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有趣的書摘,睡前隨手翻譯分享:
『古今大人物喝些什麼葡萄酒? 』
Leurs vins préférés - Légendes historiques & stars actuelles一書的兩位作者考據了各種歷史資料,解讀出聖女貞德、 達文西、路易十四、拿破崙、湯瑪士傑佛遜、巴斯德、邱吉爾、伊莉莎白二世、戴高樂、席哈克、馬恐龍的杯底乾坤賣的是什麼酒 !
🍷Jeanne d'Arc (1412-1431) 聖女貞德
她與查理七世共飲的酒很可能產自 Épernay 跟 Reims之間,香檳區的紅酒。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莎士比亞
喝的是Sock,一種加了白蘭地的強化酒。(台灣的埔桃酒也是喔強化酒)
🍷Louis XIV (1638-1715)路易十四
太陽王熱愛香檳區 Riceys的粉紅酒,帶有櫻桃芬芳的葡萄酒, 只供皇家餐桌享用。另外,太陽王的醫生Fagon建議他喝勃艮地區Nuits-Saint-Georges 夜聖喬治的紅酒。此村莊為感念醫生推薦有功,以醫生之名為當地街道命名,流芳百世。
🍷Léonard de Vinci (1452-1519) 達文西
米蘭大公Ludovico Sforza 為了感謝他完成畫作『最後的晚餐』 (La Cène), 曾贈送他一塊葡萄園,屬於San Vittore產區。但於1943年被摧毀...2015年,一批當地的愛酒人士重新建立葡萄園,成果如何? 令人期待!
🍷Napoléon Ier (1769-1821)拿破崙
他首嘗勃根地佳釀Chambertin 時,還不到20歲(毛還沒長齊)。 這酒卻從此在他的生活裡生了根, 他每餐要喝半瓶, 兌水喝。 甚至出征俄羅斯時都由侍從將酒揣在懷中保溫。
他與 Moët & Chandon家族熟稔,也讓此香檳沾上帝王風采。 多年來即使產量日增,品質也始終如一。
🍷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傑佛遜總統
曾以全權大使身分訪法,特別到訪各大產酒區,在波爾多產區開始為頂級佳釀分類: 一級- Margaux, Latour, Haut-Brion 及Lafite;二級-Rauzan-Ségla, Las Cases, Gruaud Larose 及 Kirwan。 1855年法國的分級制度也參考自傑佛遜。
這位世界首屈一指的品酒師還下訂了幾百箱的Château d'Yquem貴腐甜酒。
🍷Louis Pasteur (1822-1895)巴斯德
發現狂犬病疫苗的微生物之父,曾受拿破崙三世之命,研究vins d'Arbois(JURA地區的葡萄酒,以黃酒著稱)。此區仍有巴斯德葡萄園(歸國家科學院掌管),Le Clos des Rosières, 一年產2000瓶葡萄酒。
據說他1866年曾生病,喝了冰香檳就痊癒了!因此他說 «Le vin est un breuvage sain. Un repas sans vin est un jour sans soleil.» 酒是健康的飲料, 一餐無酒,如同一日無晴。
🍷Winston Churchill (1874-1965)邱吉爾
日常以champagne Pol-Roger香檳當水喝, 連上戰場都在喝。 這酒在英國大賣, 法國卻不好找。
🍷La reine Elizabeth II (1926-)伊莉莎白二世
皇家宴會有專門的侍酒師, 女王通常以香檳展開宴會序幕,常備香檳有Moët & Chandon, Krug, Mumm, Clicquot, Lanson, Pol-Roger, Roederer, Charles Heidsieck.
🍷Charles de Gaulle (1890-1970) 戴高樂
他常推薦家族莊園 la Boisserie 的 beaujolais 。也會喝他家附近產的Drappier香檳,但不當開胃酒,而是搭配甜點。 開胃酒則是喝一般的 muscat。
🍷Curnonsky (1872-1956) 科農斯基
號稱美食界王子 prince des gastronomes。他曾欽點五款白酒為世界之最: le Château d'Yquem, le Montrachet, le Château Chalon (Jura), le Château Grillet (Rhône Nord) 及 la Coulée de Serrant (Anjou).
