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重温】讓孩子具有同理心
關於Design Thinking用於教育上,相信其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Empathy (同理心)。像《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也提到:「我力圖讓他 (兒子) 學會怎樣去愛人,讓他懂得甚麼是同理心,甚麼是人生最美好的東西。具有同理心的孩子都不會霸道蠻橫,能從事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比如幫助他人,分擔他人痛苦等等。能接受別人、同情他人,他所得到的回報是將是無限的。」
有同理心的孩子,不會在網上肆意抹去黑別人,不會因為成功打尖而沾沾自喜,不會在別人喪子的傷口上灑鹽,不會因父親買錯飲品而亂棍侍候,不會把挖苦別人當成風趣幽默,不會因自己受傷而去傷害別人;反之,他們會體驗、體諒及體察別人,能感同身受地從對方角度出發,這些孩子能得到家人、朋友、社會及大眾的喜愛,這比起單單有財有勢或學識淵博的人更受尊重。
天下沒有甚麼比「讓孩子具有同理心」更重要的事,因為,不肯放過別人的孩子,同樣也不會放過自己。正如犬兒學校強調培養孩子的三大核心價值:Do your best, Show respect, Make a difference,教孩子用雪亮的眼睛看世界、用清澈的耳朵聽聲音、打開同理的心去感受,才能一起創造更好的世界。
#鄧明儀 #親子專欄 #親子教育 #親子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購買連結: https://bit.ly/3tVHuvF 當你忍受不了主管的無理取鬧 當你對組織的制度極度失望 當你受不了同事間玩責任丟皮球的遊戲 下一步你會怎麼做? 離職? 還是跟你家的狗抱怨? 其實這些做法都可以 但這本書給出了實際能改變「體驗」的做法 在過去的工作經驗中 我認識了幾位視覺設計...
「design thinking 書」的推薦目錄:
- 關於design thinking 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design thinking 書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design thinking 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design thinking 書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design thinking 書 在 中山 繁樹 Shigeki Nakayam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design thinking 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design thinking 書 在 [心得] 【書摘】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design thinking 書 在 設計思考的大小事 的評價
- 關於design thinking 書 在 什麼是設計思考?(What is Design Thinking) - YouTube 的評價
design thinking 書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島內散步招募|企業開發新同事 🚶
「 我們的船上沒有水手,只有夥伴。」by 未來同事長方形
「 希望未來的同事和我們一樣可愛。」by 未來同事草食動物
若你的心裡一直有個小小的種子,想要找一個既能發揮商業專長,又能為自己關注的、在乎的議題發聲,那這裡會很適合你。
島內散步一直以來的核心價值之一,就是讓我們更認同自己的文化,更能為自己所處的土地感到驕傲自信。我們期待用多元、任何可能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自己的家。
我們的目標是從理解進而行動,打造永續旅行的道路。藉由更多人的關注與關心,讓台灣社會有更多對話的可能、多元的交流。每個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都有值得被看見的故事。而我們的客戶,也是我們的夥伴,跟著我們一起走出日常生活、走在土地永續的路上。
你準備好了嗎?加入我們,不只是信念的堅持,更是一種平衡,在商業的競爭下、市場的壓力下,依然堅持。
👉 職位:企業開發 專員
👉 薪資:35,000起~42,000 依照工作經驗而定
