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假新聞」
最近上課時學到一個新單字「positionality」,讓我想到當前社群媒體上,不停看到的「fake news」——假新聞。
簡言之,「positionality」(位置性) 被定義為於種族、階級、性別、性取向以及能力等狀態中,創造你身分的社會與政治背景。位置性還描述了你的身分如何影響你對世界的理解與看法,以及潛在的偏見。
positionality 位置性;定位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3390885/
https://www.lexico.com/definition/positionality
以下是我對「positionality」與 「fake news」的些許觀點:
“Fake news” has permeated all facets of life, ranging from social media interaction to presidential elections. Fake news can be defined as “fabricated information that mimics news media content in form but not in organizational process or intent” (Lazer et al., 2018, p. 1094). The creators and outlets of fake news do not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credibility of information, but rather disseminate misinformation or disinformation for purposes ranging from personal amusement to creating deceptions to achieve political aims. At times, fake news is created and disseminated by state or non-state actors using social media accounts and networks of bots designed to hijack feed algorithms of platforms such as Twitter or Facebook (Prier, 2017, p. 54). In the 2016 U.S. presidential campaign, Facebook estimated that up to 60 million bots were used to post political content. Some of the same bots were then used in an attempt to influence the 2017 French election (Lazer et al., 2018, p. 1095). Such campaigns can be understood as a form of information warfare, a comprehensive attempt to control and influence every facet of the information supply chain, thereby influencing public opinion and behaviors. (Prier, 2017, p. 54). Often, fake news is not directly created by actors that seek to manipulate but by journalists or content creators whose content favors or aligns with the narratives of these actors (Doshi, 2020).
從社群媒體的互動到總統選舉,「假新聞」(fake news)已滲透至生活的各個層面。假新聞可被定義為「在形式上而非組織過程或意圖上,模仿新聞媒體內容所捏造的資訊」(Lazer et al., 2018, p. 1094)。無論是出於個人愛好或為達政治目的而有所欺瞞,假新聞的製造者與傳播管道並不保證資訊的準確性與可信度,反而是為了散播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或扭曲訊息(disinformation)。有時,假新聞是由國家或非國家行為者(state or non-state actors)所製造與傳播,藉由社群媒體帳號及網絡機器人來劫持諸如臉書與推特等平臺的推送演算法(Prier, 2017, p. 54)。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臉書估計有多達6千萬個機器人被用來發布政治貼文。其中,有部分機器人被用於影響隔年的法國大選(Lazer et al., 2018, p. 1095)。此類行動可視為資訊戰(information warfare)的一種形式,一種對控制與影響資訊供應鏈各環節的全面嘗試,從而影響公眾輿論與行為(Prier, 2017, p. 54)。假新聞通常是由記者或內容創造者(content creators)所創造,而非試圖操弄的行為者,前者的內容偏好符合後者的敘事(Doshi, 2020)。
Nevertheless, while the term “fake news” is commonplace, there is no universal, measurable way to quantify the fakeness or truthfulness of news. There are many fact-checking and media-bias detection tools, but they cannot objectively detect and clarify the more subtle and nuanced aims of manipulative actors that play a crucial role in news production. It can also be argued that the veracity of news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actors that seek to manipulate it, but also on the positionality of its consumers. Therefore, one’s initial line of defense against misleading news lies not in the plethora of fact-checking devices but more in one’s pre-existing dispositions and skills to think and act in response to misleading information. This ability can be referred to as critical thinking, which can be more concretely expounded as “reasonable and reflective thinking focused on deciding what to believe or do” (Ennis, 2011, p. 15).
