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美國的景氣復甦速度算相對快的,雖然美國的就業恢復緩和下來了,但跟開發中國家相比,歐美的情況比他們好很多了。」
美國7月份的就業成長預期會持續上升,加上失業率逐漸下降、平均時薪持續成長,經濟看似穩定恢復中,不過中國武漢肺炎Delta病毒來勢洶洶,從7月份開始確診病例數逐日增加,也替經濟復甦增加更多不確定性,數據顯示,2021年的就業成長落在每月23.3萬至85萬之間,Q2剛好遇上疫情趨緩,美國經濟跟著強勁反彈,預計失業率將下降至5.7%,另外前陣子美國缺工促使雇主必須提高工資,才能招募員工,預計7月份平均時薪成長0.3%,工資年成長率也提高至3.8%。
聯準會(Fed)發表半年一度的貨幣政策報告顯示,須待通貨膨脹與就業目標達成,才會考慮調整購債計畫和利率水準,美國疫苗接種計劃進展良好,加上有財政及貨幣政策支援,經濟得以迅速反彈;不過,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對經濟前景仍然帶來隱憂,可能打擊經濟,就業水準也未回復至疫前水準。Fed強調,準備在風險出現時適當調整貨幣政策立場。「疫情導致經濟出現若干結構性轉變,包括更快地引入新科技、民眾的退休步伐提速。大量民眾包括女性和少數族裔,仍然脫離就業市場。同時,供應鏈受干擾,導致物價上升,影響通貨膨脹前景。」
近期的供應鏈瓶頸推升商品價格,通貨膨脹壓力或更持久,但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暫時性高通貨膨脹,之後會回落至Fed 2%長期通貨膨脹目標水準,未來繼續評估經濟是否正朝目標邁進,以決定資產購買計劃。隨著特殊情況的過去,供需應更接近平衡,普遍預計通貨膨脹將下降。而第二季數據顯示需求進一步強勁成長,Fed準備在風險出現時適當調整貨幣政策立場。
Fed提到,疫情引發的退休潮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拖累勞動參與率,疫情後的勞動力市場和最大就業的特徵可能與2020年初不同。部份類型的貨幣市場基金、銀行貸款和債券共同基金的結構性弱點依然存在;補充槓桿率(SLR)臨時變化於2021年3月到期後,對公債市場運行沒有明顯影響,在企業和家庭應對複雜的經濟重啟之際,復甦仍處於正軌。例如,物價上漲速度快於預期,儘管供應瓶頸和其他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預計將隨著時間的推移消退,但短期內通貨膨脹前景的上行風險有所增加。
招聘放緩也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原因:企業希望招聘更多員工,但並沒有足夠多的工人準備接受這些工作,因為正在應對持續的健康和家庭問題,且可以依靠仍在發放的聯邦失業補貼來幫助支付帳單。「這些因素中很多對勞動參與率的影響應該會在未來幾個月逐步消退,不過,勞動力市場復甦的速度和強勁程度仍不確定,從4月到6月,需求進一步強勁成長。在家庭儲蓄增加、金融狀況寬鬆、財政支持持續和經濟重啟的背景下,強勁家庭支出得以持續,且金融體系仍具有韌性。」
儘管遭遇中國武漢肺炎疫情一波波衝擊,但全球經濟仍持續復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駐中國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表示,全球經濟正在改善,但仍遠低於疫情爆發前的走勢,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為6%,這是很高的預測值,且為過去幾十年來全球最高的成長速度。IMF並將2022年的增速預測上修至4.9%。
中國方面,因為官方近月來減少公共投資及財政支持力度,IMF日前將中國2021年GDP增速預期下修至8.1%,2022年的增速估值則調升至5.7%,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3.2%,成為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一年,且較2009年時全球經濟增速幾乎停滯的金融危機情況更為慘烈。在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前,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超過3%,但經疫情影響,經濟增幅總計減少超過6%,隨著中國武漢肺炎Delta變異毒株出現,各國疫情發展和控制的不同步導致了經濟分化趨勢。發達經濟體有近40%人口已經接種疫苗,新興經濟體的接種率為11%,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僅有很少數人接種疫苗。