👉 需求人數:1人
島內散步是台灣永續旅行領導品牌,我們帶領台灣人和外籍來賓,藉由文化體驗認識文化自信的台灣。透過有意識的消費與行動促進地方永續發展,並遵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島內散步現有二部門: 品牌行銷部門,為不同議題設計導覽、小旅行及露出銷售;客戶關係部門:依據客戶需求安排客製預約服務,其中又區分為 2 小組(員工照顧組、企業開發組)。
在企業開發小組中,你將與夥伴共同執行CSR、PR、行銷相關客製預約委託,了解客戶需求並與多方利害關係人交涉,以既有遊程產品延伸為客戶達成其任務,甚至創造新的應用情境。
除執行委託外,亦須規劃及執行開發策略、維繫與客戶及中介組織關係,持續為島內散步找尋潛在高價值客戶、長期合作機會,成為「台灣最有影響力的永續旅行品牌」。
👉 你的工作包括了:
📌 55% 專案規劃與執行:了解客戶需求,進行提案與後續規劃,並支援員工照顧小組訂單處理。
📌 35% 商務開發:配合開發策略,針對市場進行開發、維繫與客戶及中介組織關係。
📌 10% 其他:支援辦公室行政與客服,執行跨部門合作工作。
👉 徵才條件:
📌 擅長利害關係人溝通,能與不同背景及觀點的人接觸、合作,並於其中傳遞企業價值。
📌 擁有基礎資料分析能力、驗證假設的邏輯思維,能擁抱不確定性、動手試錯。
📌 能於客戶的合作關係中,辨識潛在需求,創造多面向合作機會。
📌 具商務開發(Business Development)或業務相關經驗。
📌 加分|具有管理顧問公司、公關公司工作經驗。
📌 加分|瞭解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與體驗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
👉 徵才方式:
📌 請於2021年9月29日(三)前將履歷至service@walkin.tw,標題標註【 企業開發專員-姓名 】。
📌 請在履歷中 提供一則「您曾為客戶做過的企劃書」,可以書面或簡報形式呈現,藉此說明「 客戶的需求是什麼、你如何在提案中滿足客戶的需求、在本項專案中你所擔任的角色 。」若企劃書中有客戶的私密資料,請覆蓋或刪除。島內散步希望藉此瞭解您的提案能力。
📌 島內散步於2021年9月30日(四)寄發面試錄取名單,面試將於10月5-8日進行。
____________________
👉 工作資訊
📌 上班時間:週間上午10點上班,週末需配合公司活動排班(每月約 1~2 天),於週間進行補休。
📌 上班地點: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239巷27號,在大稻埕午餐怎麼吃都好吃。
📌 需自備個人筆記型電腦。
📌 其他福利:
勞保、健保、勞退。
端午、中秋、年終三節獎金。
每月一次員工旅遊,深入了解台灣地方文化。
👉 一起航向偉大的航道吧:https://bit.ly/3EauqaW
👉 想更了解我們團隊嗎:https://walkin.tw/about
#島內徵才 #島內散步
#永續旅行 #WalkinTaiwan
design thinking 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說真的當媽好煩惱小孩教育喔!我兒時最賭爛就是去補習班,很怕升學制度的高壓升學背書,把小孩訓練成沒靈魂的肉塊(有些人到40歲都還是肉塊啊,問他喜歡什麼?不知道~你想過什麼生活?不知道~)
哈囉活了一輩子都回不知道真的很慘,拜託不要多管閒事愛替孩子做決定!根本害人。
亞洲教育很重競爭(除了自己都是敵人的概念,這樣很可惜因為對整體是耗損)西方教育重視teamwork 怎麼在共同目標上協商跟妥協,能闡述主見是優點,回「不知道」不是體貼而會被當無能。
訓練小孩的 #思考力,其實是有系統有工具的啊。
像是暑假有一堂我超超超心動的課,很想讓兒子去(可惜他太小 可惡),叫做 #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
白話文就是,專門為小學生設計的頂尖大學思維開發課程,是一套「思考工具」
世界指標性公司都用這套玩意,來做教育訓練心法,連美國史丹佛、MIT名校也列入選修,台灣的話,康橋跟美國學校都有開課。
我覺得最酷的是,總共十堂課當中,會由世界議題出發,教孩子分組協作實踐,手腦並用、團隊完成作品,四大主旨為合作、溝通、創意、邏輯。
我很喜歡這種專案式的學習耶!很像是讓小孩提早了解頂尖企業、頂尖大學的團隊怎麼運作!
課程內容是雙語,可練英文,又不擔心孩子聽不懂。
最最夢幻的是師資,有來自 NASA 資深科學家、原 IBM iX 創意/設計負責人、Apple大中華區教育團隊負責人、DreamWorks Animation 夢工廠美術指導、來自紐約的科幻小說文學獎作家…..
童年只要一個關鍵性的啟發,就可能改變小孩一輩子!!這並不誇張!!!