當時香檳還沒有走紅。
🍷Jacques Chirac (1932-2019) 席哈克
渴了拿啤酒當水喝,熱愛波爾多產區紅酒。 他曾說總統府在1980年代曾藏有25萬歐元的好酒。
Emmanuel Macron (1977-) 馬恐龍
懂酒,午餐晚餐都有酒。«Un repas doit être arrosé, pas seulement pour la soif.» 用餐必須佐酒,不只是因為口會渴。
他喜歡波爾多佳釀: le Château Chasse-Spleen, Duhart-Milon, Roc de Cambes。也喜歡普羅旺斯的Bandol 跟科西嘉葡萄酒。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louis latour montrachet」的推薦目錄:
- 關於louis latour montrachet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ouis latour montrachet 在 跟T大一起尋找物超所值的葡萄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ouis latour montrachet 在 侍酒師幫幫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louis latour montrachet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ouis latour montrachet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ouis latour montrachet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louis latour montrachet 在 跟T大一起尋找物超所值的葡萄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老酒的迷思】
我接觸葡萄酒快30年了,在邂逅葡萄酒的歷程中,遇到過各種千奇百怪的狀況,在跟酒友們討論的案例中,最常發生的爭議就是對於老酒口味的認知。
一年前的一個晚上,有位酒友傳簡訊給我,說他跟一些酒友聚會,正在喝一瓶Louis Latour 2006 Corton Charlemagne,而席間某位資深大咖人士覺得這瓶酒喝起來味道不對勁,研判應該是保存不當變質了。
Louis Latour是一家傳承了280年的法國勃根地知名酒廠,Corton Charlemagne更是名列世界百大好酒的特級葡萄園,而2006年份雖然已經有些年紀,但對於這種高檔的頂級葡萄酒而言,還算是十分年輕,因此我當下請這位酒友把還沒喝完的半瓶酒留存起來,我也想試試它的口味。
酒友隔了二天把酒送交給我,大約還剩下400cc,已經換裝在一個玻璃小瓶中,我當下試了一小杯,覺得完全沒有問題,跟我之前喝過的這款酒味道是一致的;二天後我剛好中午在翠滿園有一個酒友們的飯局,於是我把這大半瓶Louis Latour 2006 Corton Charlemagne帶去給大家盲飲。
當天中午聚餐的10位朋友,有喜歡研究的讀萬卷書類型者、也有純粹喝開心的飲萬杯酒類型者,每人分到一小杯聞香啜飲之後,我首先出了一個選擇題:「請大家猜這酒是產自哪個國家?」
結果有一半的人答對,答對的繼續回答,答錯的就無需再答。
接下來我出了選擇題:「那麼請問這酒是法國的哪個產區? 勃根地、波爾多、隆河、還是以上皆非?」
這一題分有3位的答案是勃根地,答對者繼續回答下一提。
我接下來的問題:「請問此酒是勃根地的Meursault 一級園、Puligny/ Chassagne Montrachet的特級園、還是Corton Charlemagne特級園?」
三個人分別選了三種答案,這次只剩一人答對。
我繼續問碩果僅存的那位酒友:「年份是2004、2006、還是2008呢?」
結果這位酒友不但正確答出2006,而且還正確猜出酒廠就是Louis Latour。
這位從頭到尾過關斬將完全答對的酒友,其實是台北某家葡萄酒專賣店的店長,果然功力非凡;不過這一瓶之前被某位資深大咖人士研判已經變質的Louis Latour 2006 Corton Charlemagne,到底有沒有壞掉? 這個答案也就不解自明了。
(上述事件,或許酒過三巡偶有一點點敘述偏差,但整件事絕對都是真實事件,現場10位酒友很多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士,T大若是亂編故事早就被他們打槍擊斃了。)
.
