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梅竹黑客松 x 台灣美光 即日起至10/4開放報名 | 美光3大特典公開】
看過題目之後,相信各位參賽者們一定很想了解更多有關合作企業的資訊吧!
沒問題,梅竹黑客松聽到你們的心聲了!今天為我們打頭陣的第一間合作企業就是大名鼎鼎的 美光台灣!
(灑花(* ̄▽ ̄)/‧☆*"`'*-.,_,.-*'`"*-.,_☆
美光是全球前三大 #記憶體 製造商,總部在美國,並於台灣、日本、新加坡、中國、歐洲等地設有研發設計或製造據點,全球員工超過3萬人。近期更發布 1α DRAM 和 176 層 3D NAND,搶下記憶體兩大領域領先地位!除了在技術與獲利方面領先全球以外,在全球晶片短缺的情況下,半導體產業絕對是近年大眾矚目的焦點。最感心的是,美光秉著以人為本的精神,今年更獲得 #2021亞洲最佳職場認證 !
-------------------------------------------------------
🔥美光3大特典公開🔥
🔊梅竹黑客松將在 10 月 23-24 日於線上登場啦 💥
這次美光的主題特別邀請到 Smart MFG & AI (智慧製造與人工智慧)處長Thomas出題,來考驗各位的 #數據分析 和 #雲端計算 技術。
題目是”Design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load huge amount of data into Cloud platform and visualize the result.”
報名2021梅竹黑客松,並入選美光黑客組的3大特典!🔥
📢特典一:美光第一名優勝隊伍️🏆,除了可獲得 NT$10,000 獎金,美光加碼再送 Apple的HomePod mini!
📢特典二:美光重金投資,提供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 學習資源與實務運用,讓你/妳搶先與業界技術接軌!
📢特典三:表現優異同學將有機會成為44K薪資超優的2022年美光暑期實習生或正職預聘,畢業直接加入美光!💪
#美光工作坊 將於10/16(六) 9:00-12:00線上舉行
已經畢業的學長姊 👩🎓美光這裡還有新職缺誠摯地邀請你/妳!
👉立即應徵 https://reurl.cc/noarkd
美光台灣 - Micron Taiwan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google cloud 職缺 在 Thekittych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互聯網大學 | 企業數位轉型需要的人才及能力
1/24 (日)下午 互聯網大學邀請了 — IBM 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總經理 吳建宏先生 與我們分享「企業數位轉型需要的人才及能力」的議題
IBM 的策略顧問致力於,運用AI、混合雲、諮詢服務來解決企業的問題、協助企業轉型)
/
ㄧ、你如何定義「數位轉型」?
我所定義的「數位轉型」主要分成工作方式的轉型、工作流的轉變。
1. 工作方式的轉型|遠端工作、協作工具的興起
隨著疫情加劇,讓人們開始「遠距學習」、「遠端協作」的旅程,學習如何使用線上協作工具,例如:Slack、Jandi、zoom、google meet等等,甚至是使用線上學習平台學習,例如,Coursera, Udemy, Hupspot, google analysis academy, Lynda,Hohaw等等,都是需具備的能力之一。
此外,在遠端工作、團隊成員多元的情況下,更不能忽視語言溝通的能力
(最基本的就是英文溝通!如果連最基本的溝通都達不到,就算有再強的技能,也很難拿到offer)。
2. 工作流的轉變|從瀑布流轉變為敏捷式專案執行
先前看過一本書 < Google創投認證!SPRINT衝刺計畫:Google最實用工作法,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書裡提到現在越來越多團隊在產品開發上,選擇使用「 sprint 衝刺計畫 」,而非瀑布式工作流。
若使用先前的「瀑布法開發法」就必須透過 — 計畫、設計、發展、測試、維護等從上而下、step-by-step 傳統作業流程。
但是,若團隊使用「敏捷式開發法」,就可以透過五天的衝刺計畫,發展出一項專案產品。
p.s.不過因為隊員必須在計畫執行中聚在一起、空出五個整天(排除其他工作),所以我認為不太適用於遠端工作中!
以下是「敏捷式開發法」的周行程範例!
星期一|說明衝刺計畫的流程、設定在計畫內要解決的問題、畫出產品及顧客的關係圖、請教專家、選定目標
星期二|隊員示演理想的解決方案、畫出方案草圖
星期三|選出或溝通出最佳解決方案、試畫製分鏡腳本
星期四|隊員分工(包含製作者、整合者、促進者、資料收集者、採訪者等)、製作原型、試運轉
星期五|與五個潛在顧客進行訪談
(p.s.如果對「敏捷工作術」感興趣的話,< Google創投認證!SPRINT衝刺計畫:Google最實用工作法,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書裡頭有更詳細的案例解說!)