像我就是國中去英國遊學時暗戀local華裔小哥哥,回台灣為了寫信給他(少女蠢蠢的迷戀五告腦殘🖤)回台灣發奮學英文有沒有,還背字典!狂聽ICRT!帶動整體成績突飛猛進好像開竅,我父母驚喜之餘,對女兒的讀書動機相當無言。
只是歲月無情,往事如煙,俊俏小哥如今胖30公斤已成阿北,唉別提了,結尾又歪💩💩💩
設計思考報名頁面在這
1-3年級故事創作
https://reurl.cc/YO3pj0
3-6年級數位創新
https://reurl.cc/0jWRxK
3-6年級星際探索
https://reurl.cc/ogYAxq
報名還會送照片中獨家授權的NASA科學文具(暑假第一梯早額滿了,有興趣的考慮搶第二梯吧)
本篇非業配,純粹分享給親愛的你們啦啾咪😘
design thinking 書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購買連結: https://bit.ly/3tVHuvF
當你忍受不了主管的無理取鬧
當你對組織的制度極度失望
當你受不了同事間玩責任丟皮球的遊戲
下一步你會怎麼做?
離職?
還是跟你家的狗抱怨?
其實這些做法都可以
但這本書給出了實際能改變「體驗」的做法
在過去的工作經驗中
我認識了幾位視覺設計師
他們在決定一個畫面如何呈現時
最先問的總是
「這個畫面你想達到什麼效果?解決什麼問題?」
是!!
我們在工作中為什麼不這麼思考呢?
本書的兩位作者就是以這種設計思維來試圖解決職場問題
拋開「情緒」「無法改變的」「自我設限」
找出最根本的原因
然後解決
雖然說看些方法看上去不是多麽酷炫的新工具
但比起那些看得到用不到的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RsM-L6hQxA/hqdefault.jpg)
design thinking 書 在 中山 繁樹 Shigeki Nakayam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A. 日本語は母国語なのに文章がうまく書けない。
B. English Business level. or I can at least communicate with the foreigner (pretty much all the situation)
C. 中文:日常溝通沒有問題。但是我不會講出來。
どのように、この状況を打破しようかと半年悩んでいます。
この状況を変えたくてYoutube動画を1月31日から毎日作ってきました。結構深刻な悩みなので毎日、日本語、英語、中国語の本を読んだり、色々な国籍の人と話をしていましたが、結局思ったことはPerfectを求めすぎなんじゃない?という結論に至りました。すべての言語に完璧な人間はいないんだから、自分のペースで頑張るしかないんだと思ってきました。
I recently realized that there is no one who can speak all languages; thus, I stopped thinking about perfection. However, I need to motivate myself to improve my English, Chinese, and Japanese writ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謝謝你們收看!請你們按讚!訂閱!
【在台灣留學的日本人的留學生】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higeki.nakayama.youtube/
【我的攝影器材】カメラ:レンズ:アクションカム
🎦Canon 60D - http://amzn.asia/fB9HEHv
Canon 10-18mm - http://amzn.asia/0PjY64v
Canon 50mm f/1.8 STM - http://amzn.asia/34sX5y1
Sigma 18-200mm - http://amzn.asia/1h7O7N7
DJI SPARK: http://amzn.asia/ayupS9E
GoPro Hero 5 Black - http://amzn.asia/dmlxtsG
iPhone 7
【Gimbal】ジンバル
Zhiyun Smooth Q :http://amzn.asia/1o2qSgY
【Mic】マイク
🎤Røde VideoMic Go - http://amzn.asia/9jXVGef
DJI OSMO - DJI FM-15 -http://amzn.asia/aBRp7rM
【Tripod】三脚
JOBY GorillaPod SLR-Zoom & Ballhead - http://amzn.asia/es4hv1J
Manfrotto PIXI EVO - http://amzn.asia/93PlpEd
【Data】データ管理
WD 2TB External Hard Drive - http://amzn.asia/eNv9Ysg
Transcend USB3.1: http://amzn.asia/5WHTkqD
SanDisk Memory Cards - http://amzn.asia/e06XCwi
ADATA Memory Cards http://amzn.asia/fnXV1F7
【電腦與螢幕】パソコンと液晶
📺MacBook Pro 13 inch Early 2015
ASUS華碩 24型 VA廣視角液晶螢幕 VP247HA
Logitech M331 http://amzn.asia/eQqvKmW
:剪接軟體 編集ソフトウェア
Adobe Premiere Pro CC
Adobe Photoshop CC
Adobe Lightroom Classic CC
【WANT】欲しいもの
DJI Mavic Air
G7X MarkⅡ
Google Pixel 2 XL
Peak Design Everyday Backpack 20L
RODE VideoMic Pro Rycote
Feiyutech WG2
Logitech MX MASTER 2S
- - - - -
想聯絡我/跟我合作嗎?