然而,即便「假新聞」一詞隨處可見,卻沒有統一、可衡量的方式來量化新聞的虛假性或真實性。目前有許多事實查核與媒體偏見檢測工具,但它們無法客觀地檢測與說明行為操弄者更狡猾、更細緻的目標,而這些操弄者往往在新聞的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也可以說,新聞的真實性不僅取決於試圖操弄它的行為者,同時還取決於新聞受眾的位置性。因此,一個人對抗誤導性新聞的第一道防線,不在於這些五花八門的事實查核方式,反而在於個人所固有的性格,以及針對誤導性資訊的思考與行動等相關技能。這種能力可稱為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意即「專注於決定相信什麼或做什麼的理性思考與反思性思考」(Ennis, 2011, p. 15)。
Taiwan, also known as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is at the forefront of information warfare. It is wedged between the geopolitical struggles of global and regional hegemon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Compounding the matter are the Taiwan’s own political actors vying for influence and power. This struggle seeps into all aspects of life and practice, mainly manifesting itself on social media, a battleground of information warfar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aiwan is cognizant of these information campaigns, and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introduce media literacy into all parts of its educ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the government has tried to promot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ince 2000 (MOE, 2002, p. 1), with one of its primary goals to cultivate its “citizens” abilities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MOE, 2002, p. 2).
臺灣,也被稱為中華民國,正處於資訊戰的最前線。這是全球霸權與地區霸權之間——如美國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緣政治對抗。使問題惡化的是臺灣自身的政治行動者對影響力與權力的奪取。這場對抗遍布於現實生活的各個面向,主要於社群媒體中——資訊戰的戰場——展露無遺。臺灣的教育部注意到了這些資訊的煙硝,並已努力將媒體素養引入其教育體系。據該部稱,自2000年以來,政府一直試圖推展媒體素養教育(MOE, 2002, p. 1),其主要目標之一是培養「公民獨立學習、批判性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MOE, 2002, p. 2)。
★★★★★★★★★★★★
上述段落認為,由於個人的位置性(positionality),「假新聞」極難定義。此外,有許多人把不符合自身成見與偏好的新聞逕斥為假新聞。這其實相當危險,因為個人觀點將會變得愈發孤立與激進。
閱聽人應意識到,他們在網路上看到的每個資訊都有特定立場。是否真有毫無立場的新聞文章?為了對抗操弄性或強制性資訊(coercive information),我們必須意識到權力於個中的作用,以及我們自身的位置性如何形塑我們的詮釋。這是我們的第一道防線。
★★★★★★★★★★★★
參考文獻
Doshi, R. (2020, January). China steps up its information war in Taiwan. Foreign Affairs. Retrieved March, 21, 2021, from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china/2020-01-09/china-steps-its-information-war-taiwan
Ennis, R. H. (1985). A log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3(2), 44-48.
Lazer, D. M., Baum, M. A., Benkler, Y., Berinsky, A. J., Greenhill, K. M., Menczer, F., ... & Zittrain, J. L. (2018). The science of fake news. Science, 359(6380), 1094-1096.
MO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aiwan. (2002). White paper on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al policy. Retrieved March, 21, 2021, from http://english.moe.gov.tw/public/Attachment/ 2122416591771.pdf
Prier, J. (2017). Commanding the trend: Social media as information warfare. Strategic Studies Quarterly: SSQ, 11(4), 50-85.
★★★★★★★★★★★★
教育時評: http://bit.ly/39ABON9
相關詞彙: https://bit.ly/2UncrfI
TED相關影片: https://bit.ly/3BDsDKl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吳老師教學部落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VBA到Python程式開發202101第3次上課 01_重點回顧與九九乘法表輸出第一列 02_九九乘法表一到九列輸出 03_分享使用Colaboratory與用format格式化 04_將九九乘法表改為用VBA撰寫 05_星號輸出三角形正向與反向 06_補充證照考試302迴圈偶數連加 07_增加...
