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國際 美國大動作關切突尼西亞,但對不少當地民眾而言,總理下台意味著政治新氣象;其他人則憂心,此舉的合法性令人懷疑,更可能帶來深遠且巨大的影響......
#突尼西亞 #麥奇齊 #薩伊德 #疫情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jawad 在 Ming'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突然缺席時裝周令不少人對VirgilAbloh健康感到擔憂
早前超模Bella Hadid的照片讓Virgil Abloh成為媒體焦點,皆因他在Instagram上傳未經授權的Bella Hadid手持Off-White™x Rimowa行李箱照片而惹上照片攝影師Jawad Elatab的訴訟案。高達150,000美金的索賠風波仍未平息,日前Virgil Abloh宣布基於健康方面的考慮,將會缺席Off-White™時裝周...
內文:https://bit.ly/2kBI2Io
jawad 在 City News 城市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耶路撒冷歷史回顧:1.耶路撒冷是三千年歷史古城,最早居住者為迦南人,並非猶太人 2.耶路撒冷為希伯來語 在11世紀前這裡有猶太人、基督徒及阿拉伯人。3.11世紀屠殺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是羅馬天主教皇發動的十字軍東征 。
【耶路撒冷有3000多年歷史 最早是由迦南人在此定居 之後猶太人逐漸在此居住 到了11世紀阿拉伯人統治區域大部分土地 阿拉伯與猶太人相安無事 也同時存在伊斯蘭教與猶太教 直到羅馬教皇十字軍東征入侵耶路撒冷 屠殺阿拉伯與猶太人 】
耶路撒冷,對某些人來說,這裡是世界的中心,是上帝的應許之地。
在希伯來語中,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然而這裡卻是歷史上戰事最頻繁的地方。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發源於舊約,全都聲稱對耶路撒冷的權利。
這裡有1204座猶太會堂,158座教堂和73座清真寺。過去數百年,猶太人,基督徒與阿拉伯人,一次又一次在這裡掀起戰爭。然而多數時候,他們和平共處。
在1900年代初期,當時地中海東岸,現在稱為以色列巴勒坦斯的土地,已由鄂圖曼帝國統治數世紀之久,在這片土地上住了眾多穆斯林和基督徒,以及一小群的猶太人,當時眾人相處還算融洽,
真正導致耶路撒冷鮮血不斷的禍根,是在100年前埋下的。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同盟國戰敗,屹立600年的鄂圖曼帝國瓦解,協約國忙著瓜分帝國在歐洲與中東的領土。
當時早就有越來越多猶太人,倡導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即猶太教不該僅止於宗教,應該成立一個民族之家,猶太人理應有自己的國家。
因此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上萬名猶太人從歐洲移居回巴勒斯坦。不過點下第一把火的,是英國。
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代表英國國王,在沒有徵求任何住民意見的情況下,擅自致函猶太復國主義者,表達支持猶太人在當地建立民族之家的想法。這是英國贊同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的第一份公開保證,短短67字的宣言,禍害一世紀。
然後,發生二戰的猶太人大屠殺,大批的猶太人從歐洲逃往英屬巴勒斯坦,並且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同情支持,1947年,猶太人與阿拉伯人衝突升高,聯合國通過一個英屬巴勒斯坦的兩國方案,一個是猶太人的國家,亦即以色列,一個是阿拉伯人的國家,亦即巴勒斯坦,至於猶太教,伊斯蘭教與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則保留為由聯合國管轄的特別中立地帶。
可惜聯合國提出的分治方案,未獲阿拉伯國家接受。
1948年5月15日,英國結束對巴勒斯坦25年的託管統治,等不及的以色列,在前一天宣佈獨立建國。
以色列建國不到24小時,便迫不及待的在15日英國撤走當天,展開「清場」。
「一位住在Haifa的巴勒斯坦詩人,早在以色列建國前,將女兒送到貝魯特的美國大學讀書,當這一切發生後,她回不了家了,她寫信給她的父親,"別忘記給我的茉莉花澆水",她的詩人父親回了信,他說,"我用眼淚 澆著妳的花",」希伯來大學教授Nadera Shalhoub-Kevorkian。
以色列的舉動令阿拉伯國家為之震怒,組成聯軍向以色列宣戰。
這就是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果是以色列大敗阿拉伯聯軍,以色列不但守住聯合國181號決議案,所劃定的以色列國領土,從此原巴勒斯坦的領土分為三個部份,分別是約旦管轄的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以及由埃及占領的加薩,至於打勝仗的以色列,更是一舉拿下原本巴勒斯坦78%領土,其中就包括西耶路撒冷。
自以色列建國以來,便一分為二的耶路撒冷,在20年後,以巴勒斯坦人最不願見到的形式,重新統一。
