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之死 🇲🇺🐬
「漏油事件後,岸邊出現了17隻海豚屍體...」印度洋島國模里西斯,因貨輪「若潮號」(MV Wakashio)千噸石油漏油導致的生態危機,事件發生至今已超過1個月。期間擱淺海上的若潮號斷裂兩半、甚至引發二次漏油隱憂。26日,在模里西斯岸邊更有18隻海豚被沖刷上岸,其中17隻死亡,僅1隻生還。不尋常的海豚集體死亡,讓憤慨的當地居民與環保團體擔憂,一直害怕石油摧殘地方生態的噩夢恐將成真。不過目前,這批海豚是否因若潮號石油外洩而直接、或間接導致死亡?仍得等待進一步的驗屍報告出爐才能揭曉。
模里西斯遭遇的石油外洩事故,發生於7月25日,由日本長鋪汽船及商船三井分別持有、租賃的貨輪若潮號,擱淺在模里西斯海域,船身破損下導致大量石油外洩。根據統計,若潮號外洩石油超過1,000公噸。因各種天氣海象與技術設備的限制,浮沉海上的若潮號更在8月中斷裂成兩半,一度引發二次漏油危機。
在日本與法國的支援下,儘管若潮號船體殘餘的3,000多公噸燃料石油已經抽取完畢,但期間漂浮於海面並不斷擴散的石油汙染,卻已經對海洋生態造成嚴重的威脅。像是26日在模里西斯東南方的海岸,就有18隻受傷海豚被沖刷上岸,其中17隻最終死亡,僅有一隻生還。
根據《法新社》在模里西斯的地方記者回報,這群海豚為海豚科下的瓜頭鯨(Melon-headed whale)。瓜頭鯨因其頭型狀似尖瓜故而得名,一般成年後身長可達近3公尺,主要分布於熱帶、亞熱帶深水海域,除了模里西斯海域之外,在台灣蘇澳亦可發現瓜頭鯨的蹤跡。瓜頭鯨目前並沒有明顯且立即的物種數量危機。
「這些死亡的海豚,下顎處有多道傷口與血跡,不過(外觀)並沒有發現石油殘留。」模里西斯漁業部表示,這群海豚被發現時,外觀已可見明顯傷口,初步檢查並沒有發現石油殘餘。不過海豚集體死亡擱淺,究竟是否與若潮號石油外洩事件有關?仍得等待模里西斯的漁業研究中心(AFRC)進一步驗屍才能得知。
由於海豚集體死亡在模里西斯頗為罕見,事件又恰好發生在若潮號石油外漏不久。許多當地居民與環保團體也強烈質疑,兩者的因果關係,並要求官方應在第三方的見證下,公開透明地公布死亡海豚的屍檢報告。
不過也有意見認為,模里西斯這次的大量海豚擱淺死亡,也可能只是極為巧合的悲劇意外,未必與石油汙染有關。NGO團體「模里西斯海洋保存社群」(MMCS)就指出,2005年時模里西斯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海豚死亡事件,「牠們可能是跟著魚群游入了潟湖,之後卻找不到出去的路能重回大海,結果硬是從珊瑚礁上方游過。但在恐慌與壓力之下觸礁擱淺,最終精疲力竭而死。」
但儘管模里西斯海豚群的切確死因尚未能釐清,若潮號的石油汙染卻已明顯影響了其他的物種族群,同時導致諸多骨牌效應般的生態隱憂。
在若潮號斷裂兩半後,其中體積較大的破損船艉部分,已在上周被拉至模里西斯約15公里外海域,進行沉船作業;體積較小的另一半船體,目前則仍擱淺於事發地點。有意見質疑,沈船作業恐將對該海域生態造成影響,重金屬毒素也可能因此汙染海洋。而停留在擱淺海上的船體,若未能盡快處置,可能會對下方的珊瑚礁造成壓力、導致珊瑚礁死亡。
而根據MMCS的初步評估,若潮號外洩的大量石油往模里西斯隨波漂流,至少沿海15公里的海岸線都遭到了汙染影響,石油也正不斷飄向生態保存區的「藍灣海洋園區」(Blue Bay Marine park)。
Photo Credit:AFP+RT
#瓜頭鯨 #海豚 #模里西斯 #若潮號 #日本 #法國 #石油 #石油外洩 #生態汙染 #海洋汙染 #MVWakashio #oil #dolphins #Mauritius #pollution #ocean #environment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mv wakashio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過去24小時 08. 17 模里西斯/日本 🇲🇺🇯🇵】
斷成兩半的若潮號油輪:國際救援不成功...模里西斯進入二次漏油危機
「卡在海上的船體、二次漏油...還有多少問題沒解決?」貨船若潮號(MV Wakashio)在模里西斯海域的嚴重漏油事件,原本已經宣告從觸礁擱淺的船體「抽出所有剩餘燃油」,暫時解除了漏油擴散危機,但沒想到船身毀損情況越來越惡化,15日若潮號船身的三分之一直接斷裂,同時船艙中更發現還額外殘留將近100噸的燃油,也因此再度流入海中。當地環保團體憂心,因為船身的斷裂導致二次漏油危機,但目前模里西斯的海上天候不佳,延宕移除船體作業和油汙清理,各種困境都讓這起海上生態災難的復原更為棘手。
