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年幼受虐,未來恐造成永久性創傷!】
台中市3歲男童長期遭親生父母虐待,以衣架毆打,氣球繩綑綁手腕至流血,洗澡時遭蓮蓬頭毆打、頭撞洗手台等,去年11月被送醫已無心跳,台中地檢署依凌虐幼童致死等罪,起訴男童父母。檢察官感嘆「當男童終於獲得醫師治療機會時,已成為冰冷遺體」。
(資料來源:【註1】)
近年兒少遭受照顧者不當管教或身心虐待事件頻傳,台南市政府社會局家防中心統計發現,去年台南市家庭內兒少保護案件通報案件共1628件,其中有將近9成的施虐者是直系親屬,包含父母或祖父母;其中:
■ 5成1的施虐者:習於體罰或不當管教
■ 3成5的施虐者:具負向情緒行為特質
■ 3成1的施虐者:缺乏親職教育知識
凸顯親職教育需有效強化,才能預防兒少虐待事件的發生。(資料來源:【註2】)
■兒童虐待,明顯與一般管教不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式社區預防暨心理健康中心 - 周庭筠 臨床心理師」指出:兒童虐待,明顯與一般管教不同。它是大人有意對兒童進行重複、持續性的傷害,包含身體虐待(毆打、燙傷、摔推等)、性虐待(亂倫、猥褻、強暴等)、精神虐待(冷漠、恐嚇、批評、藐視和威脅等)、嚴重疏忽(未能適當照顧兒童飲食、營養、健康、教育等)以及遺棄。
■小小孩無法自行求救,發現時大多已造成極大的心理創傷
周庭筠心理師說,施虐者通常會有些特質或環境狀況,例如:情緒控管不佳、生活壓力大(經濟困難、施虐、婚姻失調)、小時候亦為受虐兒童,或是相信身體處罰是正當的教養方式等;這些個人與環境的因素,讓他們面對孩子時,選擇採取了虐待和傷害的方式。
但遺憾的是,這卻使得兒童心中產生了自我懷疑與嚴重創傷,並對自己、他人、環境缺乏自信和退縮。其實,這樣毫無反抗能力的孩子,往往無法求救,都是等到受虐被發現或通報時,但大多已長期處於極大的生理與心理創傷中。
受虐的孩子除了身體的傷害,心理上也容易出現嚴重的情緒困擾與創傷反應:
1.出現焦慮、恐懼、冷漠、罪惡感、內咎、混亂等情緒。
2.有退縮、壓抑、依賴、逆來順受、酗酒與服用藥物以及反覆不定等行為。
3.產生過於悲觀、低自尊、自責、自傷、自暴自棄等想法。
4.可能引發精神恍惚、焦慮症等心理疾病。
5.出現對於施虐者的依戀與認同。
(資料來源:【註3】)
■【兒童期負面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美國在1990由一位內科醫師Felitti在進行肥胖研究時,發現童年早期不良經驗(例如:身體虐待、心理虐待、性虐待)與成年期的各種身心狀況有關連,例如:飲酒、藥癮、肥胖症、高血壓、憂鬱症、自殺傾向、性傳染病、癌症或是心血管等疾病(Dube, Anda, Felitti,2001)。
Karevold, Røysamb, Ystrom & Mathiesen等人(2009)在為期11年的長期縱貫性研究也發現,長期暴露在不利環境下的兒童,在青少年時期容易出現焦慮和憂鬱症狀,且兒童早期負向經驗與成年期的精神疾病也有關聯(Widom,2000)。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知道童年負向經驗對於個人成長中的身心發展、腦心智功能、行為表現都有長遠的影響,因此若是能在早期給予受虐兒童生理、心理、社會協助,運用大腦本身的神經可塑性進行大腦功能的復原,則有助於改善受虐兒童未來的生活樣貌。(資料來源:【註4】)
【Reference】
Dube, S. R., Anda, R.F., Felitti, V. J., Chapman, D. P., Williamson, D. F.,
& Giles, W. H. (2001). Childhood abuse, household dysfunction, and
the risk of attempted suicide throughout the life span findings from the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tudy. JAMA, 286 (24), 3089-3096.
Karevold, E., Røysamb, E., Ystrom, E., & Mathiesen, K. S., (2009).
Predictors and pathways from infancy to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early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5 (4),1051.
Widom, C. S. (2000). Childhood victimization: Early adversity,
laterpsychopathology.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Journal, 242, 3-9.
