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各位爸媽快要解脫了! 這個超長的暑假終於要放完,後天所有的孩子都要回學校正常上學了🎉🎉🎉 在這個快4個月的暑假當中大家做了什麼呢?
來總結一下我們家的成果,目前中班要升大班的露西沒有學校給的暑假作業,5、6月疫情停課期間,因為是公幼所以學校沒有提供線上教學,不過老實說我覺得這樣比較好,而且學校還退了$3000多的餐費,有些朋友的孩子讀私幼,他們就改為線上教學,所以還是要照樣付個好幾萬,他們都超級心痛的,因為小孩根本就很難"被線上教學"阿,學習效果不大好,還要自己帶孩子,而且還要孩子一直盯著螢幕看,辛苦啊~
每天2小時的仙娣家教課我們做了:
👌🏻 注音ㄅㄆㄇ
露西把注音及拼音學完,我默默的覺得他因為先學英文自然發音的拼音法,所以對拼音還蠻有概念的,學會ㄅㄆㄇ的發音之後,就能很快的把二拚、三拼字都拼出來,留言處我放幾個我覺得超好用的YouTube影片,各位爸媽在教孩子之前一定要把自己的觀念先釐清阿,例如ㄛ、ㄡ怎麼分,我覺得有些地方跟我們小時候學的有點不一樣。
👌🏻 英文的自然發音
幾乎快要學完所有的發音法則,所以目前他看到規則發音的字都是可以唸出來的,已經開始看一些簡單的讀本,雖然他現在也需要"記"一些單字,但我一直跟他強調要用發音的規則來記,而不只是記這些字母的排列,所以讓孩子在大量聽說英文之後,學自然發音超級無敵霹靂爆炸重要,不要再管遠古的KK音標了,以前痛苦的國中英文課就讓它過去吧 😂😂
👌🏻 算數
生活當中就有很多很棒的教材,例如以前小時候球池裡的好多球,現在就可以拿來算數,或拿真正的紙幣、硬幣來算錢順便扮家家酒,有趣的練習本也是很棒的媒介,露西超愛寫練習本的,越寫越有成就感,他一直說他自己是寫作業小霸王 哈~
👌🏻 DIY
總不能一直讓孩子一直寫字或看書,這樣會有點無趣,也是要穿插一些美勞剪貼、摺紙、或自製食物、甜點等等,這也都是訓練著他們的大肌肉與小肌肉,會拿剪刀以後拿筆寫字就會比較好喔。
下午就安排
👌🏻 運動
最後一項但是我覺得是所有裡面最重要的! 疫情期間雖然很少出門,但在家也是可以做很多運動,而且現在微解封後很多運動場館都已開放,大家好好把握時間運動喔,這陣子在 Sunny Tennis 陽光網球 打網球、溜直排輪、跳舞、海邊游泳等等,總之,露西每天都還是被我們操到滿頭大汗,這樣才能夠吃得下、睡得熟、又長得高。
流水帳記完了,這樣看起來我這個媽媽雖然因為疫情而飛行時數減少,不過在家也是有點生產力的吧! (其實是寫給老公看的 哈~)
9/1各位爸媽們要去哪裡happy呢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KK音標是50年代梁實秋教授在師大英文編輯教材時引進,那時開始幾乎都學KK音標,多數中生代的老師一直沿用至今,但不少人覺得並無太大幫助,於是近年來也有許多老師主張改用「自然發音法」做教學,但好像也出現了不同的問題,因此學英語到底該用哪個發音方法好?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也導致學習上的混亂,今天就為...
kk音標 發音 教材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用科學與理性的思維 共創雙語國家目標的實現」
最近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全國上下每天處於疫苗短缺與紓困紛擾,與此同時,關乎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重大政策仍然在默默進行,包含私校退場、108課綱上路、爭議不止的分科測驗45級分制等,因此台灣民眾黨除了緊盯疫情相關的議題之外,也從來沒有忘記這些媒體較少報導、但茲事體大的教育政策,我們不會忘記!#政策發展需要長期關心
🔶從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蘇貞昌院長都宣示推動「2030雙語國家」的口號,喊出「10年內提升國民英文能力、讓年輕世代走向國際」的主張。然而,自從2018年國家發展委員會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以來,不僅以英文發音為主的電視頻道數量也逐年下降,國人英文程度更是掉到全球第48名。
🔶為了檢視目前國家執行雙語政策的問題,本週一(8/16)民眾黨團 陳琬惠 主任特別邀請我召開「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線上座談會,除了請到國發會、教育部、國教署、文化部、通傳會共同討論目前雙語國家政策執行策略、雙語教育推動現況、英語節目與頻道製播進度等議題;同時也感謝台北市教育局雙語推動辦公室以及屏東在地英語教育工作者范勇賢老師參與本次會議分享南北城鄉的雙語教學現場狀況。不僅如此,秉持民眾黨「理性、科學、務實」的主張,我們也榮幸邀請到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也是現任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孫慶文蒞臨分享 #語言學習的大腦機制,希望能用科學的角度看待雙語教育的執行策略。
🔶國發會在簡報中呈現了目前各部會機關文書雙語化的進度,也提出成立專責行政法人的計畫,確實展現了推動雙語國家政策的決心,值得肯定!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國發會在會議中也坦言「目前師資確實不足」,恐怕這是關鍵的問題。教育部雖提出希望教師能夠「用學生能聽懂的英語進行全英文教學」,但以我過去在美國求學的經驗告訴我,這其實是非常考驗老師英語程度的一件事情,恐怕很難透過「CEFR檢定通過」或是「108小時增能課程」就能確保老師具備這樣的教學能力。
不僅如此,我們原本期待透過充足的影音資源使學生能充分在生活中接觸英語環境,然而文化部在今天的報告中卻將「國際影音串流平台」臨時增加了 #成為我國民眾英語學習資源的目標,這在過去文化部的報告中從未出現過這個主張,我也不認為原本以外國閱聽眾為目標族群的頻道能夠兼具國內閱聽眾學習的內容,⚠️因為兩者的目標導向是不一樣的!