疫苗獲取能力已成為世界經濟斷層的主要原因,能夠獲得疫苗的國家,其經濟有望在2021年稍後恢復正常,而這些國家主要都是發達經濟體;沒有足夠機會獲得疫苗的國家,將面臨病例再度激增和死亡人數上升問題,2021年春季全球經濟可能已恢復到疫情前規模,從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全球衰退中實現非凡復甦。但新的變種病毒給全球經濟擴張蒙上一層陰雲,打亂了亞洲製造強國的節奏,使一些西方消費者感到不安,並在富國和窮國之間造成分裂,在歐洲和北美,由於疫苗的廣泛接種,企業和家庭開始試探性地將目光投向疫情之後。但亞洲部分地區的政府還在實施新的社會限制措施和支出計劃,以對抗德爾塔變種的快速傳播。另外,非洲的較低疫苗接種率意味著其經濟復甦或將落後於其他地區。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在截至6月的三個月,歐元區經濟成長環比摺合成年率為8.3%,增幅超過體量更大的美國經濟,並結束了冬季的短暫衰退。歐盟官員預計歐盟經濟將在2021年最後一個季度恢復到疫情前規模。
https://cn.wsj.com/articles/%E5%85%A8%E7%90%83%E7%B6%93%E6%BF%9F%E6%98%A5%E5%AD%A3%E5%B7%B2%E6%81%A2%E5%BE%A9%E8%87%B3%E7%96%AB%E6%83%85%E5%89%8D%E8%A6%8F%E6%A8%A1%EF%BC%8C%E4%BD%86delta%E8%AE%8A%E7%A8%AE%E5%8F%88%E4%BD%BF%E5%89%8D%E6%99%AF%E8%92%99%E9%99%B0-11627893309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fed%E5%8D%8A%E5%B9%B4%E5%A0%B1%E9%A1%AF%E7%A4%BA-%E5%8E%9F%E6%96%99%E7%9F%AD%E7%BC%BA%E5%92%8C%E6%8B%9B%E8%81%98%E5%9B%B0%E9%9B%A3%E6%AD%A3%E9%98%BB%E7%A4%99%E7%BE%8E%E5%9C%8B%E7%B6%93%E6%BF%9F%E5%BE%A9%E7%94%A6-234548481.html
https://ctee.com.tw/news/china/498753.html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2969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hket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經濟日報】中國GDP不再「保七」,但人均GDP卻持續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顯示,至2022年,中國的人均GDP將在全球排第64名,較1992年的第133名有「大躍進」……(更多內容:http://video.hket.com/video/1839897)...
imf gdp 2022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7月5日】非農數字優於預期,美股3大指數續漲,道指升152點或0.44%,標指升0.75%,納指升0.81%。標指納指再創新高,標指最高見過4355,距離花旗年底4400目標不足1%,短線肯定出現超買,但市場可投資工具太少,加上熱錢太多,造就美股破頂後再破頂。十年債息回落至1.43%,有利於科技股低息發債,納指追落後下再破頂。
6月份非農新增職位達85萬份,失業率卻升至5.9%,說明更多人回到就業市場但未能找到工作,美國不缺工作,5月時空缺職位便達930萬個,有工無人做,6月多個州郡取消失業金保貼,就業人數才開始回升,估計未來兩個月會陸續好轉。IMF已向上調升美國GDP增長,由4月時的4.6%上調至7%。
今晚美股因獨立日休市一天,下週二銀行股將帶領美股步入業績期,在低基數下,第二季美股料可保持40%以上的高增長,但隨著成本上升,能否轉嫁成本成為第三季難題,管理層對後市看法相當關鍵。高基數下,美股第三季盈利增長可能會回落至單位數,能否撐起現時27倍市盈率的美股呢?
圖太郎並非唱淡,美國銀行體系滾存近萬億美元流動性,即使美股有所回調,估計幅度也不會太大,只是不停破頂後現價入市值搏率又有多少?週四將會公佈6月議息紀錄,會中不少委員偏向提早加息,以2022年年底開始加息計,估計年底開始縮減QE機會很高,所以7月或是9月向市場發放縮減QE時間表是最合適不過,市場如何演繹會直接影響未來兩個月美股走向。
資金回流美元,美匯回升至92.5,不利於新興市場,上週圖太郎已多次溫馨指示,要小心中港兩地股市7月回調,結果上週四開始A股連跌兩日,創指在上衝3500失敗後,快速回試3300支持,回調之快有些意外。外資連續3日走資,資金超過百億,外資是A股少數的smart money,過往很少出現3連沽,是否資金流出現改變?