1. 來源
➤➤資料
∎【註1】:
2020/04/23 -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衣架毆打氣球繩綑綁雙手 3歲童遭親生父母虐死」:https://bit.ly/2DE2uC8
∎【註2】:
2020/08/11 - 中時新聞網 - 「南市去年1628件兒少通報案 9成施虐者是直系親屬」:https://bit.ly/3bAuaUN
∎【註3】:
嬰兒與母親 懷孕生產育兒情報 「2歲男童被父母虐打致死!心理師:年幼受虐,未來恐造成永久性創傷!」:https://bit.ly/2QZSjuP
∎【註4】: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出版品「兒虐議題之教育推廣與提升警政人員專業兒保效能」:https://bit.ly/2QZ9xIr
➤➤照片
∎ Pexels免費圖庫相片
(哭泣男孩-圖片)(Pexels)攝影師Kat Jayne:https://bit.ly/2GyzHjn
(哭泣男孩-圖片)(Pexels)連結:https://bit.ly/322egQ7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兒虐 #兒童虐待 #兒童期負面經驗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28萬的網紅emi w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UBSCRIBE FOR WEEKLY VIDEOS 訂閱我的頻道你不會後悔☺ ► http://bit.ly/SubscribeToEmi ♡ADD ME ON 成為我的朋友☺ Instagram: @EmiWong_ ► https://www.instagram.com/emiw...
「childhood journal」的推薦目錄:
childhood journal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真聽】 《#花木蘭》真的有這麼爛嗎? 迪士尼找到的女性新觀念是「#孝」? | 李長潔 👧
.
一部電影可以被黑到讓人專程去看,也是一種成就。最近上映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讓大家看得氣氣氣氣氣(#chi),使有點害怕迪士尼公主的我,特地去觀賞這部作品。直接說結論,《花木蘭》還真不是很好看,儘管場景華美,但在敘事情節、鏡頭運作、演繹表達等多方面上,都可以感受到一些足以令人出戲的毛邊。
.
真人版《花木蘭》真的有這麼爛嗎?花木蘭是一個怎麼樣的迪士尼公主?迪士尼公主有甚麼性別意義?真人版《花木蘭》居然把華人的「#孝道」拿來當作新世代女性特質,是不是搞錯了甚麼?!
.
📌 #今天的內容有:
.
▶ 花木蘭到底好不好看?
▶ 迪士尼的公主進化論
▶ 電影中的東方主義
▶ 孝順做為一種美德(?
▶ 雙元孝道的理論模型
▶ 其實花木蘭也沒有很爛啦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5rT6U9YctNslXtqs122V2?si=vSi4YxCgQ-60v7DFks3xbQ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evkz4vfopop0839tan4komg?ref=android
-
-
-
/////// 完整論述 ///////
.
▓ #迪士尼公主論
.
從女性主義的觀點來看,性別(gender)具有操演性(#Performativity),也就是說,性別是模仿、表演、施行而成(Boucher, 2006),而媒體就是其中一個形塑性別的機器。Fought與Eisenhauer(2006)的迪士尼公主內容量化研究發現,女性角色的台詞量隨著年代增多,顯示性別意識的進步;而公主的性別特質,也隨時代轉變成更堅強、更獨立的女性。#公主的女性再現,會成為女孩們演繹性別的脈絡,因此,迪士尼當然重視公主的性別形象所帶給大眾的參照性。
.
社會學者們也非常在意這些在童年裡扮演重要社會角色的公主,她們是一種「#認同的文本」(Wohlwend, 2012),公主跨媒介地出現在電影、電視、玩具、遊戲中,甚至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所有動作。每一個女孩(或男孩)都可以有「#做公主」的機會。(回頭看以為自己是Elsa的5歲乾女鵝)
.
▓ #花木蘭中的東方主義
.
當然,我絕對不會計較《花木蘭》中文化轉譯上的失誤,甚至是誤讀。這種東方主義(orientalism)(Said, 1979)的傾向,是基於「東方」與「西方」二者之間作本體論與知識論的差異。像是片中土樓場景的使用、對「氣」的理解與詮釋、莫名的鳳凰。在妝容與服飾上倒是還挺符合花木蘭身處的魏晉南北朝,柔然的幾角色設置也還看得出迪士尼的用心。畢竟,《花木蘭》主要觀眾群應該還是西方青少年以下,嚴謹考究的戲劇設定,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
不過,對於真人版《花木蘭》把「#忠孝兩全」作為某種迪士尼公主的價值核心,到底有甚麼問題?