除了檢視部會的執行現況,台北市政府雙語推動辦公室也指出目前地方的難處在於缺乏 #統一的雙語教科書,因此台北市投入大量資源編撰自己的雙語教材,不僅如此,基於教育資源共享的精神,這些教材也放上 #酷課雲供全台各縣市的老師、學生、家長使用。而位於南台灣的英語教學者范勇賢老師則是強調目前教學上最大的問題在於孩童學習發音的困難,並指出台灣目前是世界上少數使用KK音標的國家,期許台灣能統一使用與時俱進的音標(例如國際音標或Phonetic Respelling),讓老師與學生能夠真正從發音學好開始,逐步讓南台灣的學童建立良好的英語基礎。
ℹ️最後,國內少有的「正統芝加哥學派心理學家」#孫慶文老師 以認知神經科學的觀點提出了語言學習有其年齡的限制,特別是不同年齡學習雙語在大腦使用的區塊全然不同。因此以科學的角度看來,目前聚焦在成年師資的增能課程效果有限,期許國家訂定相關教育政策需要具備更全面的知識與視野來思考有效的方式。
➡️畢竟國人的語言能力顯然不可能只靠「計畫」就能實現,城鄉差距也不僅是拋出「數位工具」就可以簡單解決(從這次疫情期間「遠距教學」的成效就足以用來借鏡),從務實的角度來看,2030年不太可能達成「雙語國家」的目標。因此,本週一的座談會只是一個開始,藉由這次的拋磚引玉,我們期待「雙語國家政策」會有更細緻的發展藍圖。
kk音標 發音 教材 在 媽媽好忙。媽媽好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還是聊 phonics。很多家長可能不太了解 phonics 是什麼,有的趕早送小孩去學,有的跟著公立小學慢慢學,但到後來發現,小考段考以為過關了,實際孩子學完就忘了,其實不會用,船過水無痕。最擔心的是過程中折損了孩子對英文的好感。
先說一句,我那年代學校是國中才教英文,我小學四年級(30 多年前!)在兒童美語班學英文,就是學 phonics,同時學 KK 音標。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課程的設計是用 KK 音標+模仿老師學發音、背鵝媽媽童謠學語調、phonics 學拼讀,加上每次下課前錄音回家聽,每次上課默寫、背書、考聽寫,高強度聽說讀寫齊頭並進。我到現在都還記得上課的時候老師邊唱 "Phonics, phonics, phonics~" 要我們拿課本出來,也記得回家作業第一條永遠是 "recite and memorize..." XD
以多年 phonics 使用者的經驗,參考國外母語孩子學 phonics 的歷程資料,試著說清楚 phonics 到底是什麼,怎麼學怎麼練,不足的地方在哪裡。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以 cat 這個字來舉例。為了說明方便,聲音我用 IPA / KK 音標表示,臺灣小學階段大部分不用音標。
一、
1.
cat 有「形」-「音」-「義」三個組成部分
形=拼字 spelling:C-A-T
音=發音 pronunciation:[kæt]
義=涵義 meaning (實物、圖片或中文翻譯):🐈
上次貼文裡提到過了,phonics 處理的是「形」-「音」對應,在聽、說、讀、寫四項能力中:
看到 C-A-T,可以唸出 [kæt] :讀的基礎技能
聽到 [kæt] ,可以拼出 C-A-T:寫的基礎技能
(讀和寫是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能力,需要與「義」結合,並且有上下文,才是有意義的讀寫)
*Phonics 促進的是讀寫能力。(不要再被「自然發音」四個字誤導了!)
把學英文的年齡段提前,就是要按照更合理的「聽說讀寫」學習順序,聽說能力應該先於讀寫。
這樣一看就很清楚,不應該在沒有聽說能力前先學 phonics。
2.