k線 戰 法 pdf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濫用藥物年輕化!國衛院:娛樂用愷他命 三年內再犯率近四成】
2016年震驚社會的「W飯店毒趴」,派對中提供搖頭丸、一粒眠、K他命等10種不同成分的毒品,郭姓小模服用多種毒品神智不清,之後重度昏迷,卻被同行友人丟包醫院不幸喪命。根據法醫檢驗,郭姓小模遺體中有多達9種非法藥物的反應,確定其死因為多重中毒休克,併發橫紋肌溶解症及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註1】
■別碰毒品! K他命(愷他命)使用再犯率近4成
近年來不少年輕人,會用K他命來開趴,而這種藥物一開始是拿來做為麻醉用,現在卻被當成娛樂性藥物,但專家研究指出,三年內的毒品使用再犯率將近四成,而且有女性使用了K他命後,非自然死因多達19倍,一時助興可能會賠上性命。
【國衛院精神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陳為堅】說:「情緒不太好他要用這個藥,可是事實上呢,它更容易引發這麼多複雜的死因,而且很容易死於自殺。」檢警在邊境查緝大量的新興毒品,包括K他命,但還是不少年輕人,誤以為K他命沒有危害,被拿來娛樂助興,但醫師指出吸食K他命,會影響腦部智力、膀胱萎縮,等永久性的身體傷害,長期濫用難以戒除,恐怕得尿布不離身。
研究數據更顯示,K他命又叫「愷他命」,是一種解離型麻醉藥,藥退後會產生幻覺,使用者,三年內再犯率高達39.5%,而且如果是愷他命初犯者,三年內非自然死因多19倍,輕生機率更高達31.4倍。【註2】
■愷他命(Ketamine)
▶毒品特性:新興影響精神物質
▶俗名:卡門、K他命、K仔、Special K、Cat Valium
▶類別:中樞神經抑制劑(其他類)
▶毒品級別:第三級毒品
▶醫療用途:手術麻醉
▶娛樂使用愷他命,後果很要命
Ketamine(愷他命、K他命)俗稱K仔、Special K或K,為非巴比妥鹽類之麻醉劑,與PCP(Phencycline)同屬芳基環己胺類結構,是一種用於人或動物麻醉之速效、全身性麻醉劑,會使病人產生與現實環境解離(dissociative)的麻醉作用。
▶危害性
使用愷他命較常見之副作用為心搏過速、血壓上升、震顫、肌肉緊張而呈強直性、陣攣性運動等。Ketamine之藥效可維持1小時,但影響吸食者感覺、協調及判斷力則可長達16至24小時,會使專注力、學習及記憶力受損,並可產生幻覺、錯亂、意識模糊、噁心、嘔吐、複視、視覺模糊、影像扭曲、暫發性失憶及身體失去平衡等症狀。長期使用會產生耐受性及心理依賴性,造成強迫性使用,且不易戒除。
最近研究顯示濫用愷他命,會罹患慢性間質性膀胱炎,使膀胱壁纖維化增厚,容量變小,產生頻尿、尿急、小便疼痛、血尿、下腹部疼痛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尿量減少、水腫等腎功能不全的症狀,甚至須進行膀胱重建手術。【註3】
■國衛院:娛樂用愷他命,三年內再犯率近四成
國家衛生研究院於2021/01/25宣布「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陳為堅主任、與臺大、台北大學合作,追蹤2009年至2016年39,178位愷他命初犯者的結果顯示,三年內毒品使用再犯率達39.5%,死亡率為一般同年齡、同性別者的4.9倍高;尤其是自殺、藥物過量、暴力毆打等非自然原因的死亡率,更增加高達10倍以上。
其中女性愷他命初犯者,三年內的非自然死因的標準死亡比為19倍,自殺更是高達31.4倍。國衛院呼籲年輕人千萬別好奇地將愷他命當娛樂用。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期刊Addiction【註6】。
■愷他命的主要作用
愷他命是腦中NMDA受體的拮抗劑,是一種解離型麻醉藥。這種解離效用,常令患者在清醒後抱怨有不愉快的夢、意識模糊、幻覺等現象。
國衛院指出,愷他命的麻醉安全係數相對較高,迄今仍用於戰場或災難現場的緊急手術,為聯合國認定的一種必需藥品。但從2000年後,隨著年輕人銳舞派對(又稱銳舞和狂野派對)潮流的盛行,愷他命開始被當成娛樂性藥物使用,尤其是在東亞地區。因此,愷他命變成各國政府與國際組織成癮性藥物管制上極大的挑戰。
■研究發現,愷他命娛樂性使用有增加的趨勢
台灣從2000年初期開始,從一系列研究中發現,愷他命娛樂性使用有增加的趨勢。起初政府將愷他命列為第三級毒品予以管制,但是由於使用者日眾,在2009年11月透過《毒品危害條例》的修法,實施三、四級毒品行政裁罰。