.
▓ #孝道的相對主義與絕對主義
.
許多評論者把片中置入的「孝」的概念視為父權(中國)勢力的再現,這個部份我覺得可以再思考一下。我們從社會理論來看看,花木蘭被賦予的特殊價值「孝」究竟是甚麼?孝道的文化原型主要奠基於華人家庭對宜農生態環境的適應策略,而孝道的心理原型則根植於親子間自然情感互動的基本需求。
.
進一步來說,前者乃是為鞏固家族結構來滿足務農社會之實際生活需求,透過將家庭日常運作與其經濟功能緊密連結,孝道規範逐漸從生計生活經驗中演化成形,藉以促進家庭體系之整合與延續;同時又在人為的政治力量作用下,將儒家特定的倫理階序觀強化為孝道規範的依據,使孝道意識型態從繁複細緻的文化設計進而成為華人首要的「#絕對主義倫理觀」。(葉光輝,2009)
.
▓ #孝其實也有很多意涵啦~
.
因此,「孝」是一個社會—歷史性的概念,並且在孝道二元模式裡變動拉扯。以「尊親懇親」、「抑己順親」、「奉養祭念」、「護親榮親」四個變項,呈現為「#相互性」與「#權威性」孝道兩個面向。其實,從卡通版到真人版的20年過渡,在女性主體與孝道關係的表現性上,的確有新的進展。一方面,父親與皇帝皆具有「慈」的呼應性,符合相互性的孝之條件。
.
此外,花木蘭從一開始的「抑己順親」、「護親榮親」,壓抑自我符合社會關係,轉向「尊親懇親」、「奉養祭念」以真實女性身份,達到孝道的境界,更加符合相互性的孝。我覺得,評論者在一個「現代性」的自我要求下,去批判該片對孝道關係性的掙脫與自我表達,稍有失去對孝道多元意義的真正理解,有直接將孝道掛上「中國」、「傳統」沉痾之嫌。
.
▓ #不好看也不難看
.
其實說來有趣,《花木蘭》引起大眾對孝道的敏感,但實際上是對中國的對抗。但回顧現代孝道的論述形構,反而是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承接了源自胡適、魯迅五四運動的「#反孝」。而在台灣的情境中,因為國民黨執政時期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的「#崇孝」運動,權威性孝道則比較常出現在台灣。我想這是一個台灣人的症狀式閱讀。
.
至於真人版《花木蘭》到底好不好看呢?找片源看就好…
|
#參考文獻:
.
1. Boucher, G. (2006). The politics of performativity: A critique of Judith Butler. Parrhesia: a journal of critical philosophy, 1, 112-141.
2. Fought, C., & Eisenhauer, K. (2016).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gendered compliments in Disney princess films. In Washington, DC: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Annual Meeting presentation.
3. Wohlwend, K. E. (2012). ‘Are you guys girls?’: Boys, identity texts, and Disney princess play.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Literacy, 12(1), 3-23.
4. Said, E. W. (1979). Orientalism. Vintage.
5. 葉光輝. (2009). 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本土心理學研究》(台北), 32-101.