外語孩子不太可能像母語人士一樣,上小學前已經有數千字的聽力詞彙,邊學 phonics 邊學新單字的情況很多。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就是聽說讀寫同時學習。
*需要留意一個盲點:
小孩看著 🐈 圖卡,唸出 [kæt],拼出 C-A-T,
這時小孩是正確運用了 phonics 規則,由讀音拼出 C-A-T,
還是走了捷徑,看著圖片直接拼出 C-A-T 的?--如果直接由「義」連結到「形」,那就沒有練習到 phonics 技巧。
二、
要能看著 C-A-T 讀出 [kæt],或是聽到 [kæt] 拼出 C-A-T ,孩子需要先具備哪些能力?
1. 認識字母並熟記相應字母音
現在流行的字母音 chants,常是 "A, A, A, /æ/, /æ/, /æ/, apple, apple, apple..." 這類型的。
英文有 26 個字母,但有 44 個音素,不是一一對應的,所以有 phonics 規則來輔助判斷單字如何發音。
2. 聽到 [kæt] ,可分解為 /k/ - /æ/ - /t/ 三個音素
-之前分享過資料,母語孩子大約 6 歲可以有這個能力
3. 聽到 /k/ - /æ/ - /t/ 可以連著讀出 [kæt]
-同上,母語孩子 6 歲的能力
4. 運用 phonics 規則解碼-讀:
(1) 看到 C-A-T,判斷為 CVC (子音-母音-子音) 結構
(2) CVC 結構,判斷 "A" 讀短音 /æ/
(3) "C" 在 "A" 前面,判斷 "C" 讀 /k/ ("C" 在 "E", "I" 前面讀 /s/,其他字母前讀 /k/)
(4) 三個字母分別對應字母音:/k/ - /æ/ - /t/
(5) 運用 3. 的 blending 能力,讀出 [kæt]
5. 運用 phonics 規則編碼-寫:
(1) 聽到 [kæt],分解為 /k/ - /æ/ - /t/ (上述 2. 的能力)
(2) 辨認 /æ/ 為短母音 "A" (上述 1. 的能力)
(3) 判斷 /k/ 在 "A" 前面應為 "C"
(4) 寫出 C-A-T
三、彩蛋!(地雷?)
上面第 5. 項聽音拼字的過程,如果聽力不夠好:
(1) 把 /æ/ 聽成 /ɛ/,就會拼出 K-E-T
(2) 把 /æ/ 聽成 /eɪ/,就會拼出 C-A-T-E
聽力不夠好,原因通常是發音不標準、不穩固。自己說不出來的,耳朵就聽不到。
不穩固的意思是,可能要你特別把 cat, KET, Cate 三個字放在一起唸,還可以分得清楚
但是三個分開在不同句子裡面的時候,難保不會把 cat 唸成 Cate,把 Cate 唸成 KET。
現在看過 phonics 規則運用全過程,你就知道發音不標準,不是要聽的人「自己憑上下文判斷就好、不要吹毛求疵」那麼簡單的問題,
而是會連帶影響拼寫,考試會扣分喔!這樣發音是不是很重要 XD
------
做個小結:
1. 發音準確是使用 phonics 規則的必要前提。在小孩能正確發出 44 個音素之前,都不需要心急先學 phonics 規則。
2. Phonics 規則對小小孩來說太抽象,如果你覺得你家三、四歲小孩都學會了,那他要不是天才,就是你看到假象。
3. 小孩 phonics 學很久都還不熟,請不要怪他,真的不是像廣告裡說的那麼輕鬆愉快。
4. 108 課綱之後不知道小學教材有沒有重編過,之前 phonics 分為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前面學過考過,後面不會再出現,可能小孩快畢業了你才發現之前幾年學的都船過水無痕...
5. Phonics 規則就算學會了,要大量反覆練習才能精熟,學校的教材練習量只夠應付段考,真正要運用自如,那絕對是不夠的。
6. Phonics 只能讓孩子看到單字唸出聲音,沒辦法讓孩子知道他發出的聲音是什麼意思,並沒有辦法讓孩子像學會注音之後享受自主閱讀,孩子覺得很煩、沒興趣是很正常的。
7. Phonics 只能讓孩子學會閱讀,沒辦法讓孩子愛上閱讀-這才是最重要的事,對吧?
*「爸媽的英文繪本交流站」社團每天都有親子共讀打卡,快來參加!
------
一不小心寫了好多,這還只是符合規則的最簡單單字~
不知道這樣寫大家看得清楚嗎?還是更模糊?
留言讓我知道一下吧!
下一篇要先插播講發音。
發音超級重要。Phonics 不能教你發音,但你如果發音不準,phonics 就跟著完蛋。
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發音不標準,不敢教小孩,直接送到外面給老師教。
嗯,我有一個壞消息,跟一個好消息...
kk音標 發音 教材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KK音標是50年代梁實秋教授在師大英文編輯教材時引進,那時開始幾乎都學KK音標,多數中生代的老師一直沿用至今,但不少人覺得並無太大幫助,於是近年來也有許多老師主張改用「自然發音法」做教學,但好像也出現了不同的問題,因此學英語到底該用哪個發音方法好?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也導致學習上的混亂,今天就為您獻上懶人包,讓您6分鐘搞懂英文音標。
影片授權:哥倫布 Little Columbus(http://bit.ly/2kCvvEI)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KYHX1AoS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