FaceBook: Shigeki Nakayama https://www.facebook.com/shigeki.nakayama.youtube/?ref=bookmarks
Email: shigeshigemansky@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n4PltoCOW0/hqdefault.jpg)
design thinking 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用寫作設計人生 張如因 Ju-Yin Chang、 William Chang專訪
~樂寫,樂在寫作~
樂寫團隊2017年正式成立,透過一群有寫作夢想的夥伴,一同共創更好的文字平台。樂寫的成立宗旨,是為了讓有志於寫作、以文字為夢想的寫作人,透過樂寫的力量,利用文字傳達出更多不同的觀點及理念,改變更多人的生命。
樂寫的4月線上課程,要從《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這本書的設計思考概念來導入,「設計人生」之前要先介紹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設計「人生」是設計思考的一個應用,設計思考是一個從史丹佛發跡,強調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透過從人的需求出發,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這個思考流程除了可以用來設計新的產品、服務、空間、系統,應用在人身上,就是設計人生!
因為寫作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活動,他們希望透過設計人生的方式,找到寫手心中一直以來的聲音,找到那個寫手嚮往的職業或生活方式,透過去聆聽受訪者的經驗,將那個故事更具體的說出來,進一步寫成文章,分享更多的感動,鼓勵更多人找到可以踏上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的旅程。
William:(竹科工程師/樂寫網站主編)
平時關注科技新知,也關心社會脈動、參與社會議題討論,喜歡寫作,從高中開始即透過部落格分享生活中的各種觀察,至今不輟。
張如因:(教育工作者/樂寫人才發展)
目前任職於蔚華教育基金會,工作範疇融合「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和「專案為導向的學習策略(Project-based Learning)」推動教育改革,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提供一套有系統的方法協助台灣學子探索熱情、實踐熱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7aLmrcTQwI/hqdefault.jpg)
design thinking 書 在 設計思考的大小事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Brown所寫的「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一書,是否也拜讀過了呢?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 ... The Design Thinking Playbook is available in. English: http://amzn.to/2Dv1FdJ ... <看更多>
design thinking 書 在 什麼是設計思考?(What is Design Thinking)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書 《斯坦福大學人生設計課》書評. 天天讀書會•39K views · 18:36. Go to channel · Design thinking – what, how, why, when? | Paweł Żebrowski ... ... <看更多>
design thinking 書 在 [心得] 【書摘】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圖文好讀版
https://link.medium.com/8Eq74cWB3fb
在當兵煩悶的日子當中認識到這本書,看了幾頁就直接愛上了,簡言之就是用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的方法去設計自己的人生,書中有提供整套流程跟方法,對於思考未
來、選擇職涯非常有幫助。
## 從此時此刻做起
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擁有優秀設計藍圖的人生
知道自己現階段的問題,其實並不容易。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得到甚麼或擺脫甚
麼,只是模模糊糊感到對人生不滿,想要不一樣的東西,想多得到甚麼。
通常人生的問題都不是小問題,有時問題感覺太大,我們乾脆不去管。就像碰到惹人厭的
室友,我們成天抱怨,但不會真的把對方趕出去,我們整天深陷問題故事裡走不出來。
### 重力問題(gravity problem)
不是真正的問題,如果是無法行動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重力問題分兩種:
甚麼都做不了的問題。 ex:重力。
大海撈針行的問題。 ex:提升全職詩人的收入。
不要讓自己陷在重力問題,面對重力問題,我們只能接受他,也因此,我們要從現在的立
足點出發。
### 健康/工作/遊戲/愛的儀表板
請各位評估自己的儀表板。
健康放在最底層,其他三樣都是建立在健康之上。
儀表板沒有完美平衡這種事,每個人在不同時期、階段平衡狀態都會不同。
我們永遠得問自己幾個問題,自己滿意目前四個領域的指標嗎?是否誠實以對?哪些地方
需要採取行動?