/
二、IBM 所定義的數位轉型(圖二+圖三)
The Cognitive Enterprise
1. 文化
(1)Culture
* 是否能接受「Agile」?如何更敏捷的決策?
(2)Skills
* HR數位化
* 以技能評估 candidate 是否合適這個職缺?
(3)Ways of working
* 思考方式|設計思考力
* 工作環境|共同工作空間
*
2. 平台
(1)Enterprise strategy platforms
* 協助客戶形成生態圈
* 將 Business Model 加入 API 的元素
(2)Industry platforms
(3)Cross industry platforms
(4)Enterprise enabling platforms
3. 流程
(1)Front-office processes
(2)Back-office processes
* 流程數位化
* 協助中小企業貸款,量數最多的案件是中國信託,因為他讓流程線上自動化(RPA),鼓勵客戶線上申請、機器人自動審核
(3)Decision process
4. 科技
(1)AI
(2)Blockchian
(3)Automation
(4)Internet of things
(5)5G
(6)API
5. 數據
(1) Proprietary data
(2) Licensed data
(3) Public data
(4) Custom
(5) Legacy
6. 應用系統
(1) Cloud native
(2) Digital
7.基礎架構
(1) Public
(2) Private
/
三、在數位轉型下,我們需具備的能力?(圖四)
/
四、Q&A section
1.去年IBM在「雲端金融論壇」提到未來的金融趨勢有 — 開放銀行、金融上雲、純網銀,那麼透過 IBM garage 實行敏捷創新、敏捷AI 、敏捷上雲時,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如何因應?
A : IBM 會以「成本效益分析」、「法律問題」、「雲端的預算」的角度出發做思考。
2. IBM 會希望員工跨部門輪轉嗎?
A : 未來希望人才往「ㄆㄞ型」前進,所以部門員工輪轉的方式會是「部門的輪調」或「不同專案間的輪調」。
3. 如果幫助客戶的服務成效不彰時,會有什麼應對措施?
A : 雖然可能出現不被客戶信任的情況,但可藉此學習、避免下次出現類似的情況。
#ibm #learn #digital #xchange #taipei
google cloud 職缺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剛剛聽了amazon ring 的分享會,幾個亮點
1. 到年底會有100個 headcount
2. mobile / backend/ hardware也會有,不只是單純的韌體職缺
3. 一個完整 end-to-end cloud service 該有的人都會有(iot device + mobile + cloud)
4. 研發團隊算是完整,從上層 application 到底層 driver 都有
4. 不只是支援性質,會own一些產品
5. 之前台灣團隊做的產品評價還不錯,消費者很滿意
6. 目前看到有四個產品線
Blink - 家庭安全攝影機
eero - 路由器
Sidewalk - 物聯網通訊協定
Ring - 智慧門鈴
---------------------------------------------------------------
心得:
印象中 amazon 的 iot 還蠻強的(alexa),現在把這麼多產品開發團隊放在台灣,希望之後其他美商也可以跟進。
台灣以前要吃iot這塊大餅大多是做最底層的硬體或是系統,也就是最不賺錢的部分,現在 amazon 把整個 end - to - end 研發擺在台灣,雖然不是台灣公司在賺,但有這種世界級物聯網產品在台灣應該算不錯了,至少比以前好,台灣終於有不錯的系統廠可以去了。
我覺得如果我是老美,撇開高層是台灣人比較好管理,或是想要回饋台灣的因素,我幹嘛要把純軟研發職缺放在台灣,人才不多,人還會忘其他國家跑去(硬體人才就比較難往其他國家跑了),英文也不好,不如去印度新加坡歐洲等地,他們市場大,純軟很多跟消費者很相關,可以比較了解用戶需求,也可以討好政府,相關人才也更多,把純軟放在台灣想不到有什麼太多對公司好的,除了比較便宜之外。
我覺得像是 iot 這個就是很好的投資,台灣的系統廠和晶片廠合作方便,還有台灣半導體/ 晶片設計實在是太強了,硬體人才也很多。就 iot 來說,對於這種科技巨頭來說,應該還是會做成像是 end - to - end 面向消費者這種(這樣才可以搜集你的資料啊呵呵或是做之後的訂閱制服務),底層相關的人可以在台灣找,順便把上層 application (mobile/ backend) 的職缺一起帶進台灣,感覺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投資。
google 台灣似乎也是這麼幹,我知道像是有 google nest,其他就不清楚了。
如果覺得這篇文或是我的觀點有誤的,歡迎討論。
如果覺得我分享的消息還蠻有用的,記得之後也跟我分享一下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