▌本節重點:
• 海上漏油浩劫未了...擱淺的若潮號斷成兩半
• 又漏油了:斷裂處海水混濁、已確認殘餘燃油外洩
• 本來12日說船體剩餘燃油已經抽光,結果還有近100噸在船內
• 15日船體斷裂,三分之一卡在岩礁,另外三分之二預計拖到遠海
• 但天候越來越差,拖延船體移除、也拖延油汙清理
• 日本專家團考察:「清油、移除船體都很難」
• 環境相小泉進次郎的承諾:日方傾力協助模里西斯和日本企業
• 印度派遣海上小組和支援設備,不過後續工程至少還有好幾個月
• 事件調查、賠償評估,至今仍未明朗
#若潮號 #模里西斯 #漏油 #石油 #汙染 #日本 #小泉進次郎 #商船三井 #長鋪汽船 #海洋 #生態 #Mauritius #Wakashio
mv wakashio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漏油之恥 🇯🇵🇲🇺
「日本船漏油卻給外國人收拾,這是日本之恥!」發生在印度洋群島國家模里西斯(Mauritius)的貨船嚴重漏油事件,當地政府12日對外表示,船體內剩餘大約3,000頓的石油已經全部抽取排出,持續傾瀉入海的擴散危機得以暫時解除。然而當地環保團體憂慮的是,漏油汙染的自然生態,至少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有機會恢復;這筆帳應該找誰負責?模里西斯將矛頭指向了貨船所屬的日本長鋪汽船與商船三井公司,儘管日方已經派遣專人小組現地考察,但後續的賠償究責、營運方的曖昧態度,卻也引起了日本國內評價不一的輿論反應。
發生於模里西斯東南海域的貨船觸礁漏油事件,日本貨船「若潮號」(MV Wakashio)船體油箱破裂後,已有超過1,000噸石油外洩到周邊海域,而殘留於船內的石油,推估還有3,000噸左右。原先讓模里西斯極為憂慮的是,若剩餘的石油繼續外洩,生態浩劫的後果不堪設想。
12日模里西斯政府對外表示,船內剩餘的3,000多噸石油,在法國的技術和機具協助之下,目前大致上都已經抽取排出完畢,總算是止住了後續漏油擴散汙染的危機。
然而眼下已經造成的環境問題並不樂觀。當地民間組織「模里西斯野生動物基金會」(MWF)接受日本《NHK》的訪問時表示,受到漏油的影響,當地的自然保護區動植物面臨死亡甚至可能滅種的危機,土壤汙染以及連帶的各種環境問題,是接下來模里西斯最為嚴峻的挑戰:
「要恢復到原本的自然生態,要十年、甚至數十年都有可能。」
MWF也向《NHK》表示,期望負責船隻營運的商船三井能夠「給予適當的賠償」,同時也期盼日本方面能夠針對當地生態系的恢復,提供相關技術的協助。同時MWF也透過居住在模里西斯的日本人、以及日本的觀光旅遊平台向日本民眾募款。
然而賠償責任的問題,目前都還沒有明確的細節公開。《美聯社》指出,模里西斯總理賈諾納特(Pravind Jugnauth)表明會向貨船的持有者——日本長鋪汽船公司——求償,不過長鋪汽船社長長鋪慶明,日前則是聲明尚未掌握損害程度的細節,因此賠償事宜還有待後續討論。另一方面,負責承租營運的商船三井,也被認為是最該負責的事主;在9日的記者會謝罪道歉後,兩方合組了8專家團隊(商船三井6人、長鋪汽船2人),前往現地進行損害賠償的考察。
微妙的是,日方的應對在日本社群輿論引起了評價不一的反應。首先是日本新聞媒體的關注,要到事情已經拖延10多天後、隨著歐美外媒的密集報導才跟進討論,商船三井與長鋪汽船的緩慢反應,也遭到日本新聞和輿論批評缺乏危機意識、以及臨機應變不足。
「根本太遲了,簡直日本之恥!」在日本的相關新聞反應中,社群輿論紛紛指責兩家日本公司的態度不夠積極,即便是清理油汙的作業,也是靠法國的協調和機具才完成,此外日本《東洋經濟》透露商船三井的營運,也引起了外界對於船隻管理的困惑。
《東洋經濟》指出,2007年成立的商船三井,標榜24小時完全監控旗下營運的船隻航行狀況,然而在觸礁漏油事件之後,商船三井官方卻表示,回傳數據是相隔幾個小時才取得,因此無法掌握800多艘船隻的實時動態。
但這點就和商船三井的對外宣稱有所落差,這次事件是否也因為缺乏有效的動態掌控,才釀成本來可以避免擴大的悲劇?在調查尚不明朗的當下,已讓日本輿論大為惱火。
photo credit:Reuters
#日本 #模里西斯 #Mauritius #若潮 #わかしお #wakashio #石油 #汙染 #海洋 #生態 #自然 #japan #oil #ocean #MVWakashio #モーリシャス #商船三井 #長鋪汽船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 Maurit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