國衛院研究團隊發現,受行政裁罰的愷他命初犯者,三年內再次因使用愷他命受罰的機率高達33.85%;若合併計算一、二級毒品者,三年內的再犯率更高達39.95%。更令研究團隊驚訝的是,跟全國死亡資料比對後發現,這些愷他命使用者在初犯三年內的死亡率,若與一般人口中同年齡、同性別者的死亡率相比(稱為標準化死亡比),竟然高達4.9倍。
■吸食愷他命,死亡原因分析
進一步分析死亡原因,愷他命初犯者三年內因身體疾病死亡的標準化死亡比(2.1倍)並不太高,反而是一些非自然死因的標準化死亡比(7.6倍)較高,像是最常見的自殺(13.4倍),其次的藥物過量(21.3倍)與暴力毆打(20.7倍)等。若是男女分開來看,女性愷他命初犯者三年內的非自然死因的標準化死亡比為19倍,自殺更是高達31.4倍。
國衛院研究清楚顯示,年輕人為娛樂目的使用愷他命,不但會導致之後一再地使用而反覆受罰,還會大幅地增加死亡率,尤其是非自然死因。這些健康危害的範圍與程度,遠比之前小規模研究所顯示的更為廣泛且嚴重。【註4】
■長期藥物濫用會出現2症狀、4狀況
使用非法藥物或未依照醫師指示方式使用藥物,被稱為「藥物濫用」;而「藥物成癮性」則是指長期使用藥物且對藥物產生身體依賴性或心理依賴性。長期藥物濫用,會引發各式各樣的症狀和後遺症,嚴重則會造成終生的傷害。
藥物濫用可能會出現兩種症狀:
▶「耐藥性」:
重複投予相同劑量時,其效果逐漸降低,必須增加使用劑量才能得到相同的效果,也因此使用了過高的劑量而不自知。
▶「戒斷症狀」:
當使用者突然停止或減少使用量時,在生理、心理上會產生一連串的不舒服。
被濫用的藥物進入人體後,會改變其意志或心智,常見藥物濫用可能會產生以下四種狀況,必須慎防:
一、藥物耐受性
持續使用藥物後須增加劑量才能達到起初的效果,而增加使用量易造成急性中毒。例如中樞神經系統發生障礙,產生意識、行為、情緒、認知或感覺上的變化。
二、心理依賴性
因為重複使用成癮性物質,產生精神症狀或病態行為。
三、生理依賴性
減少或停藥會產生戒斷症候群。例如出汗、緊張、嘔吐、痙攣、譫妄等。
四、社會危害性
增加社會成本支出,包括生產力、醫療、監所管理、家庭、社會福利等。
現今生活環境,每個人都有其所需面對的問題和壓力,但解決壓力的方法有許多,藥物使用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如果未經醫師處方而自行使用藥物來處理問題,稍不慎易造成藥物濫用情形。所以有困擾時一定要尋求醫療協助,而不是自行使用藥物。【註5】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TVBS 新聞) - W飯店毒趴小模喪命:http://bit.ly/2MorVfl
∎註2
(華視新聞) - 「別碰毒品! K他命使用再犯率近4成」: http://bit.ly/3ai5S1W
∎註3
(反毒總動員)「愷他命(Ketamine)」http://bit.ly/3thbRMT
∎註4
udn.com 聯合新聞網「國衛院:娛樂用愷他命 三年內再犯率近四成」:http://bit.ly/36uh6zj
∎註5
(UDN)長期藥物濫用 須防4狀況:http://bit.ly/3cuuhEe
∎註6
Pan, W.‐H., Wu, K. C.‐C., Chen, C.‐Y., et al. (2020) First‐time offenders for recreational ketamine use under a new penalty system in Taiwan: incidence, recidivism and mortality in national cohorts from 2009 to 2017. Addiction, https://doi.org/10.1111/add.15337
➤➤照片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bit.ly/3ovGgDG
∎(反毒總動員)「孩子吸毒的原因是什麼?」:https://bit.ly/3r32dMb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食品藥物管理署 #藥物濫用 #年輕化 #愷他命 #K他命
食品藥物管理署 / 食用玩家-食藥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k線 戰 法 pdf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解析)看懂群體免疫是甚麼,換你講給周遭朋友了解】
身為公衛專家的陳建仁 副總統說:「在武漢肺炎防疫上,台灣能夠比其他國家稍微好一點,主要是因為有SARS的經驗,同樣的台灣在對抗武漢肺炎的經驗,也受到多個國家的肯定。」。