只有在死亡降臨的那一刻,我們才會停止設計人生。最後一刻來臨之前,我們永遠都在打
造下一件大事(next big thing)。
## 打造你的羅盤
打造羅盤需要兩樣東西,「工作觀」與「人生觀」,寫下工作觀與人生觀,就擁有了自己
的羅盤。
寫下工作觀是第一步,找出人生觀是第二步。
別擔心工作觀與人生觀會改變,隨著時間和階段的不同。
人生觀就是你對世界的看法。
人生的意義是甚麼?
人生的價值來自何方?
你的人生、家人、社區的人的人生有甚麼關聯?
為甚麼名利與個人成就會帶來令人心滿意足的人生?
在你的人生中,體驗、成長與滿足感有多重要?
本章在協助各位打造人生時,目標很簡單:我們希望你的人生有「一致性(coherency)
,有一致性的人生可以串起三件事:
你是誰
你的信念是什麼
你目前在做什麼
活得一致,意思是說一路走來,不違反、不犧牲自己的價值觀,看出自己是誰,自己的信
念和所做的事之間的關聯,更加認識自己。
### 找出工作觀
用簡短的一段話寫下你的工作觀,花半個小時,努力寫下 250 字左右。記得寫下對你來
說,工作是什麼?工作的意義是什麼?不要只列出想從工作得到什麼,要解釋整體而言你
如何看待工作。
為甚麼要工作
工作是為了什麼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工作和個人、他人、社會有什麼關聯
什麼叫好工作或值得的工作
金錢和工作的關聯是什麼
經歷、成長、成就感和工作的關聯是什麼
不是找出各位想做什麼樣的工作,而是為什麼要工作。
工作的目的不一定是服務他人,也不一定要和社會議題有所關聯。不過,正向心理學家馬
丁.賽里格曼(Martin Seligman)發現,能夠找出「自己的工作」與「社會意義」之間
明確的關聯,比較有可能獲得滿足感,也較能適應工作時不免會碰上的壓力與妥協。
### 找出人生觀
人生觀可以解釋成「人生終極目標」,也就是你這輩子最在乎的事。
人活在世上是為了什麼
人生的異議或目的是什麼
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關聯是什麼
家庭、國家與世上其他事,對我人生有什麼意義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世上是否有更崇高的力量,例如神或其他至高無上的事物?有的話,對你的人生有造成什
麼影響
這些的確是頗具哲學的問題,這些問題只為了刺激各位思考,想回答哪些可以自己決定。
記得保持好奇心,用設計師的腦袋思考,提出對自己有意義的問題。
### 一致性,以及工作觀和人生觀的整合
請讀一遍自己的工作觀和人生觀,接著回答下列三個問題。
我的工作觀與人生觀有哪些相輔相成的地方
哪些地方彼此矛盾
工作觀能否促進人生觀?人生觀能否促進工作觀?