childhood journal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腦中小劇場 第53場 歷經腥風血雨後的記憶傷痕】
「今早八點,本市北區一處工地突然發生氣爆,初步懷疑是下水道沼氣引發事故。據目擊民眾表示,氣爆當時人孔蓋瞬間噴飛,火勢隨即竄出,造成四名工人臉部四肢不等面積的灼傷,傷患三人意識清醒,另一人意識模糊,現場一片狼藉,由於爆炸威力強大,導致附近商家與診所均受波及,幸無其他民眾傷亡...」
【事件發生之時】
這是三個多月前的新聞,我移開手機頁面,慢慢將視線轉向眼前的男子。阿良是這次意外的受害者,但他不是那些身負重傷的工人,也不是行經現場的路人或診所裡的患者,新聞沒給他版面,事發當時他甚至不在現場,而是在兩條街以外的地方。當時的他剛送完孩子上學,在路邊嗑光最愛的古早味蛋餅,突然間遠處傳來爆炸聲,他不知該望向何方,於是坐上車,關掉臨停號誌,繫上安全帶,然後──
一塊人孔蓋筆直地插進擋風玻璃。
如果能用數字呈現,他很確定自己跟死亡的距離大概是20公分,20公分比兒子的塑膠尺還長,感覺上卻比兩公分還短。等他回過神,才發現自己迎接死亡的動作有兩個,一個是把頭轉向車門,一個是用手護住副駕駛座。他的臉緊貼左側車窗,如果照平常的駕駛位置,他的天靈蓋應該跟擋風玻璃的下場一樣。他不知道他這姿勢維持了多久,只聽到有人用手機拍照的聲音,鏡頭裡的他被快門定格,現實中的他則被那20公分的距離定格。
當時他的右臉還卡了些玻璃屑,下車後,他抖掉身上的碎玻璃,打給警方及保險公司,然後和老婆報平安,到目前為止,他覺得自己的每個動作都是被搖控完成的。他聽不見任何聲音,只感受到路面的震動,突然間他開始狂吐,然後抱頭痛哭,他一直以為是自己怕死,後來才發現,他是慶幸副駕駛座的兒子已經去上學。
阿良說,人孔蓋飛進來那一刻,超像《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的最後一幕,一陣爆炸阿湯哥跳上車廂,直昇機墜落在軌道上,螺旋槳尖端慢慢停在他的面前。只是電影會暗幕,觀眾會離場,阿湯哥不會有任何創傷,整件事有明確的結束時間,但自己的記憶卻彷彿沒有終點。
這就是電影與現實的距離,雖然同樣都是20公分。
【回到事發現場】
如果可以,將時間倒轉回到事發當天,想像阿良的腦袋有個透明頭罩,然後再把時間調慢十倍,於是就會清楚地看到:
在人孔蓋由遠而近,準備撞擊擋風玻璃前,阿良看見一顆不斷擴大的黑點,黑點透過視網膜傳向視覺神經,接著傳到視丘(thalamus)。視丘負責整合各類感官訊息,可以把它想成像一個不太會抱怨的行政秘書,它將不同單位的信息彙整完畢後,分別轉給杏仁核(amygdala)與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此時傳輸路徑一分為二。杏仁核路徑又稱「情緒路徑」,作用是感受情緒後做出即時反應;大腦皮質路徑則稱「認知路徑」,作用是對外界刺激進行細緻的分析與判斷,再傳給杏仁核,做出合宜的應對。
杏仁核位於邊緣系統,是掌管情緒的重要單位,負責辨識與解釋。於是,當杏仁核辨識出人孔蓋是一個「威脅」之後,它會閃出紅光,立刻下達指令給下視丘(hypothalamus)。下視丘是人體的「軍備庫房」,儲存各種彈藥武器來保護人體,於是,當杏仁核的紅燈一閃,紅色電流通過下視丘,便會釋放壓力荷爾蒙,包括腎上腺素與皮質醇(cortisol),同時啟動交感神經作用。於是,心跳便會開始加速,像個救命的泵浦,把血液往重要器官傳送,接著用力吸進氧氣、肌肉瞬間緊繃、腸胃持續翻滾,而這場動員,全是為了抵抗外界的威脅。可以應戰,也可以棄逃,不管衝或縮(fight-or-flight response),身體都會幫你做好策應。
這條路徑,通常會在一秒內完成傳輸。
經過杏仁核辨識,確認威脅過強,阿良選擇棄逃,但他來不及解開安全帶,於是血液往上半身集中,以洪荒之力將頭撇向另一側,成功為自己續命。可惜的是,人一旦腦充血或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通常會讓「情緒路徑」接管大腦,一切由杏仁核說了算,「認知路徑」只能退居二線。也因此,才會時常看到有人在電視螢幕前哭著說我太衝動、現在很後悔之類的話。於是,大腦皮質雖然幫阿良處理後續流程,卻無法幫他在日後面臨威脅之際恢復理智。
活下來,成了創傷的起點。
【在事件之後……】
幾天後,阿良走過公園時,忽然側身撲向路旁的草叢,但飛過他眼前的並不是人孔蓋,而是一片飛盤。那片飛盤彷彿解開了某種封印,阿良就此被喚醒,於是他不敢再開車,即便搭公車也要戴耳塞,因為他受不了輪胎壓過人孔蓋的聲音,那聲音會讓窗外出現逐漸擴大的黑點,而他只能閉上眼。糟糕的是,黑點不僅會穿過他的眼皮,還會穿透他的夢境。他時常被驚醒,卻無法跟太太重述事發經過,他腦中只有不斷閃回的片段,包括鐵片撞擊玻璃的聲音、蛋餅的味道、碎玻璃灑在臉上的刺痛感,還有兒子在車窗外說再見的臉。
於是,他選擇避開蛋餅店,避開熟悉的巷口,避開送孩子上課的機會,也避開下班後的聚會。因為,巷口爆米香的巨響、柏油路面的震動和玻璃杯互相撞擊的聲音,都會瞬間把他拖回當天的駕駛座,在動彈不得的情況下,再度跟死神打照面。他憂鬱,也覺得自己超沒用,但只要能躲回房間,吞下藥丸,防堵人孔蓋穿過夢的邊界就好,他不需要跟這段記憶爭輸贏。
以上這些症狀,正是典型的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創傷後壓力症】
創傷事件的威力在於,即便不傷及肉體,如影隨形的恐懼也會隔山打牛,讓大腦產生「誤判」。於是就可以看到,那天當飛盤飛近阿良眼前時,他的杏仁核再度閃出紅光,但由於先前的人孔蓋威脅過於強烈,導致辨識系統變得異常敏感,杏仁核一下化身高敏感族。為了避免二度傷害,它寧可放出誤判的假警報,也不要和外界威脅博奕,於是下視丘收到的是逃跑計劃,而不是接住飛盤。