日前媒體提到英國擬運用“群體感染”戰略通過群體感染獲得群體免疫力,陳建仁 (18)於臉書發文,談「群體免疫閾值(HIT)(herd immunity threshold)」;以下將帶大家了解「群體免疫」是什麼? 能用來對抗新冠病毒嗎?
■ 什麼是「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
任何傳染病要進行傳播都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相應的,要控制傳染病疫情,就有三個最基本的策略(套用到本次新冠肺炎):
A.「消滅或控制傳染源」:把患者進行集中隔離收治就屬於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禁止大型集會就屬於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人群」: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既是切斷傳播途徑,也是保護易感人群的手段。
「群體免疫」也稱「社區免疫」、「人群免疫」,嚴格來說並不屬於上面說的任何一種防控策略,它描述的實際是一種狀態和結果,即當人口中的大多數具有對傳染病的免疫力後,傳染病將很難繼續傳播,從而達到保護剩餘尚未具有免疫力人口的效果。(資料來源:【註1】)
以定義來看「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指的是「當人或動物群體中很大比例具有免疫力,就能保護其他不具免疫力的個體不受傳染,藉此中斷傳染途徑,將傳染病控制下來」,一般的作法是透過疫苗注射,歷史上並沒有因放任式的「自然感染」而成功抗疫的例子。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分析,其實「群體免疫」的想法在邏輯上並沒有錯,當高達70%人口感染就可以獲得群體免疫的效果,只不過代價是要先犧牲一些人。過去沒有任何國家透過「放任人民染疫」而成功控制傳染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日前也對「群體免疫」的構想示警,他提到,基本上發生感染後,體內確實會產生抗體,但風險在於你無法保證確診的人都是輕症,如果是老年人被感染,死亡率可能會很高。
「指揮官陳時中」則解釋,如果有人告訴我們感染之後100%是安全的,而且你會有抗體,聽起來確實是好方法,但這需要更完整的科學證據,英國這樣的方式可能是要因應醫療量能不足的情況,目前台灣不會走到這一步。(資料來源:【註2】 )
■ 民眾是否可以依靠群體免疫力來預防感染流感?
流感是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當接種率提升使群體免疫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阻斷或減緩疾病的傳播;惟群體免疫是需要時間累積,接種率達到一定程度才會產生之效益,且主要是減緩疾病傳播,並非表示不會傳染流感,故針對流感高風險族群者,仍建議自身接種疫苗。(資料來源:【註3】 )
■基本傳染數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₀)
讓我們回到上周五論壇的貼文內容:「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3/16)表示,在流行病學中,有個常用來判斷傳染病傳染力的重要指標「R₀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R₀指數是指一個確診感染病患者會傳染給其他人數的平均值。(R₀ = kbD,平均每個感染者可以傳染的人數(R₀)=感染者平均每天接觸的易感人群數量(k)×易感人群被感染的機率(b)×感染持續的時間(D) )」。
R₀是指在沒有外力介入,而且所有人都沒有免疫力 (general susceptibility,一般易感受性) 的情況下,一個感染到某種傳染病原的人,會把病原繼續傳染給多少其他人的平均值。
▸R₀愈大代表傳染愈難控制
▸R₀ < 1傳染病原將會在該地逐漸消失
▸R₀ = 1傳染病原會持續存在該地而成為地方病(endemic)
▸R₀ > 1傳染病原會在該地呈現指數增加而成為流行病(epidemic),但是易感受人口數會慢慢因為感染產生免疫力,而逐漸減少,所以流行疫情也會減緩,在了解R₀後,接著跟大家解釋『群體免疫閾(ㄩˋ)值』。
■群體免疫閾(ㄩˋ)值(herd immunity threshold, HIT)
當群體內具有免疫力的人數多於一定數目 (herd immunity threshold, HIT,群體免疫閾值),則流行病會轉為地方病或消失!