通常在這邊學生會恍然大悟,反思兩者的整合讓彼此協調,就愈可能清楚知道如何活出一
致、有意義的人生,也就是你是誰、你的信念、你所做的事,這三件事站在同一陣線,精
確的羅盤在手,就部會迷途太久。
### 真北
工作觀和人生觀可以帶來地球科學所說的「真北」(True North)仿佛羅盤在手,上路前
,先確認好自己的定位,接下來就是「找出自己的道路」。
## 找出一條路
第一條線索是「投入程度」與「精力」。
投入程度
每天下班後,做一個簡單的日誌作業,寫下一天中隊什麼工作感到無聊、厭倦或不開心,
以及當下在做什麼。也要寫下哪個瞬間感到興奮、專注,擁有美好的時光。這份作業就叫
做「好時光日誌」(Good Time Journal)。
### 心流:全神貫注(flow)
加強版的專注,一種時間靜止的狀態,當處於心流中,那項挑戰和我們旗鼓相當,不會因
為太簡單而無聊,或太難感到焦慮,據說這種狀態會讓人感到「欣快」(euphoric)、「
興奮刺激」或是「棒透了」。
處於心流具備幾個特質
完全投入於活動之中
感到狂喜或欣快
心中澄明 — — 知道該做什麼、怎麼做
全然地鎮定與祥和
感覺時間是靜止的 — — 或是轉眼即逝
心流是「難以形容,但感覺到就會知道」的質性經驗,是一種全然專注,對設計生命來說
很重要,因此在好時光日誌上要記下那些時刻。
### 精力
除了專注,找路時第二地要留意地是精力。
有的活動會維持精力,有的會消耗。好時光日誌其中一項要追蹤精力流。一旦掌握了自己
精力的流向,就能重新設計,讓自己活力充沛。
紀錄好時光日誌
好時光日誌要記錄兩件事,記錄越詳細越好。
活動紀錄(記錄自己專注、精力充沛的時刻)
反省(發現自己學到什麼)
建議各位持續三週的活動紀錄,或是要更長時間就花多久,已找出目前生活可能碰到的所
有活動。
### AEIOU 法
好時光日誌的反省有時並不容易,進階版的心態可以透過 AEIOU 法。
Activities 活動:實際上在做什麼事
Environments 環境:在什麼樣的地方
Interactions 互動:正式還是非正式場合,熟悉或不熟悉的互動
Objects 物品:是否和裝置互動,手機、電話等
Users 人 :一旁有誰
回顧過去輝煌時刻
花點時間回顧過去與工作有關的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放進好時光日誌,接著
反省一下。
## 心智圖(mind mapping)
心智圖法分三步驟
1. 選擇一個主題
2. 畫心智圖
3. 靠著二次連結發想概念(把所有點子混合在一起)
寫下最先想到的字詞就對了,不要擔心太瘋狂,目標是找到大量點子。
## 船錨問題(anchor problem)
一種怎麼樣都排除不了的問題,把我們綁死在一個地方。
如果想設計出美滿人生,一定要留意是否卡在船錨問題上。
船錨問題之所以卡住我們是因為我們眼中只有一個方案 — — 那個行不通的方案。真正
的困難是我們害怕就算換了別的方法也不會成功。有時,我們寧願緊抓熟悉的錯誤方法,
也不願冒險嘗試其他改變,以免跌得更慘。
別擔心,原型失敗沒關係,原型就是拿來失敗的。
設計思考的原則是快速失敗,在失敗中前進(fail fast and fail forward)
船錨問題跟重力問題不同,船錨問題是真正的問題,只不過很難解決。
### 依據好時光日誌畫出心智圖
我們要畫三張不同的心智圖,每一張至少都要延伸到三、四層,最外層至少要有十二詞。
心智圖1 專注:從好時光中挑出感興趣的領域或全心投入的活動,例: 平衡預算、推銷心
點子
心智圖2 精力:從好時光中挑出任工作與生活特別有活力的人事物,例: 美術課、給予同
事回饋
心智圖3 心流:從好時光中挑出某次處於心流的狀態體驗,例: 在一大群聽眾面前講話、
用腦力激盪新點子
畫好三張後用腦力激盪,替每一張圖設想一種有趣的人生,天馬行空也可。
### 然後呢?
到這邊可能會想,想出三個隨機無意義的點子要幹嘛,這邊的重點是先不要批判,讓心中
挑錯的聲音先安靜。
藉由這個練習,從「解決問題」(接下來要做什麼)進入「設計思考」(我可以想像什麼
)。
接下來靠創意發想打造三種可能的另類人生,奧德賽計畫(Odyssey Plan)。
## 自己的生命,自己設計
無效想法:我一定得找出最好的人生願景,擬訂計畫著手執行。
重擬問題:我可以活出多種美好人生,我得選擇接下來要先開闢哪一條路。
### 多重人格是好事
請各位動腦,寫出接下來五年,人生可能的三種版本,也就是你的奧德賽計畫(Odyssey
Plan)。
為甚麼是五年,因為兩年太短七年太長。如我聽別人講人生故事,多數人是 2~4 年串起
來的。
記住必須是三個截然不同的選項,並不是同一個主題稍加變化。
接下來是快速找「我的三種人生版本」的捷徑。
「人生一」 — — 你目前做的事
可能是你目前人生的延伸,或是渴望一陣子的點子。
「人生二」 — — 萬一事情生變,你會做的事
萬一人生一的點子突然過時或被取代,要另外謀生,你會想做什麼。
「人生三」 — — 如果錢、面子不是問題,你會做的事
如果一件事做下去收入過得去,沒人會笑你、看輕你,你會想作什麼。
## 奧德賽計畫
接下來每個版本的人生都要包括
一條視覺/圖示時間軸。個人生活以及與事業無關的事也要放上去 — — 你想結婚嗎?