因此,在不需要逃跑的情形下,阿良的身體又被迫動員了一輪,逐漸失控的杏仁核,一旦經過幽微的暗示便會敲響警鐘,不斷釋放壓力荷爾蒙,它們就像一組疲於奔命的消防隊員,一次又一次趕赴現場卻持續撲空。就心理學而言,這過程便是所謂的「制約現象」,人孔蓋原本是無害的刺激物,然而經過創傷事件之後,它便與「威脅」二字連結在一起,因此一旦接觸與人孔蓋相似的刺激,身體便會自然出現抗壓反應,也就是所謂的「看到黑影就開槍」。
這場荷爾蒙演習讓阿良身心俱疲,他每次都要花費比前一次更久的時間來安撫身體,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與工作效率。壓力荷爾蒙不僅會內耗能量,也會間接傷害杏仁核,讓有關創傷的記憶無法連成一線,只剩衝擊強烈的素材,包括畫面、聲音與氣味在腦中不斷迴放。為了不讓杏仁核接收到這些訊息,阿良試圖關掉周圍的訊號來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遠離案發現場與人群,回到自己的房間。
但他不知道,只要創傷記憶還在,所有的逃避都是徒勞,無論是從天而降的人孔蓋、凌晨三點的強震、父親酒後的一巴掌、教堂的爆炸現場或一輛衝進人群的休旅車。不可抗力的天災也好,精心預謀的犯罪也罷,一直到最後才會了解,創傷最可怕的,不是從身上奪走了什麼,而是強加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
【創傷記憶之後的治療】
該如何處理這段創傷記憶呢?根據福艾(Edna B. Foa)與布鲁因(Chris R. Brewin)等人的研究顯示,其中一個作法,就是「重寫一段新的記憶」,讓它與舊有的創傷記憶一起競爭。
因此,認知重建、暴露治療或正念療法(mindfulness),都是臨床心理師會採取的方案。認知重建,是指讓案主「重述事發過程」,但不是為了折磨對方,而是像「仔細檢查傷口,避免對傷勢的胡亂臆測」,畢竟人常用想像力來加深恐懼。逐步回憶,讓創傷記憶重新連成一線,反而能幫助案主檢視故事的漏洞及對事件的扭曲想法。此外,也會進行放鬆練習,無論是腹式呼吸或覺察身體反應,都能使自律神經逐漸恢復平靜。這些作法強調的是「先前的經驗確實很可怕,但我現在很安全」,將過往與當下做出區隔,而這也通常是創造新記憶的絕佳素材。當然,這不會是一段舒適的旅程,但只要願意相信自己的身體,記憶會留在過去,療程會成為一場壯遊。
創傷記憶可能是一場事故的終點,卻也可能是一段犯行的起點,根據弗賴貝格(Selma Fraiberg)及馬隆(Johanna C. Malone)等人的研究顯示,曾經歷兒童虐待而導致創傷後壓力症的母親,容易引發孩子的無助與恐懼感。謝克特(Daniel S. Schechter)等人的研究也發現,曾受家暴或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病史的母親所養育的孩子在說故事時,可能會比一般孩子更容易聚焦在災難或危險的情節上,態度也較具敵意。
而身受家暴創傷的孩童,日後或將以暴行還諸他人或下一代,這可能是他們用來「對抗創傷記憶」的方式。遺憾的是,他們創造的並不是提醒自己早已脫離險境的記憶,而是以另一段施虐記憶,來與記憶中的施虐者抗衡,藉以證明自己不會再被對方壓制,於是暴力傳承暴力,惡意滋長惡意。
然而,有朝一日我們會明白,記憶是一種選擇的過程。選擇增加施暴的記憶和過往的創傷較勁,記憶就會變成一種提醒。選擇相信大腦的彈性,努力把自己留在當下,記憶就會變成一種證明。雖然傷疤一直都在,但就像派特森(Per Petterson)在《外出偷馬》(Ut og stjaele hester)所說的:
痛不痛的事,我們真的可以自己決定。
後記:
本文同步刊登於科學月刊11月號,感謝 科學月刊 Science Monthly 邀稿,以及 教育電台聲動全世界-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 《科學 so easy》邀訪。科月與教育電台推廣科普訊息不遺餘力,十分榮幸能與之合作,感謝主持人燕子姐的生動引導,以及科月編輯家銘學弟的滴血認親,這是一次愉快的錄音經驗。
此次專訪除內文探討外,亦延伸討論PTSD的治療實例,以及戰逃反應的傳輸路徑。專訪預計於11/28(四)上午11:05-12:00播出,頻道FM101.7,或直接進入官網點選「收聽頻道」,歡迎對科學有興趣的讀者一同收聽。
延伸閱讀
王秀美、曾儀芬(2012)。一位家暴受虐兒的家庭特質。嘉南學報,38,608-628
Brewin, C. R., Dalgleish, T., & Joseph, S. (1996). A dual representation theor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sychological Review, 103(4), 670-686.
Foa, E. B., Steketee, G., & Rothbaum, B. O. (1989). Behavioral/cognitive conceptualization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Behavior Therapy, 20(2), 155-176
Fraiberg, S., Adelson, E., & Shapiro, V. (1975). Ghosts in the nursery: A psychoanalytic approach to problems of impaired infant-moth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Psychiatry,14, 387-422