HIT決定於R0,HIT=1-(1/R0),換言之,R0愈高,HIT愈高,如「貼文附表」所示。表中的各種傳染病,以麻疹和白日咳的R0最高,它們的HIT高達92%以上,如果要透過疫苗接種來預防這兩種疾病的流行發生,接種率必須超過這個閾值才行。
如「貼文附圖」所示,在未接種疫苗(上圖) 或接種者(黃人)比率未超過HIT的族群 (中圖),流行會發生而使大多數健康人都發病(藍人變紅人);在接種者比率超過HIT的族群(下圖),只有四分之一健康人會發病!
■陳建仁 副總統 - 「從群體免疫閾值(herd immunity threshold, HIT)談武漢肺炎防疫策略」
日前英國政府宣佈武漢肺炎防疫進入第二階段的「延緩階段」,主要措施包括:
1) 所有出現咳嗽和發燒等症狀的人必須在家隔離7天,如果7天之後症狀持續或惡化,再叫救護車送醫治療。
2) 病毒檢測只施於重症患者,不再檢測每一個有症狀的人,包含在家隔離的輕症患者。
3) 禁止學校安排學生出國旅行,建議70歲以上老人不要從事長途旅行。
這種鼓勵人民盡可能維持日常生活的「低度防疫」作為,預期可以建立「群體免疫力 (herd immunity)」,讓多數人得病產生免疫力,來遏止病毒的繼續傳播,而讓有限的醫療資源,專用於救治重症患者。英國總理說:「武漢肺炎和流行性感冒完全不同,沒有任何人對它具有免疫力!」
陳建仁的小女兒問:「這樣做有道理嗎?英國的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不就會成為全世界最高的嗎?」陳建仁說:「當然!如果要提高群體免疫力來阻斷傳染,根據目前武漢肺炎的基本傳染數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必需有29-74%的人民得到感染,也就是全英國6600萬人當中,有1900-4900萬人感染,才可遏止病毒散播!如果只對重症者(20%)檢測病毒,還是會有380-980萬名確診病例,數十萬人死亡,死亡人數仍是世界第一!」
有鑑於只是「減緩」而非「阻止」疫情傳播,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疫情,進而拖垮醫療照顧體系,英國又改弦易轍,採取更嚴厲的措施,包括:
1) 全民避免「非必要」的外出與旅行;
2) 如果可能應改為在家上班;
3) 孕婦、健康狀況不佳者與超過70歲的老人應在家隔離12周。
希望能夠藉此降低R0,使這波疫情的死亡人數壓在數千到數萬人左右。
如「貼文附表」所示,武漢肺炎的R0=1.4-3.9,HIT=29-74%,在沒有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當下,英國要藉全民自然感染達到HIT,確實不可行!反而必須透過確診病例的早期發現與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的居家檢疫、高風險群的減少暴露來降低R0、減少疫災,等待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上市!(資料來源:【註4】)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PPT新聞) -“群體免疫”指的是什麽?“無為而治”是真的高明嗎? : https://bit.ly/2WJeuJt
∎【註2】: Yahoo 新聞 -「擁抱病毒拚群體免疫?醫:先死一些人」:https://bit.ly/33POQo3
∎【註3】: 疾病管制署 -「疫苗保護力篇」: https://bit.ly/2WHvpwj
∎【註4】: 副總統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 https://www.facebook.com/chencj/
➤➤照片
∎副總統 陳建仁 : https://www.facebook.com/chencj/
∎(PPT新聞) -“群體免疫”指的是什麽?“無為而治”是真的高明嗎? : https://bit.ly/2WJeuJt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 【國衛院論壇2019年度議題】簡介