想訓練自己參加健身大賽嗎?
用六個英文單字(中文無此限)替每個計劃取名字,點出主要精神。
寫下計畫要問的問題,最好兩三個。優秀的設計師會問問題,測試假設,找出新發現,替
每條時間軸研究可能性,進一步測試探索。
在儀表板上評估幾件事
資源(是否擁有客觀資源 — — 執行計畫所需時間、金錢、技能、人脈等)
喜歡程度(等不及要執行了,還是興致缺缺)
自信程度(信心滿滿還是不確定)
一致性(這個計劃本身說得通嗎?和你的人生觀、工作觀是否協調)
其他可能考量的點
地點 — — 你要住哪
你會獲得什麼樣的經驗/學到什麼
選擇這個會對你的人生帶來什麼影響
你將扮演什麼腳色,待在什麼產業
## 分享三個願景
與生命互動最好的方法就是大聲說出來
與一群朋友分享 — — 最好是與你的生命設計團隊夥伴,包括自己在內 3~6 個人,以
團隊聚會的方式,每個人都設計,每個人都彼此支持。
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一群會支持你的人,不要批評,請他們回饋並給予建議。
## 打造原型
打造即是思考(Building is thinking)。
設計思考所說的「原型設計」(prototyping),並非做出某種東西,而是提出好問題、
拋掉隱藏的偏見與成見、快速反覆循環,替想嘗試的路徑帶來動能。
打造原型的目的是提問、製造體驗、找出成見、快速失敗,在失敗中前進、偷窺一下未來
。
原型對話 — — 生命設計訪談
其實就是去聽別人的故事,各位要訪問的對象,是正在做你想做的事或過你想過的生活的
人,瞭解他怎麼會從事這個行業,如何取得專長,或是從事那一行真正的感覺。
切記訪談不是在求職,我們只是來聊聊對方的經驗和故事。
人們都喜歡幫忙,花三十分鐘請對方喝杯咖啡,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 找「不」到工作的方法
現代人以為網路是找工作唯一的辦法,事實是多數好工作永遠不會公告開缺。
許多職缺只有在口耳相傳或社交上仍找不到人後,才會對外公布。
在網路找工作,得耗費驚人的大量時間,絞盡腦汁寫求職信,修改履歷,最後得到無聲卡
。
設計夢幻工作
美國僅有 20% 的工作機會放在網路上,有 80% 的工作無法透過標準的求職模式找到。
這是一場「圈內人的遊戲」,那我們要如何打進去,就是靠前面說到的生命設計訪談。
柯特靠著五十六場生命設計訪談,拿到七份工作。多數情況是,和你對談的人主動提供工
作,這種事情常發生。
善用 Google 和 LinkedIn。
## 「所是」與「所做」
人類一直在平衡自己究竟是所是(human beings,東方文化較常見),還是所做(human
doings,西方文化較常見)。要追求真正的、內在的我,還是忙碌、成功、外在的我?
生命設計認為這是二分法,永遠不可能解決的棘手問題,只需要打造通往前方的道路,讓
自己愈來愈能好好活著就可以了,可以用底下的圖來思考。
設計生命時,我們先從自己是誰開始(本書第一二三章),提出許多點子,接著試著做看
看(本書第四五六章),然後做出最佳選擇(本書第八章)。
過程中你會更成為自己,從「是一個人」(being),變成「做一個人」(doing),再來
是「成為一個人」(becoming),接著再次循環。
## 嗯……近來過得如何呢?
試過本書提及的工具及概念,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最後都「活出夢想」,但每個人都出現前
所未見的進展。
我們期待各位的近況,不過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回答「近來過得如何?」時,答案能讓自
己滿意。
圖文好讀版
https://link.medium.com/8Eq74cWB3fb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6.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20751323.A.51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