味覺是主觀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品味與偏好,台北米其林星級餐廳名單中,有人認同,也有人非議,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葡萄酒的口味也是燕瘦環肥五花八門,每家酒廠都有自己的風格與特色。
每個消費者當然也會有各自的喜好與選擇,你不喜歡某瓶酒的口味,這是完全合理而常見的現象,人人皆可表達自己的喜好,但若要斷言某瓶酒變質了,那你就真的必須要具備專業的能力。
事後我側面了解之後,才知道那些覺得酒已變質的酒友們,確實喝葡萄酒很多年,而且相當專注與用功,也曾經喝過其他酒廠的Corton Charlemagne,但對於Louis Latour則是喝得不多,因此很容易拿其他酒廠的風格去定義酒款風格,以為Corton Charlemagne都是同一調性,所以認為酒的品質不對勁,而這也是許多酒友常犯的錯誤。
在法國勃根地,同一塊葡萄園往往由多家酒廠共同擁有,彼此的葡萄樹之間甚至沒有圍籬,只有相隔一條田埂而已,不過每一家酒廠釀製的同一葡萄園酒款,喝起來一定會有差異;這種差異既細微又巨大,需要經驗累積與味覺天份才能精準分辨,因為葡萄園的風土條件一致,酒款當然會有風土特質的相似性,但每家酒廠的耕種方式與釀製過程彼此不同,因此最終不同酒廠同一塊葡萄園的酒款,有可能大同小異,也可能小同大異,而這千變萬化的細節,也正是葡萄酒迷人之處。
我個人接觸葡萄酒近30年,但酒喝得越廣、書讀得越多,卻越覺得自己在葡萄酒面前更形渺小而無知;尤其是遇到一些老年份的葡萄酒,經常顛覆我一些既有的經驗與觀念。
法國企業家Francois Audouze不是葡萄酒業界人士,他是葡萄酒收藏家,也應該是開瓶品嚐老酒經驗最多的酒迷。他的藏酒超過四萬瓶,其中有一萬瓶是五十年以上的老酒,他使用自己獨特的開瓶醒酒方式品嚐老酒,而多年下來,Francois Audouz估計他喝過的老酒中,只有少於百分之三是變質壞掉的酒,他也估計其他人喝一口就認為是壞掉的老酒,有超過一半其實品質是正常的,只是沒有使用正確的醒酒方式。
.
而正確的醒酒方式,就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wJryvd0SA
.
Audouz的方法被人稱為Audouze Method,其實很簡單,就是緩慢氧化法。其中的一條戒律就是:絕對不能使用醒酒器!根據他的實際經驗,很多老酒一旦使用醒酒器來換瓶,就會完全衰敗;而Audouz的醒酒方法就是什麼都慢慢來,老酒開瓶之後先嗅聞,如果有臭霉味,就讓酒繼續站著,讓酒緩慢而自然的接觸空氣,幾個小時之後再直接試一小杯,也可以視情況先倒一些酒出來,讓瓶內液面接觸空氣的面積增大,藉此加速老酒「呼吸」的速度。
我個人是Audouze Method的忠實信徒,過去20多年來我從國外的專賣店以及拍賣會買過上百瓶老酒,大部分是法國波爾多、勃根地與加州的老酒,我依照這個方法來醒酒品嘗,上百次品酒經驗中,只有二次確認酒質已經衰敗無法挽救,其他老酒的品嚐過程都帶給我無比美好的回憶;最重要的重點就是耐心與溫柔,絕對不要用醒酒器對待老酒,換瓶的過程對於已經沉睡了幾十年的老酒來說太租暴了,也絕對要給老酒足夠的醒酒時間,當它的老霉臭味散去,迷人酒香重見天日之時,你的耐心就會得到百分之百的回報。
.
🚫禁止酒駕~未滿18歲禁止喝酒~
🚫禁止酒駕~未滿18歲禁止喝酒~
louis latour montrachet 在 侍酒師幫幫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工作】
de Venoge Louis XV Rosé 2002
Piper Heisieck Rosé 1966
Louis Latour Montrachet 1996
Pierre Domoy Clos de Bèze 1983
Lèoville Barton 1959
Lynch Bages 1970
本日最好喝 Lèoville Barton 1959
狀態良好,老而彌堅,單寧酸度俱足,閃爍的花香、溫潤的皮革、微濕的樹林。這是圖坦卡門的面具。
#Wine #somm #Frenchwines @ 豐舍 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