➤http://bit.ly/2MtCqgA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群體免疫 #社區免疫 #人群免疫 #陳建仁 #副總統 #群體感染 #群體免疫閾值 #HIT #herd immunity threshold #群體免疫 #Herd immunity #傳染源 #傳播途徑 #易感人群 #消滅或控制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人群 #台大醫院 #兒童感染科 #感染症醫學會 #黃立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張上淳 #指揮官 #陳時中 #行政院副院長 #陳其邁 #R₀基本傳染數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基本傳染數
中華民國總統府 / 行政院 / 台大醫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光生物科技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k線 戰 法 pdf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VBA到Python程式開發202101第3次上課
01_重點回顧與九九乘法表輸出第一列
02_九九乘法表一到九列輸出
03_分享使用Colaboratory與用format格式化
04_將九九乘法表改為用VBA撰寫
05_星號輸出三角形正向與反向
06_補充證照考試302迴圈偶數連加
07_增加空白與等腰三角形兩種方法
08_變為兩個等腰三角形與改為while迴圈
完整教學
http://goo.gl/aQTMFS
吳老師教學論壇
http://www.tqc.idv.tw/
教學論壇(之後課程會放論壇上課學員請自行加入):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forum/tcfst_python_2021_1
課程簡介:入門
建置Python開發環境
基本語法與結構控制
迴圈、資料結構及函式
VBA重要函數到Python
檔案處理
資料庫處理
課程簡介:進階
網頁資料擷取與分析、Python網頁測試自動化、YouTube影片下載器
處理 Excel 試算表、處理 PDF 與 Word 文件、處理 CSV 檔和 JSON 資料
實戰:PM2.5即時監測顯示器、Email 和文字簡訊、處理影像圖片、以 GUI 自動化來控制鍵盤和滑鼠
上課用書:
參考書目
Python初學特訓班(附250分鐘影音教學/範例程式)
作者: 鄧文淵/總監製, 文淵閣工作室/編著?
出版社:碁峰? 出版日期:2016/11/29
Python程式設計入門
作者:葉難
ISBN:9789864340057
出版社:博碩文化
出版日期:2015/04/02
吳老師 110/3/9
EXCEL,VBA,Python,自強工業基金會,EXCEL,VBA,函數,程式設計,線上教學,PYTHON安裝環境
k線 戰 法 pdf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從EXCEL VBA到Python開發第1次上課(課前問卷與下載懶人包&在ECLIPSE中設定PYTHON路徑&建立專案與模組並撰寫程式&型別轉換與串列與脫逸字元&流程控制撰寫年齡判斷程式)
01_課前問卷與下載懶人包
02_課程說明與開啟ECLIPSE
03_在ECLIPSE中設定PYTHON路徑
04_建立專案與模組並撰寫程式
05_編輯器字型放大縮小與算術運算子
06_修改編碼為UTF8與轉型為字串
07_下載PYTHON與ECLISPE手動建立環境與變數型態
08_型別轉換與串列與脫逸字元
09_流程控制撰寫年齡判斷程式
完整教學
http://goo.gl/aQTMFS
吳老師教學論壇
http://www.tqc.idv.tw/
教學論壇(之後課程會放論壇上課學員請自行加入):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forum/scu_python109
課程簡介:入門
建置Python開發環境
基本語法與結構控制
迴圈、資料結構及函式
VBA重要函數到Python
檔案處理
資料庫處理
課程簡介:進階
網頁資料擷取與分析、Python網頁測試自動化、YouTube影片下載器
處理 Excel 試算表、處理 PDF 與 Word 文件、處理 CSV 檔和 JSON 資料
實戰:PM2.5即時監測顯示器、Email 和文字簡訊、處理影像圖片、以 GUI 自動化來控制鍵盤和滑鼠
上課用書:
參考書目
Python初學特訓班(附250分鐘影音教學/範例程式)
作者: 鄧文淵/總監製, 文淵閣工作室/編著?
