是: 1)全美有3-5成的心臟病發患/中風者,目前無法在醫院就醫,嚴重時只能先在急診室,2)許多重症患者連醫生的面都見不上。美國PBS新聞特別探討:為什麼美國病床這麼少?結果發現,1)過去50年,美國病床數大幅下滑,從1975年的150萬張病床,到2018年只剩下92萬4107張床,萎縮幅度達37%。2)關鍵的轉折在1965年7月,美國通過Medicare&Medicaid 聯邦醫療補助政策,美國聯邦政府成為了社會醫療保險的金主,於是開始控制醫療成本並發展出一套醫院經營心法: "滿床率才有最大利潤",結果造成美國的醫療院所,都是以滿床率的經營模式來創造最大利潤。】
{內文}
拿掉呼吸器結束插管,這是活下來的聲音。
(醫護人員)
(咳嗽聲),用你可以的方式呼吸,很好 很好,做的非常好
新冠病毒重新定義了生命與機率,也正面衝擊每一個領域的有限與無限。即使是有全球最好醫療水準的美國,都正面對一個殘酷現實,亦即,當所有人搶救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時,同樣需要病床的其他重症患者將被犧牲掉。例如僅20多歲的席勒和威爾森都罹患罕見疾病先天性結締組織異常(Ehlers Danlos syndrome),又稱「鬆皮症」,一種因膠原蛋白缺陷而使關節寬鬆 動脈 肌肉和內臟都沒有支撐性結構下,極可能破裂而喪命的疾病。
(威爾森\美國罕見疾病患者)
這種情況讓我很難...活著,即使是用其他各樣的方式
但現在席勒和威爾森都被告知,所有手術無限期延後,因為所有ICU加護病房病床,都被用來搶救新冠患者,她們甚至連醫生一面都見不上。
(威爾森\美國罕見疾病患者)
我的主治醫生基本上..非常忙碌,但是他現在無法為我動手術,因為整個醫院現在全是新冠患者,所以醫院那方只能告訴我..,你現在 只能等待
沒人敢回答,等待時若喪命的機率有多大,即使是首屈一指的美國紐約西奈山醫院,
是少數仍進行重大器官移植手術的醫院,但也設下嚴苛規定。
(佛勒曼\美國西奈山醫院 器官移植中心)
我們希望能繼續進行器官移植,尤其是若未移植,患者在一個月內的死亡率會高達8-9成者
(美國PBS新聞)
但是有個規定改變,器官只能從已死的大體取得
(佛勒曼\美國西奈山醫院 器官移植中心)
西奈山醫院的確做了決定,認為現在並非進行活體移植的時刻,因為即使受贈患者 願意冒險,甚至是許多未知風險,但對捐贈器官者不公平(可能會在院內感染新冠)
他們可能非常健康,不需要任何手術,他們來醫院 單純為了想救別人一命
據統計,自今年三月中旬以來,美國器官捐贈手術,因疫情而大減4成,換句話說,全美有1.5萬人無法進行器官移植手術而生死未卜。於是美國媒體提出一個更關鍵的問題,"為什麼 美國的病床如此缺乏",答案 和"錢"有關。
(美國CNBC新聞)
曾有好幾十年來,美國政府非常積極在增加病床數,1946年的Hill-Burton法案中,提供30年內超過37億美元,讓全美國各大城鄉來興建醫院,但過去50年來,美國病床數大幅下滑,從1975年150萬張病床,到2018年只剩下92萬4107張床,萎縮度達37%
40年美國少了將近58萬張病床,關鍵的轉折在1965年7月,美國通過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及醫療補助(Medicaid)政策,美國聯邦政府成為社會醫療保險的金主,
自然開始控制醫療成本,並發展出一<醫院經營心法>,"滿床率才有最大利潤","空床 是醫院浪費的最大怪獸"。
(菲爾德\美國Drexel大學公衛管理教授)
這讓美國每家醫院都想維持滿床率,如果有張病床沒有創造任何營收,代表醫院就虧錢,若醫院的滿床率下降到50%,通常就代表這家醫院有財務危機
1960年代,美國通過<需求證明法案>(Certificate of Need),規定美國醫院若要增加任何醫療設備(包括病床),都須先取得許可。
(美國PBS新聞)
若你想在波士頓蓋間400床位的醫院,你就得到州政府,解釋為什麼這個區域需要一間醫院
再加上1980年代,<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改變補助規則,是以患者的"病因",而非患者所受的"服務"而補助醫院。至此,"許可"和"依病因補助"兩大政策,於是成為美國砍病床,縮短病人住院時程的雙面利刃。
(美國PBS新聞)
美國大約每千人有2.8張病床,遠遠不及其他國家,特別是那些初步戰勝疫情的國家
美國每千人僅2.77張病床,對應這次新冠病毒大流行,全美本周已超過100萬人感染,等於每1000人就至少需有3張病床來看,當然不夠,更遑論未統計的重症病床。
一場新冠肺炎,曝露出美國深潛已久的毒瘡與危機。
(哈瑞斯頓\美國心臟協會主席)
全美有3-5成的心臟病發患者,目前無法在醫院就醫,中風患者(無法就醫)比例也如此,很明顯的,這個問題很嚴重,因為這代表重症者無法被照護
(美國癌症患者家屬)
癌細胞是會擴散的,癌症病人現在只能等,又不能進行器官移植
財經媒體Bloomberg警告,英國倫敦大學最新研究已指出,受新冠疫情而延後治療影響,未來一年癌症死亡人數恐增加2成。更嚴峻的是,"延後"治療不知得延後多久。由<大流感>一書的歷史學家貝利,哈佛大學公衛流行病學家利普西奇,前美國CDC主任摩爾和明尼蘇達傳染病中心主任奧斯特霍爾姆,四人合著的最新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在全美或各地結束的時間點,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久報告指出,最不樂觀的推算情景是,"美國疫情將持續一年半到兩年","當6-7成人口感染並產生免疫後","疫情才結束"。