1967年的「6日戰爭」,阿拉伯世界稱之為「Naksa」,亦即「重挫」,6日戰爭也開啟了以色列,在耶路撒冷,約旦河西岸,加薩和敘利亞戈蘭高地長達50年殖民。
1967年5月16日,埃及總統要求在西奈半島的聯合國維和部隊撤離,接著在5月22日關閉蒂朗海峽(Tiran Strait),禁止船隻進入以色列港口,以聲援軍機遭以色列擊落的敘利亞。
當時埃及舉國上下和阿拉伯世界,都在大讚埃及總統Nassor的英勇表現,但是他們沒有料到的是,以色列軍隊戰備精良,而且已經做好開戰準備。
一場先發制人的攻擊,就此打響。
出乎所有人意料,1967年6月5日 早上7:45,早就演練過無數次的以色列發動空襲,名為「焦點行動」(Operation Focus),當天以色列出動約200架戰機,轟炸了18個埃及空軍基地,摧毀80%埃及空軍戰力,埃及戰機甚至連起飛的機會都沒有,哪知開羅政府居然發布假新聞,聲稱埃及軍方大獲全勝,號召阿拉伯鄰國一同參戰,敘利亞,約旦和伊拉克響應號召,正準備要出動空軍參戰,轟炸以色列目標之際,但是當日以色列搶先一步,炸毀敘利亞,約旦和伊拉克的空軍基地,獲得了絕對的制空權。
僅僅6天的戰爭,留下了極其屈辱的傷亡數字。以色列折損不到1000名士兵,阿拉伯聯軍卻有逾2萬人死亡或失蹤。
這一戰,Nassor丟掉了總統大位,但是巴勒斯坦人丟掉了更寶貴的東西,他們永遠的首都。
原巴勒斯坦剩下的領土,完全被以色列據為己有。
以色列以武力拿下原本由約旦所控制的東耶路薩冷,奪回了哭牆,即使不為國際社會所承認,但是仍在1980年,立法認定耶路撒冷為以色列「永遠和不可分割的首都」。
接著以色列開始在加薩,和約旦河西岸建立屯墾區。
直至今日,這仍是以巴衝突的癥結,以色列說耶路撒冷都是他們的首都,包括1967年占領的東耶路撒冷在內,但是巴勒斯坦堅稱,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首都。
「任何來到耶路撒冷的人都會感到,這裡的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活在兩個世界,而他們都不能理解另一邊過的是什麼生活,」以色列親巴勒斯坦運動人士Yehuda HaKohen(聲音來源) 。
「那是世界之軸,所有的苦痛掙扎都濃縮在Silwan,我們可以說,這裡就是火山口,」塵世的耶路撒冷(NGO)主席Daniel Seidemann。
「我當然有權挑起衝突,我當然有權動手,因為我的家園被人占領了,」Silwan社會運動者Jawad Siyam。
中東從此再無寧日。
以色列的占領提供了巴解組織養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的成立主旨,就是從以色列國解放巴勒斯坦,不計任何代價。
以巴之間的衝突,在1993年出現轉機。
1993年9月13日,在美國白宮南草坪,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和當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正式簽署了《奧斯陸協議》。
根據協議,以色列政府首次正式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為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巴解組織也承認了以色列。
隔年(1994)身為外長的裴瑞茲,和以色列總理拉賓,以及當時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共同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但是和平並沒有因此到來。
因為以色列是以武力強取聖城,國際社會大多不予承認,紛紛將使館設於台拉維夫,但美國算是例外,美國向來支持猶太人,1995年,共和黨參議員凱爾(Jon Kyl)草擬《耶路撒冷大使館法 》,明定美國政府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且要在耶路撒冷興建大使館,否則美國國會將削減國務院海外經費。
《耶路撒冷大使館法》最終在參眾兩院通過,但通過的版本加入總統豁免權,允許總統可以因「國家利益」,向國會通知要延遲執行半年。
時任總統的柯林頓為避免與國會關係鬧僵,所以沒有否決,但是自柯林頓以降,包括小布希與歐巴馬,都以每半年暫緩執行法案的方式拖延此事。怎知川普並不講蕭規曹隨這一套。
巴勒斯坦已經說的很明白了,無論是美國將使館遷至耶路撒冷,或是只要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巴勒斯坦都堅決難以接受,其他地區領袖也表達強烈反對,其中一項考量,是這個已經有百年衝突歷史的古城,現在最好是讓它成為和平之都,巴勒斯坦人和猶太人都說,他們渴望和平,但是時至今日,耶路撒冷的分裂更甚以往。
「你知道,這事情十分複雜,卻有相當簡單,只要以色列終止占領,我們就不再丟石頭,我能保證我們巴勒斯坦人,死也不會離開這片土地,」Silwan社會運動者Jawad Siyam。
「基本上已經可以對分治方案說拜拜了,這是永遠不會實現的,我們(猶太人)會繼續搬進這個區域,我們會在這裡建立更多猶太社區,更多的以色列電力,更多以色列路,以色列稅,然後最終,這裡會變成我們以色列的,一句希臘哲學家曾說過,"在戰亂之時 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在和平之際 是黑髮人送白髮人",」以色列國家電台記者Yishai Fleisher。
和平,仍未降臨中東,依舊是白髮人,在送黑髮人。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