出版社:碁峰 出版日期:2016/11/29
Python程式設計入門
作者:葉難
ISBN:9789864340057
出版社:博碩文化
出版日期:2015/04/02
吳老師 109/6/29
EXCEL,VBA,Python,自強工業基金會,EXCEL,VBA,函數,程式設計,線上教學,PYTHON安裝環境
k線 戰 法 pdf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文化Python3認證2019第8次606二維串列&608最大最小值&610平均溫度二維轉一維&706全字母句用set移除重複&708詞典合併&710詞典搜尋解答&806字元次數計算解答&808社會安全碼與810最大值與最小值
上課內容:
01_重點回顧與606二維串列EXCEL應用
02_用EXCEL與VBA輸出表格結果
03_直接輸出與改為先產生串列再輸出
04_將二維串列輸出
05_將串列輸出改為自訂函數
06_608最大最小值用EXCEL函數說明
07_608最大最小值改為VBA說明
08_608最大最小值Python解答
09_610平均溫度二維轉一維
10_706全字母句用set移除重複
11_708詞典合併解說
12_708詞典合併改為自訂函數
13_710詞典搜尋解答
14_806字元次數計算解答
15_808社會安全碼與810最大值與最小值
完整影音
http://goo.gl/aQTMFS
教學論壇(之後課程會放論壇上課學員請自行加入):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forum/pccu_python_2019_1
懶人包:
EXCEL函數與VBA http://terry28853669.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1384521
EXCEL VBA自動化教學 http://terry28853669.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1384524
TQC+Python證照目錄:
Python 第1類:基本程式設計
技能內容:變數與常數、指定敘述、標準輸入輸出、運算式、算術運算子、數學函式的應用、格式化的輸出Python 第2類:選擇敘述
技能內容:if、if...else、if…elif
Python 第3類:迴圈敘述
技能內容:while、for…in
Python 第4類:進階控制流程
技能內容:常用的控制結構、條件判斷、迴圈
Python 第5類:函式(Function)
技能內容:函式使用、傳遞參數、回傳資料、內建函式、區域變數與全域變數
Python 第6類:串列(List)的運作(一維、二維以及多維)
技能內容:串列的建立、串列的函式、串列參數傳遞、串列應用
Python 第7類:數組(Tuple)、集合(Set)以及詞典(Dictionary)
技能內容:數組、集合、詞典的建立、運作及應用
Python 第8類:字串(String)的運作
技能內容:字串的建立、字串的庫存函式、字串的應用
Python 第9類:檔案與異常處理
技能內容:文字I/O、檔案的建立、寫入資料與讀取資料、二進位I/O、編碼(Encoding)、異常處理
課程簡介:入門
建置Python開發環境
基本語法與結構控制
迴圈、資料結構及函式
VBA重要函數到Python
檔案處理
資料庫處理
課程簡介:進階
網頁資料擷取與分析、Python網頁測試自動化、YouTube影片下載器
處理 Excel 試算表、處理 PDF 與 Word 文件、處理 CSV 檔和 JSON 資料
實戰:PM2.5即時監測顯示器、Email 和文字簡訊、處理影像圖片、以 GUI 自動化來控制鍵盤和滑鼠
上課用書:
參考書目
Python初學特訓班(附250分鐘影音教學/範例程式)
作者: 鄧文淵/總監製, 文淵閣工作室/編著
出版社:碁峰? 出版日期:2016/11/29
吳老師 108/8/15
EXCEL,VBA,Python,文化推廣部,EXCEL,VBA,函數,程式設計,線上教學,PYTHON安裝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