LeDoux , J. E (1996) The Emotional Brain (Simon and Schuster, New York)
Malone, J. C., Levendosky, A. A., Dayton, C. J., & Bogat, G. A. (2010). Understanding the “ghosts in the nursery” of pregnant women experiencing domestic violence: Prenatal meternal representations and historie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31(4), 432-454
Schechter, D. S., Zygmunt, A., Coates, S. W.,Davies, M., Trabka, K. A., Mccaw, J.,Kolodji, A., & Robinson, J. (2007). Caregiver traumatization adversely impacts young children’s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n the MacArthur Story Stem Battery.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September, 9(3), 187-205.
childhood journal 在 emi w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UBSCRIBE FOR WEEKLY VIDEOS 訂閱我的頻道你不會後悔☺
► http://bit.ly/SubscribeToEmi
♡ADD ME ON 成為我的朋友☺
Instagram: @EmiWong_
► https://www.instagram.com/emiwong_
Facebook: @Emi Wong
►https://www.facebook.com/StayFitandTravel/
♡This video is in collaboration with
► 1st Vintage Wedding Dress: The Sweet Dahlings Company https://thesweetdahlings.co/ (picked up at Journal de Chic http://www.chic-diary.com/)
► 2nd Modern Wedding Dress: Dream In London Bridal Salon https://www.facebook.com/dreaminlondonbridalsalon/
► Makeup & Hair: Yoyo Yip Makeup https://www.instagram.com/yoyoyipmakeup/
► Photographer: Wilfred Au https://www.instagram.com/wilfredausf/
► Floral: Catch & Keep Wedding & Florist - CKWF https://www.facebook.com/catchnkeepweddingnflorist/
► Studio: iMore Image https://www.imoreimage.com/
♡HELP ME TRANSLATE MY VIDEOS 觀眾朋友有時間可以幫我加字幕, 非常感激!☺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tab=2&c=UCvGEK5_U-kLgO6-AMDPeTUQ
♡WATCH MORE VIDEOS (PLAYLISTS)
VLOGS ► http://bit.ly/EmiVlogs
WORKOUTS ► http://bit.ly/WorkoutWthEmi
BEGINNER WORKOUTS ► http://bit.ly/BeginnerWorkoutsWithEmi
FITNESS & DIET TIPS ► http://bit.ly/FitnessDietTipsWithEmi
EAT (FOOD VLOGS!) ► http://bit.ly/EatWithEmi
TRAVEL ► http://bit.ly/TravelWithEmi
RECIPES ► http://bit.ly/CookWithEmi
FUN CHALLENGES ► http://bit.ly/ChallengesWithEmi
MAKE UP & FASHION ► http://bit.ly/MakeUpFashionWithEmi
廣東話片 Videos in Cantonese ► http://bit.ly/CantoneseVideosEmi
有中文字幕的片 With Chinese Subtitles ► http://bit.ly/ChineseSubtitlesEmi
childhood journal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很多媽媽都會花很多時間跟初生BB聊天講故事,想好好陪伴他,不過部分人可能都試過被旁人潑冷水:「搞掂阿B食痾瞓咪得囉,佢咁細個邊識得咁多嘢啫。仲話要做全職媽媽湊仔添,其實請個人返嚟換片餵奶就得啦。」要照顧BB,放個人在旁邊就夠?事實真的如此?