(貝利\<大流感>作者&歷史學家)
即使美國解封,各州仍得持續社交距離,持續公共衛生政策,因為新冠疫情很可能會,比目前所見的更加惡化
(利普西奇\哈佛大學公衛流行病學家)
從模型推算來看,我們控管越好,我們越能和病毒和平共處,最佳情況是,我們能控管到疫苗問世,但就如佛奇博士稍早指出的疫苗問世的時間,仍是未知之數
各方專家言猶在耳,但美國白宮急著重啟經濟,不斷強調隔離再隔離和全面檢疫,並非最佳防疫政策之下,美國會不會讓大流行病毒再度反撲。當雪上加霜的時刻,
美國的醫院和病床,又準備好了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YZwqnZpMrU
包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更多詳盡節目的內容,請點閱【完整版】2020.05.03《文茜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O4CqQ6HbSo
medicare medicaid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近來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在這個疫情的背後,除了有防疫概念的因素外,其實還有整個社會醫療保險系統的問題影響著美國人面對醫療需求的選擇。
這篇來自【風傳媒】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美國社會所面臨的健康保險難題,以及這帶來的疫情後果,也讓我們進一步想想台灣醫療文化的背後,有什麼基礎建設的因素,我們又該如何珍惜這珍貴的制度。
---------------------------------------
有病就治療,這件事在台灣看來是理所當然,可惜在美國卻非全然如此,原因就出在美國高額的醫療費用(目前美國是檢驗費不用錢,如果確認可以領失業補助,但後續治療費用還是要自己出)。
說到這裡,就要講一下美國的健保制度。首先,在美國的3億人口中,約有1、2千萬人並未享有健保,而且要注意,這個數字還不包含非法移民,所以加上非法居留者後,數字會更高。這些人之所以沒有保險,並不是因為窮,因為美國政府有專給窮人的健保、叫「Medicaid」,和專給老人的健保、叫「Medicare」。
這些人慘的是,他們只是比窮人好一點(剛好越過貧窮線,所以得不到補助或只有部份補助),考量每個月昂貴的健保費,所以他們往往決定乾脆不要買保險。
如果真的要看病呢?那就直接付現金,因為在美國醫院,沒保險付現金者還可以打折;如果遇到重大傷病,就直接送醫院急診(因為美國醫院的急診在「理論上」不可以拒收病人,不過實際上是另一回事)。
這種沒有保險的多半是年輕人,體況較佳、比較不會生病,或是生病很快就好,或者是沒什麼存款的月光族(paycheck to paycheck)。你可以想像一下,若自己是這種人,當你發現自己疑似得了新冠肺炎,你會怎麼辦?
坦白說,你很快便會發現,就算真的得了肺炎,自己還不一定會死,但如果檢查出來確診了,你被強制治療,等收到醫療帳單時你就真的死定了,而且可能全家都要死。因為根據美國統計,美國人破產的第一大原因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付不出醫療帳單。如果是這樣,你還會想去篩檢嗎?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storm.mg/article/2467289?fbclid=IwAR2oW6BftrLqQN5rVPWBAn3FQ8bai4I_fg9E_A2PTubba5NVfLqMoMe7kjo
medicare medicaid 在 Medicaid - Medicare.gov 的相關結果
A joint federal and state program that helps with medical costs for some people with limited income and resources. Medicaid programs vary from state to state, ... ... <看更多>
medicare medicaid 在 CMS: Home - 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 的相關結果
A federal government website managed and paid for by the U.S. 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 7500 Security Boulevard, Baltimore, ... ... <看更多>
medicare medicaid 在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dicare and Medicaid? 的相關結果
Medicare is an insurance program. Medical bills are paid from trust funds which those covered have paid into. It serves people over 65 primarily, whatever their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