人幣回落至6.47,沒了升值憧憬,A股吸引力有所下降。自去年9月開始,歐美需求回升,帶動內地工業出口回升,整個週期已長達10個月,年初商品價大升,已直接影響工廠成本,本來今輪擴張期早於5月時完結,然而東南亞再爆發疫情,訂單流入中國推遲了回落週期,估計工廠第三季成本上升壓力更大。A股盈利初步見頂,市場如何演繹才是最重要。
回說港股,早前多次提及恒指上衝29500,需極高購買力去配合,才能消化蟹貨,然而指數升成交卻只不足1600億,似挾淡倉而非真正買上,結果上週恒指出現反高潮式的4連陰,一下子又跌回28200水平。指數股更難看,大部份陰燭遠多於陽燭。自從北水開始拋棄龍頭股騰訊(700)後,股價於600死磨難磨已非吉兆,上週沽壓加大更殺穿575支持,過去4個月其股價於575至650橫行多時,現時向下破位只怕會引來更多止蝕沽盤,試想連權重的騰訊也穿位,恒指只怕兇多吉少。恒指若失守28300,料至少下試27500,甚至27000,若有美股配合回調,只怕調整會更深。
個股方面,前週多次提及入市值搏率開始不足,部份熱炒股明顯散水。港股特色是熱錢多但長線資金少,當炒時熱錢一齊追入誇大了升幅,一旦長錢不追買,熱錢徹退,緊隨急升後便是急跌,這種情況有所加劇。上週熱錢只追炒和黃醫藥(013),相信是坊間舊股已不吸引,新股少蟹貨易炒上。7月開局甚差,美股上升港股不跟,若美股回調,只怕港股更難捱。很快便會進入第三季業績期,圖太郎並此不樂觀,若市場看淡第三季業績,料調整期可能會更長,長夜漫漫暫時不用急於入市。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
imf gdp 2022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Joe:「股市和房地產持續上漲,對美國經濟穩定會有幫助,讓中下階層的族群可以繼續過日子,富裕階層也受惠富裕,雖然貧富差距會變大,但那是無可避免的副作用。」
拜房屋供不應求及股價攀升、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又逐漸退散所賜,美國家戶所擁財富目前來到史上新高,還背房貸的人也發現,自己房子今年第一季價值大漲20%,合計增值約2兆元,平均每人帳面上賺了3萬3400元,擁有住宅者愈來愈有富有,CoreLogic機構統計,自用住宅3月間價格大漲逾11%,本已是2006年以來最大漲幅,到了4月漲得更兇,來到13%,房屋供應量本來就低,又因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刺激,需求量追高,全國都發生搶房大作戰;房貸利率2020年大多都在史上最低,益發讓買房火上澆油,助長房價愈來愈高。
CoreLogic機構執行長Frank Martell指出,過去十年房屋抵押淨值翻了一倍不止,讓很多疫情期間飽受煎熬的人取得抗疫緩衝;抵押淨值變成重要理財工具,提升消費者對美國房市的信心,房地產數據公司Black Knight指出,截至6月1日,還需要疫情相關房貸紓困計畫幫忙的屋主只剩200多萬人;隨著紓困計畫逐漸退場,房屋抵押淨值能幫手頭有困難的人很大的忙,假如有必要賣房,不僅能還債,可能還有賺頭。
聯邦準備理事會指出,大致上拜中國武漢肺炎疫情開始消退所賜,美國住宅淨值2021年攀升到新高,另股市上漲也幫很大;所以,今年首季全國家戶、非營利事業體的資產負債總額為淨值136兆9000億元,比2020年底要增加3.8%;家庭債務餘額16.9億元,成長6.5%,為2006年來最快增速,總增值當中,3兆2000億元是來自房屋抵押淨值,1兆元是拜房地產增值所賜,企業獲利會增加,歲出入及貨幣政策很親民,所以S&P500指數第一季上升7%,此外投機性押寶在所謂「迷因股」(meme stocks)也有關係。
由歷史來看,全國家戶淨資產較十年前剛由金融海嘯掙脫時,近乎翻了一倍;目前淨值在可支配收入的占比,只比700%低一點,雖沒2020年底史上之最那麼好,但就歷史來看,還是大為提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表示,得益於史無前例的政府刺激措施和中國武漢肺炎(COVID-19)疫苗接種率的提高,美國經濟2021年有望以近四年來最快的速度成長,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在2021年成長6.9%,為1984 年以來的最大增幅。相比之下,2020年GDP年率收縮3.5% ,當經濟幾乎停滯以減緩中國武漢肺炎的傳播時,已有超過3,300萬美國人感染了中國武漢肺炎並造成了594,000多人死亡。
OECD説:「大量額外的財政刺激和快速的疫苗接種運動促進了經濟復甦。」該組織還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將成長5.8%。但OECD警告稱,復甦將是不平衡的;在許多OECD國家,即使到2022年底,生活水平預計仍將遠低於危機前的水平,美國全國商業經濟協會(NABE)的調查顯示,目前經濟學家對2021年美國經濟成長的預測中值為6.7%,高於3月份調查時預測的4.8%。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預計,美國就業將在2021年底或2022年恢復到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這比他們在此前調查中估計的要快。據受訪者的預測中值顯示,2021年和2022年美國的平均失業率可能分別為5.6%和4.3%,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21年美國經濟將成長6.4%,為1980年代初以來的最快增速。這比IMF1月底預測的5.1%高出1.3%。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5525171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5525598
https://www.hk01.com/%E8%B2%A1%E7%B6%93%E5%BF%AB%E8%A8%8A/632176/%E7%B6%93%E5%90%88%E7%B5%84%E7%B9%94-%E7%BE%8E%E5%9C%8B%E7%B6%93%E6%BF%9F%E6%9C%89%E6%9C%9B%E4%BB%A5%E8%87%AA1984%E5%B9%B4%E4%BB%A5%E4%BE%86%E6%9C%80%E5%BF%AB%E7%9A%84%E9%80%9F%E5%BA%A6%E5%A2%9E%E9%95%B7
imf gdp 2022 在 hket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經濟日報】中國GDP不再「保七」,但人均GDP卻持續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顯示,至2022年,中國的人均GDP將在全球排第64名,較1992年的第133名有「大躍進」……(更多內容:http://video.hket.com/video/183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