參考資料
Egeland, B., & Sroufe, A. (1981). Developmental sequelae of maltreatment in infancy.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1981(11), 77-92. doi:10.1002/cd.23219811106
Engel, B. (2016). It wasnt your fault: freeing yourself from the shame of childhood abuse with the power of self-compassion. Strawberry Hills, NSW: ReadHowYouWant.
inzi-Dottan, R., & Karu, T. (2006). From Emotional Abuse in Childhood to Psychopathology in Adulthood.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4(8), 616-621. doi:10.1097/01.nmd.0000230654.49933.23
Schulte, B. (2013, September 16). Effects of child abuse can last a lifetime: Watch the ‘still face’ experiment to see why. Retrieved from The Washington Post
Spratt, E. G., Friedenberg, S., Larosa, A., Bellis, M. D., Macias, M. M., Summer, A. P., . . . Brady, K. T. (2012). The Effects of Early Neglect on Cognitive, Language, and Behavioral Functioning in Childhood. Psychology, 03(02), 175-182. doi:10.4236/psych.2012.32026
Streep, P. (2017, January 27). The Brutal Truth About 6 Types of "Quiet" Verbal Abuse. Retrieved from Psychology Today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Maltreatment on Brain Development. (n.d.). Retrieved from Child Welfare Information Gateway
childhood journal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之前我們探討了母乳的種種神奇之處,很多媽媽隨即大吐苦水,因為身邊總有人說母乳不夠營養,會令到BB「奀吱吱」,不夠「肥肥白白」;每當BB餓到哭起來,母乳媽媽又會被質疑,「你嘅BB又唔夠飽啦,梗係你唔夠奶水啦!」到底這些有關母乳餵養的迷思是否可信?今集就讓我們一起探討。
參考資料
Ziegler, E. E. (2006). Growth of Breast-Fed and Formula-Fed Infants. Protein and Energy Requirements in Infancy and Childhood Nestlé Nutrition Workshop Series: Pediatric Program, 51-64. doi:10.1159/000095010
Donma, M. M., & Donma, O. (1997). The influence of feeding patterns on head circumference among Turkish infants during the first 6 months of life. Brain and Development, 19(6), 393-397. doi:10.1016/s0387-7604(97)00041-7
Mayer-Davis, E. J., Rifas-Shiman, S. L., Zhou, L., Hu, F. B., Colditz, G. A., & Gillman, M. W. (2006). Breast-Feeding and Risk for Childhood Obesity: Does maternal diabetes or obesity status matter? Diabetes Care, 29(10), 2231-2237. doi:10.2337/dc06-0974
Karaolis-Danckert, N., Buyken, A. E., Bolzenius, K., Perim, C., Lentze, M. J., & Kroke, A. (2006, December). Rapid growth among term children whose birth weight was 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has a longer lasting effect on body fat percentage than on body mass index.
Doan, T., Gardiner, A., Gay, C. L., & Lee, K. A. (2007). Breast-feeding Increases Sleep Duration of New Parents. The Journal of Perinatal & Neonatal Nursing, 21(3), 200-206. doi:10.1097/01.jpn.0000285809.36398.1b